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胡其伟 神力清遒运太虚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s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其伟先生,1929年生,安徽徽州绩溪人,就读于南京私立金陵大学,为西北著名收藏家、杂文家、书法家。现任青海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青海省文化厅文博组专家、青海彩陶文化协会名誉会长。工余写作,以杂文为主,兼及散文随笔、鉴赏古玩奇石等,出版有《银针集》《杂碎集》等。精鉴赏,喜收藏,尤对青海古陶、瓷器、字画颇有研究。同时能诗文,擅书畫,书法作品端庄沉着、清遒浑朴,富文人书卷之风韵。作品被国内著名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美术馆收藏。
  人的生命是个极其复杂的程式,有不尽相同的长度、厚度、广度,有极其丰富的温度色彩、质地,又以不同的形态恣肆汪洋,怒放生命的活力,诠释着同样的走向与阶段却有着每个人各自不同的意义与价值。人生可以被改变的因素有很多,艺术无疑是精神领域中最富奇幻的,人创造艺术,而艺术改变人,创设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生命内容。作为一个艺术家也许你生命本来的形态就是你艺术形态的模样,无需过多做作雕饰,无需功利欲念的追逐,活泼泼融合于本来的恢弘世界,和合会通,一而二,二而一,质朴生命就活在绚烂艺术中,艺术也成就了生命,这样的生命艺术和艺术生命就同时有了升华的意义。书法亦然,书法初由技,由技而达道,如果达不到人生和合之道,人书俱老,永送只是技而已。近来读胡其伟先生书法艺术与其人生之道遂有所感悟。
  胡其伟先生,1929年生,安徽徽州绩溪人,就读于南京私立金陵大学,为西北著名收藏家、杂文家、书法家。现任青海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青海省文化厅文博组专家、青海彩陶文化协会名誉会长。先生工余写作,以杂文为主,兼及散文随笔,鉴赏古玩奇石等,出版有《银针集》《杂碎集》等。精鉴赏,喜收藏,尤对青海古陶、瓷器、字画颇有研究。同时能诗文,擅书画,书法作品端庄沉着、清遒浑朴,富文人书卷之风韵。作品被国内著名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美术馆收藏。
  我感觉先生已将生活生命与他的艺术爱好融为一体,艺遂臻化境,这就是他成就的基础。“老树著花无丑枝”,更多的是生活阅历积淀显现的美丽与对传统的坚守。先生出身书香世家,长辈皆善书,祖父晋接公、外祖父修兹公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洪范五等都是他的学生。他回忆说,儿时记忆,徽州老宅四壁悬挂着刘春霖、熊希龄、徐悲鸿、黄宾虹等人的作品,幼年朝夕相对,耳濡目染,种下了书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的种子。先生是个很坚韧刻苦的人,上小学后,开始临习颜真卿、欧阳询等名家法帖,到高中对二王尤感兴趣,临《兰亭序》成了一种快乐的享受。他临池不辍,无论顺达蹇困,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下来。至今九十多岁,眼不花手不抖,每天习字临帖两小时,成为日课。书道无他,贵在刻苦,贵在有恒。这是先生的教诲,也是实践的心传。保持书法的纯粹,才能致敬传统。胡其伟先生书法作品近年来在国内外屡次获奖,名誉日隆,影响力不断扩大,而其本色未改。他一直很谦虚,始终将自己定位在书法爱好者的位置上,把名利一切都看成是身外之物,秉承了祖辈遗风,恪守旧家传统。他把书法当作生命生活的一部分,传承坚守,刻苦有恒,纯粹清净,不断磨炼,终使人书合一,出入自如,天籁自成。
  胡其伟先生书法初奠基于颜柳楷书,后喜临二王,于《兰亭序》下功夫最多,浸润数十载,晚年形成带有其鲜明个性的风格,端庄沉着,清遒浑朴,极富文人书卷气息。清丽遒劲是其核心,其清在神,得二王法度,字形谨严,气韵潇洒:其遒在骨,而又结体端庄,骨力雄强,无王字流弊的秀媚逞姿,耄耋之年犹能作大小楷书,通篇舒展沉静,书香盈卷,浑朴自然。这固然是几十年线条结构的提炼锻造,略无冗余,也是在意态上自由发挥,正如苏轼所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先生把书法的法度先放置一边,不刻意讲究点画细致均衡,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与才气经历入书,遂呈现自已的独特面目。
  清书法家王梦楼有诗《快雪堂跋》云:“曾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说的是笔力雄浑圆融宏大,我写这篇文章改了两个字“神力清遒运太虚”用作题目,不知是否能对先生书法艺术概括和写照表其万一。仁者寿,先生经过风雨,安详快乐。仁者天地心,先生给我们留下许多启迪,无论是人生还是书法均受益匪浅。最后让我以一首诗祝先生长寿安康,艺术之树长青。《贺其伟夫子吉寿》诗曰:“西海卜邻添上寿,瑶池王母奉春醪。银针起疴苍生重,雪泥薄名青眼高。抟墨生涯惟道义,训彝福慧是辛劳。鄯州可倚徽州梦,一担溪云忆九皋。”
其他文献
1958年,汪东兴到江西任副省长兼农垦厅长。两个月后,他回京向主席说起江西一些综合垦殖场针对劳动者文化低、难以掌握技术,办起了技术学校,效果不错。毛泽东很有感触,建议江西办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6月,江西决定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实行 “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的方针。8月1日,设在南昌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和全省各垦殖场的30所分校同时举行开学典礼,一所自
期刊
陈白一(1926—2014)  原名陈倜,湖南邵阳人,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工笔人物画家。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执行主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省书画研究院院长等职。2005年3月,获“优秀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13年被评为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入选艺术家。陈白一以工笔人物画著名,代表作有《朝鲜少年崔莹会见罗盛教双亲》《欧阳海》《
期刊
中国美术馆自建馆以来,在近一个甲子的岁月里,得到了众多美术家、美术家家属、艺术机构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与慷慨捐赠。  我馆11万件藏品中,有3万余件是捐赠作品。这些作品建构和丰富了中国美术馆的收藏序列,构成了既涵盖中國古代书画、近现代美术作品,又不乏国际美术大家的藏品体系。  我们举办这一建馆以来最大规模的捐赠作品展,旨在向捐赠者致敬!这些捐赠者将珍贵的作品捐赠国家,造福人民。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期刊
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习近平  这段话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出席2018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  2020年11月8日是第二十一个中国记者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关心新闻工作者。他多次發表重要讲话,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为新闻舆论战线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
期刊
时间:2020年5月1日  人物:杜杰 韩修龙  韩修龙(北京《中国书画·艺苑弥珍》杂志执行主编,以下简称“韩”):近年来,社会正在提倡和培养新时代复合型的文艺家。你从最初的书法篆刻家已向学者转型,集写作、书法篆刻、古玺印收藏、印学研究及赵文化研究于一身。传统的中国画,发展到最完备、最完美时期,就是元代文人画的兴起。一幅画作,一般会具备这四个元素,即诗书画印。作为四元素之一的“印”,在一幅画作中,
期刊
宁桂杏、梁兆贵、梁北華、戚茂浪设计作品
期刊
羅浪美术作品选
期刊
陈婷筠,笔名怡霖。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书画院艺委会委员、福建省书协会员、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理事、福建省青联委员、无党派人士。著有散文集《岁月追风人》《月上柳梢头》《追梦霞满天》《人约黄昏后》《梦回花间有呢喃》,诗集《眉眼盈盈处》、书法作品集《婷筠嬉墨》。  近些年,陈婷筠的隶书以其古雅遒劲、峻实拙真的书风和鲜明的辨识度,独树一帜,惊艳书坛。  她的隶书是有书法传统之根的。“陈婷筠在丰富的书法史料面
期刊
摘要:油画自作为西方画种,以精准的造型及色彩独立于世界绘画体系。油画流入到中国已有百年历史之久,到现在,西方油画在中国本土上也孕育成长了一个世纪。现在,油画在中國发展已经明显出现了新的样式——融入中国本土元素进行的创新性油画创作的探索。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对其油画发展不容小觑,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性代表——民间美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更是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带来不少启示。文主要探究的是一个小点—
期刊
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省文联主办的“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陈白一艺术展”于2020年9月15日至2020年10月15日在湖南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是对已故艺术家陈白一先生艺术的集中展示,是湖南省文联携同湖南美术馆、省美协与省画院对这位湖南艺术先贤的致敬与礼赞。我们希望通过对先生艺术步履的靠近与触摸,让观众感受到他生命的饱满与辽阔。  本人在去年参与了湖南美术馆初拟的“陈白一艺术推介方案”的撰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