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皇帝的新装》为例看童话的教学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dada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教师要有文体意识和正确的教学理念,即:当在教童话时,要把握童话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关键特征,用童话的方式教童话。当今,仍有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当的教学理念,这样的现状直接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误导、误教,笔者结合《皇帝的新装》经典课例,阐述如何把童话真正当成童话来教。
   关键词:童话教学 问题 教学策略 《皇帝的新装》
  童话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独特的体裁,它没有小说那样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寓言精悍短小的篇幅,更没有说明文那样严谨的语言要求,却因其大胆的想象和夸张而独树一帜,而《皇帝的新装》是童话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经典之作,其经久不衰。早在20世纪90年代,《皇帝的新装》便被收录于我国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并延续至今,并且,文学界对于《皇帝的新装》的解读从未停止,如:1993年金宗威在《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中发表文章《骗子·镜子·刀子——重新理解〈皇帝的新装〉》,在文章中,他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安徒生是童话作家,不是阶级斗争的战士,两个骗子则是社会的一面镜子;1999年庄美芝在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中发表文章《媚俗与虚荣的一面镜子——重读〈皇帝的新装〉》,在文章中她指出,这个作品不是只揭露一个皇帝,而是抨击人类共有的媚俗与虚荣。时至今日,仍有许多读者对其进行多元解读,如2020年李滨芝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发表文章《以文解文,相映生辉——以〈皇帝的新装〉为例》,在文章中,她将《装在套子里的人》和《皇帝的新装》作类比,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要想彻底挣脱套子的束缚,就要有更多像小孩子一样敢说真话的人站出来;2020年高吉国在《“看到”与“相信”——〈皇帝的新装〉新解》中指出,骗子之所以能够得逞,是因为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私心。
  由此可见,文学界对于《皇帝的新装》的解读从未停止,作为童话,《皇帝的新装》不仅经典,而且极具教育意义,因而以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当下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具备文体意识
  《皇帝的新装》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引发了诸多一线语文教师的关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对童话这一文体模棱两可,忽视了童话“想象、夸张”这一突出特点,反而将童话当成小说或是寓言来读、来教,以2021年张丽嫚发表了题为《〈皇帝的新装〉教学精微设计》为例,在这篇教学设计中,作者指出,这篇课文是按照故事的缘由、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记叙的,这样的说法本身就是对童话的一种误解,童话之所以为童话,其突出特点不在于曲折的情节、出人意料的发展,而在于奇崛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这样的现象只是当下教学现状的一个缩影,却反映了当下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没有文体意识。没有文体意识就不能准确把握文本,就无法将文本的真实“面貌”准确呈现给学生。
  2.提问低效
  现在,很多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都会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有些课堂看似热闹非凡,实际上学生真正获得的知识却是少之又少。例如颜娜在《初中语文课堂低效提问现象例析——以〈皇帝的新装〉教学为例》中指出,在课堂提问环节,许多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接龙复述课文”:皇帝有何嗜好?课文是怎样描写皇帝爱新装的?两个骗子设计了怎样的圈套……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概述课文的能力,这样的提问看似是在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实际上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
  语文教学,特别是童话教学,极易出现这种由于误解教学目的而出现的低效提问,这样的提问虽然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却对达成教学目标没有实质性作用。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而设置许多显而易见、通俗易懂的问题显然是对教学目的的误解,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这一体”“这一篇”“这一课”学有所获,即:在教童话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高效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童话故事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感悟,学生的“获得性”才应是评判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如何用童话的方式教童话
  1.明确文体,找准“航向”
  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教什么》中指出,要依据文体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要想把童话教的像童话,首先就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这种文体意识不仅要体现在教师以“教育者”身份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还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以肖培东老师的经典课例《皇帝的新装》为例,在导入环节,肖老师开门见山的给学生抛出问题:你们知道《皇帝的新装》是一篇?随后他紧紧抓住童话特点提问:你怎么就判断《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的?以此引出童话“想象、夸张”的特点。这样的提问简明清晰,在教学伊始让学生明确文体,能够为后面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时,肖老师以童话这种文体“夸张”的特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寻找童话中最有夸张力的细节,帮助学生分析课文的同时又一次强化了童话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可以说,文体意识贯穿在肖培东老师课堂环节的始终。
  由此观之,要想真正读懂童话、教好童话,首先就要明确童话这种文体和其他文体的不同之处,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教什么》中指出,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存在三种身份,分别是读者、研究者、语文教师,笔者认为,无论教师以哪种身份进行文本解读,都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为了避免模糊童话和其他文体之间的界限,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让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自主总结出童话“想象、夸张”的特点,从而为文本找到正确的解读方向。
  2.抓住关键,巧设主问题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心骨,可以说,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师生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一堂课上的成功与否,也与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得当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为了上好童话课,把童话教的像童话,必须设定符合文体特征和学情的教学目标,而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设定恰当、关键的问题必不可少,这种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在肖培东老师《皇帝的新装》课例中,为了教好童话,准确把握文体,完成“通过文本细读体会童话想象、夸张的特点”这一教学目标,他设定了如下的主问题:这个童话中你觉得最有夸张力的一个细节你觉得是什么?学生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不仅把握了语文教学中的“这一体”——童话,还把握了语文教学中的“这一篇”——《皇帝的新装》,肖培东老师帮助学生在把握文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文本解读,有效的推动了课堂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主问题犹如火车的行进轨道,能帮助教师朝着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要想把童话教的像童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文章最精彩、最突出、最有特色的部分,设立能推动课堂进度、促进学生理解的主问題。
  3.以读促悟,加深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教学中起着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童话这种文体而言,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夸张,领悟夸张所带来的神奇效果,朗读必不可少。正因为朗读重要,所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读,而且还要让学生读好,不仅要让学生读顺,还要让学生读懂。怎样才能让学生读好、读顺、读懂呢?肖培东老师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他在教授《皇帝的新装》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夸张,感受这篇童话中人物夸张的行为和语言,多次对学生说“哎,同学们,要想读出这件衣服的夸张特征,你觉得要读好哪几个词?”“好。你把这句话读好”“所以读这几个词的时候要带有夸张的味道”……他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皇帝的新装》这一具体的文本给予学生朗读指导,让学生带着方法朗读,在朗读中进步、提升。
  读好夸张之处才能真正理解夸张,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童话时,对于朗读方法不能泛泛而谈,要提点学生注意读好关键字句,注意语速、语调、重音、节奏等,通过具体的朗读指令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朗读方法、感受童话的夸张之处。
  综上所述,童话是一种特殊的体裁,它的情节不比小说跌宕起伏,语言不及寓言短小精悍,格式也不如说明文严谨,其“想象、夸张”的文体特征在教学中极易被忽视,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教师才更应关照文体本身,有强烈的文体意识,让学生明确童话的特点,在童话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童话故事巧设主问题,让童话教学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同时,教师也要通过具体的朗读指令教会学生学会朗读,让他们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自主体悟,加深对童话文本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金宗威.骗子·镜子·刀子——重新理解《皇帝的新装》[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1993,(3):26-27.
  [2]庄美芝.媚俗与虚荣的一面镜子——重读《皇帝的新装》[J].中学语文教学,1999,(8):31-33.
  [3]李滨芝.以文解文,相映生辉——以《皇帝的新装》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3):95-97.
  [4]高吉国.“看到”与“相信”——《皇帝的新装》新解[J].今古文创,2020(31):25-26.
  [5]张丽嫚.《皇帝的新装》精微教学设计[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1(2)32-33,58.
  [6]颜娜.初中语文课堂低效提问现象例析[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1,(3):26-27.
  [7]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9-47,56-60.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内卷化趋势的越演越烈,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问题越来越突显,但是传统显性心理课程对此表现乏力,而文学类课程作为隐性课程有着强大的心理调适功能,为了更好的发挥它的这一功能,必须施行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举措。   关键词:文学类课程 心理亚健康 心理调适功能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日益增大,青年一代为了反压力,前几年提出“佛系”人生观,最近更是提倡“躺平”哲学,无论佛系还是躺平的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以冰心先生的散文《我的家在哪里》为例,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依据,以及刘勰《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鉴赏方法论——“圆照”、“玩绎”、“见异”,挖掘出文中“家”的三层含义,从而呈现出一套散文鉴赏的解读体系。   关键词:文学鉴赏 《文心雕龙》 圆照 玩绎 见异 《我的家在哪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第五个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指出:引导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为其他课程奠定良好基础的课程,是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以及未来成长中的发展和进步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新理念教学环境下,传统的一味灌输的教学课堂早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和需求,这就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需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不断优化,精心设计,培养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注重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作家铁凝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为例,以获(huái)鹿的方言口语为参照,从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的角度来分析获鹿方言用词的特点,获鹿方言不仅简单直接、形象生动、幽默风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尤其是语气词有很多,它和不同的词结合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意义。并且很多经典的文学对于获鹿方言的发展来说,无疑起到了极为宝贵的传承和带动作用。   关键词:获鹿方言 铁凝 日常生活 用词特点  获(huá
期刊
内容摘要:开拓本土以外的国际市场,是电影发展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小成本电影要想走向发达国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东南亚正好是国产电影实现“走出去”一块试验田,一块跳板,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电影一定能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国产电影 跨境表达 中国-东盟合作  长期以来,国产的电影绝大多数都采取本土的导演、本土的题材、本土的演员模式生产电影成品。在旧的体制下,加上从业人员的高度
期刊
内容摘要:李白作为盛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豪放浪漫主义诗歌,在唐朝诗歌整体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从李白的诗歌中,可以看出其与巴蜀仙道有很深的渊源,道教文化与李白创作诗歌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道教活动文化对李白的思维形成和审美情趣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仙道文化为李白诗歌创作提供了素材,同时使诗人形成独特的个性和飘逸的诗风,甚至决定了他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本文根据诗人的经历,分析仙道文化对李白诗歌创作
期刊
内容摘要:文以载道决定了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作用,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要传递语文知识,更重要是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处世情态,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学生全面成长。宋代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因人生经历使得词作风格鲜明,以其作品《点绛唇·蹴罢秋千》为例,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从文本思想、词人经历和创作风格扩展开去,深入探究大学语文课程的隐性育人作用。   关键词:隐性育人 教学设计
期刊
内容摘要:对高职学生来说,提升文学素养、树立良好核心价值观念与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而在目前高职校园中,大部分教师只对学生进行了专业技能知识传授或者单一的文学素养培养,对文学素养与核心价值观同构意识不足,不利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本文从多方角度对高职学生文学素养与核心价值观同构策略进行探讨研究,希望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学生 文学素养 核心价值观
期刊
内容摘要:对分课堂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自2014年出现后受到教学一线教师推崇和好评。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融合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既强调教师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保证知识体系传递的效率,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符合当今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主流教育理念。   关键词:对分课堂 教学论 传统教法  “对分课堂”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基于亲身教学实
期刊
内容摘要:隐喻是一个同时具有语义和语用性质且常见的语言现象,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和意义。本文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三个方面探讨了语境对隐喻表达与理解的重要作用,从而得出结论:语境是隐喻生成的基础,它包含了隐喻合理理解所需的必要因素。   关键词:隐喻 语境 隐喻理解  隐喻性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在人类的认知以及日常生活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Lakoff(1980)指出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