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谐班集体构建探究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z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构建和谐班级是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和谐班集体的内在本质、指导原则、主要标准和实现途径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
  【关键词】高校;和谐班级;班集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25-02
  
  实施和谐教育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障素质教育实施的必然选择。当前,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如何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成了困扰在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与否,甚至成了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笔者以为,构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班集体,是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和谐教育的基本标志,从微观上看,主要体现在和谐校园、和谐班集体、和谐寝室。因此,本文试图从实践层面入手,来探讨高校辅导员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
  一、和谐班集体的内在本质
  班集体是以集体主义思想为导向,经过以辅导员为主的各
  种教育力量的教育培养而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较强的领导核心与骨干力量,良好的纪律、舆论、班风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使班级全体成员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班级群体。和谐班集体是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赖以实现的良好的心理环境。因此,它应该是师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应该是一个班风正、学风浓,充满蓬勃生机和大家庭温暖的。它具有朝气、人气、正气和谐统一,理念、措施、制度和谐统一,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生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的和谐统一等特征。
  二、和谐班集体的指导原则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和谐社会”及其六大特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高校和谐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同时,依据高校实际,构建和谐班集体还需把握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要创设自由的时空条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和谐班集体建设中去,并向着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转化。
  2.创造性原则。在教学和班集体管理中逐步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创造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促使学生的创造能量得到极大的释放。
  3.个性化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塑造个性化班集体形象,培养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学生。
  4.全面育人原则。对全体大学生负责,使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五育和谐发展。
  三、和谐班集体的主要标准
  和谐班集体,是大学生思想历炼的熔炉,是大学生心灵成长的港湾。和谐班集体的主要标准分四个方面:
  1.组织和谐,即班级要有创建和谐班集体的总目标和计划,要有学生设计的班训、班名、班徽等,能有组织地开展创建活动。
  2.师生和谐,即师生之间要以诚相待,友好相处,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学生尊重教师劳动,听从教导,在和谐环境下教与学。
  3.生生和谐,即学生之间要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真诚守信,互帮互助,在班集体中充分感受得到温暖、快乐。
  4.环境和谐,即在学校内爱护校园环境,在家里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社会上尊重他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
  四、和谐班集体的实现途径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群体的“生产力”、“教育力”。行为学理论告诉我们,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
  性,激发创造性,挖掘学习潜力,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谐班集体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三类: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其中,师生关系是主要关系,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进而关爱、关心学生,激发、引导、教育和培养学生。同时在学生与学生关系中,千万要注意不能让个别学生游离于集体之外,不要遗忘甚至抛
  弃个别学生。如果学生在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处于有利的地位,则班集体完全可以成为学生个性潜移默化的施加影响的基本途径。
  2.加强班风、学风建设
  具有良好班风和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犹如一棵生机勃勃
  茁壮成长的大树,学生正如那片片绿叶从这棵根深硕壮的大树
  上吸取养分,健康成长。实践证明,带好一个班的学生首先必须培养良好的班风,一旦好的班风形成往往比规章制度更有约束
  力。良好的班风,能够使那些不太遵守纪律的学生感到有一种压力,时间长了就会被慢慢熏陶过来。我在给学生开班会时经常告诫学生们思想上要互相帮助,学习上要取长补短,人人都有发言权,使所带班级逐渐形成为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3.建立班集体精神
   班集体精神是培养健康舆论的过程,也是提高集体及其成员思想觉悟的过程。
  (1)民主参与集体管理
  开学初每个学生认真剖析,总结自己的优缺点。根据自己在集体中的情况进行竞选演说,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班委会和团支
  部的人选,同时采用轮换制,使人人都有自己的岗位,无形中加强了监督力度,每个岗位的负责人都尽心尽力,以身作则地为班集体服务,增强了集体的向心力。给更多的学生参与管理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独立处理问题中增长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运用民主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自行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既切实可行又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学校实际,使之成为学生行为的指南。
  (2)设立班集体论坛
  班集体建设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有思想、有感情,对事物具有一定的评判能力,通过班集体论坛,让学生及时了解班集体、学校、社会发生的新事,组织学生对班级、学校、社会、国际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引导他们评价个人,评论集体,通过讨论形成统一认识,提高学生对是非曲折的判断能力,有利于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学生从“班集体论坛”中得到了“真”的启迪、“善”的熏陶和“美”的陶冶。
  4.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班集体中每一个学生必定在其中占有一个或几个位置的现象,选准时机和场合恰当地帮助他们变换角色,或是大胆推荐他们表现自己,或是学会欣赏别人,让他们显示力量,发展特长,体会不同的感觉,从而树立初步正确评价他人与自我的意识。
  (2)疏导学生心理困惑
  大学生心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为此,有必要设置“悄悄话”本,让学生自由地向老师反映问题,让老师了解学生,以知心朋友身份平等交谈,使学生感到老师亲切、可信赖,愿意倾吐自己的心理烦恼与焦虑,耐心听取教师的分析与辅导,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3)增强耐挫力
  大学生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常常过高地估计自己,我们教育学生在憧憬美好生活的同时,要明确认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
  经过艰辛地付出才能得到的,遭遇挫折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如学习中遇到困难使他们对挫折有充分的认识,做好充分的心理
  准备。一旦遇到挫折,要学会冷静分析致挫的外因,提高对情绪的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
  5.增强社会实践指导
  班集体辅导员通过仔细的观察,周密的思考,大力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公益活动),使学生进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通过实践,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使班集体集体充满生机。
  一个和谐发展的班集体构建,需要辅导员以其独特的智慧,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地了解学生,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亲密的交流空间,使学生们感到和谐的班集体就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并最终能使他们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地成长,在和谐的班集体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赵华岩,关注“和谐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http://kcedu.com/more.asp name=ying8690&id=31160
  [2]刘九权,《关于构建和谐教育的思考》
  http://www.yxxy.cn/jydx/200512/391.html
  [3]税尚军,《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思考》,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陈一方,《构建班集体和谐教育模式的研究》
  http://www.17net.net/Article/Class27/142.html
其他文献
【摘要】“三案六环节”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已经在连云港市各校的教育教学中开花结果,在探索中让模式更优化。我们一定要及时的总结、反思,让“三案六环节”这一模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真正为教学服务,真正为学生服务,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全面转变,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三案六环节”;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
期刊
【摘要】良好班风的形成与发展,并非完全取决于工作的内容、形式等“硬件”,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思维模式等“软件”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软件”中,有时仅仅是一念之差,语言的杀伤力和亲和力瞬间便会完成师生之间的对接与置换,产生相应的结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良好班风;师生亲和力;宽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7-0108-01   
期刊
【摘要】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整篇文字的灵魂。对待课题,老师们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方式多样;笔者也总习惯在课题的教学上动脑筋、费心思,用多样、有趣的形式展示课题,挖掘课题,为课文的讲读开路引航。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题教学;讲读开路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7-0111-01    下面就笔者常用的几种课题教学方法谈一谈感受,
期刊
【摘要】汉字是一种文化,不仅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睿智、灵魂,更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如果能够把握好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还可以发挥写字教学特殊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意志品质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升;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总之,教会学生写一手好字,并学会做人,对促进学生品格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独特的育人意义。  【关键词】写字教学;育人功能;意志品质;审美情趣
期刊
【摘要】基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小学田径教学的具体情况,对小学田径教学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进行分析,优化小学田径教学设计,提高青少年身心素质。  【关键词】小学;田径教学;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7-0128-01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田径教学体系的设计,并不是只在保证田径教学时数,还在于田径课程目标的确定
期刊
【摘要】《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等,这价值的兑现可以归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思维多元;审美能力;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7-0129-01    笔者结合小学教学的实践与课余的积累,
期刊
【摘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激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直接影响到教育工作的成败。而理审美教育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值得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深思。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我进行一些思考和实践,突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审美教育;优化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7-0075-01    一、审美教育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林语堂英译本《浮生六记》为例,探讨了林先生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并对其翻译策略进行了总结,对汉英翻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浮生六记;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06-02    一、《浮生六记》介绍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体小说,题材广泛,作者
期刊
【摘要】中国当代的水墨画吸取前人的经验与从容,把大自然中鲜活的万千气象,化为新颖的作品,展于世人面前。从当代的水墨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们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力求表现出空间意境。在绘画中寻求灵感,在传统中国绘画中去追求新的视觉语言,不放弃传统画法的写意情趣,又平添技法的高腔雅韵,在兼收并揽中追新求变,去构建一种贴近现代审美取向的水墨画式。  【关键词】在国古代;水墨画;赏析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作者通过故都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传递着独特的秋味、秋意、秋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关键词】故都的秋;景语  【中图分类号】H0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