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2月10日, 日本政府内阁会议通过新版《防卫计划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大纲》在周边安全环境判断上首次公开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积极扩大“国际和平合作”,大力推进导弹防御系统建设,极力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充分暴露出日本“防卫”走向世界的军事野心。《大纲》与《计划》公布后,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激烈批评,认为日本彻底放弃了和平发展“防卫”力量的姿态。日本防卫政策的全面倒退与军事力量建设目标的变化,将给世界安全与稳定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值得高度警惕。
日本防卫政策做出重大调整
《防卫计划大纲》是指导日本军事力量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新版《大纲》提出,日本面临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弹道导弹扩散和恐怖活动等威胁,因而必须建设一支能发挥多种作用且灵活有效的防卫力量。《大纲》提出日本安全战略的两大目标:“防止威胁直接波及日本”和“改善国际环境,以防威胁波及日本”,同时把“国际和平合作”作为自卫队的基本任务。与以前修改“大纲”的内容相比,其防卫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在周边安全环境判断上,公开渲染“中国军事威胁”
《大纲》认为,当前日本的安全环境如同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前那样,既存在以往国家之间的军事威胁,也存在着国际恐怖组织等非国家主体的重大威胁,如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弹道导弹扩散和国际恐怖组织的新威胁。在周边地区,冷战结束后的东亚军事力量在数量上大幅削减,但仍保留包括核力量在内的大规模军事力量,且多数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军事力量现代化。并特别指出,“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存在不透明、不稳定因素。其中,朝鲜正在研制装备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和弹道导弹,还编有大规模的特种部队。此外,对该地区安全保障有很大影响力的中国,在积极推进核武器、导弹力量与海空军现代化的同时,图谋扩大海洋活动范围,今后需关注其发展方向。”日本在类似《防卫计划大纲》等官方文件中,明确指出中国军事威胁尚属首次。《大纲》还明确点到了台湾海峡的不明朗局势,并声称“将对潜入日本领海的外国潜艇采取适当措施”。这些都与日本近来高度关注台海局势和觊觎我东海石油资源不无联系。
在军事力量使用上,推行“主动先制、海外干预”战略
《大纲》提出日本安全战略的两大目标,并提出实现这两大目标的三种途径:日本自身的努力、与盟国的合作以及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即通过日本自身的努力以及与美国和国际社会的合作,努力降低其国家利益在世界各地区面临的威胁,确保日本及在海外的日本人和日本企业利益不遭受损失。这表明,日本安全政策的内涵已由国内安全拓展到国际安全。日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确保本土安全,还要通过日本军事力量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事务,努力预防或消除威胁。
《大纲》首次把“国际和平合作”提升为自卫队的基本任务,强调日本自卫队要主动、积极开展“国际和平合作”活动。关于日美安全保障体制,《大纲》认为美国的军事存在对于依然有不透明、不确定因素的亚太地区保持和平、稳定是不可或缺的。日美紧密合作,对于反恐和弹道导弹新威胁等多发事态起到重要作用。要维持美军的威慑力量,同时注意减轻驻日美军设施的负担。尽管《大纲》也提到将继续坚持“专守防卫”政策,但实际上日本安全政策目标的制定和自卫队基本任务的调整,改变了“专守防卫”的基本性质,使日本的防卫战略转向具有预先遏制性质的“主动先制和海外干预”战略。
在防卫力量建设上,强调快速反应,发展导弹防御
为了建设“多功能、灵活、有效”的防卫力量,实现安全战略两大目标,《大纲》提出今后自卫队建设的重点:一是加强自卫队的联合运用。在组织体制、教育训练和情报通信等领域建立联合运用基础,如将成立联合参谋组织,情报本部由防卫厅长官直接领导,成立“中央快速反应集团”,对快速反应机动部队实施一体化管理等。为提高自卫队的快速反应能力,日本将于2006年底组建一支“中央快速反应集团”,并由防卫厅长官直接领导,在应付威胁及向海外派兵时实施统一指挥。陆上自卫队目口将成立的快速反应部队也,归属于该集团。二是提高情报搜集、分析、评估和共享能力。《大纲》提出,日本不仅应加强情报搜集活动,还应培养情报人才,进一步提高情报本部的战略情报分析能力。同时,建立可防范计算机网络攻击、有安全保护系统的大容量、高速、宽带的情报通信网络,使有关部队能及时共享情报。
《大纲》还明确指出,将通过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来应对威胁,并以此辅助美国的核遏制力量。《大纲》在附表中新设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相关装备和部队的项目,确定在日本海上自卫队4艘“宙斯盾”驱逐舰上部署“海基高层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在3个防空群部署以“爱国者—3”(PAC-3)导弹为主体的“陆基低层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有报道称,日本下一个五年防卫力量发展计划总投入24.24万亿日元(约2400亿美元)中的5700亿日元(约57亿美元)将用于部署弹道防御系统。据称,日本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将共耗资1万亿日元(约100亿美元)。日本耗如此巨资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目的是在“无核三原则”的条件下提高日本军事力量的威慑能力,不仅是针对朝鲜的弹道导弹,也是在与中国的导弹抗衡。
在对外政策上,谋求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
尽管在《大纲》中没有明文写入要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但日本官房长官明确表示,美日就导弹防御系统共同开发和生产的武器装备将不受“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限制;由美日共同开发和生产的武器装备,以及与反恐和打击海盗等国际合作有关的武器出口,将“按个别情况进行个别研究决定”。这表明,自1967年以来实行的日本“武器出口三原则”已经出现松动。日本不仅打破了与外国联合研制武器的禁区,而且又开始为武器出口禁令松绑。据日本的一家研究机构预测,如果允许日本出口军火,日本将控制世界舰艇市场的60%、军用电子市场的40%、航天市场的25%~30%。国际舆论指出,取消“武器出口三原则”标志着日本将打破二战后所奉行的和平主义,试图在全球军事领域充当重要角色。
日本“专守防卫” 政策的演变过程
“专守防卫”政策的确立———发展有限军事防卫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日本是战败国,其军队发展受到限制。1954年7月,日本将保安队与海上警备队分别改名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并组建“航空自卫队”。1957年,日本提出
《国防建设基本方针》,确立了“专守防卫”军事发展政策,并制定战后第一次防务力量发展计划。《国防建设基本方针》规定,“根据国力、国情,在自卫所必需的限度内逐步发展有效的防卫力量”,“对于外来侵略,依靠同美国的安全保障体制予以制止”。这一方针勾画出了日本战后军事战略的基本轮廓。
从1958年到1976年,日本完成了4轮“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已经拥有能够对付局部武装冲突的军事力量。20世纪70年代之后,国际上出现缓和的气氛,日本国内经济转入低速增长,使日本政府认为,有必要调整、控制建军目标。
“专守防卫”政策内涵的变化——构建“基础防卫力量”
1976年,日本政府首次制定《防卫计划大纲》。该《大纲》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提出“基础防卫力量构想”的建军理论,使“专守防卫”政策的内涵发生较大变化。基本观点是:当前世界处于和平时期,只要日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要日美仍然保持良好的军事合作关系,日本就可以采取“基础防卫力量构想”。这支基础防卫力量应是小规模的,重点不是扩大数量而是提高质量,以对付“有限的、小规模的侵略事态”为目的。
自80年代中期起,日本建军方针在坚持“基础防卫力量构想”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调整,军队建设目标是使日本成为地区性军事强国。正如1985年版《防卫白皮书》指出的,日本的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与美国威慑力相配套,能够防御各种侵略于未然,万一发生侵略时能够予以排除的质量精强的自卫队”。
“专守防卫”政策彻底变化——显示出军事大国野心
90年代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使日本的“北方威胁”大大降低,日本失去发展军事力量的借口;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上的成功,日本争做政治大国的野心膨胀,产生了进一步发展军事力量的需要。此外,近年来日本国内民众的防卫意识有所提高,社会党参与执政后改变了以往在军事问题的一贯主张,承认军队存在的合法性,使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具有了较为宽松的国内环境。于是,日本重新修订了防卫政策,在1996年版《防卫计划大纲》中,重新规定了日本防卫力量的目标、任务和作用,以及军队建设的方向。
该《大纲》提出了日本自卫队的防卫、对付大规模灾害、参与国际安全事务三项任务;改变了以往“有效对付有限的、小规模侵略事态”的提法;逐步扩大了日本的安全范围,在参与国际事务、日美军事合作等方面,采取了更积极的态度。这表明,从1996年起,日本“专守防卫”政策已经发生了彻底变化。联系到新《大纲》对防卫政策的调整,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日本长期标榜的“专守防卫”政策的主要精神已经瓦解。
《大纲》备受各国关注和批评
国外媒体对日本新《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十分关注,迅速报道了新大纲和《计划》的主要内容。大多数媒体认为,新《大纲》将原本作为附属任务的自卫队海外派遣,升格为与“国土防卫”并重的“本职任务”,标志着日本的防卫政策改变了“维持最低限度守土的基础防卫能力”的基本方针,暴露出加快发展军事力量的意图。
改变了二战后的“和平”姿态
在日本通过新《大纲》后,美联社于当天发表《日本防卫计划改变和平姿态》的文章,认为日本偏离了和平主义,二战后建立起来的日本和平社会正逐渐被侵蚀。美国《纽约时报》也认为,日本放宽长期奉行的“禁止武器出口”政策,允许与美国联合研制导弹防御系统,表明日本已放弃长期的和平姿态。法新社认为,随着放宽武器出口禁令以及将朝鲜和中国作为潜在威胁,日本进一步偏离了二战后的和平主义。英国路透社提出,新《大纲》显示日本正在改变二战后的“专守防卫”政策。英国广播公司称,日本根据其所称的世界安全局势改变而修改防卫政策,以期为自己在全球军事合作中增加更多的份量。
德国《南德意志报》称,自日本把防务政策与美国的太平洋政策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来,日本宪法所规定的和平主义就结束了;新《大纲》第一次把中国和朝鲜视为威胁,将严重加剧太平洋沿岸国家的外交冲突。与德国不同,日本一直没有认真清算军国主义历史,通过派遣自卫队前往伊拉克为美国提供政治掩护,美国也许已经忘记了日本的过去,但在亚洲各国对日本的过去是绝对不会忘记的。
日本将加快发展军事实力
《纽约时报》认为,新《大纲》表明日本已将关注的重点从“冷战”期间的防止苏联入侵,转变为朝鲜的导弹袭击和中国的威胁。因此,日本虽然削减了坦克和火炮,但加大导弹防御系统投资、增加了空中加油机部队。《俄罗斯报》认为,让自卫队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维和行动,暴露出日本的军事野心;新《大纲》把中、朝两国视为日本安全的威胁,与两国的关系将产生严重问题。英国广播公司提出,日本正朝着建设机动、多功能的军事实力的方向前进,军事人员频繁派驻海外、更积极地参与全球维和行动,使日本走上了一条与其经济实力更匹配的发展军事力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