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师范生对文学叙事作品的分析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这些方法能转移到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文本中,从而迁移成教育叙事研究能力。教育叙事研究应该贯穿整个师范教育过程。
【关键词】教育情怀培养;教育叙事;文学叙事
【中图分类号】G607 【文献标识码】A
一、师范教育初期着重培养终身从事母语教育的職业理想
青年学子选择师范专业,就说明他们具备一定的教育理想,对刚入学的师范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迫在眉睫。大一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包括职业规划教育,基础教育名师专业成长报告,信念和理想教育等方面。丰富多彩的形式潜移默化的塑造师范生的心灵,教育之心因此而萌芽和茁壮成长。
培养热爱教育的精神品质和投身教育的职业理想,可以选择的影视作品很多,诸如《放牛班的春天》《凤凰琴》《麻辣教师》甚至《花季雨季》《炫年华》等,既有教学事件,又有生活事件的作品,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教育者的生存境遇,有助于师范生深入了解教育的内涵和实质。也可以选择教师自传的教育叙事材料。
在学习名师教学案例中,我们重在体验名师专业成长的非智力因素,具体来说就是关注名师的教育情怀,如于漪、欧阳戴娜对学生对教育的一片赤诚,魏书生、窦桂梅、支玉恒等对教育艺术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这些感人肺腑的人生经历,与语文学科师范生的专业领域紧密相连。用傅敏等学者的话说,个体的教育生活故事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基础,他们的叙事形式多种多样,诸如个体的自传,传记、个人叙事、叙事访谈、个人档案、生活故事、口述历史、有关的论文集等。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离不开对这些名师所处教学环境的深入思考。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养成了对教育的热爱,这种热爱激发了刚进入大学的师范生热爱教育的职业理想。只有深入理解教育叙事文本的情境性,才能深入理解教育叙事的特点,并有利于从个人的角度进行重构。
二、中文专业课程有意识地培养热爱母语教育的工作热情
热爱母语是培养语文学科师范生教育情怀的另一个着力点,汉民族文化生生不息,靠的是历代无数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母语的所有组成元素都是师范生热爱母语的源泉。
在现当代文学或古代文学中,研究教育叙事作品。田正平把现代小说中叙述内容与教育相关的作品分成四类。古代文学作品如《师说》《劝学》等等。比如《孙权劝学》一文中,孙权之所以取得较好的劝学效果在于孙权敏锐地抓住了吕蒙的疑虑,如为什么学、怎么学、没有时间学等问题,孙权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分别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巧妙地回答,这在教学中也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通过叙事学的分析,我们获得了教育学的意义。外国文学作品中,诸如都德在《最后一课》讲到“法语(母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生命力最强的语言,虽经千年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仍焕发越来越靓丽的青春。汉语承载中民族文化的精魂,是中华民族存在的文化基因。学生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不仅学习了母语的知识,更是将对母语的热爱深深地扎根于自己的心灵世界。
尽管案例教学和叙事教学有区别,但案例教学与叙事教学也有重合的时候。在语言学等学科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问题,标点符号的趣味教学等,都可以结合中小学的课堂案例以叙事的方法讲解,从而激发师范生热爱语文教育的强烈情感,激发师范生愿为纯洁语言而为之不懈奋斗的坚强意志。
三、语文教育课程渗透立足学生长远发展,情系学生的教育信念
师范生在高年级阶段,通过教师教育通识课的学习,师范生了解到国家的教育政策,了解到如何分析学情,了解到不同时代学生的特点,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让孩子学会认识自己、探索人生;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闪光点。教师的价值和使命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帮助孩子寻找更为辽阔的生命空间。
从马修的经历来看,无论环境如何,条件如何对象如何,教育应始终以人的尊严培养人的尊严,以人的自由培养自由,以人的个性培养个性。在教育的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涵和结构中,手段与目的应是同一的。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语文课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中充满人文性的丰富教育资源能滋润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为师范生以文化人提供精神力量。
正如张济洲老师指出的那样:教师的叙事研究将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日益加剧的鸿沟的一种有效途径,因为教师生活故事接近经验,因为他们是人类经验的表述,同时他们也接近理论,因为他们给出的叙述对参与者和读者有教育意义。师范生掌握了部分教育学理论,又有一定实践经验,但是不够深入,借助叙事研究,就能沟通理论和实践,同时能克服理论的不足,学以致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师范生在教育情怀方面存在问题,然而语文学科师范生在研究教育叙事上具有天然的优势,教育叙事对培养师范生教育情怀具备独特的优势。教师教育,特别是教师教育职前教育,应把未来的人民教师培养立志高远,充满教育情怀的教育家,而不仅是技能型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教育研究,2008(5).
[2]田正平,陈桃兰.观念世界的教育变革—现代小说中的教育叙事研究刍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0.
[3]彭钢.讲述:困境中的教育美丽—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叙事研究[J].教育学报,2008(4).
[4]张济洲.走入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叙事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3(7).
作者简介:刘川江,1982年生,四川达州人,西南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编辑:张晓婧)
【关键词】教育情怀培养;教育叙事;文学叙事
【中图分类号】G607 【文献标识码】A
一、师范教育初期着重培养终身从事母语教育的職业理想
青年学子选择师范专业,就说明他们具备一定的教育理想,对刚入学的师范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迫在眉睫。大一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包括职业规划教育,基础教育名师专业成长报告,信念和理想教育等方面。丰富多彩的形式潜移默化的塑造师范生的心灵,教育之心因此而萌芽和茁壮成长。
培养热爱教育的精神品质和投身教育的职业理想,可以选择的影视作品很多,诸如《放牛班的春天》《凤凰琴》《麻辣教师》甚至《花季雨季》《炫年华》等,既有教学事件,又有生活事件的作品,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教育者的生存境遇,有助于师范生深入了解教育的内涵和实质。也可以选择教师自传的教育叙事材料。
在学习名师教学案例中,我们重在体验名师专业成长的非智力因素,具体来说就是关注名师的教育情怀,如于漪、欧阳戴娜对学生对教育的一片赤诚,魏书生、窦桂梅、支玉恒等对教育艺术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这些感人肺腑的人生经历,与语文学科师范生的专业领域紧密相连。用傅敏等学者的话说,个体的教育生活故事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基础,他们的叙事形式多种多样,诸如个体的自传,传记、个人叙事、叙事访谈、个人档案、生活故事、口述历史、有关的论文集等。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离不开对这些名师所处教学环境的深入思考。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养成了对教育的热爱,这种热爱激发了刚进入大学的师范生热爱教育的职业理想。只有深入理解教育叙事文本的情境性,才能深入理解教育叙事的特点,并有利于从个人的角度进行重构。
二、中文专业课程有意识地培养热爱母语教育的工作热情
热爱母语是培养语文学科师范生教育情怀的另一个着力点,汉民族文化生生不息,靠的是历代无数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母语的所有组成元素都是师范生热爱母语的源泉。
在现当代文学或古代文学中,研究教育叙事作品。田正平把现代小说中叙述内容与教育相关的作品分成四类。古代文学作品如《师说》《劝学》等等。比如《孙权劝学》一文中,孙权之所以取得较好的劝学效果在于孙权敏锐地抓住了吕蒙的疑虑,如为什么学、怎么学、没有时间学等问题,孙权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分别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巧妙地回答,这在教学中也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通过叙事学的分析,我们获得了教育学的意义。外国文学作品中,诸如都德在《最后一课》讲到“法语(母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生命力最强的语言,虽经千年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仍焕发越来越靓丽的青春。汉语承载中民族文化的精魂,是中华民族存在的文化基因。学生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不仅学习了母语的知识,更是将对母语的热爱深深地扎根于自己的心灵世界。
尽管案例教学和叙事教学有区别,但案例教学与叙事教学也有重合的时候。在语言学等学科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问题,标点符号的趣味教学等,都可以结合中小学的课堂案例以叙事的方法讲解,从而激发师范生热爱语文教育的强烈情感,激发师范生愿为纯洁语言而为之不懈奋斗的坚强意志。
三、语文教育课程渗透立足学生长远发展,情系学生的教育信念
师范生在高年级阶段,通过教师教育通识课的学习,师范生了解到国家的教育政策,了解到如何分析学情,了解到不同时代学生的特点,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让孩子学会认识自己、探索人生;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闪光点。教师的价值和使命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帮助孩子寻找更为辽阔的生命空间。
从马修的经历来看,无论环境如何,条件如何对象如何,教育应始终以人的尊严培养人的尊严,以人的自由培养自由,以人的个性培养个性。在教育的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涵和结构中,手段与目的应是同一的。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语文课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中充满人文性的丰富教育资源能滋润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为师范生以文化人提供精神力量。
正如张济洲老师指出的那样:教师的叙事研究将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日益加剧的鸿沟的一种有效途径,因为教师生活故事接近经验,因为他们是人类经验的表述,同时他们也接近理论,因为他们给出的叙述对参与者和读者有教育意义。师范生掌握了部分教育学理论,又有一定实践经验,但是不够深入,借助叙事研究,就能沟通理论和实践,同时能克服理论的不足,学以致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师范生在教育情怀方面存在问题,然而语文学科师范生在研究教育叙事上具有天然的优势,教育叙事对培养师范生教育情怀具备独特的优势。教师教育,特别是教师教育职前教育,应把未来的人民教师培养立志高远,充满教育情怀的教育家,而不仅是技能型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教育研究,2008(5).
[2]田正平,陈桃兰.观念世界的教育变革—现代小说中的教育叙事研究刍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0.
[3]彭钢.讲述:困境中的教育美丽—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叙事研究[J].教育学报,2008(4).
[4]张济洲.走入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叙事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3(7).
作者简介:刘川江,1982年生,四川达州人,西南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