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的八小时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ju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午刚从菜地挖出来的萝卜,每公斤才0.9元,几经辗转,下午卖到市民手中时,却变成了每公斤2.7元~3元,价格翻了3倍。
  11月10日,笔者深入潼南县桂林镇蔬菜基地,从萝卜出产一直跟随,直到进入市民的菜篮子,见证了萝卜价格上涨的全过程。
  
  菜农收购商
  每公斤0.9元
  11月10日上午10时,重庆市潼南县桂林镇无公害蔬菜基地。该镇小舟村5社菜农古双飞,正把自家2亩6分地的萝卜卖给蔬菜收购商肖老板。3645公斤萝卜,以每公斤0.9元价格成交,共获得了3280元。
  接过白花花的票子,古双飞却边数边叫苦:“太贱了,除了本钱没啥剩的,按这个价格,我都不想种菜了。”古双飞说,她种2亩6分地的萝卜,肥料钱按每亩800元算,要2000元,种子钱、塑料薄膜、药钱等要250元,收萝卜、洗萝卜,请6个当地农民忙了两个半天,共开了300元工资,卖萝卜3280元,除去本钱,只剩700多元。种一季萝卜要两个多月,“两个多月就收入这点钱,不如在城里擦皮鞋。”
  收购商 批发商
  每公斤1.1元
  除了菜农古双飞的3645公斤萝卜,蔬菜收购商肖老板在小舟村5社共收到11吨萝卜。
  下午3时许,盘溪蔬菜批发市场,肖老板把11吨萝卜整车卖给市场内的批发商,每公斤卖成1.1元。
  肖老板说,每公斤加两角钱,除去损耗,虽有2000元毛利,但除去700元运费、256元批发市场进场费、180元上下车费、120元袋子和绳子费、司机和自己途中的120元生活费等,只剩600多元纯利润。由于他是与另一个人合伙,平摊下来,每人只有300多元纯利,“为挣这300元,我们得熬更守夜两天。”
  批发商菜贩
  每公斤1.2元
  盘溪市场的批发商接过肖老板的一车萝卜后,立刻发给菜贩。
  菜贩们大多是熟客,对批发市场哪种蔬菜什么时候到货,找谁进货,都十分清楚。下午4时许,来自南坪的一个菜贩,在盘溪蔬菜批发市场很快便进了一车萝卜,价格是每公斤1.2元。
  尽管批发商每公斤只赚1角钱,但他基本上是先在市场收货又在市场出货,不需长途运输,没有太多成本。而且出货量不小,利润还算可以。
  菜贩摊贩
  每公斤1.4元
  下午4时40分,这车萝卜被菜贩拉到了南坪正扬农贸市场批发给市场摊贩,每公斤涨到了1.4元。
  摊贩市民
  下午6时 每公斤2.7元~3元
  摊贩将萝卜摆上菜摊时,每公斤1.4元的萝卜按大小,变成了2.7元、2.8元、3元三个档次。
  下午6时,正是下班买菜的高峰时段,南坪的舒女士买了2公斤萝卜回家炖排骨,她选了最便宜的,付了5.4元。
  就这样,潼南蔬菜基地的萝卜,从出产时的每公斤0.9元,到市民菜篮子时,价格翻了3倍。
  声音
  市民:没想到涨这么快
  舒女士是土生土长的南坪人,她的印象中,市场上的萝卜曾卖过每公斤1角钱。“没想到会涨得这么快,现在吃萝卜,比当年吃肉都贵。”
  
  菜农:心理有点不平衡
  潼南县桂林镇小舟村的菜农张小波说,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萝卜,每公斤不到1元钱,市民却要花三倍的钱才买到,“心理有点不平衡。”
  
  超市“直销”
  每公斤萝卜只卖1.36元
  下午,记者在永辉超市较场口店发现,同样来自潼南蔬菜基地的萝卜,每公斤只卖1.36元。超市生鲜部李经理说,超市的蔬菜、大米等,是直接从基地运来的,减少了农贸市场的几道批发环节,节省了几次运费、转手的成本。他说,萝卜在基地收成每公斤0.96元至1.04元,卖1.36元,除去2角钱的成本,仍要赚2角左右。
  李经理认为,很多商品,从出产地到市民购买,价格要翻几倍,就是因为中间环节太多。
  
  记者手记
  减少中间环节是关键
  
  潼南萝卜从出产到市民菜篮子,价格翻了三倍,记者全程跟踪发现,罪魁祸首是中间环节太多造成。市场上的很多小菜,几经转手盘成“肉价”,也是同样原因。
  其实,萝卜等蔬菜从出产到最终卖到市民手中,虽然价格翻了几倍,但菜农、中间商等,谁都不是暴利获得者,每一个环节除去成本,也都所剩无几,只因为环节太多,吃亏的最终是买菜的市民。
  好在,记者发现,市内部分大型农产品基地,正尝试“直销”的流通方式,减少繁琐的流通环节,剔除利益盘剥。希望,这种“直销”模式能遍地开花。
其他文献
天热来碗消暑汤  炎热季节,喝一碗清凉解乏的消暑汤,既饱了口福,又除了暑热,实在惬意。本期给大家介绍4款方便、易做的消暑汤。  生地冬瓜煲排骨汤:生地0.1kg,冬瓜1kg,排骨0.5kg,生姜适量,蜜枣3个,一起熬制。这款汤的特点是加入了生地,既能凉血,又能滋阴,且味香清甜。李时珍对生地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肥胖的人大多体热,冬瓜能下气、清热,有助于减肥。炖煮时,冬瓜不要
期刊
短期育肥羊必须要补喂精料,而合理的精料搭配可达到用料少、增重快的效果。下面推荐几种常用的精料配方:  1. 碎玉米40%~45%,麦麸25%~30%,熟豆饼15%~20%,菜籽饼10%~15%,食盐0.5%~1%,把总量调整到100%。  2. 碎玉米74%,麦麸10%,熟豆饼14%,骨粉1.5%,食盐0.5%。  3. 山芋粉57%,饼类30%,麸皮10%,骨粉2%,食盐1%。  4. 注意事项
期刊
供应波尔山羊、西门塔尔牛等   常年供应小尾寒羊、波尔山羊、肉牛、鲁西黄牛、西门塔尔牛、改良牛犊等。我方向客户郑重承诺:运输途中伤亡损失由我场承担,免费为客户办理检疫手续、提供养殖技术。客户可自由选购,欢迎来电或来我单位实地考察。  联系人:侯昭峰  电 话:13465779198 13505476648  地 址:山东省济宁畜牧开发区畜旺牛羊养殖场    供应猕猴桃实生苗   大量供应各种猕猴桃
期刊
河南省栾川县石庙镇:短信平台搭建干群“连心桥”  近日,家住河南省栾川县石庙镇龙潭村的妇女主任闫霞收到了多条来自石庙镇政府发送的“山洪灾害日常防御小常识”的手机短信,在同其他村民的聊天中,她得知各村群众都收到了这样的短信,村民都说:“现在好了,通过手机发送信息,我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及时知晓镇、村的大小事务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  “短信平台”是石庙镇落实市、县环境创优工作的一项有益尝试。
期刊
鸡毛深加工技术  一、鸡毛的分类  露在鸡体外的称外羽,如翼羽、背羽、腰羽;贴皮遮没部分称绒羽,简称绒毛。羽毛的产量为活重的7.6%~8.6%,如能广泛收集,加工利用,可制出大量的枕芯、被垫、背心、航空登山用衣和军用睡袋,大羽毛还可制羽毛扇、羽毛球及箭羽等。  二、羽毛的采集与保藏  1. 采集:拔毛有干拔和湿拔两种,以干拔为佳。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湿拔,羽毛含水量大,需晾干保藏。  收集鸡体的绒毛
期刊
有一个镜头至今难以忘怀: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2007年教师节特别节目,祖国大西北的一个小学老师,脚穿一双30元的皮鞋,下身穿一条25元的西裤,其沧桑的面容和崭新的皮鞋、西裤极不相称。在镜头里,他轻声地说,要不是来北京参加节目,他还舍不得买……这套装束,是他有生以来最珍贵、最奢侈的消费。  有一段日记至今铭记在心:这个世界,有一种人,用朴素的守望抵御尘世的喧嚣和物欲的诱惑,执著地坚守在偏远乡村的书桌前
期刊
摩擦按摩颈部: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两侧,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然后双手十指交叉置于脑后,左右来回擦至发热。而后,可以配合一些转头动作,头前俯时脖子尽量前伸,左右转时幅度不宜过大,做30个循环即可。  运动肩部:双手放在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肩先由后向前旋转1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10次,接下来做双肩上提、放下的反复运动,每次耸肩尽量使肌肉有紧迫感,放松时也要尽量使肌肉松弛。  两脚画圈:活动踝关节
期刊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系列报道《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报道,随着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全部到位,今年(2010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52%,开启机械作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新时代。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就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实力有限,农业机械化的步履十分缓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还不能大量生产拖拉机和汽油前,只能在合作化的
期刊
国外农业装备的水平和特点,主要以经济发达的美、德、法、英、澳大利亚等为代表。这些国家在农业生产、农作物种植、土地经营规模、农民经济收入、社会化服务体系、自然条件以及使用的农业装备和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典型性。  美国  美国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美国工业如机械、化肥、航空航天等方面为农业提供了大量农业机械、化肥、农用飞机等先进生产资料和装备,使农业几十年以来一直成为主要出口产业。美
期刊
1958年7月20日,新中国生产的第一台拖拉机在洛阳第一拖拉机厂诞生。从此,中国农机工业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走上了历史舞台,“东方红”拖拉机在中国一拖的孕育下,一度占据了中国的大半个农机市场。    2010年10月30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彩旗飘扬、锣鼓喧天,2010年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CAMF2010)隆重开幕。    亚洲最大规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