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是本科人才培养风向标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3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标”更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培养标准,是一种评价教育“生产过程”是否达标的基本要求,更为侧重的是过程性评价。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透露,教育部将于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颁布实施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的教学质量标准,作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标准和基本要求。
  尽管距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国标”正式出台还有一段时间,但此次会议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含量却不容小觑,可能意味着我国未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风向标的转变。
  在过去十余年中,为了应对高等教育扩招后出现的培养质量问题,教育主管部门也进行过声势浩大的本科教学评估活动,其中尤以2003年到2008年持续开展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最为引人注目。本科教学评估的思路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它对各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强化教学管理等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但是,评估指标体系的制订主要侧重于以量化指标来考核某所高校、某个专业建设及管理情况,是一种结果性评价。它未能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明确或者指导高校应该如何培养人,以致长期以来高校在建设中对人才培养过程关注不夠、培养模式趋同化,甚至还出现了为应付评估而弄虚作假的情况。
  而制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标准,则意味着从以往的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国标”更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培养标准,是一种评价教育“生产过程”是否达标的基本要求,更为侧重的是过程性评价。作为培养标准,更主要是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依据人才培养规格和对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要素,通过制定具体的标准规制本科教学各环节,监测和修正本科教育教学的实时状态,并关注学校、院系和专业整体以及学生个体的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从而探索形成符合国情、校情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和监测评估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控制。
  此外,建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国标”,不仅是回应提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内部要求,也是回应社会需求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外在要求。如今建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通行法则: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不但依靠大学共同体的力量建立内部培养标准,更联合社会尤其是工商界的行业力量建立外部培养标准,使得本科人才培养更加能满足社会需求。而欧盟更是通过博洛尼亚进程等行动计划,建立起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障欧洲各大公立大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足够的竞争素质或科研能力。因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人才标准国际化的要求,进一步要求各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在这一点上,中国当然也不能例外,而且随着“一带一路”等国际化战略的全面开展,也迫切要求中国尽早建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国标”,这样才能在未来人才标准国际化中占据主动。
  总而言之,制定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的“国标”,将会成为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风向标。“国标”颁布实施后,将会推动相关行业企业颁布部分专业人才培养的“行标”,更会推动高校颁布彰显本校人才培养特色的“校标”。这三“标”形成之后,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建成将未来可期。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1日第2版)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备受关注。本文以潍坊学院、滨州学院、德州学院为例,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六方面的就业数据,论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结构杂、规模大、就业率略有增高,就业层次主要面向本省中微企业、薪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专业的相关度不高,满意度不低等三个特点,提出了加强校企互动的培养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新建
期刊
[摘 要]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构成包括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基本工作能力、求职技能。从用人单位角度分析,制约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求职信心不足、就业市场管理不规范等。要整体上提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要从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化核心竞争力培养、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转变社会用人观念等
期刊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现有导师制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不足。从完善导师组制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双导师组”制构建的内涵,探讨了“双导师组制”在四川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实践情况和运行优势。该“双导师组制”对丰富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专业硕士学位;全日制;导师组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
期刊
[摘 要] 国家已经提出了全民创业的理念,高校需要积极应对目前人才市场竞争压力加剧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高校党建工作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重点分析了高校党建和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前提条件和重要意义,从重视程度,教学内容,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了两项高校教育任务融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校党建;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 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和相互促进的两大要素,精品课程建设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和良好载体,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提升了人才培养的水平。本文介绍我院精品课程建设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影响,以期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精品课程;青年教师;能力提升  [中
期刊
[摘 要] 诚信教育是贯彻党的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在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诚信教育是价值观教育,必须将其提高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来认识,诚信是爱国、敬业的道德基础,其主旨就是对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深刻理解和衷心信仰,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和诚意尽责。诚信教育是世界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是要正确对待外在的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实事求是,坚持真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梳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进而提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途径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观点。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进行一些有益思考。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 近十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设置和实施过程存在课程资源相对贫乏,课程意识不够成熟,缺乏专业师资队伍,教师科研能力薄弱,课程评价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从教师培养即高师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能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问题;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1-0068-02
期刊
[摘 要]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人力资本培养的关键所在。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是财经类院校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上好这门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让有限的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这对新建的财经类本科院校而言,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在分析财经类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之后,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对该校西方经济
期刊
[摘 要] 就高等教育而言,不仅需要给学生讲述基础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理论和实践联系能力的发展,更重视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对此,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其德育教育的功能,是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思想特征为切入点,对社会实践德育教育功能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现阶段各大院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