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huai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家普遍认为美术仅仅就是一个技术性的科目,认为教书育人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很多美术教师也有这种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只教学生如何画画,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部分-------“德育”。在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成型的关键阶段,任何一科的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美术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尤为关键。在教育不断变革的今天,通过美术教学去进行德育渗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还能促进学生任何的完善。
  关键字:初中 美术教学 德育渗透
  前言:美术这门学科可以说一直伴随着人的成长,这门课程从小学开始设立,一直到高中结束,可见这门课程也是尤为重要的。这门课程担负着沉重的责任,它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肩负着完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完善学生的人格。但是当前美术教育在这些方面显然是不到位的,这就说明在当今初中的美术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急待我们去解决。
  一.初中美术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堂枯燥乏味。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教学和教育分离的现象。很多教师对“教育”和“教学”有一定的混淆,在传授有关美术的技能时,教师往往过分注重技术方面的教学,从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格方面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往往是枯燥的,丝毫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要说让学生去爱上“美术”。
  2.美术课不受重视。
  學习美术的功利性较强,没有认识到其真正的内涵。许多学生或者家长普遍都有这样的想法,多学会一门知识会为自己的将来增加好的机会,或者是通过学习美术学生可以取得一定的荣誉,为自己和家人争光,抱着这种心理去学习美术,很少会有人在美术上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更体会不到真正的美术能够给人带来的快乐。所以,体会不到美术这门学科或者艺术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快乐,人格上的提升。没有真正的兴趣,是不会真正爱上一门学科,更不会学到那些至真、真纯的东西。
  3.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教师自身对美术这门学科认识的不足。很多美术教师只把教会学生美术作为自己的责任,认为德育不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这种认识上的缺陷就使教师和学生都陷入了一个大大的误区,那就是美术它仅仅就是一门技术,别无他用。这就使美术这门学科得不到完全的挖掘,会让学生错失很多应该得到更高水平教育的机会,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会得到提高,创新能力不会得到培养,人格魅力得不到增长。
  4.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师生交流较少,沟通不够及时。很多美术教师传授知识时候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的甚至仍在运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就限制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双方彼此缺少“桥梁”。美术的德育教育有时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进行传递的,二者沟通较少使一些德育知识就得不到传播,学生得不到德育知识的滋养,使这门学科失去了它本该具有的那部分意义。
  二.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对美术产生兴趣才能从美术教育中学到真正的知识,不然即使教师讲的再精彩,对于对美术毫无兴趣的学生来说,如同“对牛弹琴”。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呢?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二种方法:(1)、刺激法。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有关美术的一些趣事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2)、练习鼓励法。通过学生对美术的不断练习进行鼓励,使学生感觉到有成就感,从而爱上美术。这俩种方法都需要教师的成熟的、幽默的教学方法。
  2.使学生全方面发展。
  美术课不是单单的画画,它包括很多,例如:欣赏课、绘画课、工艺课等,要善于在这些课程中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有关中国古典艺术图画或者是一些爱国图画,通过生动语言带领学生去领悟图画要传达的爱国精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国意识的目的。还可以带学生去欣赏一些励志的图片,如:闻鸡起舞等,鼓励学生勤奋好学;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反面图片来教育学生,如:守株待兔等,教育学生不要懒惰,坐等收成。在绘画课上,教师可以打破原来的绘画模式,可以带学生去野外写生,在练习绘画的过程中,同时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引导、启发学生去保护大自然,爱护环境。在工艺课上,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动手学习,很多人都会表示疑惑,在动手中能学到什么德育知识,给大家举个例子就会清楚。在中国传统中,春节时候会有喜庆的剪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剪纸,在其过程中教师要向大家讲授中华古老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结束语: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尽量避免文中所提及的问题,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培养,道德水平得到提高,这一切的前提是老师平时与学生交流时要多留心,做一个德育教育的有心人。
  参考文献:
  [1] 赵慧 谈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J] 《考试周刊》 2013年8期
  [2] 王英翠 美术课中德育教育思想的渗透与研究 [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2年9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将多媒体、网络、视频、信息技术等时尚元素应用到历史教学中,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字:历史教学 时尚元素 运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中学历史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中学历史教育仍然面临着众多的困难:“读史无用论”由来久矣, 历史是“副科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我当班主任多年,现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
期刊
2012年末班主任工作的“作業”是读一教育类书籍并写读后感,甚合我意。  最近看的比较多的是周国平的书,第一次接触他的书《妞妞》,适逢孕期,太悲伤看不下去。之后每每翻到都被吸引但是始终不能把全书看完。之后读了他的《宝贝宝贝》,从一个大男人身上体会到那股爱女儿的拳拳之心,也观察到他在这爱心同时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甚是赞同。在阅读的过程中才发现原来他是一位哲学家,在百度百科的简介里也不被称为教育家,但
期刊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深入施行到高中政治教学中,其不仅要求高中政治教学模式与教法进行革新,同时也要求将“以人为本”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理论之源。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作为课堂主体,使学生在课堂中只能作为被动接收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高中政治教学发展需要,为了更好的通过高中政治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高中学校应明确“以人为本”理论之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就新课改形势下的高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为知识而知识的陋习,学生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就不能形成高的英语素质。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让知识“活起来”,就要改变传统观念,为学生创设英语环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字:高中英语教学 英语环境 活起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高素质、有着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优秀的英语素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展到今天,出现一些让人思考的问题。在大量的反思性成果中,“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教师素质是成功实施新课改的关键”。中学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业素养,关系着中学政治课程本质的体现与功能的实现,关系着中学政治课程改革的发展,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未来  一、中学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角色定位是教师角色意识的综合展现。从整体来看,教师的类角色意识与个人角色意识更多地趋同于群体角色意识,
期刊
摘 要: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初中班主任不仅肩负着组织建设的责任,更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而在农村初中班的管理中,存在着留守儿童、差生和青春期各种矛盾心理问题学生等诸多重难点,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班主任用关心、鼓励和沟通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班主任不仅要解决这些难点问题,更担负着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责任,因此农村初中班的管理工作是尤为重要的
期刊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语文课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呢?  一、给学生主动的权利  給学生主动的权利。教学过程中,要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多样的活动,小组协作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过去的语文课常常是学生受制于老师的一连
期刊
摘 要: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非常头疼的学科。为了增强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激励性教育方式,就是通过对学生的肯定和赞赏,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最终促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佳状态。本文主要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赏识教育进行深入探析,并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字:小学 数学 赏识教育  数学本身就
期刊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令我们看到一个令人堪忧的现状,那就是学生对作文普遍有厌烦心态,特别是作文基础差的同学,一到作文就头痛。分析其原因,除了学生词汇积累不多、生活阅历所限外,教师求全责备的批语,无意中也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忙于批改,学生穷于应付,作文效果总不理想。于是老师慨叹作文难教,学生直呼作文难写。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作文教学可采用教师激励和学生互评方法。教师要用手中的笔,去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