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黑龙江省鸡东县鸡林乡政府,黑龙江 鸡东 158204)
养殖鲤鱼首先准备放养工作、放养样方式、饲养管理等方面工作,为鲤鱼营造优良生存空间,减少鱼病的发生,促使鱼健康成长,达到增产增收目的。通过定期投喂中草药等,降低饵料成本,提高鲤鱼的抵抗能力,达到优产目标。
1. 选择养殖池塘
用于养殖鲤鱼的池塘最好是选在电力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其鱼池若是旧池塘,则需要清理淤泥,以使池塘具有较好的保水性。一般池塘面积约为0.27 hm2,水深为2 m左右;池底需平坦且為砂壤土最好;需要拥有独立的进水排水系统。池塘的水质需达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其中池水透明度为25~30 mm,池水的溶氧量控制在6~7 mg/L,pH值为6.5~8.0。
2.放苗前准备
放苗前必须给鲤鱼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做好池塘的清整和水质调节工作。在冬季时抽干池塘中的水并曝晒,清除其中多余的淤泥,留有10-15cm高的淤泥,用生石灰化浆液泼洒全池,曝晒10-20d,这样既保证板结淤泥的疏松,同时又促进有害气体的扩散、挥发,杀灭池塘中的各种病菌、寄生虫、卵、野杂鱼等,为鲤鱼创造良好的池塘生存条件。饲养鲤鱼的池塘土质应以壤土最优,粘土次之,沙土最劣。粘土能起到良好的保水保肥效果,但很容易使得池水肥料过剩,必须经常换水。沙土保水保肥效果差,但其能使得水不容易变质,需要勤加水。壤土则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效果,具有一定的水交换能力。另外,在配套设施上,应为池塘开挖相应的进排水通道,并根据池塘规模大小设置发电装置,保证不间断供电。在放养前的一个星期,往池塘中注入1m高的水,然后往池塘中施入一定量发酵好的鸡粪,每亩池塘施入300kg鸡粪。另外,还应施加一定量的光合细菌和液体肥水型氨基酸,在水质变肥后施加芽孢杆菌,保持水色的稳定、干净。
3.放养鱼苗
选用鱼苗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养殖的效益。在选择鱼苗时,需尽量选择大小均匀、健壮活泼以及全身无病灶的优良鱼种;另外,所选鱼苗品种最好是当地养殖的品种。对放养量需要根据养殖池塘的容积、水质、养殖水平、计划产量以及当地渔市价格等因素来综合考量。而在放养前需要用3%食盐水对鱼苗进行6 min消毒,以防止将病菌带入池塘。按上述池塘条件,一般可放养10 cm长的鲤鱼种4.5万尾/hm2,另外还可放养15 cm长的鲢、鳙鱼7 500尾/hm2进行搭配养殖。
4.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鲤鱼优质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的重点,必须做好日常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池塘日常管理等工作。
4.1饵料投喂
经过严格的对比验证,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有保证、技术力量雄厚的饵料生产厂家,选择优质饵料,根据鲤鱼的生长季节和规格选择合适颗粒大小和营养含量的饲料来喂养鲤鱼。在鲤鱼入池后的第三天开始投喂驯养,投料前先敲击饲料桶,给鲤鱼产生声音刺激,然后边敲击饲料桶边小把投料,通过这种方式使鲤鱼产生条件反射,当其听到敲击饲料桶的声音后就知道要上浮抢食了。一般来说,驯养一个星期左右就能使鲤鱼产生条件反射,至此之后就可以采用投饵机来投喂,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每次投喂时,先敲击饲料桶,将鱼吸引过来后就用投饵机投喂,并合理设置投饵机的投料间隔时间。投喂次数应根据鲤鱼规格、池塘水温、季节、水质、鲤鱼健康状况等来灵活变动,确定每天的投喂次数以及每次的投喂量,保证鲤鱼的健康成长。一般来说,每天的最后一次投喂的饵料量应较前几次少一些。而每次投喂的时间则控制在1-1.5h范围内,使得所有的鱼都吃得八分饱,做到不浪费任何一颗饵料。每周进行一次打样,随机抽取50尾鱼,计算出平均每尾鱼的重量,然后再根据水温、水质天气等情况确定下一周的投喂次数、投喂量。
4.2调节池塘水质
在养殖过程中,池塘水质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与摄食。因此,需要对池塘的水质保持高度的重视。进入夏季,水温升高后需将水位增加至2.5 m。坚持每天早晚巡塘,主要观察鱼类生长与活动是否正常,清除池中杂草或者杂物,另外需定期向池中注入新水,以保持池水的水质。当进入高温季节时(8—10月),每天需要使用增氧机增氧,以防止泛塘;另外需注入新水,每次间隔8~12 d。池塘的水深保持在2.5 m为宜。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每间隔25 d向池内泼洒微生态制剂,以此净化池塘水质。
4.3常见病防治方法
4.3.1指环虫病
该病主要是由于指环虫寄生于鲤鱼的鳃丝上引起的。大量寄生时,病鱼鳃黏液增多,鳃瓣无血呈苍白色,鳃部明显浮肿,鳃盖张开,呼吸困难,病鱼游动缓慢。流行于6月下旬-7月上旬。适宜温度为20-25℃。 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百毒清”或“杀灭海因”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液”浸泡。(2)用“指环虫煞星”全池泼洒,内服“高稳维C”。
4.3.2 白皮病
病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点,并迅速地扩大,背鳍和臀鳍间的体皮以及尾鳍处都出现白色。最后病鱼的鱼头往下朝及尾巴反而朝上,并与水面相垂直,不多久就会死亡。防治方法:拉网操作要小心,避免使鱼皮肤受伤,因体弱的鱼容易受伤,所以在饲养上,一定要使鱼吃好及体质健壮。治疗办法是: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一克全池泼洒。
4.3.3 鲤鱼竖鳞病: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向外张开象松球,鳞片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用手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有时伴有鳞基充血,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病鱼行动迟钝,呼吸困难。鱼体受伤鱼种在下塘前经拉网、运输、搬运、过筛等环节,由于操作不慎,会造成鱼体脱鳞或擦伤,从而感染或继发细菌性鱼病,或加重病毒性鱼病。防治方法:鱼体消毒对鱼体在下塘前用食盐、高锰酸钾、漂白粉等进行消毒。漂白粉浸洗消毒可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鳃病。高锰酸钾可防治寄生虫病,食盐可防治水霉病、粘细菌等。
养殖鲤鱼首先准备放养工作、放养样方式、饲养管理等方面工作,为鲤鱼营造优良生存空间,减少鱼病的发生,促使鱼健康成长,达到增产增收目的。通过定期投喂中草药等,降低饵料成本,提高鲤鱼的抵抗能力,达到优产目标。
1. 选择养殖池塘
用于养殖鲤鱼的池塘最好是选在电力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其鱼池若是旧池塘,则需要清理淤泥,以使池塘具有较好的保水性。一般池塘面积约为0.27 hm2,水深为2 m左右;池底需平坦且為砂壤土最好;需要拥有独立的进水排水系统。池塘的水质需达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其中池水透明度为25~30 mm,池水的溶氧量控制在6~7 mg/L,pH值为6.5~8.0。
2.放苗前准备
放苗前必须给鲤鱼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做好池塘的清整和水质调节工作。在冬季时抽干池塘中的水并曝晒,清除其中多余的淤泥,留有10-15cm高的淤泥,用生石灰化浆液泼洒全池,曝晒10-20d,这样既保证板结淤泥的疏松,同时又促进有害气体的扩散、挥发,杀灭池塘中的各种病菌、寄生虫、卵、野杂鱼等,为鲤鱼创造良好的池塘生存条件。饲养鲤鱼的池塘土质应以壤土最优,粘土次之,沙土最劣。粘土能起到良好的保水保肥效果,但很容易使得池水肥料过剩,必须经常换水。沙土保水保肥效果差,但其能使得水不容易变质,需要勤加水。壤土则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效果,具有一定的水交换能力。另外,在配套设施上,应为池塘开挖相应的进排水通道,并根据池塘规模大小设置发电装置,保证不间断供电。在放养前的一个星期,往池塘中注入1m高的水,然后往池塘中施入一定量发酵好的鸡粪,每亩池塘施入300kg鸡粪。另外,还应施加一定量的光合细菌和液体肥水型氨基酸,在水质变肥后施加芽孢杆菌,保持水色的稳定、干净。
3.放养鱼苗
选用鱼苗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养殖的效益。在选择鱼苗时,需尽量选择大小均匀、健壮活泼以及全身无病灶的优良鱼种;另外,所选鱼苗品种最好是当地养殖的品种。对放养量需要根据养殖池塘的容积、水质、养殖水平、计划产量以及当地渔市价格等因素来综合考量。而在放养前需要用3%食盐水对鱼苗进行6 min消毒,以防止将病菌带入池塘。按上述池塘条件,一般可放养10 cm长的鲤鱼种4.5万尾/hm2,另外还可放养15 cm长的鲢、鳙鱼7 500尾/hm2进行搭配养殖。
4.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鲤鱼优质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的重点,必须做好日常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池塘日常管理等工作。
4.1饵料投喂
经过严格的对比验证,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有保证、技术力量雄厚的饵料生产厂家,选择优质饵料,根据鲤鱼的生长季节和规格选择合适颗粒大小和营养含量的饲料来喂养鲤鱼。在鲤鱼入池后的第三天开始投喂驯养,投料前先敲击饲料桶,给鲤鱼产生声音刺激,然后边敲击饲料桶边小把投料,通过这种方式使鲤鱼产生条件反射,当其听到敲击饲料桶的声音后就知道要上浮抢食了。一般来说,驯养一个星期左右就能使鲤鱼产生条件反射,至此之后就可以采用投饵机来投喂,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每次投喂时,先敲击饲料桶,将鱼吸引过来后就用投饵机投喂,并合理设置投饵机的投料间隔时间。投喂次数应根据鲤鱼规格、池塘水温、季节、水质、鲤鱼健康状况等来灵活变动,确定每天的投喂次数以及每次的投喂量,保证鲤鱼的健康成长。一般来说,每天的最后一次投喂的饵料量应较前几次少一些。而每次投喂的时间则控制在1-1.5h范围内,使得所有的鱼都吃得八分饱,做到不浪费任何一颗饵料。每周进行一次打样,随机抽取50尾鱼,计算出平均每尾鱼的重量,然后再根据水温、水质天气等情况确定下一周的投喂次数、投喂量。
4.2调节池塘水质
在养殖过程中,池塘水质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与摄食。因此,需要对池塘的水质保持高度的重视。进入夏季,水温升高后需将水位增加至2.5 m。坚持每天早晚巡塘,主要观察鱼类生长与活动是否正常,清除池中杂草或者杂物,另外需定期向池中注入新水,以保持池水的水质。当进入高温季节时(8—10月),每天需要使用增氧机增氧,以防止泛塘;另外需注入新水,每次间隔8~12 d。池塘的水深保持在2.5 m为宜。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每间隔25 d向池内泼洒微生态制剂,以此净化池塘水质。
4.3常见病防治方法
4.3.1指环虫病
该病主要是由于指环虫寄生于鲤鱼的鳃丝上引起的。大量寄生时,病鱼鳃黏液增多,鳃瓣无血呈苍白色,鳃部明显浮肿,鳃盖张开,呼吸困难,病鱼游动缓慢。流行于6月下旬-7月上旬。适宜温度为20-25℃。 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百毒清”或“杀灭海因”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液”浸泡。(2)用“指环虫煞星”全池泼洒,内服“高稳维C”。
4.3.2 白皮病
病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点,并迅速地扩大,背鳍和臀鳍间的体皮以及尾鳍处都出现白色。最后病鱼的鱼头往下朝及尾巴反而朝上,并与水面相垂直,不多久就会死亡。防治方法:拉网操作要小心,避免使鱼皮肤受伤,因体弱的鱼容易受伤,所以在饲养上,一定要使鱼吃好及体质健壮。治疗办法是: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一克全池泼洒。
4.3.3 鲤鱼竖鳞病: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向外张开象松球,鳞片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用手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有时伴有鳞基充血,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病鱼行动迟钝,呼吸困难。鱼体受伤鱼种在下塘前经拉网、运输、搬运、过筛等环节,由于操作不慎,会造成鱼体脱鳞或擦伤,从而感染或继发细菌性鱼病,或加重病毒性鱼病。防治方法:鱼体消毒对鱼体在下塘前用食盐、高锰酸钾、漂白粉等进行消毒。漂白粉浸洗消毒可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鳃病。高锰酸钾可防治寄生虫病,食盐可防治水霉病、粘细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