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新闻媒体对大学生“有效传播”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来源 :记者观察·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feng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拥有校园新闻媒体,其对高校思想政治宣传、文化建设、学生管理、素质教育等多项工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崛起,高校传统媒体对其主力受众大学生的有效传播却逐渐陷入困境。因此,在各高校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育人体系的背景下,分析地方高校新闻媒体有效传播的问题及原因,并探讨解决的路径,恢复地方高校新闻媒体在学校各项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地方高校媒体工作和思政工作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以吉首大学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期望从中找出提高地方高校新闻媒体有效传播的最佳路径。
  关键词:高校新聞媒体;有效传播;困境及原因
  一、概念厘定
  (一)有效传播:是指信息传播活动中,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能到达受众并被受众接收和理解。信息传播活动是个人、组织和团体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向其他个人或团体传递信息、观念、态度或情意,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信息传播活动有单向直线和循环互动两个模式,单向直线模式只考虑传播者单向将信息传达到受传者,并为受传者所理解,不考虑受传者接收到信息后的反馈。循环互动模式则在单向直线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馈,补充了传播活动的双向性和互动性。有效传播更多地体现在单向直线模式中,其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
  1.传播者:又称信源,是指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或组织。
  2.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映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受传者同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或群体。传播活动中受传者不只是被动地存在,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传播者和受传者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这两者能够发生角色的转换或交替。
  3.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现实生活中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大众传播系统、互联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等都是现代人常用的媒介。
  信息传播活动要想实现有效传播就必须要求上述四个因素同步达到良性状态,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有效传播。如果受传者不能顺利接收或不愿接收传播者的讯息,又或者接收到讯息后不能理解该讯息,那么传播者对该受传者的这次传播活动就是无效传播,其对该受传者的传播意图也就无法实现。新闻媒体传播新闻的活动也属于信息传播活动,其有效传播同样受这个传播规律约束。
  (二)传播效果:是指传播对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是指传播行为所引起的客观结果,包括对他人和周围社会实际发生作用的一切影响和后果。狭义是指传播者的某种行为实现其意图或目标的程度。本文选用狭义概念,专指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对受传者实现其传播意图或目标的程度。有效传播和传播效果是信息传播活动的两个阶段,有效传播是指信息传播过程的有效性,传播效果是指信息传播活动完成有效传播后对受传者造成的影响和结果。两者为因果关系,因为传播活动只有实现有效传播,才能将信息精准传播到预定受众,并为受众所理解,这样才能对受众产生作用和影响,进而实现其传播意图。传播活动如果是无效传播,那么信息就不会被受众所接收到或不被其理解,自然也不会对受众产生作用,进而影响其行为和造成结果。因此,信息传播活动有效传播率越高,传播效果就越好,反之亦反之。
  二、吉首大学及其校园新闻媒体简介
  吉首大学是湖南省属地方综合性大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湖南省按一本批次录取高校。学校学科专业覆盖12大学科门类,现有各类在籍学生3万余人,其中在校本专科生近2万人,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千余人。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校园新闻媒体架构:在校党委宣传部的管理下,建有校报、校电视台、校广播站、新闻网及校报手机版、校电视台与校广播站微信公众号三个手机传播平台。因此,吉首大学是我国学科门类和办学层次较为齐全、校园新闻媒体类型较为丰富的地方综合性大学,选择其作为我国地方高校新闻媒体有效传播问题研究的样本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说明
  调查问卷根据影响大众传播媒介有效传播的四因素,确立了受众媒介关注度、传播内容、媒介特性、传播形式和受众媒介偏好五个大的调查方向,设计了“你偏好关注哪一类校园媒体?”“你关注校园媒体的原因是?”等11个问题,涵盖客观题与主观题等多种问题形式。问卷调查主要面向吉首大学校本部本、专科肄业班学生及少量博士生和硕士生,张家界校区抽取一个学院学生作为样本,继续教育学院学生、毕业班学生和民族预科教育学院的学生及挂靠独立二级学院学生没有参与调查。调查对象总人数约为1万人,涵盖学校各大学科和办学层次的学生,采用1:3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千份,收回有效问卷2300份,占问卷总数的77%。因此,调查结果基本上能反映吉首大学校园新闻媒体对学生有效传播的真实状况。
  四、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一)受众媒介关注度调查
  调查问卷首先从媒体信息单向直线有效传播的终端——受众对媒体的关注和信息的接收开始,调查了学生对吉首大学新闻媒体的关注程度。调查发现吉首大学的学生对校园新闻媒体关注度不高,定期关注的只有25.33%,这其中大部分是传播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及在高校新闻媒体担任学生记者的学生,他们关注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专业学习需要或个人兴趣;从来不关注和基本上不关注的加起来有近16%,按吉首大学在校学生2万人计算,有3千多人。这意味着吉首大学的新闻媒体对这3千多学生的传播基本上失效。但吉首大学新闻媒体在学生中的关注度还不是特别糟糕,有近59%的学生会不定期地关注,加上定期关注的,总的被关注度有84%。问题在于这近59%的不定期关注的学生是个变量:因为不定期关注的学生接收高校媒体新闻信息的时间上有空隙期。这种空隙期会影响信息的有效传播,因为在他们不关注期间,校园新闻媒体进行传播的信息就不会被他们接收到,等到他们再次关注高校新闻媒体时,就可能因为高校新闻媒体的信息更新和时效性的原因,学生看不到或选择不接收这些信息了。因此,这些信息对这部分学生的传播也就无效。从“你收看、收听校园媒体的时间间隔是多久?”的调查结果来看:每天都关注的只有近11%,不定期关注的有近52%;加上有固定间隔时间关注的,总的不定期关注比例高达89%。从这说明吉首大学新闻媒体的有效传播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二)高校新闻媒体有效传播逐渐衰退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为全面弄清地方高校新闻媒体对大学生有效传播逐渐衰退的原因,本次调查问卷从传播内容、受众媒介偏好和媒介特性及传播形式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地方高校新闻媒体对大学生的有效传播在这四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具体如下:
  1.传播内容:是指新闻信息本身的新闻价值差异。根据新闻学原理:新闻价值越大的信息越能吸引受众的关注,衡量新闻价值的大小有六个要素,分别是:真实性、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这其中真实性和时新性是新闻的不变要素,其他四个要素是可变要素。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通过调查发现:新闻价值六要素里吸引现在大学生关注的主要是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及接近性。但在高校这样一个小社区里,每天怎么会有那么多具有显著性和重要性的新闻呢?在没有那么多具有显著性或重要性新闻事件的时候,一些高校领导会认为自己分管的日常工作是学校的重要事情,要求新闻工作者给予更多的报道。虽然高校的很多新闻工作者都知道领导要求报道的这些日常工作没有多少新闻价值,但受制于我国高校现有体制,作为下级的新闻工作者怎么能拒不执行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因此就会看到高校新闻媒体上充斥着开不完的会议新闻和领导工作动态,而这不是现在大学生喜欢看到和听到的新闻内容。调查显示近50%的学生不关注高校新闻媒体是因为高校新闻媒体的内容不吸引人,他们更喜欢趣味性的信息。但高校新闻媒体承担了大学生“三观”形成的舆论引导功能,不可能整天报道没有多少积极意义的生活趣事。所以在现行宣传工作体制下和高校特定区域内,留给高校新闻媒体工作者可选择的能吸引大学生的题材和内容就不多了,大部分时间里更多的只能从接近性里选择。但受制于高校定岗定编,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有限的人事编制都向教学和科研倾斜,行政管理和教辅等部门的人事编制都是有限和压缩的。这使得大部分地方高校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配备是不够的,而且这些工作人员在职务晋升渠道不够宽阔的情况下,为了职称晋升,工作之余还要进行大量的科研工作,部分工作人员还在相关院系兼职教学任务,这就导致地方高校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在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任务后,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和挖掘学生喜欢的新闻报道内容。上述这些原因综合就导致了高校新闻媒体上缺少学生喜欢的新闻报道内容。如此这般,地方高校新闻媒体对大学生的信息传播又怎么会有效?
  2.受众媒介偏好和媒介特性: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95后和00后,他们是伴随着我国互联网和新媒体飞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接受信息的媒介偏好集中在新兴媒体上。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是他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媒介和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其中手机的频率最高,时间最长(见图1)。近95%的大学生基本上不看报纸,看也只是浏览一下,而受高校条件限制,仅有1.3%的学生通过电视媒介来了解信息,这其中还有很多是因为某个直播事件而观看电视。在“校园新闻媒体通过哪种媒介更能吸引你的关注”的调查中,近57%的选择手机,17%的選择网页,报纸等传统媒介全部低于10%。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1)如今是一个信息快餐化的时代,学生对信息时效性的追求是更新更快,甚至极致到即时性,这也是各种直播深受学生欢迎的原因。而报纸和电视媒介因其制作流程的原因,导致他们的时效性远不如互联网和基于网络技术传播的手机媒介。(2)不同媒介信息传播的特点不同:纸质媒介是冰冷的文字与图片,属于冷媒体,需要解读和二次构建,其形象直观性不足;电视媒介虽然直观形象性强,但因其时效性和收看的不便性,使其不如互联网和手机受学生欢迎。加上学生在校主要还是以学习为主,其收看、收听媒体是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因此,那些费时费力的长篇报道容易被他们放弃,他们更喜欢那些短平快且多图、多视频的形象生动的信息。而互联网和手机媒介的信息传播特性,恰恰具有碎片化的短平快和多媒体综合的特性,这使得网络和手机媒介自然更受学生欢迎。(3)手机在学生中普及率高,现在几乎100%的大学生拥有智能手机。手机小巧方便携带,用其来了解新闻信息方便快捷,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同时手机还具有信息易转发分享的特性,自然成为喜欢网络社交的现代大学生收看信息的首要媒介。(4)我国地方高校媒体建设大多滞后,很多地方高校没有建立起基于手机的常规化传播平台,新闻信息传播更多依赖于传统的四大媒介。一些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高校近几年虽然开始建设以微信公众号为主的新闻手机传播平台,但没有做到完全切合手机媒介的特点进行传播,上面的信息不过将传统媒体的信息移植到手机平台而已,不符合年轻人接受信息的特点,并且微信公众号这个载体本身受到的制约较多,无法有效展现手机媒介的全部优势,故这些地方高校的新闻微信公众号关注度也不高。
  没有形成以学生偏好的媒介为主要传播平台,或该平台上的内容和形式没有做到完全契合该媒介的特点,不符合年轻人接受信息的习惯,这也是地方高校新闻媒体有效传播逐渐衰退的重要原因。
  3.传播形式:是指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时采用的形式和风格。从调查结果来看,近78%的大学生喜欢轻松诙谐的新闻报道方式,近59%的学生喜欢搞笑有趣的表演新闻的形式,只有23%的学生能接收规范的传统新闻报道形式。这是因为现今的大学生基本上是95后和00后,这群学生深受“娱乐至上”理念的影响,在传播接受心理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厌烦抽象、枯燥、单一的说教传播,喜好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多样化传播和互动性、分享性强的传播,而地方高校新闻媒体是学校的官媒,其承担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主流思想舆论的职责,这就导致高校新闻媒体大多数报道的报道形式偏政治性说教传播,报道风格正式严肃,生动趣味性不够,且交互性不强,也不易转发分享,这就很难让现代的大学生所喜欢和关注。他们更喜欢抖音、快手等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交互性强、易转发分享的网络社交型视频媒介。但如果地方高校新闻媒体为迎合大学生的口味,而在报道形式和风格上偏向娱乐化,又与中央提倡的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反对娱乐化和媚俗化的精神相违背。这也是高校新闻媒体在大学生中有效传播逐渐衰退的重要原因。
  通过上述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到地方高校新闻媒体在管理体制、题材选择与内容生产及传播风格和传播途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综合导致了我国地方高校新闻媒体对大学生的有效传播逐渐衰退,传播效果每况愈下。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2019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新闻媒体传播效果“破困”路径研究》(编号19C09)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面对国际纷繁复杂日益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军事文化传播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议题,备受关注。本文结合媒介融合背景下军事文化传播的要点,简要分析传播策略。  关键词:媒介融合背景;军事文化传播策略;大众传播  一、军事文化传播策略方向  (一)刚性传播方向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国际形势和意识形态的斗争也进入到了一个较为激烈的阶段。我国的军事实力是国防安全和民族自
期刊
摘要:少儿节目是为少儿提供科学知识、品德教育内容的主要途径。因此,少儿节目主持人必须不断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规范、清晰的语言来提高自身主持的亲和力,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节目主持的效果。本文就少儿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的提升策略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少儿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  一、少儿节目播音主持语言风格能力要求  首先,少儿主持人的语言要规范清晰。由于少儿的
期刊
摘要:由北京卫视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的《上新了·故宫》借助设计师的创意、智慧和高科技等元素,在媒介技术的支持下,每期围绕不同的主题,以文化产品“上新”为制作内容,以“文创”为纽带的互动拉近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尝试扩大品牌影响力并推动相关文创产品的销售,得到了行业、市场和大众的三重认可。  关键词:《上新了·故宫》;新媒體;广告传播  《上新了·故宫》是由北京卫视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的一档文化综
期刊
《今日资讯》作为民生新闻栏目,本就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报道见长,近两年更是通过机制创新,鼓励更多记者投身火热的新闻报道最前线,宁可用“笨功夫”也要讲“好故事”。今年6月开始,《今日资讯》也一如既往地推出了“走河道看防汛”系列报道。三个月的时间里,记者深入全省11个地市的城市、乡村,沿河探访,走访了数十条河流,播发了近百条报道,实际排除防洪隐患超过三十个。整个系列报道新闻作品有思想、
期刊
摘要:2019年5月14日起,《人民日报》“钟声”专栏以类似的题目格式,连续发表对中美贸易战的评论,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舆论。这些有关“中美贸易战”的报道在议题设置上呈现出了鲜明的特征,表现为时间的连续性,内容的全面性以及表达的反复性。这样的议题设置也收获到了良好的效果,传达出了中国之声,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了国民的凝聚力,营造出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显示了在议题设置上的成功。  关键词:贸易战;
期刊
摘要: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个性化、碎片化学习成为当前学习潮流,冲击着传统学习模式。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推进,新型的课堂模式——翻转课堂被应用到教学改革中每个领域,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也随之面临着全新机遇,这种以微课为载体,充分融合现代新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促使线上线下学习无缝衔接。本文通过新媒体技术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进行理论分析,探讨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英语;翻转课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高职院校教育中,德育教育一直扮演者重要角色。在德育教育中,新媒体爱国主义教育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新媒体的爱国主义资源利用得非常少,微信、微博、抖音也很少引入到课堂当中,对高职学生进行新媒体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事关学生个人和学校发展,更是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理应担负的使命。笔者从高职院校新媒体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新媒体
期刊
摘要:地方党报要牢牢把好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这个总阀门,把新闻触角延伸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探索创新方式,拓展选题广度,打磨精品策划,深化媒企互动,在“角度、广度、深度、力度、温度”上下功夫,为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彰显担当。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党报;经济报道;发力  一、在经济专题策划上持续发力  優化发展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闻报道要在改善发展环境,再创
期刊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主流媒体更要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精心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大事小事,更好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凝聚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本文以《荆门晚报》为例,探究疫情下主流媒体应该如何进行新闻报道,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与价值,实现主流媒体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疫情;主流媒体;新
期刊
摘要:随着移动网络的持续发展,传统纸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与此同时,也迎来了较多的发展机遇。传统媒体要想得到长久、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打造融媒体矩阵,这样才能抢占舆论高地,在媒体行业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新媒体;报纸媒体;深入融合;挑战;策略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各个方面上的深度融合,如内容方面、平台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