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于早年间的一本子弟书里读到过这样的唱词:“清早穿上新衣裳,我给姐姐送嫁妆。一送扑粉盒,二送刨花缸。”“刨花缸”——这种当年女人必备的化妆用品,在今天,不知还有哪个女孩子能认识它。
早年玩瓷器小件,我曾属意刨花缸一路。这种器物所蕴涵的闺房巧思和婉约之韵,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国女性所独有的审美形式和审美追求,那样自然的审美创意和审美效果,堪称女性化妆里的经典之物。中国的妆奁文化源远流长,古人“止水鉴容,流水涤发”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殷商之前。唐代诗人徐安期的《催妆诗》说:“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作好春。不须满面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真切地描绘了新娘坐在花烛前对镜化妆的情景。而在这种传统的化妆过程中,重要的护发美发之物就是刨花缸里的“刨花水”——当时最时尚的绿色天然润发、乌发、美发用品。而盛“刨花水”的最好物件就是这种瓷作“刨花缸”。
第一次拿到这种小件瓷器时,我并不知它就叫“刨花缸”,而是以为它是蛐蛐罐,因为它的盖上有着古铜钱式样的气孔。还是奶奶见了告诉我,这东西叫“刨花缸”,不是养蛐蛐的,而是女人的梳妆用品。用它来浸泡榆树皮或是榆木刨花,泡好的粘水可以搽抹头发,既能固定头型,又能让头发光亮。说起来,那当是奶奶的奶奶奶奶们早就开始使用的化妆盒或说“头油盒”。
自从我知道这种小件瓷器称作“刨花缸”之后即开始有意地关注它,多年下来竟也收了十几个。其中两件带有文字题款的最让我喜欢,一件是蝴蝶形蝴蝶纹饰的,上书“寿阳点妆”四字;一件是缺盖元宝形浅绛彩瓷,一面画有仕女,一面为书法,书法四字是“裙钗荆布”。
“寿阳点妆”说的是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在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这一天曾卧于含章殿檐下,微风吹来,腊梅花正好落到公主额头,经汗水渍染,额上即留下梅花五瓣之痕,拂拭不去。皇后见了,十分喜欢,令其保留。于是宫女纷纷效之,在额心描梅为饰,从此即有“梅花妆”流行。这个故事记述于宋代的《太平御览》中,并成为后世文人的极爱之典,不断在诗词里重现此一情境。如元代杨维桢的《香奁八咏·黛眉颦色》云:“索画未成京兆谱,欲啼先学寿阳妆。萧郎忽有归期报,喜色添长一点黄。”明代唐寅题画诗《芭蕉仕女》也曾写道:“佳人春睡倚含章,一瓣梅花点额黄。起对镜自添百媚,至今都学寿阳妆。”而那位在史书里并没有留下多少记载的寿阳公主,也因额头上的这朵小小梅花而青史留名,并成为“正月花神”。刨花缸上使用“寿阳点妆”之典故,可谓天作之合,无形中将这种化妆用品与古时的点妆名典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刨花缸这种化妆文化有了源远流长之意味。
大约是因为奶奶一生朴实的乡间生活情状和刨花缸所洋溢的大众色彩,我对自己收藏的这件有“裙钗荆布”四字的刨花缸更是偏爱,偏爱这四个字的平民性和脱俗气韵,偏爱拥有刨花缸的奶奶也曾这样生活的境界和情致。
“裙钗荆布”即“荆钗布裙”,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形容女人装束的简朴寒素。这也是一个典故,也是出自《太平御览》:“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说的是汉时读书人梁鸿娶孟光为妻,喜欢妻子穿着麻布衣,和她一起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后来晚唐诗人李商隐在《重祭外舅司徒公文》中说:“衣缟带,雅或比於侨吴;荆钗布裙,高义每符於梁孟。”说的也是这件事。这种“裙钗荆布”的生活其实就是“布衣暖,菜根香”的境界,所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多么丰富,而是求得在朴素生活里白头偕老的温存时光。另外,“裙钗荆布”所装饰下的一定是精神的丰富,其中也不乏国色天香。这让我想起早年读金庸《鹿鼎记》第三十九回,韦小宝衣锦还乡时,扬州众官员安排名妓为他唱小曲时的情形:“歌声清雅,每一句都配了琵琶的韵节,时而如流水淙淙,时而如银铃丁丁,最后‘青裙曳长幅’那一句,琵琶声若有若无,缓缓流动,众官无不听得心旷神怡……摇头晃脑。琵琶声一歇,众官齐声喝彩。慕天颜道:‘诗好,曲子好,琵琶也好。当真是荆钗布裙,不掩天香国色。不论做诗唱曲,从淡雅中见天然,那是第一等的功夫了。’”“从淡雅中见天然,那是第一等的功夫了”,这大概就是我所偏爱的刨花缸上“裙钗荆布”四个字的精义罢。
相对来说更适合“裙钗荆布”所用的早期刨花缸以竹、铜、锡质居多,也有紫砂和陶瓷的,清以后则以陶瓷为主。有云叶、海棠、蝴蝶、鹅卵、元宝、圆缸等多种形状,造型玲珑可爱,颇具闺房气息。盖上和侧面均绘有人物花鸟图案,较多见的是婴戏图,且题有诗句、名款。釉色以粉彩为主,也有少量珊瑚红描金的,青花少见。刨花缸虽称为“缸”,但一般高只有寸许,长三寸左右,缸盖上开有古钱纹气孔,那是为了倒置过来,直接可以将刨花水洒在头发上。
刨花缸的使用是从何时开始的,如今已很难说清楚,但时间不会太短,应当是一个漫长的时期。且天下一统,不仅使用区域广泛,各地的称呼也不一样,如中原地区称为“美人胶”,华北地区则称为“粘头树”,上海地区则称为“凝刨花”。在摩丝、发胶这类舶来品还没传到中国之前,从南方到北方,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爱美之女性大都会拥有一两件刨花缸。“刨花”成为女人最离不开的宠物,同时也是最具大众色彩的一种化妆品。我奶奶说她年轻时就有两件刨花缸,一件黄铜的,那上面刻有婴戏图;还有一件同治彩瓷的,云叶形,一头圆一头尖,看上去就如同她的三寸小脚。只可惜,奶奶的两件刨花缸在“文革”破“四旧”时被毁掉了。
刨花为何种树木?一般来说以榆木最好,有时也用桃木、桐木、枣木等。旧时三百六十行,卖刨花即是其中之一。小贩肩扛一条矮脚长凳,凳面前端开有一孔,孔上插一根二尺多长的竹竿,竹竿上挂着一串串叠在一起的刨花,约二寸宽尺半长。板凳上还有一段光溜微黄的榆木,用阔刨轻轻一推,一片薄薄的呈波浪形的刨花就会从刨床上飞出来。姑娘媳妇只花上一两文钱就能买上几片,拿回家中用热水浸泡一会儿即可渗出粘稠的汁液来,然后将其装入刨花缸中。化妆时直接淋上或用小毛刷沾取搽在发上,顷刻间,即光可鉴人,头发梳理定型,纹丝不乱,同时还散发出淡淡的幽香。那情形,如同时下使用的发胶或摩丝一样,不过它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完全的天然绿色,低碳环保。
刨花缸何时退出女人的生活视野,当与凡士林、生发油等化学美发用品的普及有关。如今,任何一个地方可能都不会再有女人使用刨花缸了,代之而起的是数不清的各种品牌的美发护发用品,留下的则是刨花缸作为明清古瓷中的小件,成为古玩市场里的抢手货和收藏品。或许还有谁发思古之幽情,想像《太平御览》中的那两个美人,或“梅花点妆”,或“裙钗荆布”,手托刨花缸,“当窗理云鬓”的前尘影事。(责编:雨岚)
早年玩瓷器小件,我曾属意刨花缸一路。这种器物所蕴涵的闺房巧思和婉约之韵,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国女性所独有的审美形式和审美追求,那样自然的审美创意和审美效果,堪称女性化妆里的经典之物。中国的妆奁文化源远流长,古人“止水鉴容,流水涤发”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殷商之前。唐代诗人徐安期的《催妆诗》说:“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作好春。不须满面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真切地描绘了新娘坐在花烛前对镜化妆的情景。而在这种传统的化妆过程中,重要的护发美发之物就是刨花缸里的“刨花水”——当时最时尚的绿色天然润发、乌发、美发用品。而盛“刨花水”的最好物件就是这种瓷作“刨花缸”。
第一次拿到这种小件瓷器时,我并不知它就叫“刨花缸”,而是以为它是蛐蛐罐,因为它的盖上有着古铜钱式样的气孔。还是奶奶见了告诉我,这东西叫“刨花缸”,不是养蛐蛐的,而是女人的梳妆用品。用它来浸泡榆树皮或是榆木刨花,泡好的粘水可以搽抹头发,既能固定头型,又能让头发光亮。说起来,那当是奶奶的奶奶奶奶们早就开始使用的化妆盒或说“头油盒”。
自从我知道这种小件瓷器称作“刨花缸”之后即开始有意地关注它,多年下来竟也收了十几个。其中两件带有文字题款的最让我喜欢,一件是蝴蝶形蝴蝶纹饰的,上书“寿阳点妆”四字;一件是缺盖元宝形浅绛彩瓷,一面画有仕女,一面为书法,书法四字是“裙钗荆布”。
“寿阳点妆”说的是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在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这一天曾卧于含章殿檐下,微风吹来,腊梅花正好落到公主额头,经汗水渍染,额上即留下梅花五瓣之痕,拂拭不去。皇后见了,十分喜欢,令其保留。于是宫女纷纷效之,在额心描梅为饰,从此即有“梅花妆”流行。这个故事记述于宋代的《太平御览》中,并成为后世文人的极爱之典,不断在诗词里重现此一情境。如元代杨维桢的《香奁八咏·黛眉颦色》云:“索画未成京兆谱,欲啼先学寿阳妆。萧郎忽有归期报,喜色添长一点黄。”明代唐寅题画诗《芭蕉仕女》也曾写道:“佳人春睡倚含章,一瓣梅花点额黄。起对镜自添百媚,至今都学寿阳妆。”而那位在史书里并没有留下多少记载的寿阳公主,也因额头上的这朵小小梅花而青史留名,并成为“正月花神”。刨花缸上使用“寿阳点妆”之典故,可谓天作之合,无形中将这种化妆用品与古时的点妆名典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刨花缸这种化妆文化有了源远流长之意味。
大约是因为奶奶一生朴实的乡间生活情状和刨花缸所洋溢的大众色彩,我对自己收藏的这件有“裙钗荆布”四字的刨花缸更是偏爱,偏爱这四个字的平民性和脱俗气韵,偏爱拥有刨花缸的奶奶也曾这样生活的境界和情致。
“裙钗荆布”即“荆钗布裙”,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形容女人装束的简朴寒素。这也是一个典故,也是出自《太平御览》:“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说的是汉时读书人梁鸿娶孟光为妻,喜欢妻子穿着麻布衣,和她一起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后来晚唐诗人李商隐在《重祭外舅司徒公文》中说:“衣缟带,雅或比於侨吴;荆钗布裙,高义每符於梁孟。”说的也是这件事。这种“裙钗荆布”的生活其实就是“布衣暖,菜根香”的境界,所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多么丰富,而是求得在朴素生活里白头偕老的温存时光。另外,“裙钗荆布”所装饰下的一定是精神的丰富,其中也不乏国色天香。这让我想起早年读金庸《鹿鼎记》第三十九回,韦小宝衣锦还乡时,扬州众官员安排名妓为他唱小曲时的情形:“歌声清雅,每一句都配了琵琶的韵节,时而如流水淙淙,时而如银铃丁丁,最后‘青裙曳长幅’那一句,琵琶声若有若无,缓缓流动,众官无不听得心旷神怡……摇头晃脑。琵琶声一歇,众官齐声喝彩。慕天颜道:‘诗好,曲子好,琵琶也好。当真是荆钗布裙,不掩天香国色。不论做诗唱曲,从淡雅中见天然,那是第一等的功夫了。’”“从淡雅中见天然,那是第一等的功夫了”,这大概就是我所偏爱的刨花缸上“裙钗荆布”四个字的精义罢。
相对来说更适合“裙钗荆布”所用的早期刨花缸以竹、铜、锡质居多,也有紫砂和陶瓷的,清以后则以陶瓷为主。有云叶、海棠、蝴蝶、鹅卵、元宝、圆缸等多种形状,造型玲珑可爱,颇具闺房气息。盖上和侧面均绘有人物花鸟图案,较多见的是婴戏图,且题有诗句、名款。釉色以粉彩为主,也有少量珊瑚红描金的,青花少见。刨花缸虽称为“缸”,但一般高只有寸许,长三寸左右,缸盖上开有古钱纹气孔,那是为了倒置过来,直接可以将刨花水洒在头发上。
刨花缸的使用是从何时开始的,如今已很难说清楚,但时间不会太短,应当是一个漫长的时期。且天下一统,不仅使用区域广泛,各地的称呼也不一样,如中原地区称为“美人胶”,华北地区则称为“粘头树”,上海地区则称为“凝刨花”。在摩丝、发胶这类舶来品还没传到中国之前,从南方到北方,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爱美之女性大都会拥有一两件刨花缸。“刨花”成为女人最离不开的宠物,同时也是最具大众色彩的一种化妆品。我奶奶说她年轻时就有两件刨花缸,一件黄铜的,那上面刻有婴戏图;还有一件同治彩瓷的,云叶形,一头圆一头尖,看上去就如同她的三寸小脚。只可惜,奶奶的两件刨花缸在“文革”破“四旧”时被毁掉了。
刨花为何种树木?一般来说以榆木最好,有时也用桃木、桐木、枣木等。旧时三百六十行,卖刨花即是其中之一。小贩肩扛一条矮脚长凳,凳面前端开有一孔,孔上插一根二尺多长的竹竿,竹竿上挂着一串串叠在一起的刨花,约二寸宽尺半长。板凳上还有一段光溜微黄的榆木,用阔刨轻轻一推,一片薄薄的呈波浪形的刨花就会从刨床上飞出来。姑娘媳妇只花上一两文钱就能买上几片,拿回家中用热水浸泡一会儿即可渗出粘稠的汁液来,然后将其装入刨花缸中。化妆时直接淋上或用小毛刷沾取搽在发上,顷刻间,即光可鉴人,头发梳理定型,纹丝不乱,同时还散发出淡淡的幽香。那情形,如同时下使用的发胶或摩丝一样,不过它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完全的天然绿色,低碳环保。
刨花缸何时退出女人的生活视野,当与凡士林、生发油等化学美发用品的普及有关。如今,任何一个地方可能都不会再有女人使用刨花缸了,代之而起的是数不清的各种品牌的美发护发用品,留下的则是刨花缸作为明清古瓷中的小件,成为古玩市场里的抢手货和收藏品。或许还有谁发思古之幽情,想像《太平御览》中的那两个美人,或“梅花点妆”,或“裙钗荆布”,手托刨花缸,“当窗理云鬓”的前尘影事。(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