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着重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力求达到“读中有思、思中欲读”的理想境界,从而获得省时高效的目标。
一、初读——静思默想,引发阅读期待
初读课文,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强化思维。在思维中发挥多种器官的功能作用,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让学生在读与思中获得整体感知,产生疑问,从而引发“阅读期待”。
请看《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四下)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现在请大家认真地把课文读一两遍,要注意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良好习惯,读后请认真完成以下三道题:
1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按课文的写作顺序填空:
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
3 通过自读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请说一说。
(学生求知心切,班上立刻发出和谐的读书声,同学们时而俯读,时而仰思,时而在字里行间圈画,时而在疑难之处批注……全班都进入浓浓的读书情境中。)
初读课文,静思默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扎实有效阅读的前提。上例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回答前两道题,并能根据第3题的要求,提出以下两个的问题:1 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什么要拖住敌人?2 五位战士完成掩护任务后,准备转移,为什么又把敌人引上绝路?引发了进一步阅读探究的欲望。
二、解读——精思细琢,产生阅读共鸣
学生在初读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带着疑难问题进入了解读课文阶段。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务必引导学生强化读思训练,通过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反复对话交流,思维相互碰撞,产生共鸣。这样,既读懂了文本,又补充、丰富了文本,真正达到既有共识,又有独解的程度。
请看《我的战友邱少云》(人教版六上)的教学片段:
生:为什么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这真的能忍受得住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提到本课的重难点问题,这是大家认真读书,积极思考的结果。现在,请同学们再回到课文中去,找出作者内心活动的有关词句和段落,反复阅读,细细琢磨,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悟出道理,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时,全班学生都按导读要求,进入了阅读与思维的学习状态中,几分钟后,小组代表陆续举起了手)
生:因为邱少云离敌人太近,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现。如果不忍受这种烈火煎熬的痛苦。突然跳起来,或突然叫起来。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就会暴露目标,就会受到重大损失,这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
生:我觉得邱少云心里有一种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和至高无上的精神支柱着:为了战友的安全,战斗的胜利,一定要严守纪律,宁可牺牲自己,决不暴露目标。
解读课文,在重点、难点的问题上,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有关语言环境之中,反复阅读与思考,加深理解,获得感悟。正如小语专家崔峦说:“一方面要进入作品情境中,和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恨;另一方面还要从作品中跳出来,读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像上面第二位同学“钢铁般”“至高无上”等都是在熟读精思语言文字的活动中,获得的深刻体会。
三、品读——情感交融,享受阅读乐趣
学生品读课文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观念、情感等,与文本融合在一起鉴赏、品味,感受课文的意味、情味和韵味,从而进一步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其主观判断能力,使之获得品读最佳效果,享受阅读无限乐趣。如品读《草原》(人教版五下)第一自然段。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欣赏作者是怎样用形象、优美而又生动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风光渲染得淋漓尽致的。请看精巧的目标性品读的教学程序:
1 读一读,比一比,结合课文说说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1)空气是清鲜的,天空是明朗的。
(2)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2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把草原刻画得惟妙惟肖?
3 草原的天、草原的地是那么美丽与可爱。在作者的笔下是怎样描述出自己喜悦之情的?
4 录音范读课文第一段,全班同学闭上眼睛,置身草原,想象画面,回味美景。
5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习读——拓展思维,运用阅读成果
习读是阅读教学延伸阶段。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一方面要熟读积累,巩固已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扩展思维、学以致用。如品读《草船借箭》(人教版五下)之后,要求学生能背诵、复述课文,还要求学生演课本剧,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中与课文有关的部分。又如教学《桂林山水》(人教版四下)之后,不但让学生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方法描写景物,还要让学生选一处风景,引用课文中词语、句式以及写作方法,写一段话。
责任编辑 胡本光
一、初读——静思默想,引发阅读期待
初读课文,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强化思维。在思维中发挥多种器官的功能作用,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让学生在读与思中获得整体感知,产生疑问,从而引发“阅读期待”。
请看《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四下)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现在请大家认真地把课文读一两遍,要注意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良好习惯,读后请认真完成以下三道题:
1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按课文的写作顺序填空:
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
3 通过自读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请说一说。
(学生求知心切,班上立刻发出和谐的读书声,同学们时而俯读,时而仰思,时而在字里行间圈画,时而在疑难之处批注……全班都进入浓浓的读书情境中。)
初读课文,静思默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扎实有效阅读的前提。上例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回答前两道题,并能根据第3题的要求,提出以下两个的问题:1 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什么要拖住敌人?2 五位战士完成掩护任务后,准备转移,为什么又把敌人引上绝路?引发了进一步阅读探究的欲望。
二、解读——精思细琢,产生阅读共鸣
学生在初读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带着疑难问题进入了解读课文阶段。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务必引导学生强化读思训练,通过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反复对话交流,思维相互碰撞,产生共鸣。这样,既读懂了文本,又补充、丰富了文本,真正达到既有共识,又有独解的程度。
请看《我的战友邱少云》(人教版六上)的教学片段:
生:为什么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这真的能忍受得住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提到本课的重难点问题,这是大家认真读书,积极思考的结果。现在,请同学们再回到课文中去,找出作者内心活动的有关词句和段落,反复阅读,细细琢磨,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悟出道理,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时,全班学生都按导读要求,进入了阅读与思维的学习状态中,几分钟后,小组代表陆续举起了手)
生:因为邱少云离敌人太近,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现。如果不忍受这种烈火煎熬的痛苦。突然跳起来,或突然叫起来。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就会暴露目标,就会受到重大损失,这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
生:我觉得邱少云心里有一种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和至高无上的精神支柱着:为了战友的安全,战斗的胜利,一定要严守纪律,宁可牺牲自己,决不暴露目标。
解读课文,在重点、难点的问题上,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有关语言环境之中,反复阅读与思考,加深理解,获得感悟。正如小语专家崔峦说:“一方面要进入作品情境中,和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恨;另一方面还要从作品中跳出来,读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像上面第二位同学“钢铁般”“至高无上”等都是在熟读精思语言文字的活动中,获得的深刻体会。
三、品读——情感交融,享受阅读乐趣
学生品读课文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观念、情感等,与文本融合在一起鉴赏、品味,感受课文的意味、情味和韵味,从而进一步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其主观判断能力,使之获得品读最佳效果,享受阅读无限乐趣。如品读《草原》(人教版五下)第一自然段。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欣赏作者是怎样用形象、优美而又生动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风光渲染得淋漓尽致的。请看精巧的目标性品读的教学程序:
1 读一读,比一比,结合课文说说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1)空气是清鲜的,天空是明朗的。
(2)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2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把草原刻画得惟妙惟肖?
3 草原的天、草原的地是那么美丽与可爱。在作者的笔下是怎样描述出自己喜悦之情的?
4 录音范读课文第一段,全班同学闭上眼睛,置身草原,想象画面,回味美景。
5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习读——拓展思维,运用阅读成果
习读是阅读教学延伸阶段。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一方面要熟读积累,巩固已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扩展思维、学以致用。如品读《草船借箭》(人教版五下)之后,要求学生能背诵、复述课文,还要求学生演课本剧,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中与课文有关的部分。又如教学《桂林山水》(人教版四下)之后,不但让学生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方法描写景物,还要让学生选一处风景,引用课文中词语、句式以及写作方法,写一段话。
责任编辑 胡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