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平均每天就有上百种新药问世,而每一种新药在投放市场前,都必须经过多名健康人“受试”。于是,各地便出现了规模不等的“药物试验者”人群。据调查,目前仅在北京,就有5000多名职业试药人。
那么,他们的生活现状如何,这些“当代神农”又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经历呢?
收入不菲却是“刀尖上的舞者”
2006年大专毕业后,因在洛阳家乡一时找不到工作,郝坤就像所有豪情万丈的年轻人一样,决定到繁华的京城闯荡一番。然而抵京后,他却在一次次求职中碰得“头破血流”。仅有大专学历的郝坤读的又是冷门专业—档案管理。遍地精英的京城似乎根本对这位异乡青年不屑一顾。
就在小郝身上的钱将要用光,北漂生活难以为继时,他终于看到一线幸运的曙光。那天,他偶然在晨报上看到这样一条招聘广告:“医学科学院紧急招聘临床试验人员多名,待遇优厚,应聘人员要求为男性,20到35岁之间,无药物过敏症,无家庭遗传病史,具有高中文化水平。”这时,小郝的眼睛不由猛地一亮:我身体健康,又具有大专文凭,完全符合对方的要求,应该去试试!
第二天一早,郝坤就按照招聘广告上的地址来到了医科院。这时他才明白,原来这家单位招聘的所谓试验员,其实就是药物实验者。这可是一种风险性极大的职业,弄不好不仅会造成药物的生理反应,甚至还会在身体上留下终生遗憾,甚至是残疾或死亡!
一瞬间,郝坤想到了离开,但想到自己贫困的家庭,以及数月来遭遇的辛酸苦涩,小郝坚定地咬咬牙,留了下来。接着郝坤和其他30多名应聘者一起,到医学科学院进行了体检抽血,做心电图,量血压,检查五官。一天后结果出来,他被录用了。
其实,直到小郝在厚厚的《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时,才完全弄明白试药人存在的意义。原来,每一种新药在批准生产推向市场使用之前,都必须要经过动物试验、人体实验和临床试验这三个过程。其中临床试验分三期,第一期是为了观察药物的安全性和代谢过程,需要在健康人身上试验,二三期实验是为了观察药物的有效性,受试对象为病人。“试药人”在医学界又被称作“受试者”,即人体实验中的实验对象。了解到这些,郝坤心里又紧张了起来……
但郝坤最终还是在《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勇敢地迈向了“战场”。他要试的是一种代号为“GJJ”的新药。当晚8点,美丽的护士小姐把5片灰黑色的片剂和一杯温开水端了过来。郝坤知道,这片剂就是有待试验的治癌药。有那么一刻,他心里挺害怕,怕自己吃下药后,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但他还是把药服了下去。
服药20分钟后,郝坤就感觉身上火辣辣的有些异样,这时他才吃惊地发现自己的全身都已经浮肿了,继而,恶心、呕吐、肠道不舒服、胃里翻江倒海般的难受……一连串的痛苦感觉潮水般向他袭来。好在两个小时后就没事了。
后面的几天时间里,在两名妙龄女护士的陪伴下,小郝可以在病房里看书、上网、看电视,其间要不停地抽血检查血液浓度。第一天抽血间隔时间依次为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第二天是早晚各抽一次,再往后,2天抽一次,总共抽不过400毫升血。医生每隔几个小时就会进来询问、记录一下他的身体反应。
这样持续了7天,当郝坤从医科院出来时,身体并无什么不适的感觉。摸着口袋里这么短时间内挣来的数千元钱,他便决定做一个职业的“药物实验者”。
此后,郝坤主动与各大医院联系,每月都能有二三次试药机会,每次的报酬从2000元到6000元不等。因为北京各大医院平均每年都要承担70到100种新药的临床试验,时日一长,小郝与各家医院和药品研制单位混熟后,业务量就呈直线上升状态。
不为赚钱百万富翁的另类选择
试药,在很多人眼里还是件新鲜事儿,不少人听到这两个字后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有副作用甚至生命危险?是不是拿人当试验品?
对此,北京一位有着5年从业经验的资深试药人张铭解释说,国家对药品的管理非常严格,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的药物,均是在完成了动物实验、毒性实验等环节后,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已掌握了80%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临床试验。并且现在试药过程有着一套完善的监控体系,所以,虽然做试药人有些风险,但还不至于像外行人想象的那么恐怖。
家住北京东城区的张先生看上去斯斯文文,甚至有些书卷气,但他在试药界却是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曾在医药公司工作多年,后来又开过大药房。早在2003年时,他就拥有了百万资产。
百万富翁也去试药?这的确令许多人感到费解。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平时别的药物实验者不敢尝试的药,张铭都敢去试,无论多么可怕的新药,在他看来似乎都成了“小菜一碟”。每逢哪家医院或制药单位甩出高薪也找不到试药人时,张铭就会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地去闯“雷区”。他说,自己这样做并不考虑能挣多少钱,“平心而论,我主要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才会不顾亲友们的反对把试药当成了职业”。
张铭说,他的母亲就是因为得了癌症,而当时又没有疗效显著的抗癌药物,才在50岁那年早逝的。如果说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那后来在看书时了解到一位科研专家的事迹后,就更坚定了张先生去做试药人的信念:一位老医学专家在野外观察一条毒蛇时,突遭它的袭击。他当时感到头晕目眩,呼吸困难。他知道自己会死,在求救无望的情况下,老人用颤颤发抖的手掏出口袋里的笔和纸,趴在地上记录自己死前的感受。直到与世长辞,他手里还紧攥着那份别样的遗书。这篇文章刀刻斧砍般“印”在了张先生的心底,他对老人敬仰不已。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张铭从一位医生朋友口中了解到,他们医院正在招募一批身体健康的试药人,但许多应聘者一听说是“拿自己的身体做试验”,都吓跑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愿随朋友到医院试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当时连张铭自己都想不到,此次“受试”成功后,他竟一发而不可收,渐渐爱上了意义重大的“试药”工作。后来他就干脆把大药房交给妻子经营,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做起了职业试药人。
出人意料的是,拿到自己冒着很大风险挣到的钱后,张先生有时却分文不动,第二天就连同奖金全部捐给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他说自己做试药人并不为挣钱,而是为了更多像她母亲一样的病人能得到及时治疗,用健康的身体去拥抱阳光的生活。同时他还想以此呼吁更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与道德观的人,勇敢地加入试药人的队伍。
青春女孩“试”出财富和爱情
吴小曼第一次在试药领域“吃螃蟹”,是经一位朋友介绍去的,朋友的父母都是医生。那天朋友对小曼说,你不用担心,这次试验的只是一般的抗感冒药,没什么危险,我以前也试过两次。得知朋友也和她一块去做受试者,小曼也就抱着好奇的心态,前去做了一回试药人。
“记得临进医院时我越想越害怕,自己会不会像用来做实验的小白鼠那样被摆弄,但后来真正吃了那两小片药后,竟什么感觉也没有,只是在豪华病房里和女友一起下下棋、上上网,两天时间一到,就轻轻松松挣到了2000元钱,这可相当于我在那家小公司一个月的薪水呀,尝到甜头后,吴小曼索性转行做起了职业试药人。
小曼出现在京城试药人队伍中后,很快引起了一位帅气小伙的注意。他叫周宇清,也是一名职业受试者。有一天,当他看到一脸平静的小曼款款走进一家医院的试药室时,心里头立即对这位巾帼英雄萌生了几分敬意。
不久,一家曾与小曼有过业务往来的医院打电话给她说,他们医院有一种全新的妇科药急需试验,问她愿不愿意“上阵”。一听是妇科药,小曼当即就一口回绝了。因为她毕竟还是一位未婚女孩,试用这种药万一在身体上留下什么后遗症,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时间过去了整整12天,医院仍没有招到一名女试药人,那位负责招聘的女主任已经急得团团转了。
这时,小曼不由得想到了急需这种药治病的女性患者,仿佛她们正在用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望着她,女孩油然而生一种责任心和使命感。于是她最终决定,顶着风险也要去试这种新药。
不料,这次试药给小曼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恶果。服药后,她产生了强烈的过敏反应,医院担心会给她留下终生不育的后遗症,马上对小曼实行了重点看护。
周宇清得知此事后,觉得女孩挺可怜。于是在小曼住院期间,他只要一有空闲就去监护室探望她。直到这时,他们才通过交谈惊喜地了解到,两人竟是江苏同乡。
后来女孩又得知,这位善良的小伙子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在机关当公务员的安稳生活,出来闯荡。在做试药人之前,他做过售楼先生,进过合资公司。后来之所以改做试药人,也不完全是为了挣大钱,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是造福于人的好事。周宇清还告诉小曼说,他和她一样喜欢流浪的感觉,并觉得闯荡过的人生才最丰盈和富有……
通过这段相处,两颗年轻人的心慢慢地靠近了。此后,小曼病房里的床头桌上,每天都会出现一束馨香的百合,还有她最爱吃的德芙巧克力。
一个雨夜,女孩终于答应了他的求爱。
或许是爱情的力量太伟大了。出院1个月后,小曼再次到医院复查病情时,惊喜地获知由于救治及时,再加上小曼自身体质较好,她的过敏症状已经奇迹般消失了,终生不能生育的后遗症也完全被医生排除!得知这个好消息,男友紧紧地抱着她,热泪盈眶地旋转了一圈又一圈。
现在他们虽然都已离开了试药人的行列,但他们都很感激和怀念那段日子,那段冒险生活不仅使他们有缘走到了一起,也让他们感悟出一个生活真谛:勇敢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