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变一座城市的衰败
古老的罗马市历史遗迹丰富,但把这座只有古纪念碑和巴洛克喷泉的城市与世界上同样重量级的其他城市相比,它似乎缺少了一些打眼的现代建筑。对这一现状,罗马市政府并不满意,他们意识到这个产生过乔托,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等重要艺术家的国度,必须具备继续发展当代艺术的创造力,并可以吸引一些前卫艺术爱好者的到来。
扎哈·哈迪德设计的MAXXI艺术馆无疑点亮了这个气氛沉闷的历史之城。当意大利文化部于1998年决定建立MAXXI艺术馆时,扎哈·哈迪德的方案就显示出了这位女设计师的雄心。哈迪德希望通过她的设计改变一座城市的衰败形象,让这座昔日辉煌却在当代逐渐暗淡的古城再现它现代而迷人的一面。
哈迪德1950年出生在巴格达,当1999年她赢得MAXXI艺术馆项目竞标时已经在国际设计界崭露头角。她的建筑关注建筑体与地景之间的互动,对边缘切割技术的实验使自然地貌完美地融入人造的建筑中。她对解构主义和流线形态的大胆尝试,也让她在2004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女艺术家。
哈迪德的建筑积极地将艺术馆融入到罗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中。尽管新建筑所在地位于罗马的郊区,并非古老的中心区,但这个叫弗莱米诺的区域一直是近年来公众关注的中心,其中最新的一个项目是建筑大师伦佐·皮亚诺设计的大会堂。
在罗马21世纪当代艺术馆项目长达近十年的施工过程中,它一方面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另一方面更代表了这座城市蜕变重生的努力。艺术馆在规模上与纽约现代艺术馆(MbMA)和伦敦泰德现代艺术馆(Tate Mbdem)相当。作为意大利境内的第一个国家级当代艺术馆,MAXXI赢得了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哈迪德的建筑无疑是罗马市的一个中心点,将成为展现这座城市当代特质的一个恒久亮点。
条条“流线”通罗马
项目原址是意大利军队的一个兵营,哈迪德这座用钢铁和玻璃搭建的现代建筑很像是一座曲折繁杂的铁路调车厂。在2009年罗马21世纪艺术馆的预展上,哈迪德讲道:“我的设计理念是能够让新建筑和谐地并列于老建筑旁,而重要的是传承过去,开拓创新,将过去和将来联系在一起。”为了让这一4层楼高、建筑面积将近3万平方米的艺术馆和古老的弗莱米诺社区保持和谐,临街的立面采用了较为传统的手法。灰色的混凝土外立面一方面体现了MAXXI严谨的构造,另一方面整座建筑从外部看去也像一个环绕,繁杂的迷宫。与众多哈迪德的作品一样,充满流线线条的建筑体并不像一个艺术馆,更像一个艺术品。
和哈迪德众多充满解构特征的作品一样,罗马21世纪当代艺术馆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解构的流动性特征是否能够与罗马这个拥有丰富古典文化遗产的静态城市相融合?在2009年底的预展和今年的开放活动日上,评论家和公众给予了正面而中肯的评价。艺术馆很好地契合于城市的肌理中,沿着建筑控制线,从一端到另一端形成一个全景视域。在古老的文脉环境和现有城市架构中,建筑如同有机体般成长,其过程不仅呼应了前面的建筑物,而且被覆盖在简捷而厚实的表面下。其平滑的弧形墙面与新古典主义式样的匀称立面,让建筑体在获得向外张力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内敛的气质。
梦幻排布的“流线”不仅在建筑学上充满戏剧性,也为罗马古老的弗莱米诺区域注入了现代的因素。哈迪德说:“我把MAXXI视作与城市的多元文化和开放环境的一种交流。”建筑体无处不在的室内外关联,将艺术馆与罗马的城市脉络连接在了一起。MAXXI艺术馆设置了展览空间、礼堂,书店、咖啡馆、实验室、学习区,参观者可以从外部广场进入到巨大的玻璃展厅。透明的屋顶将自然光透射进来,可控制的屋顶系统还能过滤光线,建筑就在这种新与旧、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对话中形成一种张力。
把艺术馆变成一个动感空间
MAXXI艺术馆由两座场馆组成,一座专门陈列艺术品,另一座陈列建筑作品。开放仪式上的展览品包括印度出生的雕塑家Anish Kapoor和南非艺术家WilliamKentridge的作品,意大利艺术家Gino DeDominicis的巨大人骨架雕塑也陈列在了艺术馆的入口处。
哈迪德曾表示:“MAXXI艺术馆并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艺术品营地。”进入艺术馆的中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由黑白线条组成的多彩缤纷的画卷:混凝土弧墙、悬浮的黑色楼梯、采纳自然光线的开敞天花……借助这些元素,哈迪德力求创造出一个多视点的新型空间,分散而错综复杂的几何线条和体块体王见了空间的流动感,正如哈迪德所说:“以此来象征现代生活的纷杂动感。”
除满足展示、互动、学习等建筑功能外,寻求空间的灵活使用是设计的主要目标。所有的墙体,楼梯和走廊因此被设计成仿佛延绵无尽的流线,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这种连续性的空间设计避免了大量墙体的划分和干扰,为建筑多样化的动线和临时展示提供了良好场所。在这里,走廊和天桥相互连接并叠加,弯曲的混凝土墙面为展览物提供了空白的背景,自由的布局可让策展人尽情发挥,举行各种类型的展览。所有这一切,都让MAXXI成为一个具有生机的动感空间。
在设计过程中,哈迪德最关注的是如何将日光引入到艺术馆的内部,使艺术馆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自然的光线。光线穿过带有过滤系统的玻璃天花下面的混凝土梁间空隙射入室内,这些纤细的混凝土梁下部设有钢轨,艺术品因此可以悬挂在空中光线最明亮的地方。
负责工程照明设计的是EquationLighting团队,在艺术馆入口唯美的黑白色十字交叉楼梯中,莹白色的柔和光线被设置在楼梯内部,点亮了整个建筑的细节。梁、楼梯和线性照明系统指引观众沿着室内的路线参观,直达四层最大的展示空间而结束。在盘旋而上的空间尽头,一面巨大的玻璃窗为人们提供了回望城市的视野,古老罗马近在咫尺,亲密地融合在当代艺术的氛围之中。
古老的罗马市历史遗迹丰富,但把这座只有古纪念碑和巴洛克喷泉的城市与世界上同样重量级的其他城市相比,它似乎缺少了一些打眼的现代建筑。对这一现状,罗马市政府并不满意,他们意识到这个产生过乔托,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等重要艺术家的国度,必须具备继续发展当代艺术的创造力,并可以吸引一些前卫艺术爱好者的到来。
扎哈·哈迪德设计的MAXXI艺术馆无疑点亮了这个气氛沉闷的历史之城。当意大利文化部于1998年决定建立MAXXI艺术馆时,扎哈·哈迪德的方案就显示出了这位女设计师的雄心。哈迪德希望通过她的设计改变一座城市的衰败形象,让这座昔日辉煌却在当代逐渐暗淡的古城再现它现代而迷人的一面。
哈迪德1950年出生在巴格达,当1999年她赢得MAXXI艺术馆项目竞标时已经在国际设计界崭露头角。她的建筑关注建筑体与地景之间的互动,对边缘切割技术的实验使自然地貌完美地融入人造的建筑中。她对解构主义和流线形态的大胆尝试,也让她在2004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女艺术家。
哈迪德的建筑积极地将艺术馆融入到罗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中。尽管新建筑所在地位于罗马的郊区,并非古老的中心区,但这个叫弗莱米诺的区域一直是近年来公众关注的中心,其中最新的一个项目是建筑大师伦佐·皮亚诺设计的大会堂。
在罗马21世纪当代艺术馆项目长达近十年的施工过程中,它一方面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另一方面更代表了这座城市蜕变重生的努力。艺术馆在规模上与纽约现代艺术馆(MbMA)和伦敦泰德现代艺术馆(Tate Mbdem)相当。作为意大利境内的第一个国家级当代艺术馆,MAXXI赢得了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哈迪德的建筑无疑是罗马市的一个中心点,将成为展现这座城市当代特质的一个恒久亮点。
条条“流线”通罗马
项目原址是意大利军队的一个兵营,哈迪德这座用钢铁和玻璃搭建的现代建筑很像是一座曲折繁杂的铁路调车厂。在2009年罗马21世纪艺术馆的预展上,哈迪德讲道:“我的设计理念是能够让新建筑和谐地并列于老建筑旁,而重要的是传承过去,开拓创新,将过去和将来联系在一起。”为了让这一4层楼高、建筑面积将近3万平方米的艺术馆和古老的弗莱米诺社区保持和谐,临街的立面采用了较为传统的手法。灰色的混凝土外立面一方面体现了MAXXI严谨的构造,另一方面整座建筑从外部看去也像一个环绕,繁杂的迷宫。与众多哈迪德的作品一样,充满流线线条的建筑体并不像一个艺术馆,更像一个艺术品。
和哈迪德众多充满解构特征的作品一样,罗马21世纪当代艺术馆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解构的流动性特征是否能够与罗马这个拥有丰富古典文化遗产的静态城市相融合?在2009年底的预展和今年的开放活动日上,评论家和公众给予了正面而中肯的评价。艺术馆很好地契合于城市的肌理中,沿着建筑控制线,从一端到另一端形成一个全景视域。在古老的文脉环境和现有城市架构中,建筑如同有机体般成长,其过程不仅呼应了前面的建筑物,而且被覆盖在简捷而厚实的表面下。其平滑的弧形墙面与新古典主义式样的匀称立面,让建筑体在获得向外张力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内敛的气质。
梦幻排布的“流线”不仅在建筑学上充满戏剧性,也为罗马古老的弗莱米诺区域注入了现代的因素。哈迪德说:“我把MAXXI视作与城市的多元文化和开放环境的一种交流。”建筑体无处不在的室内外关联,将艺术馆与罗马的城市脉络连接在了一起。MAXXI艺术馆设置了展览空间、礼堂,书店、咖啡馆、实验室、学习区,参观者可以从外部广场进入到巨大的玻璃展厅。透明的屋顶将自然光透射进来,可控制的屋顶系统还能过滤光线,建筑就在这种新与旧、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对话中形成一种张力。
把艺术馆变成一个动感空间
MAXXI艺术馆由两座场馆组成,一座专门陈列艺术品,另一座陈列建筑作品。开放仪式上的展览品包括印度出生的雕塑家Anish Kapoor和南非艺术家WilliamKentridge的作品,意大利艺术家Gino DeDominicis的巨大人骨架雕塑也陈列在了艺术馆的入口处。
哈迪德曾表示:“MAXXI艺术馆并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艺术品营地。”进入艺术馆的中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由黑白线条组成的多彩缤纷的画卷:混凝土弧墙、悬浮的黑色楼梯、采纳自然光线的开敞天花……借助这些元素,哈迪德力求创造出一个多视点的新型空间,分散而错综复杂的几何线条和体块体王见了空间的流动感,正如哈迪德所说:“以此来象征现代生活的纷杂动感。”
除满足展示、互动、学习等建筑功能外,寻求空间的灵活使用是设计的主要目标。所有的墙体,楼梯和走廊因此被设计成仿佛延绵无尽的流线,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这种连续性的空间设计避免了大量墙体的划分和干扰,为建筑多样化的动线和临时展示提供了良好场所。在这里,走廊和天桥相互连接并叠加,弯曲的混凝土墙面为展览物提供了空白的背景,自由的布局可让策展人尽情发挥,举行各种类型的展览。所有这一切,都让MAXXI成为一个具有生机的动感空间。
在设计过程中,哈迪德最关注的是如何将日光引入到艺术馆的内部,使艺术馆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自然的光线。光线穿过带有过滤系统的玻璃天花下面的混凝土梁间空隙射入室内,这些纤细的混凝土梁下部设有钢轨,艺术品因此可以悬挂在空中光线最明亮的地方。
负责工程照明设计的是EquationLighting团队,在艺术馆入口唯美的黑白色十字交叉楼梯中,莹白色的柔和光线被设置在楼梯内部,点亮了整个建筑的细节。梁、楼梯和线性照明系统指引观众沿着室内的路线参观,直达四层最大的展示空间而结束。在盘旋而上的空间尽头,一面巨大的玻璃窗为人们提供了回望城市的视野,古老罗马近在咫尺,亲密地融合在当代艺术的氛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