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癫癇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癫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虽然大多数癫癇患儿经过目前正规临床药物治疗后可以获得满意的控制,但仍约有20%-30%发作得不到有效控制而成为难治性癫癇。其治疗困难的原因一方面与其发病机制复杂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多药耐受,即对不同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方式的临床常用的多种抗癫癇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产生耐药性。癫癇多药耐受的原因有:病变或癫癇发作造成药物作用靶点的改变,使AED的敏感性减低;多药耐受基因及其编码药物转运体蛋白如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穹隆体主蛋白等多种蛋白过度表达,使AED通过血脑屏障时被主动泵出增加,局部的AED达不到有效浓度;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增高加快了脑内药物的降解速度,从而降低了脑组织局部药物浓度等都参与了癫癇多药耐受的发生。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嗜碱粒细胞是支气管哮喘(哮喘)炎症发生过程中重要的效应细胞之一,它通过IgE介导引起组胺、缓激肽等血管活性介质释放,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平滑肌收缩、气道痉挛,引起哮喘急性发作,并可诱导气道嗜酸性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并引起气道高反应性,还可以通过促进辅助T细胞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哮喘的发展,并引起主要的气道炎症,最终导致气道重建.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可为哮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
期刊
液体平衡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存活非常重要.婴儿出生后暴露在低温和干燥环境中、皮肤发育不成熟和相对较大的体表面积,会经皮丢失大量水分和热量.因此,脱水和低体温是VLBWI面临的最大危险.VLBWI肾脏调节功能发育不完善易出现低钠血症.改善周围环境,针对个体进行调节和保持液体平衡,使机体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对提高VLBWI的生活质量十分有利.合理地转运婴儿、适当提高周围环境的湿度和温度、个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严重感染综合征,发病呈暴发性,以局部的疼痛、发热、低血压及多系统器官受累等为特征.它是一种由超抗原介导的疾病,儿童主要的易感因素是水痘、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运用及外伤等.该病病死率高,容易误诊.治疗主要是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敏感抗生素的应用,静脉内免疫球蛋白可用于辅助治疗,阻断超抗原。
期刊
微小RNA是一类专门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广泛参与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生命过程.研究表明,微小RNA对癫(癎)同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机制包括调控炎症反应、神经胶质的增生、神经突触联系的重建及相关促凋亡基因的表达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微小RNA参与癫(癎)发生发展的可能分子机制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调控作用。
期刊
轮状病毒是儿童急性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好发于6~24个月的婴幼儿.其型别复杂,有亚型、血清型和基因型之分.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年份轮状病毒流行的型别常发生变化.除了肠道症状外,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外症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文综述了轮状病毒相关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介绍其多变的临床特点以及轮状病毒疫苗在国内外研制和应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