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中共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具体部署。到2020年,建设和谐社会要达到的目标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等。而要实现这样一些目标,就需要我们国家进一步实施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举措。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全民素质,培养专门人才,为社会的充分就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管理的高效和谐奠定人力和智力基础。
一、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由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建设经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目标。它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基础工程,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人的素质提高,又包括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等诸多方面。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其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目标之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谐;目标之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尽力增强其再生能力,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目标之三是人与人的和谐,核心的问题是要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构成了和谐社会的两大主题,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专门用了一个部分来阐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扩大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提出的新理念,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中国人口数量巨大,且总体质量相对不高,不仅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使其成为我国面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难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能否迅速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要将庞大的人口转化成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推动力,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急需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利用,人力资源的开发就成为必需的途径和措施。
人力资源对一个国家的贡献与作用,不是自发产生的,是需要通过科学的开发和管理才能产生实际的绩效与价值。人力资源开发是通过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建设等方式为实现一定的发展战略,对既定的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运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来分析和规划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活动,既是“和谐社会”所蕴含的重要内容,更是支持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力资源的开发
和谐社会的一个核心价值理念就是:公平与平等。人与人的平等,区域的平等,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社会就是要将平等与公平的理念运用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的平等全面的发展、教育机会和资源的公平、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追求,是一项伟大的战略目标。
1.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和谐社会作为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每个人都拥有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机遇,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这种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更是全人类所追求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和谐的体现,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需要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进行各种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我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也认识到这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了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的就是要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的开发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人们在发展机会上的平等。纵观整个社会的发展历史,教育对于社会的作用不仅在于促进经济的繁荣,还具有促进人的平等发展、减少贫困和推动社会公平的作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接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意味着接受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的均等化,也就意味着个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受益机会的平等。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的公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标志和基石,更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国家、民族、社会、组织各层次的各类教育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也就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
3.人力资源开发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区域的和谐,在我国现状下就是要追求缩小城乡差距、东西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区域和谐发展。到2005年,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仍然分别落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5年和10年左右,西部地区仍然是农村全面建设的难点所在。同时,我国城镇化水平落后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要实现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到35%的目标,意味着农村城镇化率要提高到55%以上,也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将有2亿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而要实现农村的发展,一个制约因素是农村教育仍然落后,农民素质提升难。农民素质提升主要存在两大难点,一是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二是农村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难度加大。如2004年宁夏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7年,仅相当于小学水平,落后全国平均水平两年左右。如何转移和安置这些人口,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力。实现农村的发展,有赖于农民素质提升,而农村人口素质提升则有赖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战略举措。
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相互协调与发展,其中人力资源是最活跃、最具潜力和能动性的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在与自然资源、经济建设的相互作用中,一方面人力资源有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又可以创造新价值促使社会经济发展,因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发展。
1.人力资源开发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力资本对自然支撑能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来进行的。生产模式决定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效率,从而也就决定了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而决定生产模式的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因为生产劳动其实就是人力资源使用劳动工具即人力资本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生产效率、生产过程以及生产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体内的体能和智能,也就取决于人力资源或者人力资本。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指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界互利互惠,共生共荣。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有赖于人力资源的开发。通过高级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研发,通过新的技术提高我国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提高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的生产力。人与自然不仅存在着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也存在着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人对自然的实践活动,既是人的本质,又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在人类改造、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的素质,加深对自然的了解,不断地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据过去20多年的发展经验、资源环境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十一五”规划目标,我国在未来要建设节约型社会,中长期目标包括到2020年,主要能源、资源的需求总量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开始好转,基于10种资源和污染物的节约指数比2000年降低60%,实现资源生产率或生态效率的2-4倍跃进。中国尽管在资源节约利用方面成效显著,但资源利用方式总体上仍十分粗放。从横向比较,目前中国的资源利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国是世界上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国,通过节约指数(或称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的计算发现,中国五类主要资源的节约指数为1.896(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它意味着中国五类资源的平均消耗强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约90%,位列世界5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3.7%)的第54位。可以说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仍处于十分粗放的发展阶段。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通过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来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我国是人口大国,这给自然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如能将庞大的人口基数转化为人力资源,将会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也是减轻我国人口对于自然资源依赖的有效途径。开发高层次人才直接作用于新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加大我国自主研发的力度,增强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是使我国,特别是在广大西部和农村地区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口迅速脱贫。目前,农村脱贫活动面临着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源约束。一方面,许多贫困人口不具备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贫困群体的文化素质也是较差的。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差、教育水平低已经成为农民收入提高和扶贫开发项目顺利实施的瓶颈。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力资源的多重约束之下,开发式扶贫应将政策重点由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转向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要通过教育,特别是免费的基础教育来促进贫困地区后续人力资源的提升,通过向贫困地区提供实用的培训及其他人力资源开发措施,从基础上解决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制约的问题。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卫生和健康投入,增强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素质,也将为脱贫减轻负担,提供资源支持。这些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将减轻贫困地区由于自然资源欠缺引起的贫困,也将减轻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2.人力资源开发能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开发人力资源,实质上就是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通过教育等有效手段使人力变为人才的过程,也就是尽可能地培养造就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是培养人们正确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劳动态度等精神能力的过程。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的和谐,最终应体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人与人的和谐,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这对我国人民提出了更高的素质标准和要求。没有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人民素质提升,就谈不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不可能有我们所理想和追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如果我们将人力资源置于整个“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中去考察,同样可以洞悉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在构建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中的作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早在2002年利用各地区的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中国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总能力进行拟合,显示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指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总能力提高的幅度加大。人力资源能力对可持续发展总能力的提高起着一种基础性的作用。人力资源能力的培育和提高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一种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它既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归宿。它不但能促进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而且可以提高要素生产率和发展质量,进而大大加快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必须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扩大就业,更有赖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这些都需要依靠人力资源开发。通过各种培训,增强适龄人口的就业能力,加强各种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建立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引导机制,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基础条件,从而支持和谐社会人力资源的整体建设。利用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带动和支持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增长。
知识经济时代,只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才能担负起经济活动的发展、进取、创新、增值的任务;同时,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还不断实现自我的开发、创新、发展和增值,从而为社会带来不断递增的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的开发还直接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国家发展能力的提升。只有高素质的公民才能实现民主的参政议政,实现社会的和谐管理。只有通过有效的开发手段使各级行政人员的素质得到提升,才能保证我国在应对世界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增强自身实力。也只有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将平等、公平的理念落实到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从而实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平等的发展,最终真正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
参考文献
徐一帆,《全面建小康 关键在农村》[J],《中国国情国力》,2006,(06)。
萧鸣政,《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青海民族学院经管学院)
一、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由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建设经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目标。它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基础工程,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人的素质提高,又包括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等诸多方面。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其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目标之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谐;目标之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尽力增强其再生能力,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目标之三是人与人的和谐,核心的问题是要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构成了和谐社会的两大主题,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专门用了一个部分来阐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扩大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提出的新理念,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中国人口数量巨大,且总体质量相对不高,不仅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使其成为我国面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难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能否迅速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要将庞大的人口转化成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推动力,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急需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利用,人力资源的开发就成为必需的途径和措施。
人力资源对一个国家的贡献与作用,不是自发产生的,是需要通过科学的开发和管理才能产生实际的绩效与价值。人力资源开发是通过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建设等方式为实现一定的发展战略,对既定的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运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来分析和规划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活动,既是“和谐社会”所蕴含的重要内容,更是支持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力资源的开发
和谐社会的一个核心价值理念就是:公平与平等。人与人的平等,区域的平等,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社会就是要将平等与公平的理念运用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的平等全面的发展、教育机会和资源的公平、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追求,是一项伟大的战略目标。
1.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和谐社会作为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每个人都拥有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机遇,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这种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更是全人类所追求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和谐的体现,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需要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进行各种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我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也认识到这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了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的就是要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的开发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人们在发展机会上的平等。纵观整个社会的发展历史,教育对于社会的作用不仅在于促进经济的繁荣,还具有促进人的平等发展、减少贫困和推动社会公平的作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接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意味着接受人力资本投资机会的均等化,也就意味着个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受益机会的平等。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的公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标志和基石,更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国家、民族、社会、组织各层次的各类教育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也就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
3.人力资源开发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区域的和谐,在我国现状下就是要追求缩小城乡差距、东西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区域和谐发展。到2005年,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仍然分别落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5年和10年左右,西部地区仍然是农村全面建设的难点所在。同时,我国城镇化水平落后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要实现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到35%的目标,意味着农村城镇化率要提高到55%以上,也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将有2亿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而要实现农村的发展,一个制约因素是农村教育仍然落后,农民素质提升难。农民素质提升主要存在两大难点,一是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二是农村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难度加大。如2004年宁夏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7年,仅相当于小学水平,落后全国平均水平两年左右。如何转移和安置这些人口,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力。实现农村的发展,有赖于农民素质提升,而农村人口素质提升则有赖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战略举措。
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相互协调与发展,其中人力资源是最活跃、最具潜力和能动性的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在与自然资源、经济建设的相互作用中,一方面人力资源有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又可以创造新价值促使社会经济发展,因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发展。
1.人力资源开发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力资本对自然支撑能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来进行的。生产模式决定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效率,从而也就决定了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而决定生产模式的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因为生产劳动其实就是人力资源使用劳动工具即人力资本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生产效率、生产过程以及生产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体内的体能和智能,也就取决于人力资源或者人力资本。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指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界互利互惠,共生共荣。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有赖于人力资源的开发。通过高级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研发,通过新的技术提高我国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提高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的生产力。人与自然不仅存在着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也存在着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人对自然的实践活动,既是人的本质,又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在人类改造、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的素质,加深对自然的了解,不断地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据过去20多年的发展经验、资源环境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十一五”规划目标,我国在未来要建设节约型社会,中长期目标包括到2020年,主要能源、资源的需求总量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开始好转,基于10种资源和污染物的节约指数比2000年降低60%,实现资源生产率或生态效率的2-4倍跃进。中国尽管在资源节约利用方面成效显著,但资源利用方式总体上仍十分粗放。从横向比较,目前中国的资源利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国是世界上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国,通过节约指数(或称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的计算发现,中国五类主要资源的节约指数为1.896(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它意味着中国五类资源的平均消耗强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约90%,位列世界5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3.7%)的第54位。可以说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仍处于十分粗放的发展阶段。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通过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来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我国是人口大国,这给自然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如能将庞大的人口基数转化为人力资源,将会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也是减轻我国人口对于自然资源依赖的有效途径。开发高层次人才直接作用于新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加大我国自主研发的力度,增强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是使我国,特别是在广大西部和农村地区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口迅速脱贫。目前,农村脱贫活动面临着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源约束。一方面,许多贫困人口不具备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贫困群体的文化素质也是较差的。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差、教育水平低已经成为农民收入提高和扶贫开发项目顺利实施的瓶颈。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力资源的多重约束之下,开发式扶贫应将政策重点由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转向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要通过教育,特别是免费的基础教育来促进贫困地区后续人力资源的提升,通过向贫困地区提供实用的培训及其他人力资源开发措施,从基础上解决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制约的问题。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卫生和健康投入,增强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素质,也将为脱贫减轻负担,提供资源支持。这些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将减轻贫困地区由于自然资源欠缺引起的贫困,也将减轻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2.人力资源开发能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开发人力资源,实质上就是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通过教育等有效手段使人力变为人才的过程,也就是尽可能地培养造就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是培养人们正确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劳动态度等精神能力的过程。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的和谐,最终应体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人与人的和谐,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这对我国人民提出了更高的素质标准和要求。没有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人民素质提升,就谈不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不可能有我们所理想和追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如果我们将人力资源置于整个“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中去考察,同样可以洞悉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在构建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中的作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早在2002年利用各地区的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中国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总能力进行拟合,显示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指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总能力提高的幅度加大。人力资源能力对可持续发展总能力的提高起着一种基础性的作用。人力资源能力的培育和提高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一种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它既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归宿。它不但能促进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而且可以提高要素生产率和发展质量,进而大大加快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必须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扩大就业,更有赖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这些都需要依靠人力资源开发。通过各种培训,增强适龄人口的就业能力,加强各种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建立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引导机制,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基础条件,从而支持和谐社会人力资源的整体建设。利用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带动和支持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增长。
知识经济时代,只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才能担负起经济活动的发展、进取、创新、增值的任务;同时,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还不断实现自我的开发、创新、发展和增值,从而为社会带来不断递增的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的开发还直接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国家发展能力的提升。只有高素质的公民才能实现民主的参政议政,实现社会的和谐管理。只有通过有效的开发手段使各级行政人员的素质得到提升,才能保证我国在应对世界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增强自身实力。也只有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将平等、公平的理念落实到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从而实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平等的发展,最终真正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
参考文献
徐一帆,《全面建小康 关键在农村》[J],《中国国情国力》,2006,(06)。
萧鸣政,《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青海民族学院经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