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苏州这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关教育的话题经久不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要落实到一个个学校,而学校是要由校长来做精神引领的。 我们上一期的城市特别策划《我和我的学校》,采访了苏城17位有智慧有想法的名校长,畅谈了17所学校的现在与未来,更就当今教育问题发表了思考和见解。 除了在《现代苏州》杂志刊登“纸面论坛”版本,我们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视频号发布校长的视频采访版本,让读者感受校长们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苏州这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关教育的话题经久不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要落实到一个个学校,而学校是要由校长来做精神引领的。
我们上一期的城市特别策划《我和我的学校》,采访了苏城17位有智慧有想法的名校长,畅谈了17所学校的现在与未来,更就当今教育问题发表了思考和见解。
除了在《现代苏州》杂志刊登“纸面论坛”版本,我们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视频号发布校长的视频采访版本,让读者感受校长们言谈举止的风采与个性。除纸质版本外,新媒体已经获得六十五万点击量和三万余点赞。
纸质媒体和新媒体同步,引起了极大反响,很多人留言怀旧,“苏式教育让这座城市有信心”“这所学校的校长还是大学教授,格局好大”,还有“校长先生好有温度和风度”,更有“看完采访我想去读书了”……
我们坚信,正是校长们对教育、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讓他们的学校得以脱颖而出,而他们对苏城教育的引领之路也会越走越宽广。
其他文献
最早我接触的是死飞,更多的是城市通勤和代步。当时在国内是新兴的自行车种类,我们把它带入生活,成为生活习惯。骑行搭配就显得很重要,不能穿着很累赘,不然会不方便,所以我在今年上半年做了服装品牌TiFri(ThanksItsFriday),致力从骑行入手发现更多好玩的事物,希望我们的每个周五不是为了下班,而是去追寻有趣的、热爱的事物。我们也做了骑行的文化衫,所以我们的风格都偏工装,轻便的同时也清爽耐穿。
借势人工智能(AI)的兴起,各行各业都在做着积极探索,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家更深刻体会到了AI的重要性。在众多与AI相关产业中,在线教育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有的企业就创造出了自己的AI老师,用以帮助老师、学生和家长解决日常教学中的困难。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AI老师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刚刚度过自己9周岁生日的AI老师Aryn身上找到答案。 独特的人工智能外语
从把属于我一个人的“独享单车”骑回家之后,他就像一位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朋友,陪伴着我的日常生活。 每年的年假我都会计划一场旅行,因为不想我的“好朋友”在家落灰,于是他成为了我的旅伴,我们一起丈量过青海湖,一起溜达过回民街,一起在大连的海边追日落,一起在杭州的西湖边躲雨,一起在厦门的老街里穿梭,一起在苍山洱海间感受风花雪月的美好,一起在广东的茶餐厅内大快朵颐…… 魔幻8D的山城,愜意舒适的成都,胶
城市如人。如果把教育比作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以下简称“科教创新区”)的血液,科技创新看作大脑,产业视为骨骼,人才当作手脚,可以说,在过去18年的发展中,科教创新区俨然已经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成长为有力量的青年,并饱含活力和热情朝着梦想不断奔跑。 在苏州工业园区的版图上,独墅湖区域宛如一个缩小版的中国疆域。2002年,这里开始起航,从一片茭白地到研究生城、到高等教育区,再到科教创新区,从培育人才、
苏州城内的水系直通太湖。姑苏人家,从来不曾真正离开过太湖。园林,是苏州城随处可见的风景;太湖,隔着河流与田野,却是苏州人难得享受的真山真水。 于苏州人而言,太湖更像一段田园梦,这里一倾碧波,伴万亩良田,有许多散落着的民间匠人,在不为人知的时光里,执着地用匠心守护。 无声的水乡风雅 渭塘,“中国淡水珍珠之乡”。渭塘镇水网交错,水质清澈,养蚌育珠是渭塘人的传统产业。1965年,原吴县太湖水产研究
“整治后,河水清澈了许多,河边的景色也漂亮了,我们晚上常来河边散散步……”望着刚改造完成的桃坞河,家住桃花坞社区的王丽秀说。曾经的桃坞河北侧,建筑墙立面破旧严重,河水经常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如今的景象焕然一新。 《姑苏区生态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4)》颁布以来,金阊街道全面开展了河道风貌整治,并持续不断深入其中,取得极好的效果。一系列河道风貌排查整治措施,不但补齐防洪薄弱短板、加强
《现代苏州》:秋冬骑车出门,你会考虑怎样的穿搭? 叶婧涵:秋冬出门首先考虑是训练还是郊游通勤(SocialRide),如果今天是训练,那自然是换好骑行服,带上公路车,作为一个不怕冷的人,秋冬我会选择短裤加长袖加防风马甲的组合,毕竟高强度的骑行不同于SocialRide,产热十分快。 当然今天的主题不是正儿八经训练,当我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时,运动Look和复古Look是我两个首选穿搭,卫衣、
“园区经验”赋能 致力再造“发展奇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2006年苏宿工业园成立开始,苏州工业园区在其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上,形成了独特“园区经验”,并在中国更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开花。 “园区经验”全面开花结果,其中2012年起步的苏相合作区更可以说是园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创新产物。 2012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公布《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和相城区合作共建经济开发区建议
让城市少一些“自然缺失症” 记者 吴婧茸 图片 采访对象提供(部分来自于网络) 记得今年的初夏,周末全家人一同出游,在阳澄湖旁的大草坪上我们支起了帐篷。有一个细节一直让我记忆犹新,当时5岁的儿子有些胆怯地询问我,“妈妈,我是不是可以躺在草地上?”我回答:“当然可以!”后来,我才意识到,出生在如今这个城市的他,记忆里从来没有这样肆意地与绿草有过亲密的接触。 这不禁让我又想起了另一个故事,同样是
想说说什么是道,可不知道从何说起,说道,需要有机缘。 这种机缘放在生活里,就是场景。场景化,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日常教育,也是企业家们推崇的走动式管理的背景。走动,遇见场景,随缘点化,解决问题,这像是教育家的佛法。原本心性是始于一片昏蒙,沉溺于工作和生活中,俯仰不自知,像是一具受空冥牵线的木偶,因为缘分遇上了人和事,生出烦恼和欢喜,幸有老师或朋友在侧,一语相加,忽有所体悟,这样的相遇形成了一些具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