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基处理的几种方法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hong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介绍了几种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作用机理, 包括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等等, 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合理进行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关键词】设计等级;换填垫层;强夯;砂石桩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 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形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 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地基处理设计时, 应考虑上部结构, 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 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 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加固效果, 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相关依据。
  1、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 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等。
  1)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 减少沉降量, 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 软~ 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 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 减少压缩性, 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对饱和黏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3)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黏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 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 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对饱和黏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 使砂石桩与软黏土构成复合地基, 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 提高地基承载力。
  4)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 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 简称干法)。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黏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若需采
  用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当地基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 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 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此法。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可作为基坑的止水帷幕,受其搅拌能力的限制,该法在地基承载力大于140kPa 的黏性土和粉土地基中的应用有一定难度。
  5)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當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 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 除地基加固外, 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 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 m。
  6)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地基。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 m 时, 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 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 m 时, 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对真空预压工程, 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问题。
  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CFG 桩)法适用于处理黏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根据地区经验或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基础和桩顶之间需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 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形成复合地基。该法适用于条基、独立基础、箱基、筏基, 可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变形。对可液化地基, 可采用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 达到消除地基土的液化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8)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饱和黏性土、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 可采取减少生石灰用量和增加掺合料含水量的办法来提高桩身强度。该法不适用于地下水下的砂类土。
  9)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可处理的深度为5 m~15 m。当用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时, 宜采用土挤密桩法; 当用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定性时, 宜采用灰土挤密桩法; 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 时, 不宜采用这种方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少渗透性方面效果基本相同, 土挤密桩法地基的承载力和水稳定性不及灰土挤密桩法。
  2、结语
  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时, 宜选取不同的多种方法进行比选。对复合地基而言, 方案选择是针对不同土性、设计要求的承载力选取适宜的成桩工艺和增强体材料。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丹尼尔里伯斯金的犹太博物馆的设计草图入手,抓住建筑师最初的设计灵感来源,以及其设计最初所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其空间构成,表现形式以及哲学隐喻进行全面分析,对里伯斯金的建筑观点进行简单的剖析与阐述。再结合个人的兴趣点对犹太博物馆的几个重要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构想,从而使个人对他的设计作品的理解更加丰满。  【关键词】丹尼尔里伯斯金;犹太博物馆;手法隐喻  一、音乐家中的建筑大师  丹尼尔
期刊
【摘 要】新建工程对相邻建筑物影响的评价与整治,是新的勘察规范要求评价的一个内容,对桩基施工、新建工程抽降地下水、深其坑开挖等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与危害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方案。  【关键词】新建工程;相邻建筑物;影响;评价与整治  现代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兴起,新建、改建或扩建工程日趋增多,尤其是城区的新建、扩建工程往往受相邻建筑的制约,不仅要对新建工程地基稳定性作出评价,而且还要对相邻建筑设施
期刊
前言  混凝土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及适用范围广泛等特点,使得混凝土不仅广泛运用于各类土木工程,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及地热等工程中。由于混凝土具有抗拉强度低,脆性大,对冲击、疲劳荷载的抵抗能力差,易开裂,且裂缝的存在会引起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影响混凝土抗冻融等能力,这些缺陷使得混凝土在工程中的运用受到限制。  合成纤维的出现大大的改善了混凝
期刊
【摘 要】地基稳定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在于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在这个影响因素的工程地质特点上进行介绍,影响建筑物稳定性和有两种类型的湿陷性黄土及它们的特点;分析了产生“弹簧土”现象的力学及在工程上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有误时出现的现象;在方法和原理上描述湿陷性黄土;用处理工业废水此类的经验给工程技术人员带来了技术上和施工上的参考。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地质特点;处理方法  引言:  有一
期刊
【摘 要】目前,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给人们的人身生命安全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雷电灾害更是给建筑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电气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和要求进行了分析讨论,以警示人们为了我们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我们一定要做好电气防雷接地工作。  【关键词】自然灾害;电气防雷接地;重要性和要求;人身生命安全财产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
期刊
【摘 要】根据项目融资管理的基本理论,结合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实践,对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的基本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同时在对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法律风险防范的措施。  【关键词】投融资;基础设施;风险防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但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由于具有潜在风险大、项目投融资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多等特点,项目参与各方均不可避免地面临
期刊
【摘 要】我国绿色建筑的起始步伐是在20世纪中期,绿色建筑的核心就是从节能、环保入手逐步推广,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我国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同,绿色建筑也在建筑业中得到了肯定。建设绿色健康环保的人居环境,发展中国现代特色的绿色建筑。通过现代我国建筑的发展趋势,阐述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中国政策和技术方面探讨符合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绿色建筑;理念;节能;环保  
期刊
【摘 要】人类建筑史上传统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木结构、砖石(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四类。本文主要对超高层建筑中的钢管混凝土的特点、典型实例和发展前景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钢管砼  一、引言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近20年来又推出了第五种结构类型,即全新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该种新型建筑结构,充分发挥了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及优点,按其组合方式又可分为:钢管混凝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的经济以及全球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让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也变得迅速起来,而今也已经逐渐步入成熟期,同时也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竞争变得更加的规范。在市场竞争越演越烈的情况下,要想不突破项目成本目标和实现项目目标利润,成本控制无疑显得尤其重要。而本文主要是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工作的实践经验对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建设项目开发及项目成本的影响巨大,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实现设计阶段对建设成本的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管理方式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本文结合笔者的经验对县级交通质监站采用备案制管理普遍存在的难点及思考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备案制管理;问题;措施  前言: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逐年增多以及广大交通人的不懈努力,浙江省的交通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群众的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交通发展的同时对交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