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学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心灵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降生的那刻起,孩子们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寻觅鲜艳明媚的色彩,喜欢聆听丰富多彩的声音。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作为这项教育的接受者,我们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使得更多更好的音乐渗透到孩子幼小的心田中,成为促进他们成长的健康元素?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心理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幼儿期是开展早期教育的重要时期,是决定人的一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三岁儿童已经开始拥有自我意识。幼儿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如果采取简单呆板的教学模式,幼儿难以接受,应当采取富有浓厚的趣味性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采取音乐游戏的方式,选取优秀的音乐教材,带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狐狸捉小鸡》是大班幼儿非常喜欢的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请一名幼儿戴上狐狸头饰扮演狐狸,其余幼儿戴上小鸡的头饰当小鸡,这样增加了兴趣性和真实感,通过有趣的“狐狸捉小鸡”游戏,培养了幼儿听辨声音方向的能力,幼儿在愉快欢乐的游戏中学习音乐,发展了音乐听觉能力和节奏感。
2.从音乐欣赏中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创造力。音乐欣赏是人的一种内心的感受,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就应该让他们多听、多讲,把听到的音乐和自己的感受与伙伴们分享;也可以根据音乐进行舞蹈的创编,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优美的音乐境界中去。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引导幼儿欣赏的主动性,发挥欣赏的创造性,学会根据乐曲的不同阶段,音乐的快慢、强弱变化,掌握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3.进行节奏训练,培养音乐兴趣。幼儿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节奏性的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拍手、踏脚等简单的动作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通过有节奏的演奏感受节奏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
4.联系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教授歌曲时,以往的教学方式是让幼儿一句一句听琴声模仿的方法,而现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更多的是采取启迪式的方法,首先让幼儿感受曲子,并通过小故事或设置问题等多种方式,这样幼儿学唱歌时就有了丰富的实际感受,并产生了相应的形象思维,更容易理解歌词,从而启发幼儿自己表达出来。
二、美妙的童声需要引导
歌唱是音乐教学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直接手段。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指出:"人声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声音,只是这个原音的遥远的回声。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个最纯洁、最卓越的乐器。"歌唱可以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可以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但是幼儿由于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才能唱出好听的声音、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我们就必须让幼儿得到很好的引导。
1.学会聆听。匈牙利的音乐教育家认为,音乐刺激可以直接激起儿童进行各种活动的意向,是引导儿童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对于儿童认识、情感、意志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倾听音乐可以发展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情感反应,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音乐活动还可以让孩子更加了解世界,可以让孩子懂得感情,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可以加强孩子的听力。
2.生动形象的语言。 由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我们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我们应该将自己的语言倾向于儿童化,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再加上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孩子的注意力很自然会被吸引住。
3.自然的引导。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的年纪尚小,光靠听老师讲解不一定能很好地接受和理解,我们需要用有趣的方法引导。 首先,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入手,这也是最能引起孩子兴趣的方法:模仿小动物。如音乐游戏《动物模仿秀》中:“小花猫,喵喵喵,伸伸懒腰,喵喵喵……”幼儿可以边做动作边跟着录音唱,学习歌曲的节奏。其次,可以一边播放歌曲一边通过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感情倾向。如在歌唱“两只小鸟”时,先诱导孩子们去感受小鸟飞走了的心情,提问:“丁丁飞走了,东东也飞走了,树上还有小鸟吗?”然后再对比小鸟回来时的心情,在孩子們理解歌词内容后,歌声中就充满了真实情感。
三、音乐教育贯穿生活之中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要求是教给幼儿唱歌、舞蹈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幼儿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幼儿园的音乐课中,应当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
将幼儿的歌曲活动与幼儿园其他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幼儿园分科教学中的缺陷,有助于将各种教育因素全面整合地利用起来,促进幼儿在音乐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音乐是幼儿离不开的伙伴,幼儿的快乐生活需要音乐,音乐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发现突破点,创新教育,让孩子能够更轻松、更愉快地接受音乐,通过音乐的学习得到美的享受!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心理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幼儿期是开展早期教育的重要时期,是决定人的一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三岁儿童已经开始拥有自我意识。幼儿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如果采取简单呆板的教学模式,幼儿难以接受,应当采取富有浓厚的趣味性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采取音乐游戏的方式,选取优秀的音乐教材,带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狐狸捉小鸡》是大班幼儿非常喜欢的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请一名幼儿戴上狐狸头饰扮演狐狸,其余幼儿戴上小鸡的头饰当小鸡,这样增加了兴趣性和真实感,通过有趣的“狐狸捉小鸡”游戏,培养了幼儿听辨声音方向的能力,幼儿在愉快欢乐的游戏中学习音乐,发展了音乐听觉能力和节奏感。
2.从音乐欣赏中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创造力。音乐欣赏是人的一种内心的感受,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就应该让他们多听、多讲,把听到的音乐和自己的感受与伙伴们分享;也可以根据音乐进行舞蹈的创编,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优美的音乐境界中去。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引导幼儿欣赏的主动性,发挥欣赏的创造性,学会根据乐曲的不同阶段,音乐的快慢、强弱变化,掌握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3.进行节奏训练,培养音乐兴趣。幼儿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节奏性的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拍手、踏脚等简单的动作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通过有节奏的演奏感受节奏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
4.联系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教授歌曲时,以往的教学方式是让幼儿一句一句听琴声模仿的方法,而现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更多的是采取启迪式的方法,首先让幼儿感受曲子,并通过小故事或设置问题等多种方式,这样幼儿学唱歌时就有了丰富的实际感受,并产生了相应的形象思维,更容易理解歌词,从而启发幼儿自己表达出来。
二、美妙的童声需要引导
歌唱是音乐教学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直接手段。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指出:"人声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声音,只是这个原音的遥远的回声。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个最纯洁、最卓越的乐器。"歌唱可以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可以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但是幼儿由于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才能唱出好听的声音、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我们就必须让幼儿得到很好的引导。
1.学会聆听。匈牙利的音乐教育家认为,音乐刺激可以直接激起儿童进行各种活动的意向,是引导儿童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对于儿童认识、情感、意志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倾听音乐可以发展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情感反应,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音乐活动还可以让孩子更加了解世界,可以让孩子懂得感情,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可以加强孩子的听力。
2.生动形象的语言。 由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我们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我们应该将自己的语言倾向于儿童化,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再加上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孩子的注意力很自然会被吸引住。
3.自然的引导。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的年纪尚小,光靠听老师讲解不一定能很好地接受和理解,我们需要用有趣的方法引导。 首先,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入手,这也是最能引起孩子兴趣的方法:模仿小动物。如音乐游戏《动物模仿秀》中:“小花猫,喵喵喵,伸伸懒腰,喵喵喵……”幼儿可以边做动作边跟着录音唱,学习歌曲的节奏。其次,可以一边播放歌曲一边通过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感情倾向。如在歌唱“两只小鸟”时,先诱导孩子们去感受小鸟飞走了的心情,提问:“丁丁飞走了,东东也飞走了,树上还有小鸟吗?”然后再对比小鸟回来时的心情,在孩子們理解歌词内容后,歌声中就充满了真实情感。
三、音乐教育贯穿生活之中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要求是教给幼儿唱歌、舞蹈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幼儿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幼儿园的音乐课中,应当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
将幼儿的歌曲活动与幼儿园其他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幼儿园分科教学中的缺陷,有助于将各种教育因素全面整合地利用起来,促进幼儿在音乐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音乐是幼儿离不开的伙伴,幼儿的快乐生活需要音乐,音乐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发现突破点,创新教育,让孩子能够更轻松、更愉快地接受音乐,通过音乐的学习得到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