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球的历史上,曾经是古人类和动植物的和谐世界,人有丰收的节日,动物也有欢乐的节日。人和动物和睦相处,鸟语花香,蜂飞蝶舞,鹿鸣鱼跃。但随着人类的发展,向大自然索取的贪婪,使动物世界的范围日渐缩小,每1分钟都有物种在消失。不和谐的危机向人类逗近,全世界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声鹊起,有识之士盼望动物的节日快点来临。
美国的一些野生动物在20世纪30年代,曾遭遇大的劫难,数量锐减,本是数亿种群的旅鸽,在来福枪下全部灭亡,羚羊仅剩下不足2万只,林鸳鸯成了珍稀鸟类。1937年,美国政府制定了《野生动物恢复决议援助计划》,通过科学研究,建立自然保护区,遵照自然法则对动物栖息地实行科学管理,有计划地开展狩猎。50年后,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得到恢复,白尾鹿从50万头上升到1400万头,北美马鹿由10万头上升到50万头,野火鸡达到200万只,林鸳鸯由濒临灭绝成为常见的鸟类。大洋洲的袋鼠曾因同羊争草,遭遇捕杀变为稀有物种,政府的保护使种群迅速恢复,以致上世纪末多的不得不用直升机扫射,以控制种群数量。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由于特殊的食性和生活环境,在70年代已到灭绝边缘。为了拯救和保护全世界人民都热爱和关注的国宝大熊猫,1957年,中国建立森林自然保护区。1963年中国建立了第一批5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4个属四川境内保护大熊猫的项目,到1988年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已建14个,总面积为6868平方千米。“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为大熊猫研究与移地保护中心,已繁育大熊猫60多胎产仔90多只,成活到半岁以上55仔。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我国已成功繁育大熊猫200余胎,产仔300多只,成活211只。野生大熊猫也得到很好的保护,种群数量由过去不满1000只增加到1130只。
高鼻羚命运坎坷
如果你得了感冒,治疗头晕发热的首选药物不是抗生素,应是中成药羚羊解毒丸,因为数千年的中药文化证明,羚羊角有去热解痛、平肝息风、明目退烧的功效。这里的羚羊名叫“高鼻羚”,一种历史上普遍生活在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的野生羊属动物。但近60多年来,我国的动物工作者多次在新疆考察,均没有发现野生高鼻羚的踪影。
生活在高原荒漠的高鼻羚,有很大的鼻孔,每个鼻孔内还有一个扩张的小囊,所以鼻子显得极高。这是适应在高寒地区生活的呼吸结构,它可以在稀薄的空气中多截获些氧气,确保它们在高原上以72千米/JJ、时的速度飞奔,把狼等天敌远远地抛在后面。
高鼻羚的珍贵,在于雄性个体24厘米长的犄角。中医药市场对羚羊角的需求,使得高鼻羚成了狩猎的主要对象,到了19世纪初,前苏联的高鼻羚仅剩下1 000多只。在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呼吁下,1923年成立了远东亚洲自然保护区,从此,高鼻羚得到有效保护,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在自然状态下,高鼻羚的主要天敌是狼,10年内,保护ET作人员射杀了2万多只狼,使狼与羚羊的比例维持在1:100的合理比例。到1958年,高鼻羚的数量已达200多万只,开始对草原植被构成威胁。政府实行有效的科学管理,有计划地开展狩猎,每年捕杀20-30万只,既满足国际市场对羚羊角的需求,又使高鼻羚种群保持100万只上下适合的数量,创造了高鼻羚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前苏联对高鼻羚的保护与控制,是野生动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典范,同澳大利亚保护和利用袋鼠一样,成为人为调节生态平衡的佳话,为生物学家们津津乐道。苏联解体后,高鼻羚自然保护区大部分在哈萨克斯坦,政局的动荡使高鼻羚又陷入困境,生活无着的人们纷纷向高鼻羚开刀,管理的不力使偷猎之风日盛,目前高鼻羚种群已不足2万只,又到了危险的边缘。
藏羚中国幸运羊
藏羚羊是与高鼻羚同宗的动物,形体健壮,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尾短,四肢强健而匀称。一般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达45~60千克,通体淡褐色。雄性角长而直,乌黑发亮。雌性无角,它全身除脸颊、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处被毛丰厚绒密。它们群居生活在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针茅草、莎草、苔藓和地衣是藏羚羊赖以生存的食物。藏羚羊不仅体形优美、性格刚强、动作敏捷,而且是耐高寒、抗缺氧的高原精灵。
藏羚羊细密柔软的绒毛,是织造披肩的上等原料。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一带,拥有羚绒披肩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因为这种习俗已经传入欧美,现在羚绒披肩每条的售价已达4万美元,织造方法也由手工转为机器生产。但是,中亚一带的藏羚羊早已绝种,市场的需求和高额利润,诱使国外偷猎者纷纷将黑手伸向中国西藏。他们.出动越野车和使用机枪,越过国境大量盗猎藏羚羊。藏羚羊有个致命的习性,就是晚上车灯一照,他们绝不跑出车灯照射的范围,偷猎者就从开动的车上向羊群射击,一次射死一二百只是很平常的,有时候一次就能射死500只。过去仅在冬季的偷猎活动,后来转移到了夏季产羔期。成批的母藏羚羊倒下,一只只没出生的胎儿惨死在母羊的腹中,出生后的小羊羔也因母羊被杀而活活饿死。暴风雪也让成千上万的藏羚羊陷入饥饿,那些刚半岁的幼羊大批死去,活下来的羊也很少能交配,但只要不连续发生大雪灾,羊群3~5年后便会恢复。所以这些都不足以造成藏羚羊如此大规模快速减少,真正的原因还是偷猎。
在历史上,藏羚羊的种群数量曾达到百万只之多,但因国际市场对藏羚羊绒的需求,在20世纪后20年遭遇大量偷猎,数量急剧下降。
藏羚羊有迁徒的习性,在修青藏铁路时,为了让藏羚羊顺利通过铁路,专为藏羚羊设计了33条走廊,总宽度达到了59千米。现在,藏羚羊已适应了同人相处,每到迁徙季节,浩浩荡荡的藏羚羊队伍在头羊的带领下,有序地穿越铁路,特别壮观。在公路上,车队遇到藏羚羊,司机们也会自动熄火,等它们通过后再起动,保护藏羚羊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藏羚羊的种群数量正在恢复。据中科院动物所2005年统计,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已达15万只。藏羚羊遇上了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好年代,它们是幸运的,当种群数量到百万以上超过环境承载时,就可以合理利用了。届时,羚绒披肩将成为西藏的软“黄金”产业。
药用动物大劫难
人们利用自然资源,捕猎野生动物,提高生活水平并没有错,因为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生活的来源,生产水平要提高,就要开发利用资源。问题是生态系统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人类开发利用自然,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如果过度,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例如,草原一羊群、黄鼠一鹰隼、蛇、狐,是一条简单的食物链,在自然状态下,各种生物会保持在一定的比例,维持着草原的生态平衡,让草原欣欣向荣。狐是重要的毛皮兽,在利益驱使下人们大量捕杀狐狸。隼是猎手工具,在国际黑市价格极高,因此偷猎鹰隼也屡禁不止。它们都是黄鼠的天敌,狐与隼大量被捕,黄鼠就无节制地繁殖开来,破坏草场,同羊争食。人们为了多得肉和毛皮,又大量放羊,造成过载,于是草原开始沙化,寸草不长,牧民只得赶着羊群寻找新的草场。
《水浒》中武松打虎的景阳岗,是现在的山东阳谷县。距今800多年前华东地区到处有虎,因为虎骨强筋,虎皮治湿,浑身入药,虎有时又伤人,打虎天经地义,打虎人是英雄。于是老虎遭殃,山林破坏,它们不得不缩居于兴安岭,成了当今的东北虎,被视为上宾的保护动物。
麝在我国分布很广,上世纪50年代我国有麝300万只,80年代降为100万只,现在只剩下数万只。麝香是数十种中成药的配料,为了解决药源,不得不改“杀鸡取卵”为“养鸡生蛋”,在人工合成麝香上打主意。在古代,梅花鹿是很普通的野生动物,由于鹿茸、鹿鞭、鹿血、鹿肉都是宝,它们又极温驯,任人捕杀,目前,野生的梅花鹿已不到1000头,它们的后代只得同羊一样成了家养动物。
森林的砍伐,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消失,人类为利益驱使的滥捕,给药用动物带来大劫难!专家们估计,在以后的年月中,每天将会有40~140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基因库,库存基因丧失是无法弥补的。专家们大声疾呼: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就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让野生动物基因消失,人类就有了研究和利用的资源。现在,科学家已经建立了一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论和方法,只要共同努力,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不难做到。愿野生动物的节日早点到来!
美国的一些野生动物在20世纪30年代,曾遭遇大的劫难,数量锐减,本是数亿种群的旅鸽,在来福枪下全部灭亡,羚羊仅剩下不足2万只,林鸳鸯成了珍稀鸟类。1937年,美国政府制定了《野生动物恢复决议援助计划》,通过科学研究,建立自然保护区,遵照自然法则对动物栖息地实行科学管理,有计划地开展狩猎。50年后,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得到恢复,白尾鹿从50万头上升到1400万头,北美马鹿由10万头上升到50万头,野火鸡达到200万只,林鸳鸯由濒临灭绝成为常见的鸟类。大洋洲的袋鼠曾因同羊争草,遭遇捕杀变为稀有物种,政府的保护使种群迅速恢复,以致上世纪末多的不得不用直升机扫射,以控制种群数量。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由于特殊的食性和生活环境,在70年代已到灭绝边缘。为了拯救和保护全世界人民都热爱和关注的国宝大熊猫,1957年,中国建立森林自然保护区。1963年中国建立了第一批5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4个属四川境内保护大熊猫的项目,到1988年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已建14个,总面积为6868平方千米。“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为大熊猫研究与移地保护中心,已繁育大熊猫60多胎产仔90多只,成活到半岁以上55仔。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我国已成功繁育大熊猫200余胎,产仔300多只,成活211只。野生大熊猫也得到很好的保护,种群数量由过去不满1000只增加到1130只。
高鼻羚命运坎坷
如果你得了感冒,治疗头晕发热的首选药物不是抗生素,应是中成药羚羊解毒丸,因为数千年的中药文化证明,羚羊角有去热解痛、平肝息风、明目退烧的功效。这里的羚羊名叫“高鼻羚”,一种历史上普遍生活在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的野生羊属动物。但近60多年来,我国的动物工作者多次在新疆考察,均没有发现野生高鼻羚的踪影。
生活在高原荒漠的高鼻羚,有很大的鼻孔,每个鼻孔内还有一个扩张的小囊,所以鼻子显得极高。这是适应在高寒地区生活的呼吸结构,它可以在稀薄的空气中多截获些氧气,确保它们在高原上以72千米/JJ、时的速度飞奔,把狼等天敌远远地抛在后面。
高鼻羚的珍贵,在于雄性个体24厘米长的犄角。中医药市场对羚羊角的需求,使得高鼻羚成了狩猎的主要对象,到了19世纪初,前苏联的高鼻羚仅剩下1 000多只。在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呼吁下,1923年成立了远东亚洲自然保护区,从此,高鼻羚得到有效保护,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在自然状态下,高鼻羚的主要天敌是狼,10年内,保护ET作人员射杀了2万多只狼,使狼与羚羊的比例维持在1:100的合理比例。到1958年,高鼻羚的数量已达200多万只,开始对草原植被构成威胁。政府实行有效的科学管理,有计划地开展狩猎,每年捕杀20-30万只,既满足国际市场对羚羊角的需求,又使高鼻羚种群保持100万只上下适合的数量,创造了高鼻羚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前苏联对高鼻羚的保护与控制,是野生动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典范,同澳大利亚保护和利用袋鼠一样,成为人为调节生态平衡的佳话,为生物学家们津津乐道。苏联解体后,高鼻羚自然保护区大部分在哈萨克斯坦,政局的动荡使高鼻羚又陷入困境,生活无着的人们纷纷向高鼻羚开刀,管理的不力使偷猎之风日盛,目前高鼻羚种群已不足2万只,又到了危险的边缘。
藏羚中国幸运羊
藏羚羊是与高鼻羚同宗的动物,形体健壮,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尾短,四肢强健而匀称。一般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达45~60千克,通体淡褐色。雄性角长而直,乌黑发亮。雌性无角,它全身除脸颊、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处被毛丰厚绒密。它们群居生活在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针茅草、莎草、苔藓和地衣是藏羚羊赖以生存的食物。藏羚羊不仅体形优美、性格刚强、动作敏捷,而且是耐高寒、抗缺氧的高原精灵。
藏羚羊细密柔软的绒毛,是织造披肩的上等原料。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一带,拥有羚绒披肩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因为这种习俗已经传入欧美,现在羚绒披肩每条的售价已达4万美元,织造方法也由手工转为机器生产。但是,中亚一带的藏羚羊早已绝种,市场的需求和高额利润,诱使国外偷猎者纷纷将黑手伸向中国西藏。他们.出动越野车和使用机枪,越过国境大量盗猎藏羚羊。藏羚羊有个致命的习性,就是晚上车灯一照,他们绝不跑出车灯照射的范围,偷猎者就从开动的车上向羊群射击,一次射死一二百只是很平常的,有时候一次就能射死500只。过去仅在冬季的偷猎活动,后来转移到了夏季产羔期。成批的母藏羚羊倒下,一只只没出生的胎儿惨死在母羊的腹中,出生后的小羊羔也因母羊被杀而活活饿死。暴风雪也让成千上万的藏羚羊陷入饥饿,那些刚半岁的幼羊大批死去,活下来的羊也很少能交配,但只要不连续发生大雪灾,羊群3~5年后便会恢复。所以这些都不足以造成藏羚羊如此大规模快速减少,真正的原因还是偷猎。
在历史上,藏羚羊的种群数量曾达到百万只之多,但因国际市场对藏羚羊绒的需求,在20世纪后20年遭遇大量偷猎,数量急剧下降。
藏羚羊有迁徒的习性,在修青藏铁路时,为了让藏羚羊顺利通过铁路,专为藏羚羊设计了33条走廊,总宽度达到了59千米。现在,藏羚羊已适应了同人相处,每到迁徙季节,浩浩荡荡的藏羚羊队伍在头羊的带领下,有序地穿越铁路,特别壮观。在公路上,车队遇到藏羚羊,司机们也会自动熄火,等它们通过后再起动,保护藏羚羊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藏羚羊的种群数量正在恢复。据中科院动物所2005年统计,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已达15万只。藏羚羊遇上了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好年代,它们是幸运的,当种群数量到百万以上超过环境承载时,就可以合理利用了。届时,羚绒披肩将成为西藏的软“黄金”产业。
药用动物大劫难
人们利用自然资源,捕猎野生动物,提高生活水平并没有错,因为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生活的来源,生产水平要提高,就要开发利用资源。问题是生态系统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人类开发利用自然,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如果过度,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例如,草原一羊群、黄鼠一鹰隼、蛇、狐,是一条简单的食物链,在自然状态下,各种生物会保持在一定的比例,维持着草原的生态平衡,让草原欣欣向荣。狐是重要的毛皮兽,在利益驱使下人们大量捕杀狐狸。隼是猎手工具,在国际黑市价格极高,因此偷猎鹰隼也屡禁不止。它们都是黄鼠的天敌,狐与隼大量被捕,黄鼠就无节制地繁殖开来,破坏草场,同羊争食。人们为了多得肉和毛皮,又大量放羊,造成过载,于是草原开始沙化,寸草不长,牧民只得赶着羊群寻找新的草场。
《水浒》中武松打虎的景阳岗,是现在的山东阳谷县。距今800多年前华东地区到处有虎,因为虎骨强筋,虎皮治湿,浑身入药,虎有时又伤人,打虎天经地义,打虎人是英雄。于是老虎遭殃,山林破坏,它们不得不缩居于兴安岭,成了当今的东北虎,被视为上宾的保护动物。
麝在我国分布很广,上世纪50年代我国有麝300万只,80年代降为100万只,现在只剩下数万只。麝香是数十种中成药的配料,为了解决药源,不得不改“杀鸡取卵”为“养鸡生蛋”,在人工合成麝香上打主意。在古代,梅花鹿是很普通的野生动物,由于鹿茸、鹿鞭、鹿血、鹿肉都是宝,它们又极温驯,任人捕杀,目前,野生的梅花鹿已不到1000头,它们的后代只得同羊一样成了家养动物。
森林的砍伐,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消失,人类为利益驱使的滥捕,给药用动物带来大劫难!专家们估计,在以后的年月中,每天将会有40~140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基因库,库存基因丧失是无法弥补的。专家们大声疾呼: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就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让野生动物基因消失,人类就有了研究和利用的资源。现在,科学家已经建立了一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论和方法,只要共同努力,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不难做到。愿野生动物的节日早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