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号 B
文章编号 1009—9606(2009)11—0076—02
摘要 通过揭示民俗体育的展演方式,探寻体育教学过程的合理模式。结果认为,民俗体育的开展依赖于特定的民俗活动中,表现出了情境性的特征。这为体育教学过程的改革提供了思路:设立情境性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参与热情,从而达到学习技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以及培养社会和谐意识的作用。
关键词 民俗体育;展演方式;体育教学过程
1 前言
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直接决定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当下,如何实施体育教学过程,才能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全面实现教学各要素,已经成为研究热题。然而,无论争议如何之多,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原则已然成为论争的前提。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置于比较有机地联系中加以研究。可见,探寻出一种优化教学过程模式乃是必要的。
2 民俗体育展演方式解读
2.1 民俗体育的生成条件:追跟溯源,所有的体育竞技活动都来源于原始的生产劳动,民俗体育同样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原始先民们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环境恶劣的境况下,为了生存下去,必然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熟练的技能。同时,在劳动之余为了放松身心,获得再生产的能力,自然地产生了一些身体活动形式。“这些自发性的活动构成了体育竞技民俗的雏形。”
在民俗活动中出现的、具有固定模式的体育竞技活动,则可以称其为民俗体育。而“几乎所有的民俗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宗教的制约和影响。有些民俗就是由宗教仪式演变而来的。”因此,民俗体育也就成为某些宗教仪式的组成部分。在民俗体育中,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祭祀性的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民俗体育的精神信仰,并决定着民俗体育形式的特质以及由此形成的复杂、多样的民俗体育形态。
2.2 民俗体育的构成因素:民俗体育所依托的载体是民俗活动。民俗活动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地缘环境、政治经济,以及宗教信仰等。因而民俗体育形式也就必然随着自然地理环境与政治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及宗教信仰的差异而形成各自的特点:
自然环境因素成为构成民俗体育形式的一个主要因素。从自然地理位置来说,有高山上的狩猎民族创造了如“叼羊”、“骑射”、“摔跤”等运动形式;有平原上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在劳动之余创造了如“抢花炮”、“打草球”、“舞龙”、“舞狮”等运动形式;有水域以渔业为生的民族,则创造了如“赛龙舟”、“珍珠球”等运动形式。从四时节令角度来说,更是有着丰富的运动形式,如“清明踏青”、春季“放风筝”、夏季“划船”、“游泳”、秋季庆丰收的种种运动形式,以及冬季进入春节期间所进行的花样繁多的运动形式等。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说,所有民俗体育活动的器材都是就地取材,如南方的“竹铃球”用竹、北方的“毽球”用羽毛等,甚至有的直接用生产生活工具,如用板凳舞的“板凳龙”、用扁担打的“打革球”等。因此,人的生存以其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人的健康与技能发展也都是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和进行自我生命的调解。
政治经济因素构成了民俗体育形式的另一要素。为了获得社会的稳定,产生了集体性的运动形式如“竞渡”、“舞龙”、“舞狮”等;为了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了竞技性强的运动形式如“抢花炮”、“珍珠球”等。集体性的运动培养人遵守社会规范并为社会作贡献的精神;而竞技性的运动则最大限度地张扬着参与主体的个性,调发起民众的参与热情,形成集会,促进经济、商贸的交流与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民俗体育的发展。
精神信仰因素构成了民俗体育形式的核心要素。人类最担忧的莫过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类大都是借助宗教仪式和信仰来获得慰籍的。于是民俗活动中的体育形式也就被赋予了不同精神内容,如替人祛病的“上刀山、下火海”、在祭祖和丧葬时驱鬼的“武术”、祈雨、避瘟的女子摔跤、感谢天神的“磨秋”以及“荡秋千”等等。
综上,民俗体育因其所内涵的自然环境因素、政治经济因素以及精神信仰因素的差异,而表现出千差万别的运动形式。而就某一个民俗体育运动形式来说,这些因素则又是相互关联,共同起作用的。因此,可以说这三要素共同决定了民俗体育形式的特点及其多样性。
2.3 民俗体育展演方式的本质特征:民俗体育以精神信仰为核心,以自然环境与政治经济为依托,所展演的方式,表现出“情境”性特征。
所谓“情境”,按照新现象学理论提出者赫尔曼·施密茨的说法“是一种混沌多样的整体,这个整体至少包含事态”。其中“整体”,“不是作为具体的东西存在”,而是“作为想象浮现在人们的面前”,并且具有“完美的整体性”,没有过多的“具体细节”,是一个“整体印象”。这种“整体印象”内部包含着“混沌的关系”,即其内部存在“多样性的因素”,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与同一性”是“非决定性”的。同时,这种混沌的整体并不是空无的,而是包含着许多“事实性的东西和事物”,即“事态”。
民俗体育所显示出的特征恰与施密茨所说的“情境”相一致。民俗体育首先预设一种“情境”,如某种宗教信仰,就是活动者为自己所选择的身体行为方法所预设的“情境”。继而,活动者遵照该“情境”进行身体的实践,并且将身体融于该“情境”中,又产生了新的、浑然一体的“情境”体验。这样的体验又进一步推演到日常生活及价值理想中,最终形成了身心、社会、自然等各因素多样、统一的“整体性”体验。这样的“整体性”体验又是动态不拘的、“非决定性”的,它将随时参与到新的“情境”之中,产生新的体验。所以,民俗体育很难区分出具体的事实,不能区分出专门的精神内容或者专门的身体训练方法。尽管它不乏“骑射”、“舞龙”、“抢花炮”、“磨秋”等“事实性的东西和事物”,但不能把这些“事态”与整个“情境”割裂开来考虑,否则该活动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了。
3 民俗体育展演方式对体育教学过程改革的启示
体育教学过程实施的要素是:形成运动技能、改变并控制运动负荷、学习体育知识并形成运动认知、形成体育学习集体、体验运动乐趣。这几个要素的有机结合,依赖的是一种优化的教学模式。民俗体育的展演方式为这种优化教学模式提供了参照。
民俗体育的展演方式表现出的是一种“情境性”特征,在一个预设的“情境”之中,知识与技能、认知与体验、个体与集体,以及身体负荷与精神娱乐等要素均被纳入其中,并得到最佳整合。这恰恰是体育教学过程,尤其是课堂教学所要实施的最优化要素组合,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预设一个“情境”,就是为一次课堂教学设置一个有完整情节的主题,这个主题能够将体育教学过程的各要素统合起来,并有效实施教学目的。
运动技能的学习,因为某个“情境”需要,或者说为了完成某个游戏动作,在不断探究中自然习得的。
运动负荷的控制、体育知识的学习与运动认知的形成。则是在“情境”需要的前提下,个体体能与运动素质做出的最佳应激反应,也就是具有个体差异的、以个体基础为前提的身体控制与知识认知。
在一个为某种“情境”需要而分配角色、形成合作关系的过程中,体育学习集体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教育目的,如道德、社会适应等就自然得以实现,因为它是在一种和谐、欢乐的“情境”体验中实现的,是在尊重个人意志的前提下个体自我选择的结果。
体验运动乐趣,可以说是“情境”预设下个体所要实现的最根本目的。由“情境”预设所激发的运动参与激情、由运动认知及身体控制所体验到的运动美感,都成为运动者的乐趣所在。而其程度的深浅,恰恰是“情境”实现程度的有效评价标准。
总之,“情境”预设发挥的是兴趣引导作用,为了实现“情境”而形成运动学习与认知、健康促进与道德培养,最终以身体娱悦的感觉来评价“情境”的实现程度。体育教学过程的各要素因此籍“情境”的作用而得到高度优化整合,实现了教学目的与过程的统一。
4 结论
民俗体育凝集着其在形成过程中所融合的各种要素,并将这些要素以其特定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形成了具有“情境”特征的运动形式,这为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思路。
文献标识号 B
文章编号 1009—9606(2009)11—0076—02
摘要 通过揭示民俗体育的展演方式,探寻体育教学过程的合理模式。结果认为,民俗体育的开展依赖于特定的民俗活动中,表现出了情境性的特征。这为体育教学过程的改革提供了思路:设立情境性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参与热情,从而达到学习技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以及培养社会和谐意识的作用。
关键词 民俗体育;展演方式;体育教学过程
1 前言
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直接决定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当下,如何实施体育教学过程,才能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全面实现教学各要素,已经成为研究热题。然而,无论争议如何之多,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原则已然成为论争的前提。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置于比较有机地联系中加以研究。可见,探寻出一种优化教学过程模式乃是必要的。
2 民俗体育展演方式解读
2.1 民俗体育的生成条件:追跟溯源,所有的体育竞技活动都来源于原始的生产劳动,民俗体育同样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原始先民们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环境恶劣的境况下,为了生存下去,必然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熟练的技能。同时,在劳动之余为了放松身心,获得再生产的能力,自然地产生了一些身体活动形式。“这些自发性的活动构成了体育竞技民俗的雏形。”
在民俗活动中出现的、具有固定模式的体育竞技活动,则可以称其为民俗体育。而“几乎所有的民俗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宗教的制约和影响。有些民俗就是由宗教仪式演变而来的。”因此,民俗体育也就成为某些宗教仪式的组成部分。在民俗体育中,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祭祀性的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民俗体育的精神信仰,并决定着民俗体育形式的特质以及由此形成的复杂、多样的民俗体育形态。
2.2 民俗体育的构成因素:民俗体育所依托的载体是民俗活动。民俗活动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地缘环境、政治经济,以及宗教信仰等。因而民俗体育形式也就必然随着自然地理环境与政治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及宗教信仰的差异而形成各自的特点:
自然环境因素成为构成民俗体育形式的一个主要因素。从自然地理位置来说,有高山上的狩猎民族创造了如“叼羊”、“骑射”、“摔跤”等运动形式;有平原上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在劳动之余创造了如“抢花炮”、“打草球”、“舞龙”、“舞狮”等运动形式;有水域以渔业为生的民族,则创造了如“赛龙舟”、“珍珠球”等运动形式。从四时节令角度来说,更是有着丰富的运动形式,如“清明踏青”、春季“放风筝”、夏季“划船”、“游泳”、秋季庆丰收的种种运动形式,以及冬季进入春节期间所进行的花样繁多的运动形式等。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说,所有民俗体育活动的器材都是就地取材,如南方的“竹铃球”用竹、北方的“毽球”用羽毛等,甚至有的直接用生产生活工具,如用板凳舞的“板凳龙”、用扁担打的“打革球”等。因此,人的生存以其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人的健康与技能发展也都是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和进行自我生命的调解。
政治经济因素构成了民俗体育形式的另一要素。为了获得社会的稳定,产生了集体性的运动形式如“竞渡”、“舞龙”、“舞狮”等;为了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了竞技性强的运动形式如“抢花炮”、“珍珠球”等。集体性的运动培养人遵守社会规范并为社会作贡献的精神;而竞技性的运动则最大限度地张扬着参与主体的个性,调发起民众的参与热情,形成集会,促进经济、商贸的交流与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民俗体育的发展。
精神信仰因素构成了民俗体育形式的核心要素。人类最担忧的莫过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类大都是借助宗教仪式和信仰来获得慰籍的。于是民俗活动中的体育形式也就被赋予了不同精神内容,如替人祛病的“上刀山、下火海”、在祭祖和丧葬时驱鬼的“武术”、祈雨、避瘟的女子摔跤、感谢天神的“磨秋”以及“荡秋千”等等。
综上,民俗体育因其所内涵的自然环境因素、政治经济因素以及精神信仰因素的差异,而表现出千差万别的运动形式。而就某一个民俗体育运动形式来说,这些因素则又是相互关联,共同起作用的。因此,可以说这三要素共同决定了民俗体育形式的特点及其多样性。
2.3 民俗体育展演方式的本质特征:民俗体育以精神信仰为核心,以自然环境与政治经济为依托,所展演的方式,表现出“情境”性特征。
所谓“情境”,按照新现象学理论提出者赫尔曼·施密茨的说法“是一种混沌多样的整体,这个整体至少包含事态”。其中“整体”,“不是作为具体的东西存在”,而是“作为想象浮现在人们的面前”,并且具有“完美的整体性”,没有过多的“具体细节”,是一个“整体印象”。这种“整体印象”内部包含着“混沌的关系”,即其内部存在“多样性的因素”,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与同一性”是“非决定性”的。同时,这种混沌的整体并不是空无的,而是包含着许多“事实性的东西和事物”,即“事态”。
民俗体育所显示出的特征恰与施密茨所说的“情境”相一致。民俗体育首先预设一种“情境”,如某种宗教信仰,就是活动者为自己所选择的身体行为方法所预设的“情境”。继而,活动者遵照该“情境”进行身体的实践,并且将身体融于该“情境”中,又产生了新的、浑然一体的“情境”体验。这样的体验又进一步推演到日常生活及价值理想中,最终形成了身心、社会、自然等各因素多样、统一的“整体性”体验。这样的“整体性”体验又是动态不拘的、“非决定性”的,它将随时参与到新的“情境”之中,产生新的体验。所以,民俗体育很难区分出具体的事实,不能区分出专门的精神内容或者专门的身体训练方法。尽管它不乏“骑射”、“舞龙”、“抢花炮”、“磨秋”等“事实性的东西和事物”,但不能把这些“事态”与整个“情境”割裂开来考虑,否则该活动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了。
3 民俗体育展演方式对体育教学过程改革的启示
体育教学过程实施的要素是:形成运动技能、改变并控制运动负荷、学习体育知识并形成运动认知、形成体育学习集体、体验运动乐趣。这几个要素的有机结合,依赖的是一种优化的教学模式。民俗体育的展演方式为这种优化教学模式提供了参照。
民俗体育的展演方式表现出的是一种“情境性”特征,在一个预设的“情境”之中,知识与技能、认知与体验、个体与集体,以及身体负荷与精神娱乐等要素均被纳入其中,并得到最佳整合。这恰恰是体育教学过程,尤其是课堂教学所要实施的最优化要素组合,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预设一个“情境”,就是为一次课堂教学设置一个有完整情节的主题,这个主题能够将体育教学过程的各要素统合起来,并有效实施教学目的。
运动技能的学习,因为某个“情境”需要,或者说为了完成某个游戏动作,在不断探究中自然习得的。
运动负荷的控制、体育知识的学习与运动认知的形成。则是在“情境”需要的前提下,个体体能与运动素质做出的最佳应激反应,也就是具有个体差异的、以个体基础为前提的身体控制与知识认知。
在一个为某种“情境”需要而分配角色、形成合作关系的过程中,体育学习集体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教育目的,如道德、社会适应等就自然得以实现,因为它是在一种和谐、欢乐的“情境”体验中实现的,是在尊重个人意志的前提下个体自我选择的结果。
体验运动乐趣,可以说是“情境”预设下个体所要实现的最根本目的。由“情境”预设所激发的运动参与激情、由运动认知及身体控制所体验到的运动美感,都成为运动者的乐趣所在。而其程度的深浅,恰恰是“情境”实现程度的有效评价标准。
总之,“情境”预设发挥的是兴趣引导作用,为了实现“情境”而形成运动学习与认知、健康促进与道德培养,最终以身体娱悦的感觉来评价“情境”的实现程度。体育教学过程的各要素因此籍“情境”的作用而得到高度优化整合,实现了教学目的与过程的统一。
4 结论
民俗体育凝集着其在形成过程中所融合的各种要素,并将这些要素以其特定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形成了具有“情境”特征的运动形式,这为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