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21日晴
很小很小的时候,大家还住着土房,吃着柴火饭,喝着村口热水房里几毛钱的热水。
那时的我便对奶奶烧饭的茅屋有了深深的记忆。小时候家里过得不好,因此我们常会去奶奶家吃顿晚饭。奶奶说着家乡难懂的方言,勤快地跑去收拾桌椅,拿出被熏黑的筷子和沾着水珠的白瓷碗。我跟在奶奶身后进了厨房。
说是厨房,其实是屋子旁的一个小茅草屋,旁边有几棵又歪又矮的柿子树。这柿子树一年到头结不了几个红柿子,南方多阴雨,豆大的雨珠像从天而降的枪子,打在青的柿子上,一个晚上,大部分青柿子变成了柿子树的肥料,滋养下一代也要历经苦难的青柿子们。再说回这“厨房”,地方很小,仅有两人有余的空地,事实上炉子占了一半的体积,剩下的是柴火堆和一大一小的竹凳。那小竹凳是爷爷为我做的,见我喜欢在茅屋里添柴火,便为我做了这极简陋的小竹凳。
这茅屋即使是早上,也很昏暗,倒也不失静谧。早些时候的孩子没有手机玩。把整个村子都当作是他们的乐园。我并不常跑到茅屋里来玩,更多的是和伙伴们穿梭在不知名的小巷里,拿石头吓跑村子里的狗。但在屋子里的光景是寧静的,它仿佛有种魔力使我安静。这屋子散发着很多味道:炉灰味、木头的霉味。最重要的是阳光的气息。记忆中的阳光白白的绸缎,带着光洁,穿过密密的茅草的空隙,它总能找到这些空隙,然后照在灰白的水泥地上。我坐在小竹凳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光的身影一那在空中流动的灰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这里一坐又是一下午的光景。
晚上奶奶在这里烧饭,我便坐在这里添柴。炉子上放着一口黑乎乎的大铁锅,奶奶先往里面加井里捞上来的水。拿铲子划两下,再将水倒掉便开始煮饭了。柴火是现成的,我不清楚是谁劈的柴,爷爷生病腿脚不便,奶奶更是缠了小脚,看起来十分瘦弱。不管怎样它都这样堆在那里,似乎总是那么高,烧不尽。
没有电饭煲,饭也是直接在炉子里烧。我虽然不记得奶奶是如何烧饭的,但这时候她便空闲下来,和我闲谈起来,不过都是她在讲,我边添着柴边应和。对于内容我也是一知半解,大概是因为我似乎对方言并没有天赋。至今也只会听不会讲。
时光飞快,我们一家住上小楼,吃喝不愁,我也长大,很少再去奶奶家。时过境迁,再回到这片天地的时候,奶奶和坐在轮椅上的爷爷一样有些发福,而屋子里放着与土屋不着调的电饭煲和电磁炉,那个茅草屋堆满了杂物,柴火也受潮发霉了,这里变得熟悉又陌生。
不过我依旧记得那时茅屋里只有炉子泛着微光,和着满天星斗,传出奶奶的咿呀和柴火的噼里啪啦的声响。消散在静悄悄的夜空,永远回荡在我的心中。
浙江省乐清中学高二(2)班
指导老师:黄忠 叶子豪
点评:
语言生动优美,平实中透露真情实感。可以看出作者不俗的文字功底,标题也正是全文的叙事线索,非常打动人。
很小很小的时候,大家还住着土房,吃着柴火饭,喝着村口热水房里几毛钱的热水。
那时的我便对奶奶烧饭的茅屋有了深深的记忆。小时候家里过得不好,因此我们常会去奶奶家吃顿晚饭。奶奶说着家乡难懂的方言,勤快地跑去收拾桌椅,拿出被熏黑的筷子和沾着水珠的白瓷碗。我跟在奶奶身后进了厨房。
说是厨房,其实是屋子旁的一个小茅草屋,旁边有几棵又歪又矮的柿子树。这柿子树一年到头结不了几个红柿子,南方多阴雨,豆大的雨珠像从天而降的枪子,打在青的柿子上,一个晚上,大部分青柿子变成了柿子树的肥料,滋养下一代也要历经苦难的青柿子们。再说回这“厨房”,地方很小,仅有两人有余的空地,事实上炉子占了一半的体积,剩下的是柴火堆和一大一小的竹凳。那小竹凳是爷爷为我做的,见我喜欢在茅屋里添柴火,便为我做了这极简陋的小竹凳。
这茅屋即使是早上,也很昏暗,倒也不失静谧。早些时候的孩子没有手机玩。把整个村子都当作是他们的乐园。我并不常跑到茅屋里来玩,更多的是和伙伴们穿梭在不知名的小巷里,拿石头吓跑村子里的狗。但在屋子里的光景是寧静的,它仿佛有种魔力使我安静。这屋子散发着很多味道:炉灰味、木头的霉味。最重要的是阳光的气息。记忆中的阳光白白的绸缎,带着光洁,穿过密密的茅草的空隙,它总能找到这些空隙,然后照在灰白的水泥地上。我坐在小竹凳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光的身影一那在空中流动的灰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这里一坐又是一下午的光景。
晚上奶奶在这里烧饭,我便坐在这里添柴。炉子上放着一口黑乎乎的大铁锅,奶奶先往里面加井里捞上来的水。拿铲子划两下,再将水倒掉便开始煮饭了。柴火是现成的,我不清楚是谁劈的柴,爷爷生病腿脚不便,奶奶更是缠了小脚,看起来十分瘦弱。不管怎样它都这样堆在那里,似乎总是那么高,烧不尽。
没有电饭煲,饭也是直接在炉子里烧。我虽然不记得奶奶是如何烧饭的,但这时候她便空闲下来,和我闲谈起来,不过都是她在讲,我边添着柴边应和。对于内容我也是一知半解,大概是因为我似乎对方言并没有天赋。至今也只会听不会讲。
时光飞快,我们一家住上小楼,吃喝不愁,我也长大,很少再去奶奶家。时过境迁,再回到这片天地的时候,奶奶和坐在轮椅上的爷爷一样有些发福,而屋子里放着与土屋不着调的电饭煲和电磁炉,那个茅草屋堆满了杂物,柴火也受潮发霉了,这里变得熟悉又陌生。
不过我依旧记得那时茅屋里只有炉子泛着微光,和着满天星斗,传出奶奶的咿呀和柴火的噼里啪啦的声响。消散在静悄悄的夜空,永远回荡在我的心中。
浙江省乐清中学高二(2)班
指导老师:黄忠 叶子豪
点评:
语言生动优美,平实中透露真情实感。可以看出作者不俗的文字功底,标题也正是全文的叙事线索,非常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