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制香 香魂永驻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wang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香制作工艺


  工具、器材:
  压条器(桩子、筒子、杠子)、箩儿(承载香条在阳光下曝晒干燥的器具)、香案(承载压制出的柔软香条并进行排列成形、切割、裁刀)、大香匙(穿楗的器具)、云香模(“拐子”、浅缸、分匙、小香匙)

  选料:
  原材料 主要包括骨料、黏结料、助燃料、香料。骨料主要是“末子”(木粉),要求没有异味,是从杨、柳、柞、椴木之类干燥而新鲜的木材粉碎而来。细度一般在100目左右。传统黏结料是榆皮粉(俗称榆皮面),作用就是将骨料黏结在一起,使做出来的香条不易疏脆断折。榆皮面主要是取贴近榆树干的内皮磨粉,黏性强,而表面的老皮要刮掉一些弃之。含老皮少的颜色乳白(俗称白榆粉),质量上乘;含老皮多的色暗(俗叫红榆粉)。骨料和榆皮粉的重量比约为10:7~7.5。硝适量,作为助燃剂,防“熄火”。
  香料 香料可以是多种天然香料,如柏香、檀香、沉香、人造香精等。
  交城大营云香、线香使用的以柏香为主,即是从粉碎柏叶、柏枝、柏木得到的香料。这些较为大众化的原材料在交城县当地都有生产。特殊要求的也可以用中药的香辛料,如八角、茴香等代替,产量不多。“楗子”是必不可少的材料。它是一种称为“茧草”的主茎。长一米左右,细长且具韧性,趁香条未干时穿刺在香条上,使制成的图形固定下来,起到支撑作用。
  制作步骤:
  将原材料包括骨料、黏结料、助燃料、香料加开水搅拌好的面团,强调软硬适度及韧性。使用类似厨具河捞床式的工具加工,从独孔模具的孔中挤压出粗细均匀的香条,然后再按照所需造型或直或曲、长短加工后排列晒干,经包装后即可出厂。具体过程如下:
  1.配料:末子、榆皮面、香料(主要是柏树枝叶粉末)、火硝、开水。

  2.和面:在敞口缸瓮中进行。在原料中加入约80 ℃~100 ℃的热水,水量根据配合比例进行适量增减,软硬适当,完全靠经验、手感掌握。水的重量约占50%。用“拐子”反复搅拌挤轧、揉和,使面泥细密柔韧而无间隙空气。约“醒”半小时,使其成为韧性塑性很强的面团。
  3.加工:把揉好的“面团”加工为圆柱状,然后把成形的面团放入了压条机压置瓷实了。

  4.擠压成条:放入挤压机中,在液压下压出细面条状的线香香条。用一种类似厨具河捞床式的特制土机械来进行。由杠杆、桩子、挤压杵、挤压筒和模具组成,将和好的棒形面泥放入挤压筒内,用杠杆挤压杵向下挤压,受压后的面泥由模具孔中挤出,即变成了所需的香条软坯。一个普通大小的云香长度在8米左右。

  5.摆放成型:慢慢拉起挤压成条的线香线条,开始在写古篆字模具的凹槽里回盘,这香条绝对不能断,须一条线盘到底。盘完之后,取出一种交城文峪河中特有的剪草“楗子”进行穿线固定。使弯曲香条相互连接定型,以便晒干后可以保持图形,在移动中不易折损变形。
  6.翻香案:将穿插好的云香从香案上翻到“香罗”上,然后将香罗摆放在阳光下晒干。

  7.晾晒:把做好的云儿香全部端放于室外,摆放整整齐齐,晾晒也非常讲究,是要把云香放在阳光下晒干。
其他文献
一方墨,在砚台上细细研开,與水交融,随笔行染在纸上。晕出风云变幻,留下岁月无痕。笔和墨,这对文房双杰,伴随着晨钟暮鼓,被文人墨客代代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色笔墨轮番登场,传统的毛笔和墨锭慢慢地退出了日常生活的舞台,但是它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恒久不变,因为那是烙印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文化情怀。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古称绛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已有1 400余年的历史。新绛县以手工业发达著称于世
期刊
前不久,我有幸到“科大讯飞”实地观摩该公司研发的智能语音系统,被其语音识别的快速、机智、强纠错能力等所震撼和折服。以前在科幻作品中描述的场景,今天切切实实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 EO李彦宏乘坐百度無人驾驶汽车上北京五环的事件正引发大家热议,马上又被杭州街头阿里巴巴第一家无人超市开业的新闻刷屏,就在我写稿的此刻,山西大学博雅报告厅内,李彦宏正以“技术改变世界AI开启新时代”为题,在做
期刊
积文斋毛笔选料精良,制作精湛,技艺炉火纯青。具有尖、圆、齐、健、不开叉之特点。尖,是指笔锋尖如锥状;圆,是指笔肚浑圆状如竹笋;齐,是指笔锋齐,无参差现象;健,是指书写时有弹性,落笔时苍劲有力,收笔时毫峰挺立。只有制作出具有这几个特点的毛笔,才能在书写时实现“万毫齐力”的手感。  绛州人民几千年来总结的制笔智慧,让绛州毛笔得以形成这样的特点,而至今仍在坚持的手工制作,让这些优良传统得以延续。积文斋毛
期刊
墨之形不外乎浓、淡、干、湿;墨之性离不开重、逸、燥、润。积文斋的墨锭生产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主要为手工制作,经过选料、配料、锤、揉、压等工序,其产品有大条、小条、圆条、长方条等类型。  积文斋墨锭捶打是个力气活,生产工人仅捶打一项就要百遍,揉与压需用巧劲,只有这样制作出来的墨锭才能质细蕴光,不胶不涩。研墨写字,烏黑铮亮;挥毫作书,不浸不晕、经年不衰、字迹如新;泼墨画画,幽香淡浓,尽如人意。  积文
期刊
山西省運城市万荣县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丰富多彩。当地的锣鼓艺术异彩纷呈,但一枝独秀的当属皇甫高家庄的软槌锣鼓。鼓槌不是采用硬质杂木旋转而成,而是用麻绳扭结而成,因其质地柔软而有韧性,所以取名“软槌”。高家庄软槌锣鼓(下简称高家锣鼓)历经两千年旗帜不倒,依然龙啸虎吟,气吞山河,盛传至今。近年来,经锣鼓艺人不断创新表演形式和包装模式,使高家锣鼓走上了更为广阔的艺术舞
期刊
立秋后的天气没有一点转凉的意思,“秋老虎”依旧发威。趁着双休,来到乡下看望姥爷,正好可以借机躲避城市的喧嚣与燥热。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切都是那么惬意。傍晚时分,下起了雨,我待在窗前静静地望着窗外的一切。院子里有姥爷种的各种新鲜蔬菜,窗台下面各式各样的花,还有那只被姥爷训练地能说“你好”“谢谢”的鹦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不就是好多人所追求的“向往的生活”吗?  我望着眼前这美好的一切,突然一只
期刊
在“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科学之友》作为会刊单位参加了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委托山西省非遗保护促进会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列采风活动,目的是弘扬工匠精神,传承手工技艺。通过实地走访山西省新绛县、稷山县多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采风团成员被传承人不忘初心、执着坚守、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深深震撼。  是他们,不忘初心,恪守技艺。一块小小的绛州澄泥砚的诞生
期刊
绛州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跟其他地区大致相同,主要包括选材、制板、绘稿、上稿、雕刻、印刷、填色、装裱等。  第一步:选材、制板  绛州木版年画的板材多用当地多产的枣木、杜梨木、梨木、果木等坚硬耐磨的材质。木板经过解板、阴干后,再经过浸泡、蒸煮、烘烤、封蜡等程序才可备用。这样做出的板雕刻时不起毛、不掉块、易行刀,而且虫不蛀,经久耐用。  第二步:创作画稿  创作画稿大致有两种方式:一是画工自己创作。如“
期刊
民间工艺美术是民众精神需求的一种产物,绛州木版年画斑驳的画卷中凝聚着共同的民族记忆,祝福祈祥、镇恶避邪等已成为这类民间美术品的重要内涵。  《关公读春秋》  《关公读春秋》,也叫《夜读春秋》。“画中关公头着巾饰,身披铠甲战袍,身后站着周仓,头戴倒缨盔,双手护持偃月刀;身前站义子关平,身着铠甲腰裙,头戴武盔,腰带宝剑护卫。线条匀称,疏密有致,人物主次分明,刻工精细。”《关公读春秋》明代古版  《春牛
期刊
《门神》  山西绛州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发端于宋金,兴盛于明清。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绛州木版年画逐渐进入衰落期,原有的作坊均已停产歇业,老版也散失民间,这一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局面。怀着对文化遗产惨遭破坏的痛心和对木版年画的痴迷,山西新绛县文化局退休干部吴百锁决心抢救绛州木版年画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在多年不断收集抢救古版、学习版画技艺的基础上,吴百锁于2007年创建了绛州木版年画研制所(二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