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更加需要高素质与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职业院校的育人压力。“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给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方式提供了新的灵感,并且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本文对三全育人理念在职业院校教学与管理工作中的践行情况进行了研究,希望本文所作分析能够为有关研究人士带来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三全育人;职业院校;教学;管理
前言:
经济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使得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职业院校为了能够给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应该不断加快自身的发展,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方法与理念,切实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一、“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
“三全育人”理念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指“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及全过程育人”,其内涵一直处于一个不断拓展和不断延伸的过程中。最初,三全育人主要是强调德育教育,而后则侧重于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全面发展情况。实际上,教育工作者对“三全”当中的每一“全”都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从“全员”的角度上看,一些学者的观点是认为“全员”主要指全体教职工,而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全员”指的是对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从“全方位”的角度上看,一些学者认为“全方位”指的是教育内容的全方位,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全方位”指的是教育培养领域的全方位;从“全程”的角度上看,一些学者认为“全程”指的是学生从进入到学校开始一直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 “全程”指的是学生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进行理解,三全育人从根本上还是在强调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對来自各个方面的优质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从而起到教育受教育者的作用,推动学校的育人事业更加稳定地发展。
二、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三全育人”体系在建立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学校需要提前将参与人员确定下来,并明确培养内容与培养周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在校期间的培养是不够的,不可以只关注学生在学校里的认知能力情况,还需要学校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家长与学生本人的一起努力。
(一)对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在各个教育层次当中,课堂教学是最为主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基本上所有教学活动都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虽然其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不过其在授课过程中还是把课堂教学当作主要的教育模式,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影响到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对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把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好地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使得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转化成技术能力,并且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强度,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匹配本岗位的实际要求。
(二)对以学业完成为主的培养模式进行完善
为了能够更好地顺应经济社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职业院校的发展模式应该逐渐向市场化,以及以就业为主要导向转变。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不仅要进一步对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使得课程体系的设计更加完善,并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而且也要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体会到社会的真实需求,从而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可以简单地将学生毕业当做最终目标,而是应该在授课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加高质量与高技术水平的人才。
三、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强化配套机制建设
“三全育人”理念从根本上是为了使学校教师与辅导人员在服务学生方面的整体能力与水平能够得到提高。在高职院校开展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想要更好地落实“三全育人”理念,还需要有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学校需要配备相应的机制。
(一)教师激励机制要积极有效
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要对教师的激励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这样才可以吸引到更多优质的教师到学校进行工作,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学术创造性激发出来。学校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岗位教师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差异情况,使得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更加积极有效。激励机制最好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精神层面上的激励,二是物质层面上的激励,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激励方法进行选择与运用。对于工作认真,并且表现优异的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反之,也应该予以对应的处罚,从而推动“三全育人”理念得到更加全面的践行。
(二)教师考评机制要科学合理
从职业院校教学与管理考核评价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改革职业院校的考评方式、内容,以及参与对象,使得教学考评机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优化。比如说,职业院校可以应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根据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实际工作情况,以及所教授学生的考试通过情况、毕业就业情况,参赛获奖情况等,对职业院校的教师进行更为综合的考核与评价。
(三)家校互动机制要更加广泛
在培养学生的任务当中,学校承担的是主要任务,但同时也不可以忽略家庭环境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积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使得家长能够了解学生在学校里的日常学习情况与表现,明确学生的真实成长状态,从而和学校一同努力,培养出更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职业院校需要结合多种机制,从实际的角度上将“三全育人”理念更好地落实与践行下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的脚步愈发加快,科技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对人才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一定要不断创新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不断为社会培养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机制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
[2]周宏,许建军.浅谈中职教育加强师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性[J].教师教育,2014(27).
关键词:三全育人;职业院校;教学;管理
前言:
经济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使得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职业院校为了能够给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应该不断加快自身的发展,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方法与理念,切实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一、“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
“三全育人”理念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指“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及全过程育人”,其内涵一直处于一个不断拓展和不断延伸的过程中。最初,三全育人主要是强调德育教育,而后则侧重于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全面发展情况。实际上,教育工作者对“三全”当中的每一“全”都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从“全员”的角度上看,一些学者的观点是认为“全员”主要指全体教职工,而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全员”指的是对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从“全方位”的角度上看,一些学者认为“全方位”指的是教育内容的全方位,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全方位”指的是教育培养领域的全方位;从“全程”的角度上看,一些学者认为“全程”指的是学生从进入到学校开始一直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 “全程”指的是学生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进行理解,三全育人从根本上还是在强调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對来自各个方面的优质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从而起到教育受教育者的作用,推动学校的育人事业更加稳定地发展。
二、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三全育人”体系在建立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学校需要提前将参与人员确定下来,并明确培养内容与培养周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在校期间的培养是不够的,不可以只关注学生在学校里的认知能力情况,还需要学校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家长与学生本人的一起努力。
(一)对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在各个教育层次当中,课堂教学是最为主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基本上所有教学活动都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虽然其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不过其在授课过程中还是把课堂教学当作主要的教育模式,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影响到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对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把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好地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使得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转化成技术能力,并且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强度,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匹配本岗位的实际要求。
(二)对以学业完成为主的培养模式进行完善
为了能够更好地顺应经济社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职业院校的发展模式应该逐渐向市场化,以及以就业为主要导向转变。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不仅要进一步对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使得课程体系的设计更加完善,并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而且也要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体会到社会的真实需求,从而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可以简单地将学生毕业当做最终目标,而是应该在授课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加高质量与高技术水平的人才。
三、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强化配套机制建设
“三全育人”理念从根本上是为了使学校教师与辅导人员在服务学生方面的整体能力与水平能够得到提高。在高职院校开展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想要更好地落实“三全育人”理念,还需要有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学校需要配备相应的机制。
(一)教师激励机制要积极有效
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要对教师的激励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这样才可以吸引到更多优质的教师到学校进行工作,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学术创造性激发出来。学校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岗位教师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差异情况,使得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更加积极有效。激励机制最好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精神层面上的激励,二是物质层面上的激励,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激励方法进行选择与运用。对于工作认真,并且表现优异的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反之,也应该予以对应的处罚,从而推动“三全育人”理念得到更加全面的践行。
(二)教师考评机制要科学合理
从职业院校教学与管理考核评价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改革职业院校的考评方式、内容,以及参与对象,使得教学考评机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优化。比如说,职业院校可以应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根据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实际工作情况,以及所教授学生的考试通过情况、毕业就业情况,参赛获奖情况等,对职业院校的教师进行更为综合的考核与评价。
(三)家校互动机制要更加广泛
在培养学生的任务当中,学校承担的是主要任务,但同时也不可以忽略家庭环境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积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使得家长能够了解学生在学校里的日常学习情况与表现,明确学生的真实成长状态,从而和学校一同努力,培养出更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职业院校需要结合多种机制,从实际的角度上将“三全育人”理念更好地落实与践行下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的脚步愈发加快,科技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对人才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一定要不断创新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不断为社会培养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机制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
[2]周宏,许建军.浅谈中职教育加强师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性[J].教师教育,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