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三五”期间,家具行业在整体提升、加快转型、稳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进展,是家具行业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家具行业家具行业由成长期将转入成熟期,处于深化调整期,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周村是鲁商发源地,已初步形成丝绸纺织、机电设备、轻钢结构、精细化工、耐火材料、沙发家具六大支柱产业,其中软体家具流通市场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本研究旨在为加快推进周村区家具行业转型升级,引导家具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行业规模实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关键词:家具行业;转型升级;品牌建设;产业集群;技术培训
一、家具行业的基本情况
(一)大、中、小企业发展不均衡
一部分知名企业已经具备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盈利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集中度低,没有实现品牌化管理。成为为知名企业的代加工的贴牌企业,具有生产能力强,但设计、市场能力弱的特点。
(二)企业生产标准化、规格化
随着国际标准化的普遍实施,家具零部件呈现标准化、 规格化和拆装化的趋势。板式、 模块化的家具将是我国家具设计和生产的主流。
(三)家具实行私人订制
家具制造业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是个性化定制,针对空间的合理设计及家具的个性化设计,在选购家具时非常注重个性化、 人性化、 适用化成为消费者对家具生产的新要求。一些全屋家具定制企业,将现代化科技与传统制造业充分结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制造,实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充分融合。
(四)行业出口形势严峻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贸易壁垒频出,家具出口形势严峻,使得部分企业对出口利润增长的前景并不看好,市场转为内销的现象不断增多。尽管受外部环境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产销双双下滑,但随着我国政策的出台,我国家具行业的发展环境将逐渐趋于稳定,家具行业报告预计到2024年,我国家具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二、淄博周村家具產业现状
周村家具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企业数量由少到多、加工由粗到精、产品由单一到多元化,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形以周村家具市场为龙头,以周村、邹平的4000余家原材料加工、沙发家具制造业户集产品研发、加工制造、销售流通、专业配套一条龙和市场同步发展为主体,产、供、销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条。
周村家具市场属于典型的“生产基地+市场”类型,以本地产品批发为主,具有其他市场所缺少的价格优势。周村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家具产品生产、批发基地,家具制造作为周村发展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提供重要的就业渠道,成为淄博市周村区的一张城市名片。
截至目前,周村区以沙发、床垫为主的软体家具经营户达到1500余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产值预计将达到60亿元。近年来,不断加大市场设施投入,先后兴建了国际家具会展中心、明珠国际家居文化广场、凤阳家具城、盛和国际家居文化广场等一批高档设施,引入了红星美凯龙、五洲国际等项目,市场规模和档次不断提升。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博览中心项目、山东五洲国际家居博览中心项目投入使用后,市场面积由70万平方米增至120万平方米以上,年交易额突破70亿元,到2020年,周村区家具行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税收贡献超过3000万元。(数据源自中国家具协会)
三、家具市场的变化
(一)卖场建设持续扩大,部分销售遇冷
近几年,受住宅销售下降的变化影响,家具行业销量下降,卖场遇冷情况增多,虽然企业合力举办多次活动,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2020年至2021年,受市场的变革、疫情的影响,让很多家具企业举步维艰。新零售时代下,企业主动拥抱变化,打通线上、线下营销渠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的竞争中立足。
新形势带来更多创新的空间,也将带来更多的商业机遇。面对新的机会,家具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把握机遇,突破创新,才能赢得未来。
(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一些大型企业及卖场力求占取先机,采用电商销售模式,与天猫、新浪家居、京东商城等销售平台合作,开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三)卖场呈多元化趋势,涵盖面更广
由单纯的家具卖场通过店面升级、引进知名品牌、打造商业综合体、开辟家居体验店等,转变为涵盖建材超市、家装、家居用品、家具设计等多个家具延伸业态的综合家居卖场,家具商户管理者转变为商户服务者。将家居更好地融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了品牌知名度提升和销量倍增的双重效益。
四、家具行业持续发展的升级转化政策建议
(一)坚持转型升级
(1)进行品牌建设和产品技术创新
市场越来越品牌化,向有品牌、有技术实力、有资本的企业集中,引导家具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周村已产生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家居企业,如山东凤阳家居有限公司、山东蓝天家具有限公司、山东福王家具有限公司等以品牌企业为中心的品牌集团。通过技术改革、产品创新,购置先进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在品牌创建中做好品牌定位、品牌构建及品牌宣传工作,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品牌附加值,扩大品牌影响力,集中度越高,发展的速度越快,促进品牌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政策对行业层面的创新体制予以支持和鼓励。
(2)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我国当前工业化与信息化已高度融合的发展环境,亟需企业管理者提高人员素质,提升管理水平,快速适应发展的新变化。企业实施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通过专业化生产,用现代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加强质量检测,及时向社会公布检测结果,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关键词:家具行业;转型升级;品牌建设;产业集群;技术培训
一、家具行业的基本情况
(一)大、中、小企业发展不均衡
一部分知名企业已经具备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盈利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集中度低,没有实现品牌化管理。成为为知名企业的代加工的贴牌企业,具有生产能力强,但设计、市场能力弱的特点。
(二)企业生产标准化、规格化
随着国际标准化的普遍实施,家具零部件呈现标准化、 规格化和拆装化的趋势。板式、 模块化的家具将是我国家具设计和生产的主流。
(三)家具实行私人订制
家具制造业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是个性化定制,针对空间的合理设计及家具的个性化设计,在选购家具时非常注重个性化、 人性化、 适用化成为消费者对家具生产的新要求。一些全屋家具定制企业,将现代化科技与传统制造业充分结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制造,实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充分融合。
(四)行业出口形势严峻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贸易壁垒频出,家具出口形势严峻,使得部分企业对出口利润增长的前景并不看好,市场转为内销的现象不断增多。尽管受外部环境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产销双双下滑,但随着我国政策的出台,我国家具行业的发展环境将逐渐趋于稳定,家具行业报告预计到2024年,我国家具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二、淄博周村家具產业现状
周村家具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企业数量由少到多、加工由粗到精、产品由单一到多元化,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形以周村家具市场为龙头,以周村、邹平的4000余家原材料加工、沙发家具制造业户集产品研发、加工制造、销售流通、专业配套一条龙和市场同步发展为主体,产、供、销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条。
周村家具市场属于典型的“生产基地+市场”类型,以本地产品批发为主,具有其他市场所缺少的价格优势。周村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家具产品生产、批发基地,家具制造作为周村发展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提供重要的就业渠道,成为淄博市周村区的一张城市名片。
截至目前,周村区以沙发、床垫为主的软体家具经营户达到1500余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产值预计将达到60亿元。近年来,不断加大市场设施投入,先后兴建了国际家具会展中心、明珠国际家居文化广场、凤阳家具城、盛和国际家居文化广场等一批高档设施,引入了红星美凯龙、五洲国际等项目,市场规模和档次不断提升。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博览中心项目、山东五洲国际家居博览中心项目投入使用后,市场面积由70万平方米增至120万平方米以上,年交易额突破70亿元,到2020年,周村区家具行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税收贡献超过3000万元。(数据源自中国家具协会)
三、家具市场的变化
(一)卖场建设持续扩大,部分销售遇冷
近几年,受住宅销售下降的变化影响,家具行业销量下降,卖场遇冷情况增多,虽然企业合力举办多次活动,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2020年至2021年,受市场的变革、疫情的影响,让很多家具企业举步维艰。新零售时代下,企业主动拥抱变化,打通线上、线下营销渠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的竞争中立足。
新形势带来更多创新的空间,也将带来更多的商业机遇。面对新的机会,家具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把握机遇,突破创新,才能赢得未来。
(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一些大型企业及卖场力求占取先机,采用电商销售模式,与天猫、新浪家居、京东商城等销售平台合作,开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三)卖场呈多元化趋势,涵盖面更广
由单纯的家具卖场通过店面升级、引进知名品牌、打造商业综合体、开辟家居体验店等,转变为涵盖建材超市、家装、家居用品、家具设计等多个家具延伸业态的综合家居卖场,家具商户管理者转变为商户服务者。将家居更好地融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了品牌知名度提升和销量倍增的双重效益。
四、家具行业持续发展的升级转化政策建议
(一)坚持转型升级
(1)进行品牌建设和产品技术创新
市场越来越品牌化,向有品牌、有技术实力、有资本的企业集中,引导家具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周村已产生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家居企业,如山东凤阳家居有限公司、山东蓝天家具有限公司、山东福王家具有限公司等以品牌企业为中心的品牌集团。通过技术改革、产品创新,购置先进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在品牌创建中做好品牌定位、品牌构建及品牌宣传工作,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品牌附加值,扩大品牌影响力,集中度越高,发展的速度越快,促进品牌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政策对行业层面的创新体制予以支持和鼓励。
(2)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我国当前工业化与信息化已高度融合的发展环境,亟需企业管理者提高人员素质,提升管理水平,快速适应发展的新变化。企业实施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通过专业化生产,用现代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加强质量检测,及时向社会公布检测结果,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