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葵花的配方施肥技术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日葵产是油料科作物,不是我县的主栽作物,但是随着这几年市场行情的一路走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大面积的种植葵花,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发展成为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特别是最近两年,由于受到了病害、虫害等自然因素的制约,种植面积以及产量、质量有所下降,严重影响了葵农的积极性。要提高葵花的产量就必须注重葵花的施肥技术
  1.葵花的主要特性
  1.1生育期
  葵花的生育期是指从出苗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天数。一般为85—120天以上
  1.2生育时期
  葵花的整个生育期分为幼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四个生育时期。
  2、 葵花的需肥规律
  葵花是一种耐贫瘠但产量很低的作物,但施肥后能提高产量,花盘形成至开花期是葵花需肥的高峰期,从出苗到花盘的形成需磷肥较多,花盘的形成到开花终期需氮肥较多,花盘形成到蜡熟期需钾肥最多,因此葵花的施肥前期应以磷为主,中后期应以氮、钾为主。葵花对氮、磷、钾三要素需求量的顺序是钾素最多、氮素次之、磷素较少。大量的田间试验表明每生产100公斤葵花籽实需纯氮4.4-6.5公斤,纯磷1.5-2.5公斤、纯钾6-8公斤。此外还需要一定量的微量元素。
  3、施肥技术
  施肥的原则是施足基肥、重施种肥、适时追肥
  3.1基肥
  因为葵花植株高大,根群深广,必须施足底肥。可用人粪尿、堆肥、绿肥等肥效长、营养齐全的肥料,以满足葵花整个生育期对肥料的需要。一般每公顷施优质农家肥30-45吨。可结合耙地撒施或结合播种进行条施。基肥数量少时,也可穴施,但墒情不好时不应该用这种施肥方法。底肥最好在农肥中掺入磷肥一起堆沤,即可减少氮素的损失,又可促进磷素的分解,更好的满足葵花苗期的需要,比做追肥的效果要好。底肥中掺入的磷肥的数量以2%-3%为宜。
  3.2种肥
  种肥的用量少,要求速效优质。播种时埯施或条施沟内,以促进早发苗。种肥可用优质腐熟的人粪尿、草木灰以及尿素、硝酸铵、氯化钾等各种化肥。磷肥做种肥最好与有机肥结合深施。一般每公顷人粪尿7500公斤,用化肥时,每公顷用纯氮45-60公斤,纯磷30-45公斤,纯钾105-120公斤,或草木灰1500公斤与细肥土拌匀后施用。
  施用化肥时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以免烧伤种子、幼根。微量元素肥料用于拌种比作种肥用量少效果好。一般0.5公斤只需拌锰锌肥4-5克。如做种肥每公顷则需锰锌肥15-22.5公斤。
  3.3追肥。在葵花生育期间适当追肥,增产显著。食用型葵花可在8叶期和始花期两次追肥或在8叶期一次追肥;油用型葵花则以现蕾时一次追肥效果好。前期追肥以氮肥为主。生育中后期追施速钾有较好的增产效果。追肥方法有条施和穴施两种。条施可用开沟器在行间开长沟,撒入化肥后覆土搂平。穴施可在距葵花根茎10-15厘米处开8厘米深穴,施肥后覆土。一般每公顷追施尿素105-150公斤或硝酸铵150-225公斤,磷酸二铵100-175公斤,氯化钾150公斤。葵花中后期缺素可进行叶喷。用0.1%的尿素溶液或0.005%的锌钼锰硼等微肥进行叶喷,既能增产又能提高含油量。特别是硼肥对葵花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在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4mg/公斤(ppm)时,应增施硼肥,开花期叶喷速乐硼,效果更好。
  4、 水分管理。向日葵植株高大需水量较多,一株油用向日葵一生需水200-250千克,一株食用向日葵一生需水350-500千克,向日葵不同生育期需水量也各有差异。以出苗到现蕾期需水较少,占一生的19%-20%,一般如果土壤不是因旱过分的缺水,苗期可不用浇水,实行蹲苗促使根系下扎;从现蕾到开花灌浆期是需水高峰期,占一生的需水量的50%,此期如水分不足则会严重影响产量,此期如干旱则需灌水3次。采用喷、滴管方法;若进行沟灌需灌水至垄高2/3,使水渗到根部,灌后地表干白时要及时松土保墒;雨季及湿涝地块采用高培土、深开沟方法排渍防涝。
  5、 适时收获。用手在向日葵的葵盘中间取一粒葵子,剥开如果仁满且稍硬即可采收!(注意边缘处成熟早,中间成熟晚,要以中间的为准)
  (作者单位:162400黑龙江省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其他文献
一、整地保墒  鉴于土壤含水量低,整地是保证一次播种出全苗的基础。准备播种玉米的原垄地块要早灭茬,并秋深耕,要在前茬农作物收获后进行,深耕同时结合秸秆还田,一般施农家肥60~75t/hm2,尽量多施,以利于抗旱。耕深20~30cm可以促进土壤熟化,积蓄雨雪,沉实土壤。前茬腾地晚,来不及深耕,应尽早春耕,随耕随耙肪止跑墒,耕深以10~13cm为宜。  二、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良种时必须根据品种
引种是向生产提供新品种的主要途径之一,方法简便易行,收效快,能在短时期内,加速优良品种的普及和品种的更新换代。  引种的依据 引种时,首先必须掌握原产地与引种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程度以及引进品种的感温性与感光性的强弱。其次是根据品种的温、光反应的特性,掌握耕作技术,才能取得成效。任何一个品种,都是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它的生长和发育,就要求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引种时,还要考虑到作物对日照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