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让阅读教学焕发新精彩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w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细品读文本,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细读文本,不仅是对文章的精美辞藻进行分析,对精彩句段进行揣摩,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细读中对文本的写作技巧心领神会,对作者的写作魅力有所体会,夯实他们的语文基础。如何让学生养成细读的习惯,感受其中的乐趣,从而愿意读、乐于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探索的话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阐述,揭秘文本细读的方法。
  一、细读的乐趣,从问题导读开始
  文本的细读,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点着眼。小学生因其心理年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特点,还是喜欢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阅读文本,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从文本中提炼出学生感兴趣或者本身就很有趣的话题作为引导,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开展文本细读做准备。
  以《漏》(三下)一课为例。这是一则民间故事,包含幻想,带着异想天开的成分,但是又基于实际生活,赞美了正直善良,讽刺了愚蠢呆笨又做贼心虚的人。尽管民间故事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但是乐于阅读漫画、喜剧校园小说的学生未必感兴趣,加之课文篇幅较长,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初就不太高。笔者在教学初始,用几个问题来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你对老虎有什么了解?‘贼’这个字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我们今天课文里的老虎却不像大家说的那样威风凛凛,竟然和小偷一起滚下了山坡。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寻找答案吧!”
  这样的问题导读,让学生对故事情节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文本的详细阅读也就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经过细读,他们会对老虎和贼这两个形象进行分析,从而有更深的了解。抓住文本中学生耳熟能详的形象,找到该形象颠覆日常印象的点,以此作为学生的阅读动力,就能很好地为开展细读做铺垫。
  二、文本的奥秘,从趣味语句中发现
  趣味导读,即在问题导读的基础上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较之前者,趣味导读有着更强的指向性,学生的思考围绕着文本的教学重难点展开。
  一篇课文,有很多亮点,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单元主题等进行筛选,对重点品读的语句进行设定,加之以巧妙的教学设计进行串联,以便学生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如“童年的百花园”章节(三下第六单元)中,要引导学生发现童年的“真、善、美”,能够尝试写出一个人的特点,在本单元的细读文本活动中,就要把感受句子中蕴藏的童年美好挖掘出来,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在教学《童年的水墨画》时,笔者在文本细读时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笑声蹦跳”等语句,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身临其境去感受童年生活的愉悦、无忧无虑。
  在《剃头大师》一文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的教学重点放在对人物形象的感知上。“小沙”的性格特点,“我”的性格特点作者都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表现出来的?与学生一起在细细品读中发现: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把人物形象写得入木三分。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很好地了解了课文的主题思想,更學会了写人物的方法。笔者结合单元习作内容,让他们尝试说一个身边有特点的人,为习作打好基础,一举多得。
  准确提炼精彩语句,适当取舍,让学生在重点思考中实现对文本的精读,就能达到阅读教学该有的深刻效果。
  三、真实体验,由技术辅助实现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不理解、读不懂的情形,这是受他们生活阅历的影响。这个时候,阅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在指导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用图文、视频等形式增强学生的阅读画面感、真实感,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以《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为例。这是一首具有浓郁春天色彩又充满清新之风的诗歌,虽然没有艰涩难懂的语言,但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难以想象出诗中描绘的画面,不知“蒌蒿”“芦芽”为何物。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和文字简介,让学生认识事物、欣赏风景,做到视听结合、情境结合,给学生带来直达心灵的课堂体验,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再比如,微视频正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帮手,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内容翔实的细读导学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播放,还可以放在家校交流平台,供学生预习或复习使用,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四、细读感悟,从各抒己见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同学之间高效的互动会使他们的想法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的环节,引导他们各抒己见,拓展思维,相互学习。
  如,在《花钟》一课的细读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对文中自己喜欢的写作方法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学生们交流了自己认为精妙的地方,分享了自己喜欢的精彩语句及掌握的新词,对文中一些句子表达的精当进行了剖析等。这样的交流,可以看出学生们通过细读环节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学习了新的表达技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重视文本细读,为语文积淀还不够多的小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交流平台,让他们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策略组织细读教学,形成常读、爱读的氛围,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在小学水墨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方面整合美术课程资源,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生动形象地呈现水墨画的教学内容,创设典雅的艺术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促进学生在美术实践中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一、水墨画教学的课程资源整合  (一)引入地方文化资源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艺术的生活态度是美术教学的终极目标,在美术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通过丰富多变的画笔,把内心情感转化为美好的画卷。
期刊
小学低段语文读写训练的重点之一是看图写话练习,也是习作教学的起步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不断优化看图写话的教学策略。  一、仔细观察,聚焦重点  指导学生看图写话,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是读懂图画的意思。怎样指导学生基于读图训练提高观察能力呢?重中之重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图画的方法策略。从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教学时可以先从观察单幅图开始。与多幅图相比,单幅图的信息相
期刊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阅读体系由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整本书阅读构成,其中,略读课文是这个阅读体系中的关键内容,担负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教學任务。教师要准确把握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目标定位和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略读课文阅读中迁移方法、夯实素养、获得新知。  一、整合教学内容  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是引导学生迁移运用精读课文的阅读策略,不需要像精读课文那样对文本的每句话进行字斟句酌,需要教师在研读文
期刊
对于小学音乐学习而言,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不但涵盖乐理知识的学习,还包含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围绕教材教给学生基本的音乐常识,还要无痕地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在一些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把音乐学习窄化成学习音乐知识,忽略了音乐学科对于塑造学生审美素养的促进作用。理想的音乐学习是关注学习主体情感发展和素养提升的
期刊
为表彰在行为医学基础、临床、卫生预防等方面作出大量辛勤工作并总结出高质量论文的科技人员,促进行为医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提高研究水平,我刊2006年继续开展了中国行为医学科学“十佳论著”和“优秀论文”的评选。评选工作由中国行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组织,包括编委、专家评议和读者评议,共评出“十佳论著”10篇、“优秀论著”30篇(名单详见本刊网站)。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改革的今天,学生的情感发展已成为教育的三维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尊重学生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之一。  一、尊重孩子的需要  孩子有其不同于大人的心理、性格、情感、需要,教师要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目光看世界,用孩子般的心灵体会喜悦、悲伤;从孩子的实际着想,设计教育教学内容、方法,以适应孩子身心发展特点。  (
期刊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自2006年12月开始启动加入国际行为医学会的工作,经过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的不懈努力,按照国际行为医学会的要求,先后向国际行为医学会递交了人会申请、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章程(the charter of the CSBM)、、细则(BylawsoftheCSBM)、委员会委员名册(A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members of CSBM)
期刊
期刊
以往的遗传学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然而却未能发现确切的致病基因,疾病的遗传异质性和症状的复杂性是其主要的局限。寻找精神分裂症的内表型代替质量形状来进行遗传学研究可能克服这种局限性^[1],并更好地反映疾病的特质,作为预测精神分裂症的指标。以认知功能指标作为精神分裂症可能的内表型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STROOP色词干扰试验是经典的检测执行功能和持续注意力的神经心理学测验。
期刊
摘 要:所谓信息技术,就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和应用的技术。在阅读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积累素材,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情可抒;拓展素材资源,让学生有事可叙;丰富素材内涵,让学生有感可发。在课外阅读中利用信息技术积累习作素材,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鼓励学生海量阅读;悉心选择习作素材,建设习作素材资源库;对素材进行分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