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一项课程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该注重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敢于提出疑问、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勤动笔、指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形成对相似历史事件的区分,更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初中历史;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中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历史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结果则是导致学生在阅读中缺乏分析能力。因此初中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将培养学生的閱读能力作为一项课程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指导学生质疑阅读
众所周知, 盲目的迷信书本里的所有知识是读书的大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认真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入质疑的因素,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首先应该由教师提出质疑性的问题,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待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 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之间交流的积极性,以形成自己的思路。在教师质疑的带领下,学生有了一定的质疑基础,这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得到练习和巩固,不断提高和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带有质疑的阅读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的《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在讲到辽、宋、澶渊的盟约时,教师首先提出具有质疑性质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就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质疑性阅读。在接下来的阅读环节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有一位学生提出,北宋既然已经打败了辽军,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与辽谈判,重新签订盟约呢?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学生有自己的疑问之后就会带着问题继续阅读后面的文章,逐渐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质疑时不应该认为学生的质疑毫无根据就忽视掉,应该给学生以鼓励。
2.指导学生动笔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动笔在书本或文章上坐上批注,将手和眼同时用到阅读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效果的提高。学生只有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才能够在阅读时集中精力,加深对阅读内容的印象,可以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同时手动删除一些阅读中不必要得内容和段落,有助于学生抓住阅读的重点,真正的掌握历史知识。 此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地方做出标注和画线, 根据对不同部分的掌握程度不同做出不同的标注, 有利于学生的再次阅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阅读造纸术相关文章时,读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一句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重“改进”二字,学生在阅读到这里时应该做出标注,记清楚这里是“改进”而非“发明、创造”,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细节的掌握。再例如,学生在学习“美国的诞生”一文时,学生每阅读到一部分内容时,应该将这一部分内容用最简短的词语,以加强学生对美国诞生这一过程的系统认识。在学生的阅读标记中,出现“建军”“建国”“转折”“胜利”等字眼,学生在再一次看到这些字眼时,就能够大致的回顾起美国诞生的过程,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此外,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概括和归纳能力。
3.指导学生对比阅读
初中历史的阅读重点在于了解书本中具体事物、 人物和时间,从大背景下了解整个历史过程,因此在历史阅读中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阅读,加强学生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掌握。比较阅读是阅读方法中很重要的一项,初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相近的概念和知识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容易造成混淆,因此采用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做出明确的区分,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此外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图表,在对图表进行阅读时,应该充分把握对比阅读的重要性,挖掘图表中的相关历史信息,大量的阅读之后学生可以做到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
例如,在学习“文景之治”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首先对文章进行阅读和理解,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出主要的奖励措施,同时与秦始皇的做法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悟出道理,理解奢侈、勤俭对于失败和成功的重要性所在。此外,在学习“丝绸之路”这一篇章时,让学生单纯的看教材进行阅读往往很枯燥,不容易形成好的阅读效果,这时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提点之下对照书中的路线图进行学习,通过路线图,了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运用路线图可以在学生脑子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感,加强学生的思考和思路。此外除了对路线图进行观察以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观看一些图像资料,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认识丝绸之路。指导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进行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的头脑更加清晰,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
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促进学生认清历史, 在了解历史事实大面的基础上对历史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整合,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该注重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敢于提出疑问、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勤动笔、指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形成对相似历史事件的区分,更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汪尊明.“磨刀不误砍柴工”——浅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2期
[2]刘莉.语文教学中陌生化阅读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4期
[3]张根富.“三导”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1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中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历史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结果则是导致学生在阅读中缺乏分析能力。因此初中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将培养学生的閱读能力作为一项课程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指导学生质疑阅读
众所周知, 盲目的迷信书本里的所有知识是读书的大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认真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入质疑的因素,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首先应该由教师提出质疑性的问题,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待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 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之间交流的积极性,以形成自己的思路。在教师质疑的带领下,学生有了一定的质疑基础,这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得到练习和巩固,不断提高和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带有质疑的阅读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的《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在讲到辽、宋、澶渊的盟约时,教师首先提出具有质疑性质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就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质疑性阅读。在接下来的阅读环节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有一位学生提出,北宋既然已经打败了辽军,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与辽谈判,重新签订盟约呢?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学生有自己的疑问之后就会带着问题继续阅读后面的文章,逐渐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质疑时不应该认为学生的质疑毫无根据就忽视掉,应该给学生以鼓励。
2.指导学生动笔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动笔在书本或文章上坐上批注,将手和眼同时用到阅读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效果的提高。学生只有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才能够在阅读时集中精力,加深对阅读内容的印象,可以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同时手动删除一些阅读中不必要得内容和段落,有助于学生抓住阅读的重点,真正的掌握历史知识。 此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地方做出标注和画线, 根据对不同部分的掌握程度不同做出不同的标注, 有利于学生的再次阅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阅读造纸术相关文章时,读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一句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重“改进”二字,学生在阅读到这里时应该做出标注,记清楚这里是“改进”而非“发明、创造”,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细节的掌握。再例如,学生在学习“美国的诞生”一文时,学生每阅读到一部分内容时,应该将这一部分内容用最简短的词语,以加强学生对美国诞生这一过程的系统认识。在学生的阅读标记中,出现“建军”“建国”“转折”“胜利”等字眼,学生在再一次看到这些字眼时,就能够大致的回顾起美国诞生的过程,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此外,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概括和归纳能力。
3.指导学生对比阅读
初中历史的阅读重点在于了解书本中具体事物、 人物和时间,从大背景下了解整个历史过程,因此在历史阅读中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阅读,加强学生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掌握。比较阅读是阅读方法中很重要的一项,初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相近的概念和知识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容易造成混淆,因此采用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做出明确的区分,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此外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图表,在对图表进行阅读时,应该充分把握对比阅读的重要性,挖掘图表中的相关历史信息,大量的阅读之后学生可以做到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
例如,在学习“文景之治”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首先对文章进行阅读和理解,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出主要的奖励措施,同时与秦始皇的做法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悟出道理,理解奢侈、勤俭对于失败和成功的重要性所在。此外,在学习“丝绸之路”这一篇章时,让学生单纯的看教材进行阅读往往很枯燥,不容易形成好的阅读效果,这时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提点之下对照书中的路线图进行学习,通过路线图,了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运用路线图可以在学生脑子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感,加强学生的思考和思路。此外除了对路线图进行观察以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观看一些图像资料,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认识丝绸之路。指导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进行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的头脑更加清晰,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
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促进学生认清历史, 在了解历史事实大面的基础上对历史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整合,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该注重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敢于提出疑问、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勤动笔、指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形成对相似历史事件的区分,更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汪尊明.“磨刀不误砍柴工”——浅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2期
[2]刘莉.语文教学中陌生化阅读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4期
[3]张根富.“三导”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