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主体性:其根据何在?——兼与“新性善论”者商榷

来源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j4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主体性思想的根据何在?这是关系德育主体性理论和实践的根本问题."新性善论"将德育主体性思想的根据归结为人的"善性",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实践根据和来源的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是人的主体性的基础、根据,同时也必然是德育主体性思想的基础、根据.
其他文献
<正>"不要让学生看所有的电影,让所有的学生看最好的电影""我们没有办法把学生带到全世界,但是电影课可以把全世界带给学生",这是电影课创始人雷祯孝教授给我最有感触的两句
由于保护地生产经济效益高.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发展保护地生产.对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由于多年连续种植,土壤内病菌
目前,国内外葡萄消费向周年化、高档化、国际化发展.人们追求新鲜、绿色、优质的葡萄产品。要想满足人们的消费追求,就必须通过设施栽培.发展反季葡萄生产。
地理环境教育内涵丰富,方法多种多样,然而,长期以来环境教育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并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结合当前中学地理环境教育的实际,分析当前环境教育存在思想意识淡薄、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