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时期应该是一个孩子最天真无邪的时候,但是却有人在美好校园的黑暗角落中实施校园霸凌和遭受校园霸凌。儿童在幼年时期的心理问题常常因为家长的不重视以及不相信孩子说的话而被忽视,但实际上研究表明:很多成年人的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往往是因为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带来的伤害。这其实是潜在的社会心理学效应。同样,根据社会心理学原理,应该对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出评估,既需要引导实施校园霸凌的孩子走出心理障碍,也应该向被校园霸凌的受害者进行心里疏通。为孩子们提供有效的方法可以在他们受到伤害后及时求助等措施,从而希望为小学教育提供一些建议,希望校园霸凌的案件不要再发生。
关键词:小学校园霸凌;社会心理学;解决策略
校园暴力心理的倾向经常出现在孩子的童年阶段,但是在过去往往被人们忽视、被家长辩解为“孩子还不懂事”从而大部分受害者放弃了对施暴者的追究。但是实际上很多孩子长大后的不擅长社交不敢与他人说话甚至身患抑郁症的最初病因就是因为遭受过校园暴力,这也是校园霸凌所影响的潜在社会心理学效应。调查表明,有很多在高中校园甚至成年之后对人有实施暴力行为的人,在他们的小学大部分都有进行校园霸凌的行为。由此可见,小孩子之间的恶性暴力行为不能只靠“他只是个孩子”而放过已经成为一个施暴者的孩子。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校园霸凌施暴者的心理研究以及收集受害者在小学之后的人生轨迹,试图提出一些关于校园霸凌的解决策略。
一、目前大部分小学校园霸凌的调查
人的小学时代应该是作为孩子最快乐的一个阶段,但是实际上孩子的内心对于身边的生活、父母的关系、自己与朋友的关系等也会有很多想法。只是孩子的想法大多天马行空且和孩子沟通比较困难,很多家长就因此放弃了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认定孩子只是想象力比较丰富、想的都是没有用的事情不理会也罢等等,但是就是这样对待孩子的方式导致了孩子畸形心理问题的出现。
(一)霸凌的方式
小学校园中的时间大多数都是在上课,但是校园霸凌却可以无处不在。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对回答老师问题的同学起哄;在课间破坏同学的私人物品(中性笔、文具盒);在私底下说某个同学的坏话甚至谣言;对不服从自己的同学进行肢体上的殴打;在班级里组建小团体故意冷落某个同学等等。以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甚至有人称之为“闹着玩”、“恶作剧”的玩笑,其实这些在本质上都是校园霸凌。
(二)校园霸凌中施暴者的原因分析
因为施暴者也只是小学生,所以鉴于儿童的心理发育不完善,可能会因为生活中遇见的打击等原因,无法转化暴力冲动,导致对同学或者比自己弱小的人进行暴力行为,也就是校园霸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校园霸凌者非常自私,如果身边的人不服从他的命令或者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做事情,就会产生暴力冲动。而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出沉默寡言、胆小怕事、不与人交际的特点,就是这些特征会让霸凌者认为“这个人好欺负”,从而对受害者实施校园暴力,也是因为受害者沉默寡言的特点,他可能没有值得信任的朋友或者师长,这也导致了很多校园暴力被发现的时候后果已经非常严重无法挽回。
二、小学校园霸凌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社會心理学常常用于研究犯罪行为等社会行为,其中也有很多理论,例如:“去个性化”、“服从权威”、“顺从”、“旁观者效应”等等都被广泛参考于各种社会行为。接下来我们会尝试使用以上的理论分析小学的校园霸凌事件。
(一)“去个性化”理论
“去个性化”型人格的产生理论上最根本的原因是自信心的缺失,因为集体中的“导向性”很明显,例如砸破窗效应,就是讲如果一个群体中有少数的不道德人,那么剩下的人们会为了让自己融入集体,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就像校园霸凌中的施暴者一样,他们也许是因为不认同自己现在的生活或者对现状的不满意而导致自信心的缺失,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暴力冲动,这一类的人十分易怒,表象特征明显。他们因为自信心的缺乏而造成心理扭曲,十分想成为校园中的“风云人物”,用暴力恐吓同学来夺得同学和老师的关注是在他们的认知中的一条捷径。
综上所述,如果想评判“校园霸凌”行为不应该只看施暴者个体所承受的和所有过的经历,而是应该看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影响。
(二)“服从权威”效应
“权威”在小学生的思想中大多数是力气比较大的同学、比自己强大的哥哥姐姐以及自己的班主任。在校园生活中,与学生相处最多的就是班主任了,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认为当班主任批评一位学生之后,这个学生有很大的可能是遭到同学的歧视,而这时就有可能会发生校园霸凌。但是物极必反,如果一位班主任过分宠溺夸奖一个学生之后,霸凌者也通常会因为嫉妒而欺负被夸奖的同学,从而发生校园霸凌事件。更有甚者,有的人为了成为第二个“霸凌者”,去做和霸凌者一样的行为,去欺负同一个同学。久而久之,这个班级上等同于形成了小团体,唯独孤立了受害同学。
(三)“从众心理”规律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都很小的原因,孩子常常会为了融入集体而对集体中的“权威者”表示顺从或默许。哪怕是一个新加入群体的人,即使他与受害者并没有人际关系接触或者矛盾问题,但是他仍然会为了让新的集体接纳他而做出和这个集体大部分人一样的行为:校园霸凌。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认为只有调皮和容易惹人烦的孩子会遭到大家的一起攻击、抵制,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往往施暴者中的大部分人与受害者并没有直接的矛盾纠纷,他们甚至说不出来受害者究竟做错了什么事情,这一切也许只是因为受害者不小心惹到了施暴者中的“权威者”而已。而其他施暴者只是接受了“权威者”对自己施暴行为的辩解而已,但是却认为自己在做正义的事情[1]。
三、如何有效解决小学校园霸凌
(一)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众认知是犯了错的孩子才会被欺负或者只有十分坏的孩子才会去欺负别人,但是经过大统计筛查发现,很多校园暴力最后都是得到了大部分普通孩子的认可甚至接纳才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的,但是实际上有时候受害者并不是大家眼中的非常调皮的孩子,或者可能与大部分普通孩子在正常的校园生活中是没有矛盾存在的。所以,除非校园霸凌事件产生什么非常严重的后果,有时候可能你已经成年之后再回想起小学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在允许校园霸凌同学。 实际上很多校园霸凌案件的发生背后都是得到重多普通学生的默认或者支持才得以维持的,但是如果可以有另一个领导者愿意站出来反对这样的校园暴力,一样会成为学生群体中的权威者。所以说,老师应该教导学生有准确的是非观和沉着冷静不盲从大众的本性。如果在校园霸凌事件面前,有更多的阻止的人愿意站出来,我相信校园霸凌事件会得到很好的遏制[2]。
所以,老师的心理学引导可以从鼓励孩子们反抗暴力以及指导孩子们实现救人英雄主义,常常组织有关于看见同学被欺负、被霸凌时应该保护被欺负的同学的演说,让孩子们可以在人生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随大流地默许校园霸凌。
(二)老师应该如何面对校园霸凌案件
我们必须承认,在過去曾经有几十年的教育中我们是没有承认校园暴力事件的存在的,换句话说,教师也是过去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的默许者,有很多小孩子很顽劣的行为只是因为他是小孩子就轻松地被放过,也有很多教师拿着不为人知的利益去选择偏袒霸凌者。
所以,对待校园霸凌事件的重视要从教师团队开始,因为有很多实际上是校园霸凌事件但是教师是不知道的,因为小学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多独立空间,老师不会全天地跟着学生看他都做了什么,所以每当有一些打闹甚至轻微倾向的欺凌都应该被重视、被调查、被遏制。例如:在日常开会时可以讲出几个故事给老师听,让老师判断这件事中存不存在校园欺凌,只有对校园霸凌事件有足够多的认识才能阻止它进一步的发展.
另外一方面,“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理论不应该再在教师对学生的谈话中存在,很多校园案件的被害者并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甚至被害者并没有犯错,也许只是因为他没有服从校园霸凌的要求而已,如果此时老师再评判认为双方都有错的话,也许会对被害者的内心造成创伤,小学时期的小孩内心本身就很脆弱,如果在经历了校园霸凌之后却得到了老师的“一个巴掌拍不响”的评价,会对被害者的心理产生不可逆的创伤[3]。
老师应当给予学生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和依靠,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学生才会在遭受到校园暴力之后及时的告诉老师,而不是默默忍气吞声遭受着校园暴力。
综上所述,小学校园的霸凌问题的诱因有很多,小学时代正是一个人塑造自身性格的重要时间段,稍有不慎就会因为各种身边的原因成为对社会有敌意的问题心理儿童。其实,在真实的校园中每所校园都存在偏差,也许有的学校校园霸凌问题会十分严重,也可能在采访、调查过程中有一些受害者不敢承认自己被校园霸凌的事实而导致看起来情况并不严重。而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们的保护就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课的疏导以及指引,让小学生充分信任校方和家长,如果出现校园霸凌现象可以及时的让大人知道,以便保护受害者学生和防止校园霸凌事件的影响波及到孩子的未来生活。
参考文献:
[1]江界华,江帆. 校园霸凌心理形成机制及预防研究[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04):45-53.
[2]廖雯娟. 校园霸凌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校园心理,2017,15(03):202-203.
[3]吴玲. 小学校园欺凌应对策略——建立有效沟通机制[J]. 改革与开放,2018(02):90-91.
关键词:小学校园霸凌;社会心理学;解决策略
校园暴力心理的倾向经常出现在孩子的童年阶段,但是在过去往往被人们忽视、被家长辩解为“孩子还不懂事”从而大部分受害者放弃了对施暴者的追究。但是实际上很多孩子长大后的不擅长社交不敢与他人说话甚至身患抑郁症的最初病因就是因为遭受过校园暴力,这也是校园霸凌所影响的潜在社会心理学效应。调查表明,有很多在高中校园甚至成年之后对人有实施暴力行为的人,在他们的小学大部分都有进行校园霸凌的行为。由此可见,小孩子之间的恶性暴力行为不能只靠“他只是个孩子”而放过已经成为一个施暴者的孩子。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校园霸凌施暴者的心理研究以及收集受害者在小学之后的人生轨迹,试图提出一些关于校园霸凌的解决策略。
一、目前大部分小学校园霸凌的调查
人的小学时代应该是作为孩子最快乐的一个阶段,但是实际上孩子的内心对于身边的生活、父母的关系、自己与朋友的关系等也会有很多想法。只是孩子的想法大多天马行空且和孩子沟通比较困难,很多家长就因此放弃了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认定孩子只是想象力比较丰富、想的都是没有用的事情不理会也罢等等,但是就是这样对待孩子的方式导致了孩子畸形心理问题的出现。
(一)霸凌的方式
小学校园中的时间大多数都是在上课,但是校园霸凌却可以无处不在。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对回答老师问题的同学起哄;在课间破坏同学的私人物品(中性笔、文具盒);在私底下说某个同学的坏话甚至谣言;对不服从自己的同学进行肢体上的殴打;在班级里组建小团体故意冷落某个同学等等。以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甚至有人称之为“闹着玩”、“恶作剧”的玩笑,其实这些在本质上都是校园霸凌。
(二)校园霸凌中施暴者的原因分析
因为施暴者也只是小学生,所以鉴于儿童的心理发育不完善,可能会因为生活中遇见的打击等原因,无法转化暴力冲动,导致对同学或者比自己弱小的人进行暴力行为,也就是校园霸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校园霸凌者非常自私,如果身边的人不服从他的命令或者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做事情,就会产生暴力冲动。而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出沉默寡言、胆小怕事、不与人交际的特点,就是这些特征会让霸凌者认为“这个人好欺负”,从而对受害者实施校园暴力,也是因为受害者沉默寡言的特点,他可能没有值得信任的朋友或者师长,这也导致了很多校园暴力被发现的时候后果已经非常严重无法挽回。
二、小学校园霸凌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社會心理学常常用于研究犯罪行为等社会行为,其中也有很多理论,例如:“去个性化”、“服从权威”、“顺从”、“旁观者效应”等等都被广泛参考于各种社会行为。接下来我们会尝试使用以上的理论分析小学的校园霸凌事件。
(一)“去个性化”理论
“去个性化”型人格的产生理论上最根本的原因是自信心的缺失,因为集体中的“导向性”很明显,例如砸破窗效应,就是讲如果一个群体中有少数的不道德人,那么剩下的人们会为了让自己融入集体,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就像校园霸凌中的施暴者一样,他们也许是因为不认同自己现在的生活或者对现状的不满意而导致自信心的缺失,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暴力冲动,这一类的人十分易怒,表象特征明显。他们因为自信心的缺乏而造成心理扭曲,十分想成为校园中的“风云人物”,用暴力恐吓同学来夺得同学和老师的关注是在他们的认知中的一条捷径。
综上所述,如果想评判“校园霸凌”行为不应该只看施暴者个体所承受的和所有过的经历,而是应该看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影响。
(二)“服从权威”效应
“权威”在小学生的思想中大多数是力气比较大的同学、比自己强大的哥哥姐姐以及自己的班主任。在校园生活中,与学生相处最多的就是班主任了,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认为当班主任批评一位学生之后,这个学生有很大的可能是遭到同学的歧视,而这时就有可能会发生校园霸凌。但是物极必反,如果一位班主任过分宠溺夸奖一个学生之后,霸凌者也通常会因为嫉妒而欺负被夸奖的同学,从而发生校园霸凌事件。更有甚者,有的人为了成为第二个“霸凌者”,去做和霸凌者一样的行为,去欺负同一个同学。久而久之,这个班级上等同于形成了小团体,唯独孤立了受害同学。
(三)“从众心理”规律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都很小的原因,孩子常常会为了融入集体而对集体中的“权威者”表示顺从或默许。哪怕是一个新加入群体的人,即使他与受害者并没有人际关系接触或者矛盾问题,但是他仍然会为了让新的集体接纳他而做出和这个集体大部分人一样的行为:校园霸凌。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认为只有调皮和容易惹人烦的孩子会遭到大家的一起攻击、抵制,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往往施暴者中的大部分人与受害者并没有直接的矛盾纠纷,他们甚至说不出来受害者究竟做错了什么事情,这一切也许只是因为受害者不小心惹到了施暴者中的“权威者”而已。而其他施暴者只是接受了“权威者”对自己施暴行为的辩解而已,但是却认为自己在做正义的事情[1]。
三、如何有效解决小学校园霸凌
(一)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众认知是犯了错的孩子才会被欺负或者只有十分坏的孩子才会去欺负别人,但是经过大统计筛查发现,很多校园暴力最后都是得到了大部分普通孩子的认可甚至接纳才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的,但是实际上有时候受害者并不是大家眼中的非常调皮的孩子,或者可能与大部分普通孩子在正常的校园生活中是没有矛盾存在的。所以,除非校园霸凌事件产生什么非常严重的后果,有时候可能你已经成年之后再回想起小学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在允许校园霸凌同学。 实际上很多校园霸凌案件的发生背后都是得到重多普通学生的默认或者支持才得以维持的,但是如果可以有另一个领导者愿意站出来反对这样的校园暴力,一样会成为学生群体中的权威者。所以说,老师应该教导学生有准确的是非观和沉着冷静不盲从大众的本性。如果在校园霸凌事件面前,有更多的阻止的人愿意站出来,我相信校园霸凌事件会得到很好的遏制[2]。
所以,老师的心理学引导可以从鼓励孩子们反抗暴力以及指导孩子们实现救人英雄主义,常常组织有关于看见同学被欺负、被霸凌时应该保护被欺负的同学的演说,让孩子们可以在人生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随大流地默许校园霸凌。
(二)老师应该如何面对校园霸凌案件
我们必须承认,在過去曾经有几十年的教育中我们是没有承认校园暴力事件的存在的,换句话说,教师也是过去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的默许者,有很多小孩子很顽劣的行为只是因为他是小孩子就轻松地被放过,也有很多教师拿着不为人知的利益去选择偏袒霸凌者。
所以,对待校园霸凌事件的重视要从教师团队开始,因为有很多实际上是校园霸凌事件但是教师是不知道的,因为小学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多独立空间,老师不会全天地跟着学生看他都做了什么,所以每当有一些打闹甚至轻微倾向的欺凌都应该被重视、被调查、被遏制。例如:在日常开会时可以讲出几个故事给老师听,让老师判断这件事中存不存在校园欺凌,只有对校园霸凌事件有足够多的认识才能阻止它进一步的发展.
另外一方面,“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理论不应该再在教师对学生的谈话中存在,很多校园案件的被害者并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甚至被害者并没有犯错,也许只是因为他没有服从校园霸凌的要求而已,如果此时老师再评判认为双方都有错的话,也许会对被害者的内心造成创伤,小学时期的小孩内心本身就很脆弱,如果在经历了校园霸凌之后却得到了老师的“一个巴掌拍不响”的评价,会对被害者的心理产生不可逆的创伤[3]。
老师应当给予学生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和依靠,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学生才会在遭受到校园暴力之后及时的告诉老师,而不是默默忍气吞声遭受着校园暴力。
综上所述,小学校园的霸凌问题的诱因有很多,小学时代正是一个人塑造自身性格的重要时间段,稍有不慎就会因为各种身边的原因成为对社会有敌意的问题心理儿童。其实,在真实的校园中每所校园都存在偏差,也许有的学校校园霸凌问题会十分严重,也可能在采访、调查过程中有一些受害者不敢承认自己被校园霸凌的事实而导致看起来情况并不严重。而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们的保护就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课的疏导以及指引,让小学生充分信任校方和家长,如果出现校园霸凌现象可以及时的让大人知道,以便保护受害者学生和防止校园霸凌事件的影响波及到孩子的未来生活。
参考文献:
[1]江界华,江帆. 校园霸凌心理形成机制及预防研究[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04):45-53.
[2]廖雯娟. 校园霸凌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校园心理,2017,15(03):202-203.
[3]吴玲. 小学校园欺凌应对策略——建立有效沟通机制[J]. 改革与开放,2018(0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