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棵毒树立于路旁,你会如何处置?是避之,还是砍之?是围起来,还是用起来?避者,识时务,却未必是俊杰;砍者,未免失之简单,且过于凶暴;围者,虽控制了毒树施害,但也阻碍了人们对毒树之毒的探究。
在我看来,唯有用者,方为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
天地之大,不可能万事万物都如人所愿,皆为“无毒”之物。允许“毒树”存在,并以智慧之法,化其“毒”为“益”,是为正道。
依辩证法看,举凡“毒”者,也不是简单的功用判断。一棵树是否有“毒”,要看它是相对于谁而言,这就像一种思想或学说,它是不是“有毒”,取决于持何种价值标准。
中国先秦时期尽管烽烟四起,却是思想文化的盛世。其时,兵家、墨家等非儒家思想不仅自成一格,而且它们的立场、观点与思想体系,均给了儒家极为广泛的影响,间接造就了孔、孟等受后世景仰的儒学大师,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繁荣与大发展。或许,依先秦儒学家的眼光看,兵家、墨家无异于思想的“毒树”。他们的态度是砍之、伐之吗?非也——非但没有砍,还从这些学派中取其精华,然后与自己的思想融会贯通。然而,到了西汉董仲舒那里,儒学为统治者所利用,异化为一种治人之术,不再容忍兵、墨、法等其他思想的“毒树”,把它们砍杀殆尽。最终的结果如何呢?儒学从此走向了僵化,走向了封闭,亦走向了保守与落后。
对于思想的评价如此,对于人的评价更是这样。相对于优点而言,缺点是不是像一株“有毒”的树木?
刘备和宋江都出身贫寒,此二人之所以大业能成,正因为他们长于用人。大家都知道,猛将张飞和李逵,他们就像两棵“毒树”那样分别立于刘、宋的营中。为什么说他们“有毒”呢?因为,此二人平日里行事鲁莽,多行杀戮。但刘宋二位主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从这些貌似有“毒性”的人身上发现他们的优点——张飞和李逵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英勇无畏,正是当急先锋的不二人选。于是,他们都被被委以重任。刘备之所以能坐拥川汉,宋江之所能能替天行道,他们的功业里,都少不了两位虎将之助力。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由“毒树”说到思想,说到用人,意在表明:我们应该从历史的兴衰入手,看见“包容与生长”的力量,看见“运用与转化”的力量,看见“发展与并存”的力量。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哪怕是一棵“毒树”,我们都要将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老梅美其枝,新柳美其叶,桃李其美,灼灼其华……任何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都有自己的美丽之处。即使是一棵被世人视为有“毒”之树,亦能为我所用,为世所用。
在我看来,唯有用者,方为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
天地之大,不可能万事万物都如人所愿,皆为“无毒”之物。允许“毒树”存在,并以智慧之法,化其“毒”为“益”,是为正道。
依辩证法看,举凡“毒”者,也不是简单的功用判断。一棵树是否有“毒”,要看它是相对于谁而言,这就像一种思想或学说,它是不是“有毒”,取决于持何种价值标准。
中国先秦时期尽管烽烟四起,却是思想文化的盛世。其时,兵家、墨家等非儒家思想不仅自成一格,而且它们的立场、观点与思想体系,均给了儒家极为广泛的影响,间接造就了孔、孟等受后世景仰的儒学大师,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繁荣与大发展。或许,依先秦儒学家的眼光看,兵家、墨家无异于思想的“毒树”。他们的态度是砍之、伐之吗?非也——非但没有砍,还从这些学派中取其精华,然后与自己的思想融会贯通。然而,到了西汉董仲舒那里,儒学为统治者所利用,异化为一种治人之术,不再容忍兵、墨、法等其他思想的“毒树”,把它们砍杀殆尽。最终的结果如何呢?儒学从此走向了僵化,走向了封闭,亦走向了保守与落后。
对于思想的评价如此,对于人的评价更是这样。相对于优点而言,缺点是不是像一株“有毒”的树木?
刘备和宋江都出身贫寒,此二人之所以大业能成,正因为他们长于用人。大家都知道,猛将张飞和李逵,他们就像两棵“毒树”那样分别立于刘、宋的营中。为什么说他们“有毒”呢?因为,此二人平日里行事鲁莽,多行杀戮。但刘宋二位主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从这些貌似有“毒性”的人身上发现他们的优点——张飞和李逵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英勇无畏,正是当急先锋的不二人选。于是,他们都被被委以重任。刘备之所以能坐拥川汉,宋江之所能能替天行道,他们的功业里,都少不了两位虎将之助力。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由“毒树”说到思想,说到用人,意在表明:我们应该从历史的兴衰入手,看见“包容与生长”的力量,看见“运用与转化”的力量,看见“发展与并存”的力量。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哪怕是一棵“毒树”,我们都要将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老梅美其枝,新柳美其叶,桃李其美,灼灼其华……任何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都有自己的美丽之处。即使是一棵被世人视为有“毒”之树,亦能为我所用,为世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