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多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线老师,今天,在大家面前,谈我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有点班门弄斧的感觉。但是,真诚地希望各位能见仁见智从中汲取于己有用的东西,做到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不足之处请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在教学中,我的基本做法是:
一、调整好考试心理
面对人生第一次大考,每个同学的心情难免紧张。历年中考,都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因心情紧张而发挥不佳;另一些成绩一般的学生,因沉着应试而考出了好成绩。调整好考试心理,是同学们应该做的第一个准备。调整考试心态,一要忌“浮”。现在,有不少同学认为复习得差不多了,该学的内容都会了,似乎没有什么可复习的了,就只剩坐等考试了。这种应考状态是不可取的。考前这段时间,应对所学知识进行最后的梳理与练习,要针对自己的薄弱学科或薄弱环节进行查缺补漏,做最后的熟练性学习。二是忌“忧”。有些同学,或因基础差或因高期望值而产生了担忧情绪,总担心自己考不好怎么办。解决考前忧虑的有效方法是正确认识自己,接受现实学习水平,不要未考就做自我否定。现在,要考虑的问题不是考试结果,而是考试过程。要放下思想包袱,消除考试压力,树立“我能行,我可以考出实际水平”的信念。
二、巩固基础知识
中考试题是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全面考察,知识点覆盖率达80℅以上,难易度的比例通常控制在容易题、综合题、难题比为6:3:1,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复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复习中对这些基础知识,可让学生叙述或默写,比如图形中的定理、代数中的公式: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扇形面积公式等。其实有些学困生之所以没有学好数学,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记住相应的基础知识,这就等于一个熟练的电工手中没有工具的话,是没有办法顺利完成工作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识别、记忆、理解公式、法则、定理,才能准确地应用它们分析、解决问题,才能对数学问题进一步深化与提高。
三、重视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分不开的,当学生对学习感到盲从时,我能及时地给予他们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有不少学生以为学数学就是多做习题,习题做多了数学就学好了,我告诉他们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我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就是培养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做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这些能力,所以盲目地做题难以见效。有些同学运算不熟练,不能迅速的得出正确的结果,甚至经常出差错并归因于粗心。我告诉他们这实质上不是粗心,而是能力上的缺陷,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解题时只是依样画葫芦,不注意逻辑性,不会推理,不懂得为什么的道理,表面上看起来变难为易了,但是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了更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要多动脑筋、多想、多问、多练习,解题之后要反思,从六个方面进行:1、思因果;2、思规律,3、思多解,4、思变通,5、思归类,6、思错误。做了题目之后要回想一下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后碰到这类题目应该怎么做?在心中总结一下,为今后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造条件。另外为了正确掌握概念,加深理解及时发现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要多问三个什么,这三个什么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搞清是什么,才能了解概念,不至于鱼目混珠,张冠李戴;追问为什么才能加深理解深入下去;想想还有什么,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掘隐性条件和新的问题。做到了这些,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训练和培养。
四 、做好学生辅导工作
①是要求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在做作业之前,弄清当天所学内容,特别是例题的解题思路,并仔细阅读教材。要独立完成。要提醒学生每做完一道题后,要进行检查:解题思路是否清晰,解题过程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确。
②是认真批改作业。作业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发展。透视学生的作业,可以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也可折射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思考、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批作业时,不能走过场,要认真批改,特别是演算的过程。有时会发现:一个题目学生们有不同的解法,有些解法十分简捷,有些解法见解独到。对于这些简捷的解法,见解独到的解法,教师要给与充分的肯定,并在课堂上加以介绍。
③是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复习辅导。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练习和实践应用,才能真正把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课堂所学的内容,做到完全的消化是达不到的。要落实到课后的复习辅导上。课后复习就是把课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加以整理、归纳,是一个知识消化的过程。首先应鼓励学生自学、互学。然后,教师对难点进行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
五、进行创新教学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师要具备创新的观念与意识。要有创新的能力与方法。要转变传统教育中“惟师是从”的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的独特的解题方法。为学生的创新发挥提供宽松的氛围和机会。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探索途径,汇聚了各具特色的不同解法,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解决问题是创新动力,没有问题的解决就不可能创新,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扶持学生的创新行为,为其今后的创新奠定基础。
六、用好模拟考试
模拟考试是学生体验中考真实过程的有效方法。把模拟考试作为最佳冲刺中考的“实验场”,能磨炼学生的应试心理;能磨炼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能磨炼学生得分的本领;能磨炼学生解综合题的本领。模拟试卷应与中考试卷的结构相似,难度相当,时间相同,学生要严格按照中考的要求解答。这样,经过反复多次的模拟考试,学生在熟知考试程序的同时,练就学生稳健的应试心理、细致谨慎的审题能力和周密的解题能力。促使学生能在考场上处理好“审题与解题、‘会做’与‘得分’、快速与准确、难题与易题”的关系,考出理想的成绩。从而为学生积累考试经验、有效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的几率、提高应试能力提供了条件。切实发挥模拟考试的功效,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应注重从如下几方面养成:一是考场上保持冷静心理,不急躁。二是答题前通览全卷,做到心中有数。三是答题应先易后难,注意技巧。四是仔细审题,准确理解题意。五是细致解题,答案规范。六是合理分配做题时间,控制答题节奏。七是认真检查答案,防漏题、漏写漏涂答案等低级失误。
中考复习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知识遗忘和恢复遗忘了的知识。二是查漏补缺,加深理解,形成技巧,提高能力,为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顺利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一复习目的,大家都拿出自己的绝活来吧,我们资源共享。
一、调整好考试心理
面对人生第一次大考,每个同学的心情难免紧张。历年中考,都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因心情紧张而发挥不佳;另一些成绩一般的学生,因沉着应试而考出了好成绩。调整好考试心理,是同学们应该做的第一个准备。调整考试心态,一要忌“浮”。现在,有不少同学认为复习得差不多了,该学的内容都会了,似乎没有什么可复习的了,就只剩坐等考试了。这种应考状态是不可取的。考前这段时间,应对所学知识进行最后的梳理与练习,要针对自己的薄弱学科或薄弱环节进行查缺补漏,做最后的熟练性学习。二是忌“忧”。有些同学,或因基础差或因高期望值而产生了担忧情绪,总担心自己考不好怎么办。解决考前忧虑的有效方法是正确认识自己,接受现实学习水平,不要未考就做自我否定。现在,要考虑的问题不是考试结果,而是考试过程。要放下思想包袱,消除考试压力,树立“我能行,我可以考出实际水平”的信念。
二、巩固基础知识
中考试题是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全面考察,知识点覆盖率达80℅以上,难易度的比例通常控制在容易题、综合题、难题比为6:3:1,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复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复习中对这些基础知识,可让学生叙述或默写,比如图形中的定理、代数中的公式: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扇形面积公式等。其实有些学困生之所以没有学好数学,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记住相应的基础知识,这就等于一个熟练的电工手中没有工具的话,是没有办法顺利完成工作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识别、记忆、理解公式、法则、定理,才能准确地应用它们分析、解决问题,才能对数学问题进一步深化与提高。
三、重视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分不开的,当学生对学习感到盲从时,我能及时地给予他们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有不少学生以为学数学就是多做习题,习题做多了数学就学好了,我告诉他们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我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就是培养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做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这些能力,所以盲目地做题难以见效。有些同学运算不熟练,不能迅速的得出正确的结果,甚至经常出差错并归因于粗心。我告诉他们这实质上不是粗心,而是能力上的缺陷,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解题时只是依样画葫芦,不注意逻辑性,不会推理,不懂得为什么的道理,表面上看起来变难为易了,但是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了更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要多动脑筋、多想、多问、多练习,解题之后要反思,从六个方面进行:1、思因果;2、思规律,3、思多解,4、思变通,5、思归类,6、思错误。做了题目之后要回想一下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后碰到这类题目应该怎么做?在心中总结一下,为今后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造条件。另外为了正确掌握概念,加深理解及时发现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要多问三个什么,这三个什么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搞清是什么,才能了解概念,不至于鱼目混珠,张冠李戴;追问为什么才能加深理解深入下去;想想还有什么,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掘隐性条件和新的问题。做到了这些,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训练和培养。
四 、做好学生辅导工作
①是要求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在做作业之前,弄清当天所学内容,特别是例题的解题思路,并仔细阅读教材。要独立完成。要提醒学生每做完一道题后,要进行检查:解题思路是否清晰,解题过程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确。
②是认真批改作业。作业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发展。透视学生的作业,可以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也可折射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思考、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批作业时,不能走过场,要认真批改,特别是演算的过程。有时会发现:一个题目学生们有不同的解法,有些解法十分简捷,有些解法见解独到。对于这些简捷的解法,见解独到的解法,教师要给与充分的肯定,并在课堂上加以介绍。
③是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复习辅导。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练习和实践应用,才能真正把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课堂所学的内容,做到完全的消化是达不到的。要落实到课后的复习辅导上。课后复习就是把课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加以整理、归纳,是一个知识消化的过程。首先应鼓励学生自学、互学。然后,教师对难点进行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
五、进行创新教学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师要具备创新的观念与意识。要有创新的能力与方法。要转变传统教育中“惟师是从”的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的独特的解题方法。为学生的创新发挥提供宽松的氛围和机会。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探索途径,汇聚了各具特色的不同解法,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解决问题是创新动力,没有问题的解决就不可能创新,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扶持学生的创新行为,为其今后的创新奠定基础。
六、用好模拟考试
模拟考试是学生体验中考真实过程的有效方法。把模拟考试作为最佳冲刺中考的“实验场”,能磨炼学生的应试心理;能磨炼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能磨炼学生得分的本领;能磨炼学生解综合题的本领。模拟试卷应与中考试卷的结构相似,难度相当,时间相同,学生要严格按照中考的要求解答。这样,经过反复多次的模拟考试,学生在熟知考试程序的同时,练就学生稳健的应试心理、细致谨慎的审题能力和周密的解题能力。促使学生能在考场上处理好“审题与解题、‘会做’与‘得分’、快速与准确、难题与易题”的关系,考出理想的成绩。从而为学生积累考试经验、有效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的几率、提高应试能力提供了条件。切实发挥模拟考试的功效,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应注重从如下几方面养成:一是考场上保持冷静心理,不急躁。二是答题前通览全卷,做到心中有数。三是答题应先易后难,注意技巧。四是仔细审题,准确理解题意。五是细致解题,答案规范。六是合理分配做题时间,控制答题节奏。七是认真检查答案,防漏题、漏写漏涂答案等低级失误。
中考复习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知识遗忘和恢复遗忘了的知识。二是查漏补缺,加深理解,形成技巧,提高能力,为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顺利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一复习目的,大家都拿出自己的绝活来吧,我们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