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他们志存高远、胸怀梦想,并锲而不舍地沿着自己的理想之路攀登追逐!尽管在追梦的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他们却仍然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无怨无悔!国家级高级茶艺师姜艳就是这样的追梦人。
姜艳现任滦平“山之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滦平“绿溪谷”农业产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承德市优秀女企业家,承德市第十六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承德市“三八”红旗手……
20年来,姜艳在筑梦路上摸爬滚打,坎坷前行,终于把她钟爱的——茶,与中草药完美结合做成了事业、做成了企业、做成了品牌、做成了文化。创造了“山之话”、“白草洼山茶”等著名品牌。开发研制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黄芩芽茶”、“黄芩禅茶”、“小青柑红茶”、“黄芪芽茶”、“古法玫瑰茶”等多种产品,创立了“山之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今年,她又和承德久财农牧有限公司合作,依托承德市百万亩中药材花海旅游扶贫示范区,把中华传统的中草药文化和茶文化有机结合,开发研究一大批养生保健系列产品。
目前,她的“绿溪谷”农业合作社建有山茶园1200亩,培训了上千名村民从事茶叶制作,带动了几百户村民脱贫致富。回顾走过的历程,姜艳感慨万千……
与茶结缘
1990年,高中没毕业的姜艳就加入了北漂族,在昌平的酒店打工期间,姜艳有幸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茶室,静下心来,一边欣赏茶艺师的煮茶技艺,一边品味茶香,加之古朴的装饰和古韵的琴声,让心神得到陶冶和净化。用自然之雨露,选茶中真品,饮于阁楼一隅。
这是一种疲倦中的放松、这是一种浮躁时的宁静、这是一种繁华里的静心,这是在姜艳心里描述了无数遍的情境。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她开始筹集资金,租店面,摆小摊,还抽出时间到各地参观学习,拜著名茶艺师为师,经过几年的努力,她考下全国高级茶艺师资格。直到2013年,属于她自己的“雨真阁茶室”开张了,她实现了筑梦路上的第一个愿望。
文化传播
有了自己的茶室,姜艳并不满足于茶室经营、品茶、卖茶,她的第二个愿望就是大力传播茶文化,让中华民族博大的茶文化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2014年,她到多所山村小学进行茶文化教育;2015年她组织了苇塘村汕华希望小学的同学到北京参加了“马连道杯”全国茶艺表演大赛,并获得了全国第十一名的好成绩;2015年又和滦平县妇联联手组织了“山之话” 杯妇女手工编织大赛。还多次邀请全国著名茶艺师到滦平县进行茶艺表演;2016年,她又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进行茶文化教育。
创业之路
2014年,姜艳发现,生长在滦平县的黄芩大有文章可做,滦平地处华北北部金山岭长城脚下,海拔高,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优越,因此热河黄芩久负盛名,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及硒、铁、钙、锌等微量元素,是承德最具特色的中药材。于是开始了她研究制作黄芩茶的艰辛历程,这一年她几乎都泡在黄芩园中,什么时候采摘,采摘多大,工艺怎么把握,前后经过了上百次试验,而设备只有一个小小的烘干机。当时关心她的人都劝她放弃:“以你的微薄之力,即使做出茶叶卖给谁?”可是她仍然坚持不懈。2015年在县农工委、妇联、民宗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姜艳在两间房乡苇塘村建起了茶叶场,购置了茶叶制作相关设备,冷库;研发并生产了黄芩芽茶、黄芪玫瑰茶、黄芩禅茶、黄芩红茶、小青柑红茶,注册了“山之话”、“白草洼山茶”等著名品牌。2015年被邀请参加北京第一届农园节,她的“山之话”产品受到了众多参观者的青睐。
2016年她又和承德久财农牧有限公司合作,依托承德市百万亩中药材花海旅游扶贫示范区,合作开发中草药花海小镇。把茶叶和中草药有机结合,开发旅游、保健、养生等系列项目。
风物长宜放眼量
事业成功了,企业发展了,姜艳又把目标锁定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上,在苇塘村她带动农民种植黄芩,培训家庭妇女从事茶叶制作,几年来共指导农民种植黄芩等中药材近2000余亩,带动500余户村民增收。
如今,事业才刚刚起步,前面还有更艰巨的挑战和更艰巨的任务,“山之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今后的目标是以中草药野山茶开发为载体,发展休闲、养生、体验、旅游观光等产业,苇塘村全面建设中草药种植区、山茶体验区、采摘游园区、生产加工区。来这里旅游可以品山茶的芳香;体味禅茶的幽静;享中草药的保健功能;观苍翠草木、潺潺溪流;住外朴内雅的民俗小院;吃满族传统“二八席”;攀崎岖山路,嬉戏于花海之中!
目前,“山之话”系列产品年销售量已达700万。来园区观光、休闲度假的游客已达上万人次。
古语有云:若清茶一杯,看槛外白云,凭大浪淘沙,宠辱皆忘,真乃情悠悠也;或茶友三五,谈天下大事,叙人间情谊,喜怒俱有,岂止乐陶陶乎?喝茶讲究的是心境,是情怀,古人常对月吟诗,对酒当歌,现在的人喜欢喝茶,大抵也是借茶释放心情。随时随地,泡上一杯好茶,体会人生百态,抑或品读一本好书,给生活注入一点茶味。
编辑/张立平
姜艳现任滦平“山之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滦平“绿溪谷”农业产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承德市优秀女企业家,承德市第十六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承德市“三八”红旗手……
20年来,姜艳在筑梦路上摸爬滚打,坎坷前行,终于把她钟爱的——茶,与中草药完美结合做成了事业、做成了企业、做成了品牌、做成了文化。创造了“山之话”、“白草洼山茶”等著名品牌。开发研制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黄芩芽茶”、“黄芩禅茶”、“小青柑红茶”、“黄芪芽茶”、“古法玫瑰茶”等多种产品,创立了“山之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今年,她又和承德久财农牧有限公司合作,依托承德市百万亩中药材花海旅游扶贫示范区,把中华传统的中草药文化和茶文化有机结合,开发研究一大批养生保健系列产品。
目前,她的“绿溪谷”农业合作社建有山茶园1200亩,培训了上千名村民从事茶叶制作,带动了几百户村民脱贫致富。回顾走过的历程,姜艳感慨万千……
与茶结缘
1990年,高中没毕业的姜艳就加入了北漂族,在昌平的酒店打工期间,姜艳有幸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茶室,静下心来,一边欣赏茶艺师的煮茶技艺,一边品味茶香,加之古朴的装饰和古韵的琴声,让心神得到陶冶和净化。用自然之雨露,选茶中真品,饮于阁楼一隅。
这是一种疲倦中的放松、这是一种浮躁时的宁静、这是一种繁华里的静心,这是在姜艳心里描述了无数遍的情境。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她开始筹集资金,租店面,摆小摊,还抽出时间到各地参观学习,拜著名茶艺师为师,经过几年的努力,她考下全国高级茶艺师资格。直到2013年,属于她自己的“雨真阁茶室”开张了,她实现了筑梦路上的第一个愿望。
文化传播
有了自己的茶室,姜艳并不满足于茶室经营、品茶、卖茶,她的第二个愿望就是大力传播茶文化,让中华民族博大的茶文化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2014年,她到多所山村小学进行茶文化教育;2015年她组织了苇塘村汕华希望小学的同学到北京参加了“马连道杯”全国茶艺表演大赛,并获得了全国第十一名的好成绩;2015年又和滦平县妇联联手组织了“山之话” 杯妇女手工编织大赛。还多次邀请全国著名茶艺师到滦平县进行茶艺表演;2016年,她又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进行茶文化教育。
创业之路
2014年,姜艳发现,生长在滦平县的黄芩大有文章可做,滦平地处华北北部金山岭长城脚下,海拔高,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优越,因此热河黄芩久负盛名,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及硒、铁、钙、锌等微量元素,是承德最具特色的中药材。于是开始了她研究制作黄芩茶的艰辛历程,这一年她几乎都泡在黄芩园中,什么时候采摘,采摘多大,工艺怎么把握,前后经过了上百次试验,而设备只有一个小小的烘干机。当时关心她的人都劝她放弃:“以你的微薄之力,即使做出茶叶卖给谁?”可是她仍然坚持不懈。2015年在县农工委、妇联、民宗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姜艳在两间房乡苇塘村建起了茶叶场,购置了茶叶制作相关设备,冷库;研发并生产了黄芩芽茶、黄芪玫瑰茶、黄芩禅茶、黄芩红茶、小青柑红茶,注册了“山之话”、“白草洼山茶”等著名品牌。2015年被邀请参加北京第一届农园节,她的“山之话”产品受到了众多参观者的青睐。
2016年她又和承德久财农牧有限公司合作,依托承德市百万亩中药材花海旅游扶贫示范区,合作开发中草药花海小镇。把茶叶和中草药有机结合,开发旅游、保健、养生等系列项目。
风物长宜放眼量
事业成功了,企业发展了,姜艳又把目标锁定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上,在苇塘村她带动农民种植黄芩,培训家庭妇女从事茶叶制作,几年来共指导农民种植黄芩等中药材近2000余亩,带动500余户村民增收。
如今,事业才刚刚起步,前面还有更艰巨的挑战和更艰巨的任务,“山之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今后的目标是以中草药野山茶开发为载体,发展休闲、养生、体验、旅游观光等产业,苇塘村全面建设中草药种植区、山茶体验区、采摘游园区、生产加工区。来这里旅游可以品山茶的芳香;体味禅茶的幽静;享中草药的保健功能;观苍翠草木、潺潺溪流;住外朴内雅的民俗小院;吃满族传统“二八席”;攀崎岖山路,嬉戏于花海之中!
目前,“山之话”系列产品年销售量已达700万。来园区观光、休闲度假的游客已达上万人次。
古语有云:若清茶一杯,看槛外白云,凭大浪淘沙,宠辱皆忘,真乃情悠悠也;或茶友三五,谈天下大事,叙人间情谊,喜怒俱有,岂止乐陶陶乎?喝茶讲究的是心境,是情怀,古人常对月吟诗,对酒当歌,现在的人喜欢喝茶,大抵也是借茶释放心情。随时随地,泡上一杯好茶,体会人生百态,抑或品读一本好书,给生活注入一点茶味。
编辑/张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