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作品关于孤独主题的探讨自古有之,加缪作为荒诞文学的代表人物,也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关于这一人类永恒主题的看法。经过研究发现,加缪作品中对于孤独的表达方式是现实性的,并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着重阐释了其孤独意识:孤独不是悲剧,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但对于人类整体所面临的孤独感,要用脚踏实地和团结互助来应对孤独给人类群体带来的不适之处。
关键词:加缪;孤独意识;现实表达;团结互助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5-0125-03
孤独主题一直是人类文学创作中的紧要表现。在西方文学中,远在《圣经》中即有上帝为缓解亚当孤独而造夏娃之说——“人独自生活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相配的助手。”近在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的文学作品中,也时常就孤独主题进行讨论——“他哪里都不想去,什么都不想要——除了孤独,只有孤独。”由此可见,孤独是许多文学大家着重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加缪。
关于加缪,人们首先会定义的标签是荒诞,但是孤独也是加缪文学作品中值得被讨论的重要特质。著名学者黄晞耘就表示在加缪的作品中“对孤独的表现具有一种丝毫不亚于‘荒诞’和‘反抗’主题的重要性”[1],但是在平时的学术研究中,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一点,加缪在作品中如何表现孤独,以及加缪本人对于孤独本身的态度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孤独的分类与加缪的现实表达方式
(一)孤独感和形而上的哲学孤独
弄清何谓“孤独”是我们探讨加缪孤独态度的重要前提。周国平将孤独分为两类,一为形而下,一为形而上。我们将之借鉴于对文学作品的描述中,则可以将其定义于孤独感和哲学孤独的差别。形而下的孤独是孤独感,是作品人物在与他人交往或社会中所形成的流离性感受。这种孤独是浅层次的,是每个读者都能够通过阅读感受到的,比如加缪《东道主》中的达鲁,他一个人在高原上生存,自然是孤独的。形而下的孤独则是哲学意义上的孤独,这从古希腊哲学诞生以来就一直被讨论和思考,比如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克尔凯郭尔、尼采等等,这些大家的观念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识的,那就是认同孤独作为哲学概念所具有的的独特价值。在他们看来,孤独不是个别人、一群人的感受,孤独是属于全人类的,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哲学宿命,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去对待孤独,应对孤独。
(二)加缪对于孤独的现实性表达方式
作为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加缪对孤独的认识自然不会停留在形而下的阶段,在加缪的作品中,日常的孤独感只是他来表达思考的载体。加缪主要是要通过塑造笔下一个个孤独的个体,来表明自己对于孤独的认知和态度,而在加缪的作品中,这种塑造孤独、描绘孤独最常用的方式是现实性。
什么是现实性?是指更多集中于通过对日常经验的描写来表现孤独,是相对于寓言性而言的表现方式。在寓言性的表达方式下,作者通过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段,高度抽象化场景,比如说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萨姆沙一觉醒来之后变成了甲虫,自此与周围格格不入而显孤独,这是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故事,这种孤独是寓言性的孤独。然而,在现实性的表达下,作者笔下有明确的地点和人物,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我们现实一样,是可以经历和想象的,主人公的孤独也是我们都能够感受到的孤独,这就是加缪作品对孤独的表现方式。
我们纵观加缪的14篇叙事作品,有11部作品都有着明确的地域背景,那就是阿尔及利亚。即使在没有具体说明是发生在阿尔及利亚的另外3部作品中——《堕落》《若纳斯》《生长的石头》,也都有具体的人物和地点,绝非卡夫卡笔下虚构的城堡。而选择阿尔及利亚,这主要源于加缪本身出生就在这块原法属殖民地上,在创作时自然也将这块土地作为故事的首选背景。比如加缪的名篇《局外人》,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将这部作品译为“孤独者”。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在阿尔及利亚,主人公默尔索是一名公司职员,与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也有着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情,这都是现实中平常可见的人物,放在我们周围也会习以为常。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默尔索对于升职什么的没有很大兴趣,自愿地将自己与现实割裂开来,这本身也无可厚非,这就是他的性格。在整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刻画的默尔索的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只是最后因为一次意外,扣动扳机射死了一名阿拉伯人,最后在法庭上受审,原因是由于太阳等自然因素,这种过渡也没有什么不自然的地方,一切合情合理。加缪并没有把我们的主人公置于到极限的境地,他要表现的就是我们现实中的的确确存在的孤独。再比如加缪的短篇小说《东道主》,主人公达鲁是居住在阿尔及利亚高原上的小学教师,有地点,有人物,有身份。另外的两个人物身份一个是警察,一个是囚犯,也都十分明确,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故事描写的事件非常具体,达鲁被警察朋友要求帮忙把囚犯带到警察局,虽然达鲁极力拒绝,但还是碍于情面不得已收留了囚犯。但是在此过程中,达鲁不绑犯人,给予食物,可以说给充分的机会让犯人逃跑,但犯人都没有实施。最后达鲁直接告诉犯人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警察局,在那里他面临着审判和牢狱之灾,另一条则是沙漠和自由,最终犯人还是朝警察局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犯人的同村人一直误以为是达鲁害了自己的同伴,发出报复威胁,让他感受到了误解和孤独。加缪在文章末尾描述達鲁的状态:“面对他一往情深的大地,这又是何等难耐的孤独啊!”[2]整个故事有头有尾,有逻辑、有表达,孤独感的表现也是现实性和直观性的,拉近了与读者日常生活感受的距离,这就是加缪对于孤独的现实主义表现方式。
二、加缪对于孤独的态度
加缪作品中对于孤独的表现方式是现实性的,目的却是通过描写我们日常所能感知的“孤独感”,来表达自己对于本体性孤独的哲学意义审视,这也是一个洞察人类生存命运的文学家所不可避免的思考。具体而言,加缪关于“人类孤独”这一主题的思考,其态度我们分析总结为两点。 (一)孤独不是悲剧,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人是从众的动物,如果说在生活中时常产生孤独感,则对于我们而言似乎并非是件好事,是具有悲剧性的存在。但对于加缪而言,孤独不是悲剧,孤独有着自己的价值——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局外人》中,加缪以其现实性的方式描寫主人公默尔索的生活,每天重复着上班、下班的单调日子,就像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一样。在小说中,加缪也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向我们描绘了街道上人来人往,匆匆忙忙的众生相,我们看完会觉得如此熟悉,描绘的似乎就是我们自己。按理说,如果默尔索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选择融入到这个社会,那么也许也就无所谓有什么孤独感。然而,主人公却一直不想融入到众生当中。当自己被公司安排从阿尔及利亚去法国工作时,他并没有什么欣喜的表现。从这一角度来讲,默尔索是自愿选择孤独的,这就是他与常人的不同之处,也是加缪感到可贵的地方。这种可贵在作品后半部分开始彰显出来。在后半部分,默尔索犯了罪,杀了人,要审判,蹲监狱,如果此时他选择回归社会,不再显得格格不入,那么是有可能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特别是在殖民主义时代,作为白人的默尔索,枪杀的是阿拉伯人,某种程度上是有这种特权的,这也是神甫一次又一次过来劝他的原因。但是,狱中的默尔索却还是一如既往地选择了孤独,这其中有一段关于默尔索的狱中感受,值得我们思考。加缪是这样描写的:“夜的气味,土地的气味,海盐的气味,使我的两鬓感到清凉。这沉睡的夏夜的奇妙安静,像潮水一般浸透我的全身。”[3]这是加缪在狱中一个人时的感受,也是他“孤独”时所能感知的环境。试想,如果是我们在狱中面临着审判,甚至有判死刑的危险,我们还能这样置身事外吗?在我们看来,默尔索此时的命运是可悲的,但默尔索不这么看,加缪也不这么看。在“他们”看来,正是在孤独的境地我们的主人公才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这种存在是美好的,正如默尔索自己所说的这个世界是如此爱他,过去和现在都是幸福的。这让人不禁想到加缪在另一部作品《西绪弗斯神话》中所定义的结论,“西绪弗斯是幸福的。”即使在外人看来,西绪弗斯一个人一直在重复着搬石头上山,然后石头滚落,再将其搬上山顶,如此重复,看似毫无意义。但是因为在搬运的过程中有着充实人心的力量,这在加缪看来就是一个孤独的英雄,此时的默尔索也是这样的英雄,加缪称其为具有“执着而深沉的激情”。死亡是我们每个人无法摆脱的宿命,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但很多人却无法像默尔索一样坚守孤独,活出自我。大多数人害怕孤独,随大流,顾大众,却没有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变成了为了合群而合群,这也是加缪所观察到的人类的荒诞之处。默尔索同我们不一样,相较于社会,他是孤独的,但这种孤独却是默尔索自我存在的根据,这是他本身人生的底色,是他个人自我的选择,这种底色和选择彰显了其作为个体的意识觉醒,这也是加缪所认为的孤独的价值。
(二)孤独具有价值,却并非治病良药
在加缪看来,孤独不是悲剧,孤独具有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却并非适用于任何人,特别是任何想摆脱孤独的人。默尔索的孤独是自我的选择,他并没有将孤独作为自己对抗世界的武器,或者说,他本身就是一个孤独的人。但是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人生而孤独的论调本身就带有宿命论的底色。作为一直在思考人类命运、被称作是“年轻一代良心”的加缪而言,当然能够明白这其中的区别。所以,他在推崇像默尔索此类自愿选择孤独的人所彰显的个体意识的同时,也在为那些不愿意孤独的大多数群体寻求出路——以团结互助的求实精神去对抗人类孤独。这种思想在《鼠疫》《长出来的巨石》等加缪中后期的作品中得到体现,也表现了加缪对于人类孤独主题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鼠疫》这部小说里,加缪依然将故事背景设置在阿尔及利亚地区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正爆发着一场大的鼠疫,这导致了人们被隔离起来,这就是加缪为我们展现的现实性的孤独感。但这种孤独不是默尔索式的孤独,因为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他们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他们是被隔离起来,被迫成为孤独的个体,这种孤独并不是觉醒,他们自始至终都想摆脱这种状态。加缪在这部小说中就是在思考如何解决这部分人的孤独问题,而这显然不是默尔索式的孤独所能解决的。加缪认为,要对抗这种无奈的、不爽的孤独感,需要的手段是脚踏实地,团结抗争。在《鼠疫》中,加缪刻画了不同人物应对鼠疫的方式,有帕纳鲁神甫的求救于上帝,有朗贝尔最初的逃离,还有十五年如一日习惯装鹰嘴豆的西班牙老人,但这些都不是加缪推崇的应对之道,加缪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主人公里厄医生身上。这位医生奉行的就是脚踏实地的精神,他没有把自己的反抗当成是圣人和英雄的作为,他认为这只是一个人所应该做出的选择。里厄不寄望于遥远的上帝,他关注当下,坚持每天工作20小时,这种坚守让他身边集聚了一些反抗孤独的人,也感化了曾经的逃跑者朗贝尔,最终在这些人的团结努力下,鼠疫退却了,这就是加缪宣扬的用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和团结一致的互助精神去应对人之整体的“孤独感”。
而在《长出来的巨石》这部短篇小说中,其作为加缪《流放与独立王国》短篇小说集的最后一篇,本身就带有总结性的意味。在整个的短篇小说集里,加缪在前几篇小说里,向我们展示了不同职业、性别、人群所面临的共同孤独,对于如何应对孤独则在《长出来的巨石》中向我们阐释。小说的主人公达拉斯特是一位在巴西地域的法国人,这种身份的差异就决定了他同其他加缪小说的主人公一样,一踏上大陆就处于孤独的境遇之中。小说一开始安排主人公与当地人交谈话题,引出巨石的来源和意义,那就是当地的厨子曾经遭遇危险的时候向耶稣祷告,表示如果化险为夷,就会头顶着巨石,也就是50公斤重量的耶稣像,参加巴西地域的狂欢节。后来这位厨子获救了,在狂欢节上厨子也开始践行自己的诺言,头顶着巨石向节日的场地不断前行。但毕竟石头沉,路程远,大厨在途中逐渐支撑不住,达拉斯特看后接过了那块巨石,帮助大厨到达了目的地,践行了大厨的愿望。最终,主人公也是通过这次帮忙,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此时的达拉斯特和《鼠疫》中的里厄医生一样,也是以团结互助的精神消除了身上的孤独状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王国。 三、结束语
综上,正如蒋勋在《孤独六讲》中所说的那样,盗火被罚的普罗米修斯,是人们心中的孤独英雄,但在整个的人类社会,“我们从来不会觉得一个因为特立独行而被凌迟处死的是好人。”[4]加缪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洞悉到了形而下的孤独和形而上孤独之间的区别,通过现实化的表达方式,去告诉我们孤独并不是悲剧,不是可怕的异类,个体选择的孤独是个人自我觉醒意识的表现。与此同时,针对想要摆脱孤独这一桎梏的大多数人,加缪又指出了脚踏实地、团结互助的救赎之路,这就是加缪整体的孤独意识,也是一个文学家之于人类命运的勇敢担当。
参考文献:
[1]黄晞耘.加缪叙事的另一种阅读[J].外国文学评论,2002(2):120.
[2][法]阿尔贝·加缪.加缪全集(小说卷)[M].柳鸣九,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405.
[3][法]阿尔贝·加缪.加缪文集[M].郭宏安,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546—547.
[4]蒋勋.孤独六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6.
Abstract:There has been a discussion on the theme of loneliness in literary works since ancient time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absurd literature, Camus also expressed his own views on this eternal theme in his work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expression of loneliness in Camus works is realistic, and explains Camus sense of loneliness through text analysis. Loneliness is not a tragedy. It is the awakening of human self-consciousness, but when facing the loneliness of human beings as a whole, we should deal with the discomfort brought by loneliness with being down-to-earth and solidarity.
Key words:Camus; sense of loneliness; realistic expression; solidarity
(責任编辑:侯秀梅)
关键词:加缪;孤独意识;现实表达;团结互助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5-0125-03
孤独主题一直是人类文学创作中的紧要表现。在西方文学中,远在《圣经》中即有上帝为缓解亚当孤独而造夏娃之说——“人独自生活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相配的助手。”近在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的文学作品中,也时常就孤独主题进行讨论——“他哪里都不想去,什么都不想要——除了孤独,只有孤独。”由此可见,孤独是许多文学大家着重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加缪。
关于加缪,人们首先会定义的标签是荒诞,但是孤独也是加缪文学作品中值得被讨论的重要特质。著名学者黄晞耘就表示在加缪的作品中“对孤独的表现具有一种丝毫不亚于‘荒诞’和‘反抗’主题的重要性”[1],但是在平时的学术研究中,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一点,加缪在作品中如何表现孤独,以及加缪本人对于孤独本身的态度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孤独的分类与加缪的现实表达方式
(一)孤独感和形而上的哲学孤独
弄清何谓“孤独”是我们探讨加缪孤独态度的重要前提。周国平将孤独分为两类,一为形而下,一为形而上。我们将之借鉴于对文学作品的描述中,则可以将其定义于孤独感和哲学孤独的差别。形而下的孤独是孤独感,是作品人物在与他人交往或社会中所形成的流离性感受。这种孤独是浅层次的,是每个读者都能够通过阅读感受到的,比如加缪《东道主》中的达鲁,他一个人在高原上生存,自然是孤独的。形而下的孤独则是哲学意义上的孤独,这从古希腊哲学诞生以来就一直被讨论和思考,比如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克尔凯郭尔、尼采等等,这些大家的观念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识的,那就是认同孤独作为哲学概念所具有的的独特价值。在他们看来,孤独不是个别人、一群人的感受,孤独是属于全人类的,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哲学宿命,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去对待孤独,应对孤独。
(二)加缪对于孤独的现实性表达方式
作为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加缪对孤独的认识自然不会停留在形而下的阶段,在加缪的作品中,日常的孤独感只是他来表达思考的载体。加缪主要是要通过塑造笔下一个个孤独的个体,来表明自己对于孤独的认知和态度,而在加缪的作品中,这种塑造孤独、描绘孤独最常用的方式是现实性。
什么是现实性?是指更多集中于通过对日常经验的描写来表现孤独,是相对于寓言性而言的表现方式。在寓言性的表达方式下,作者通过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段,高度抽象化场景,比如说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萨姆沙一觉醒来之后变成了甲虫,自此与周围格格不入而显孤独,这是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故事,这种孤独是寓言性的孤独。然而,在现实性的表达下,作者笔下有明确的地点和人物,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我们现实一样,是可以经历和想象的,主人公的孤独也是我们都能够感受到的孤独,这就是加缪作品对孤独的表现方式。
我们纵观加缪的14篇叙事作品,有11部作品都有着明确的地域背景,那就是阿尔及利亚。即使在没有具体说明是发生在阿尔及利亚的另外3部作品中——《堕落》《若纳斯》《生长的石头》,也都有具体的人物和地点,绝非卡夫卡笔下虚构的城堡。而选择阿尔及利亚,这主要源于加缪本身出生就在这块原法属殖民地上,在创作时自然也将这块土地作为故事的首选背景。比如加缪的名篇《局外人》,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将这部作品译为“孤独者”。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在阿尔及利亚,主人公默尔索是一名公司职员,与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也有着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情,这都是现实中平常可见的人物,放在我们周围也会习以为常。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默尔索对于升职什么的没有很大兴趣,自愿地将自己与现实割裂开来,这本身也无可厚非,这就是他的性格。在整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刻画的默尔索的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只是最后因为一次意外,扣动扳机射死了一名阿拉伯人,最后在法庭上受审,原因是由于太阳等自然因素,这种过渡也没有什么不自然的地方,一切合情合理。加缪并没有把我们的主人公置于到极限的境地,他要表现的就是我们现实中的的确确存在的孤独。再比如加缪的短篇小说《东道主》,主人公达鲁是居住在阿尔及利亚高原上的小学教师,有地点,有人物,有身份。另外的两个人物身份一个是警察,一个是囚犯,也都十分明确,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故事描写的事件非常具体,达鲁被警察朋友要求帮忙把囚犯带到警察局,虽然达鲁极力拒绝,但还是碍于情面不得已收留了囚犯。但是在此过程中,达鲁不绑犯人,给予食物,可以说给充分的机会让犯人逃跑,但犯人都没有实施。最后达鲁直接告诉犯人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警察局,在那里他面临着审判和牢狱之灾,另一条则是沙漠和自由,最终犯人还是朝警察局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犯人的同村人一直误以为是达鲁害了自己的同伴,发出报复威胁,让他感受到了误解和孤独。加缪在文章末尾描述達鲁的状态:“面对他一往情深的大地,这又是何等难耐的孤独啊!”[2]整个故事有头有尾,有逻辑、有表达,孤独感的表现也是现实性和直观性的,拉近了与读者日常生活感受的距离,这就是加缪对于孤独的现实主义表现方式。
二、加缪对于孤独的态度
加缪作品中对于孤独的表现方式是现实性的,目的却是通过描写我们日常所能感知的“孤独感”,来表达自己对于本体性孤独的哲学意义审视,这也是一个洞察人类生存命运的文学家所不可避免的思考。具体而言,加缪关于“人类孤独”这一主题的思考,其态度我们分析总结为两点。 (一)孤独不是悲剧,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人是从众的动物,如果说在生活中时常产生孤独感,则对于我们而言似乎并非是件好事,是具有悲剧性的存在。但对于加缪而言,孤独不是悲剧,孤独有着自己的价值——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局外人》中,加缪以其现实性的方式描寫主人公默尔索的生活,每天重复着上班、下班的单调日子,就像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一样。在小说中,加缪也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向我们描绘了街道上人来人往,匆匆忙忙的众生相,我们看完会觉得如此熟悉,描绘的似乎就是我们自己。按理说,如果默尔索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选择融入到这个社会,那么也许也就无所谓有什么孤独感。然而,主人公却一直不想融入到众生当中。当自己被公司安排从阿尔及利亚去法国工作时,他并没有什么欣喜的表现。从这一角度来讲,默尔索是自愿选择孤独的,这就是他与常人的不同之处,也是加缪感到可贵的地方。这种可贵在作品后半部分开始彰显出来。在后半部分,默尔索犯了罪,杀了人,要审判,蹲监狱,如果此时他选择回归社会,不再显得格格不入,那么是有可能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特别是在殖民主义时代,作为白人的默尔索,枪杀的是阿拉伯人,某种程度上是有这种特权的,这也是神甫一次又一次过来劝他的原因。但是,狱中的默尔索却还是一如既往地选择了孤独,这其中有一段关于默尔索的狱中感受,值得我们思考。加缪是这样描写的:“夜的气味,土地的气味,海盐的气味,使我的两鬓感到清凉。这沉睡的夏夜的奇妙安静,像潮水一般浸透我的全身。”[3]这是加缪在狱中一个人时的感受,也是他“孤独”时所能感知的环境。试想,如果是我们在狱中面临着审判,甚至有判死刑的危险,我们还能这样置身事外吗?在我们看来,默尔索此时的命运是可悲的,但默尔索不这么看,加缪也不这么看。在“他们”看来,正是在孤独的境地我们的主人公才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这种存在是美好的,正如默尔索自己所说的这个世界是如此爱他,过去和现在都是幸福的。这让人不禁想到加缪在另一部作品《西绪弗斯神话》中所定义的结论,“西绪弗斯是幸福的。”即使在外人看来,西绪弗斯一个人一直在重复着搬石头上山,然后石头滚落,再将其搬上山顶,如此重复,看似毫无意义。但是因为在搬运的过程中有着充实人心的力量,这在加缪看来就是一个孤独的英雄,此时的默尔索也是这样的英雄,加缪称其为具有“执着而深沉的激情”。死亡是我们每个人无法摆脱的宿命,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但很多人却无法像默尔索一样坚守孤独,活出自我。大多数人害怕孤独,随大流,顾大众,却没有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变成了为了合群而合群,这也是加缪所观察到的人类的荒诞之处。默尔索同我们不一样,相较于社会,他是孤独的,但这种孤独却是默尔索自我存在的根据,这是他本身人生的底色,是他个人自我的选择,这种底色和选择彰显了其作为个体的意识觉醒,这也是加缪所认为的孤独的价值。
(二)孤独具有价值,却并非治病良药
在加缪看来,孤独不是悲剧,孤独具有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却并非适用于任何人,特别是任何想摆脱孤独的人。默尔索的孤独是自我的选择,他并没有将孤独作为自己对抗世界的武器,或者说,他本身就是一个孤独的人。但是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人生而孤独的论调本身就带有宿命论的底色。作为一直在思考人类命运、被称作是“年轻一代良心”的加缪而言,当然能够明白这其中的区别。所以,他在推崇像默尔索此类自愿选择孤独的人所彰显的个体意识的同时,也在为那些不愿意孤独的大多数群体寻求出路——以团结互助的求实精神去对抗人类孤独。这种思想在《鼠疫》《长出来的巨石》等加缪中后期的作品中得到体现,也表现了加缪对于人类孤独主题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鼠疫》这部小说里,加缪依然将故事背景设置在阿尔及利亚地区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正爆发着一场大的鼠疫,这导致了人们被隔离起来,这就是加缪为我们展现的现实性的孤独感。但这种孤独不是默尔索式的孤独,因为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他们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他们是被隔离起来,被迫成为孤独的个体,这种孤独并不是觉醒,他们自始至终都想摆脱这种状态。加缪在这部小说中就是在思考如何解决这部分人的孤独问题,而这显然不是默尔索式的孤独所能解决的。加缪认为,要对抗这种无奈的、不爽的孤独感,需要的手段是脚踏实地,团结抗争。在《鼠疫》中,加缪刻画了不同人物应对鼠疫的方式,有帕纳鲁神甫的求救于上帝,有朗贝尔最初的逃离,还有十五年如一日习惯装鹰嘴豆的西班牙老人,但这些都不是加缪推崇的应对之道,加缪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主人公里厄医生身上。这位医生奉行的就是脚踏实地的精神,他没有把自己的反抗当成是圣人和英雄的作为,他认为这只是一个人所应该做出的选择。里厄不寄望于遥远的上帝,他关注当下,坚持每天工作20小时,这种坚守让他身边集聚了一些反抗孤独的人,也感化了曾经的逃跑者朗贝尔,最终在这些人的团结努力下,鼠疫退却了,这就是加缪宣扬的用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和团结一致的互助精神去应对人之整体的“孤独感”。
而在《长出来的巨石》这部短篇小说中,其作为加缪《流放与独立王国》短篇小说集的最后一篇,本身就带有总结性的意味。在整个的短篇小说集里,加缪在前几篇小说里,向我们展示了不同职业、性别、人群所面临的共同孤独,对于如何应对孤独则在《长出来的巨石》中向我们阐释。小说的主人公达拉斯特是一位在巴西地域的法国人,这种身份的差异就决定了他同其他加缪小说的主人公一样,一踏上大陆就处于孤独的境遇之中。小说一开始安排主人公与当地人交谈话题,引出巨石的来源和意义,那就是当地的厨子曾经遭遇危险的时候向耶稣祷告,表示如果化险为夷,就会头顶着巨石,也就是50公斤重量的耶稣像,参加巴西地域的狂欢节。后来这位厨子获救了,在狂欢节上厨子也开始践行自己的诺言,头顶着巨石向节日的场地不断前行。但毕竟石头沉,路程远,大厨在途中逐渐支撑不住,达拉斯特看后接过了那块巨石,帮助大厨到达了目的地,践行了大厨的愿望。最终,主人公也是通过这次帮忙,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此时的达拉斯特和《鼠疫》中的里厄医生一样,也是以团结互助的精神消除了身上的孤独状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王国。 三、结束语
综上,正如蒋勋在《孤独六讲》中所说的那样,盗火被罚的普罗米修斯,是人们心中的孤独英雄,但在整个的人类社会,“我们从来不会觉得一个因为特立独行而被凌迟处死的是好人。”[4]加缪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洞悉到了形而下的孤独和形而上孤独之间的区别,通过现实化的表达方式,去告诉我们孤独并不是悲剧,不是可怕的异类,个体选择的孤独是个人自我觉醒意识的表现。与此同时,针对想要摆脱孤独这一桎梏的大多数人,加缪又指出了脚踏实地、团结互助的救赎之路,这就是加缪整体的孤独意识,也是一个文学家之于人类命运的勇敢担当。
参考文献:
[1]黄晞耘.加缪叙事的另一种阅读[J].外国文学评论,2002(2):120.
[2][法]阿尔贝·加缪.加缪全集(小说卷)[M].柳鸣九,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405.
[3][法]阿尔贝·加缪.加缪文集[M].郭宏安,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546—547.
[4]蒋勋.孤独六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6.
Abstract:There has been a discussion on the theme of loneliness in literary works since ancient time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absurd literature, Camus also expressed his own views on this eternal theme in his work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expression of loneliness in Camus works is realistic, and explains Camus sense of loneliness through text analysis. Loneliness is not a tragedy. It is the awakening of human self-consciousness, but when facing the loneliness of human beings as a whole, we should deal with the discomfort brought by loneliness with being down-to-earth and solidarity.
Key words:Camus; sense of loneliness; realistic expression; solidarity
(責任编辑: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