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体育教学是指既有效率,又有效果,更有效益的教学活动,有效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教学质量,而且要注重社会性,更要体现个体主体价值,这是体育有效教学社会化、人性化的一次飞跃。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无效果的唯一指标。
1.教师要有宽阔的课程视野,有驾驭课程、解读文本的能力,以及高超的教学技艺
既要有为了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的现代教育思想,又要有“以学生为基点”及“以学生为归宿”的基本教学理念。要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2.教师要有这样的追求: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有变化,在每一节课中都有发展
“积少成多”,长期追求下去,就能建立学生变化与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教学,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没有得到任何发展,学生的学习、思考、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等还停留在原先的层次上,那么教学就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
3.激发环境创造之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学习、锻炼环境同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是语言环境。教师有感情的语言呼唤着学生的情感,教师宽松、幽默的语言甚至小小的一个眼神,在课上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激励性、肯定性的语言更会给学生以无穷力量。二是活动环境。课堂是一泓“活水”,教师不可能用事先准备好的刻板如一的公式要求学生。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尝试、去体验,给学生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三是思品教育环境。我们应该抓住体育教学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练习、游戏和玩耍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教育,从而形成良好品行。
4.重视学习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成功体验、合作学习、情境教学、自主探究等体育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要明辨是非、判定真伪,真正掌握新课改的脉络,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学习反思是教师在认真学习教学理念的过程中,诱发质疑、思考、批判教学行为与策略,寻觅教学理论支撑的方式。
例如:我听过一堂以“救灾抢险”情境为主题的观摩展示课,当时的感受是该课既锻炼了学生身体又进行了德育教育,应该属于一堂好课。直到学习了毛振明教授演讲记录《什么是好的体育课》才发现我错了:抗洪救灾属于不必开发的情境教学教材范畴,我们不能引导还未成年的学生参与抗洪救灾。
新课程改革起步阶段,有人提出“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的口号,许多教师都把这当做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样是在学习了毛振明教授演讲记录后才明白体育课程标准并没有提出要淡化运动技术教学。
学习反思要求体育教师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深入思考的习惯。学习的内容既可以是专家学者的论著,又可以是体育教学类的报纸杂志;既可以学习体育教学理论,又可以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然后到实践中求证,才能使教学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5.模拟上课口令要详略得当
模拟上课通过教师的讲解语言、肢体语言、动作示范、组织走位等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用虚拟的形式表达教师上课的全过程。
案例:A教师模拟上课,内容是耐久跑。在准备部分的徒手操中,教师每节操都喊4个8拍,而在四列横队变为圆时,教师没下任何口令。
分析与思考:在准备活动的徒手操中,教师喊4个8拍的口令,在现实课堂中教师必须这样做,但模拟上课时就不妥当,一则时间有限,二则这样喊口令单调,容易引起评委和观摩教师的反感。有教师会说,口令也是考察教师的教学技能之一,事实确实如此,但考察教师的口令只需听教师喊1个8拍。组织能力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在模拟上课中,它体现在教师的调动队伍口令中,因此,调动队伍的口令不能简单,要详细。如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可这样下口令:全体向右转——第一排跟着老师、跑步走——后面几排依次跟上——立定。同时,用身体语言比划队伍调动路线,观摩教师边看教师肢体语言边听口令,就能想象变化后的队形,迅速判断教师组织能力的合理性。
6.运用游戏
在体育教学中,游戏其实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全面发展,增强身心健康,同时达到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目的。游戏一向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机。
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做过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经常处于一种游戏或竞争状态之中,则对形成人的竞争意识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可见竞争性游戏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与竞争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游戏“迎面接力”,“篮球传接球比赛”等。因为每一个游戏都是以某个技术动作为素材,或以几个技术动作合并为一体,巧妙地糅合到一个游戏中进行,所以我认为要进行游戏教学,首先要懂得游戏的目的任务、游戏规则、方法和注意事项;其次在进行前有必要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气氛下,不知不觉中掌握动作技术,技能与技巧,并容易掌握牢固。如“跳背接力”游戏、“穿梭立定跳远游戏”、“推实心球比赛游戏”,等等,这是单一技术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适时安排游戏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除了要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外,在游戏进行中,我会注意课的密度、负荷,训练情况,学习气氛,及时给予肯定或指正,及时调整运动负荷及变换方法、手段。
7.以班级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按学生的身体实际能力进行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让有一定实际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帮助老师训练和督促本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强对强、弱对弱的训练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另外充分利用小组评价这一有效手段,教学过程中注意及时评价学生,从而激励学生,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1.教师要有宽阔的课程视野,有驾驭课程、解读文本的能力,以及高超的教学技艺
既要有为了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的现代教育思想,又要有“以学生为基点”及“以学生为归宿”的基本教学理念。要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2.教师要有这样的追求: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有变化,在每一节课中都有发展
“积少成多”,长期追求下去,就能建立学生变化与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教学,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没有得到任何发展,学生的学习、思考、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等还停留在原先的层次上,那么教学就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
3.激发环境创造之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学习、锻炼环境同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是语言环境。教师有感情的语言呼唤着学生的情感,教师宽松、幽默的语言甚至小小的一个眼神,在课上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激励性、肯定性的语言更会给学生以无穷力量。二是活动环境。课堂是一泓“活水”,教师不可能用事先准备好的刻板如一的公式要求学生。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尝试、去体验,给学生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三是思品教育环境。我们应该抓住体育教学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练习、游戏和玩耍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教育,从而形成良好品行。
4.重视学习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成功体验、合作学习、情境教学、自主探究等体育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要明辨是非、判定真伪,真正掌握新课改的脉络,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学习反思是教师在认真学习教学理念的过程中,诱发质疑、思考、批判教学行为与策略,寻觅教学理论支撑的方式。
例如:我听过一堂以“救灾抢险”情境为主题的观摩展示课,当时的感受是该课既锻炼了学生身体又进行了德育教育,应该属于一堂好课。直到学习了毛振明教授演讲记录《什么是好的体育课》才发现我错了:抗洪救灾属于不必开发的情境教学教材范畴,我们不能引导还未成年的学生参与抗洪救灾。
新课程改革起步阶段,有人提出“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的口号,许多教师都把这当做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样是在学习了毛振明教授演讲记录后才明白体育课程标准并没有提出要淡化运动技术教学。
学习反思要求体育教师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深入思考的习惯。学习的内容既可以是专家学者的论著,又可以是体育教学类的报纸杂志;既可以学习体育教学理论,又可以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然后到实践中求证,才能使教学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5.模拟上课口令要详略得当
模拟上课通过教师的讲解语言、肢体语言、动作示范、组织走位等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用虚拟的形式表达教师上课的全过程。
案例:A教师模拟上课,内容是耐久跑。在准备部分的徒手操中,教师每节操都喊4个8拍,而在四列横队变为圆时,教师没下任何口令。
分析与思考:在准备活动的徒手操中,教师喊4个8拍的口令,在现实课堂中教师必须这样做,但模拟上课时就不妥当,一则时间有限,二则这样喊口令单调,容易引起评委和观摩教师的反感。有教师会说,口令也是考察教师的教学技能之一,事实确实如此,但考察教师的口令只需听教师喊1个8拍。组织能力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在模拟上课中,它体现在教师的调动队伍口令中,因此,调动队伍的口令不能简单,要详细。如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可这样下口令:全体向右转——第一排跟着老师、跑步走——后面几排依次跟上——立定。同时,用身体语言比划队伍调动路线,观摩教师边看教师肢体语言边听口令,就能想象变化后的队形,迅速判断教师组织能力的合理性。
6.运用游戏
在体育教学中,游戏其实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全面发展,增强身心健康,同时达到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目的。游戏一向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机。
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做过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经常处于一种游戏或竞争状态之中,则对形成人的竞争意识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可见竞争性游戏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与竞争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游戏“迎面接力”,“篮球传接球比赛”等。因为每一个游戏都是以某个技术动作为素材,或以几个技术动作合并为一体,巧妙地糅合到一个游戏中进行,所以我认为要进行游戏教学,首先要懂得游戏的目的任务、游戏规则、方法和注意事项;其次在进行前有必要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气氛下,不知不觉中掌握动作技术,技能与技巧,并容易掌握牢固。如“跳背接力”游戏、“穿梭立定跳远游戏”、“推实心球比赛游戏”,等等,这是单一技术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适时安排游戏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除了要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外,在游戏进行中,我会注意课的密度、负荷,训练情况,学习气氛,及时给予肯定或指正,及时调整运动负荷及变换方法、手段。
7.以班级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按学生的身体实际能力进行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让有一定实际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帮助老师训练和督促本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强对强、弱对弱的训练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另外充分利用小组评价这一有效手段,教学过程中注意及时评价学生,从而激励学生,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