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国果业成就
1.1 我国水果总量
2008年为11338.92万吨,占世界15%:水果面积为1073.44万公顷,占世界20.3%,均居世界生产国之首。
1.2 人均水果面积
建国初10几平方米发展到现在72.6平方米,超过世界人均71.4平方米的水平。
1.3 人均水果数量
由改革开放前的20余千克,提高到现在的71.5千克,接近世界人均75.7千克的水平。
1.4 世界首位
我国苹果、梨、柑橘、桃、柿、李、枣、猕猴桃、荔枝、龙眼、草莓等居世界首位(表1)。中国近年苹果以7%~10%的速度增产,2009年,年产3200万吨,占世界51.66%,对世界苹果增产贡献率达105.26%:我国苹果出口128万吨,占世界24.82%,出口增长13.0%,出口增长贡献率58.27%。鲜苹果消费量2678万吨,消费增长11.97%,消费增长贡献率84.08%。
1.6 设施栽培
截止到2009年,我国果树保护地从无到有,已发展到8.0万公顷左右,主要有葡萄、草莓、桃、李、杏、樱桃、枣等果树,可充分利用土地,经济效益倍增。
2 苹果变化发展趋势
(1)苹果产区:由原来四大产区(渤海湾、黄河故道、西南高地和黄土高原)向优势区(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集中,发挥地区优势。
(2)苹果年产:由建国初100余万吨,发展到2009年31204163吨,增长30倍左右。
(3)苹果单产:苹果由改革前的667平方米产300~400千克,发展到现在946.8千克。
(4)出口结构:过去以鲜果为主,现在向鲜果和加工品并重转变,如苹果汁、罐头年出口100万吨左有。
(5)良种化率:优新品种率由20%-30%发展到70%-90%,如苹果中的红富士系、元帅系、乔纳金系、王林、寒富、华红等,已成为主栽品种,老品种国光、青香蕉、印度、红玉等只占10%以下。
(6)知识产权:我国苹果有知识产权的品种如秦阳、华丹、华美、华玉、华硕、岳阳红、华红、望山红、寒富、华月、华富等;砧木有SH系、GM256等。
(7)产量质量: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市场竞争主要是质量竞争。生产好的果品虽然投资、投劳、投科技多,但经济效益好,产投比高。
(8)优质果率:由过去20%提高到40%~50%,苹果示范园为80%~90%。
(9)安全生产:由传统果品向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转变。
(10)功能果品:由一般果品向功能性精品果品(SOD,富硒,富钙)转化,提高消费者健康水平,这类果不但售价高,而且销得快。
(11)三密三适:由过去“三密”(密植、密枝、密果)向“三适”(适度栽植,适量留枝、适量留果)转变,严格进行控冠改形,注意光照,适宜负载,优质稳产。
(12)树冠轮廓:由复杂向简单转化,树形由大冠型向中、小冠型转变,如小冠开心形,松塔形,高纺锤形、细长纺锤形。
(13)树体结构:骨干枝级次、层次和数量由多变少,有利于光照和简化修剪。
(14)树冠高度:由高冠向低冠转化,过去冠高4~5米,现降为2.5~3.5米。尽可能站在地面上操作。
(15)树干高度:由低干向高干转化,过去低干50~60厘米,现在提干到1.2~1.8米。
(16)修剪时期:由冬剪向四季修剪转变。冬季疏枝,春秋拉枝,夏剪促花。
(17)修剪方法:以截缩为主转变为以疏拉为主,技术由复杂到简单,修剪效率成倍提高,1人1天剪667平方米盛果期树不是梦想。用PBO等取代环剥,简化管理,不伤树体。
(18)土壤管理:由落后的清耕制向生草、覆盖制转变。
(19)施肥途径:由土施、喷施向多途径施肥转变,增加涂肥、输液、注射法施肥。
(20)合理施肥:由凭经验和盲目施肥向叶分析、测土配方施肥转变,改有机肥深施为浅施,充分发挥肥效。
(21)果园灌溉:由大水漫灌向节水灌溉(渗、滴灌)方向发展。由树带灌向行间沟灌转变。提倡抗旱保墒,节水灌溉。
(22)砧穗组合:逐步改变以乔砧为主(90%以上)的现状,增加短枝型品种和矮化砧木在砧穗组合中的比例。现已占20%以上,
(23)栽培周期:由长周期(30~40年)向短周期(12~15年)方向转变,短周期栽培采用3年生大苗(有分枝、有花芽)栽植,栽后当年结果,产量上升快。12~15年期间,树冠大,枝多,当树弱、结果能力下降和不便操作时,便另辟新园。
(24)昆虫传粉:由过去用人工授粉,逐渐改为以蜜蜂,壁蜂授粉为主(兼有熊蜂)可以节省大量劳力,授粉效果更好,果形端正,个大。
(24)疏花疏果:由一般疏除改为早疏除,以花定果,按距离法或干周法疏除,使树合理负载,优质、稳产、壮树。
(26)果实套袋:由过去不套袋,改为套袋(纸袋、纸 膜袋、塑料袋)栽培,今后有向无袋栽培方向发展的趋势。
(27)着色管理:由过去不采用着色管理,逐渐改为着色管理(摘叶、转果、铺银膜、喷增红剂等)。
(28)改变果形:由过去不注意改变果形到现在打高桩素,果形剂,使果实拉长,增重,果形美观,如元帅系萼端五棱突出,果形高桩,在红富士系、金冠系苹果上也有应用。
(29)循环经济:由果园单纯施用化肥,缺少有机肥,转为果园自我循环一种草、种绿肥一养家禽一建沼气池一用沼液,沼渣回归果园。
(30)化学促控:由过去单靠修剪调控生长与结果,现增加化控途径(PBO,碧护等),有利于防御霜冻,促进成花和增进品质,并能简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31)病虫害防治:由一般用化学防治改为综合防治一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相结合,减轻环境污染。
(32)防灾减灾:由过去被动受灾,改变为设施防灾:如防雹用的防雹网、防霜冻的烟雾剂、加热器等。防旱用的注水器等。防风用防风网,防水涝用排灌设备等。
(33)机械化:由过去手工操作,逐渐采用机械化设备(起苗机、挖穴机、挖沟机、喷药机、割草机、弥雾机、分级机、装载机、采喷粉机等)。使工作效率成倍提高。
(34)采后处理:果实分级由手工(用分级板)分级向机械流水线(重量分级机,光电分级机等)转变,使商品果均一性大大提高。
(35)包装改进:由简易条筐为主,改为瓦棱纸箱、精包装,小包装。商品性更强。
(36)保鲜剂:由过去用仲丁胺改为1-MCP(乙烯抑制剂),1克药可熏蒸1吨苹果或梨等水果,保鲜效果好,食用安全,贮期延长1个月以上。
(37)贮藏条件:由土法贮藏(地沟,土窑洞等)向节能贮藏(半地下通风库)和现代(冷库、气调库)贮藏发展,贮藏能力达总产量的20%-30%。
(38)冷链运输:由一般火车、汽车、轮船运输,改变为冷链(冷藏车、集装箱冷藏柜等)运输。
(39)市场转移: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40)经营方式:由单家独户向合作社或果农协会转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更能适应市场需要。
1.1 我国水果总量
2008年为11338.92万吨,占世界15%:水果面积为1073.44万公顷,占世界20.3%,均居世界生产国之首。
1.2 人均水果面积
建国初10几平方米发展到现在72.6平方米,超过世界人均71.4平方米的水平。
1.3 人均水果数量
由改革开放前的20余千克,提高到现在的71.5千克,接近世界人均75.7千克的水平。
1.4 世界首位
我国苹果、梨、柑橘、桃、柿、李、枣、猕猴桃、荔枝、龙眼、草莓等居世界首位(表1)。中国近年苹果以7%~10%的速度增产,2009年,年产3200万吨,占世界51.66%,对世界苹果增产贡献率达105.26%:我国苹果出口128万吨,占世界24.82%,出口增长13.0%,出口增长贡献率58.27%。鲜苹果消费量2678万吨,消费增长11.97%,消费增长贡献率84.08%。
1.6 设施栽培
截止到2009年,我国果树保护地从无到有,已发展到8.0万公顷左右,主要有葡萄、草莓、桃、李、杏、樱桃、枣等果树,可充分利用土地,经济效益倍增。
2 苹果变化发展趋势
(1)苹果产区:由原来四大产区(渤海湾、黄河故道、西南高地和黄土高原)向优势区(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集中,发挥地区优势。
(2)苹果年产:由建国初100余万吨,发展到2009年31204163吨,增长30倍左右。
(3)苹果单产:苹果由改革前的667平方米产300~400千克,发展到现在946.8千克。
(4)出口结构:过去以鲜果为主,现在向鲜果和加工品并重转变,如苹果汁、罐头年出口100万吨左有。
(5)良种化率:优新品种率由20%-30%发展到70%-90%,如苹果中的红富士系、元帅系、乔纳金系、王林、寒富、华红等,已成为主栽品种,老品种国光、青香蕉、印度、红玉等只占10%以下。
(6)知识产权:我国苹果有知识产权的品种如秦阳、华丹、华美、华玉、华硕、岳阳红、华红、望山红、寒富、华月、华富等;砧木有SH系、GM256等。
(7)产量质量: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市场竞争主要是质量竞争。生产好的果品虽然投资、投劳、投科技多,但经济效益好,产投比高。
(8)优质果率:由过去20%提高到40%~50%,苹果示范园为80%~90%。
(9)安全生产:由传统果品向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转变。
(10)功能果品:由一般果品向功能性精品果品(SOD,富硒,富钙)转化,提高消费者健康水平,这类果不但售价高,而且销得快。
(11)三密三适:由过去“三密”(密植、密枝、密果)向“三适”(适度栽植,适量留枝、适量留果)转变,严格进行控冠改形,注意光照,适宜负载,优质稳产。
(12)树冠轮廓:由复杂向简单转化,树形由大冠型向中、小冠型转变,如小冠开心形,松塔形,高纺锤形、细长纺锤形。
(13)树体结构:骨干枝级次、层次和数量由多变少,有利于光照和简化修剪。
(14)树冠高度:由高冠向低冠转化,过去冠高4~5米,现降为2.5~3.5米。尽可能站在地面上操作。
(15)树干高度:由低干向高干转化,过去低干50~60厘米,现在提干到1.2~1.8米。
(16)修剪时期:由冬剪向四季修剪转变。冬季疏枝,春秋拉枝,夏剪促花。
(17)修剪方法:以截缩为主转变为以疏拉为主,技术由复杂到简单,修剪效率成倍提高,1人1天剪667平方米盛果期树不是梦想。用PBO等取代环剥,简化管理,不伤树体。
(18)土壤管理:由落后的清耕制向生草、覆盖制转变。
(19)施肥途径:由土施、喷施向多途径施肥转变,增加涂肥、输液、注射法施肥。
(20)合理施肥:由凭经验和盲目施肥向叶分析、测土配方施肥转变,改有机肥深施为浅施,充分发挥肥效。
(21)果园灌溉:由大水漫灌向节水灌溉(渗、滴灌)方向发展。由树带灌向行间沟灌转变。提倡抗旱保墒,节水灌溉。
(22)砧穗组合:逐步改变以乔砧为主(90%以上)的现状,增加短枝型品种和矮化砧木在砧穗组合中的比例。现已占20%以上,
(23)栽培周期:由长周期(30~40年)向短周期(12~15年)方向转变,短周期栽培采用3年生大苗(有分枝、有花芽)栽植,栽后当年结果,产量上升快。12~15年期间,树冠大,枝多,当树弱、结果能力下降和不便操作时,便另辟新园。
(24)昆虫传粉:由过去用人工授粉,逐渐改为以蜜蜂,壁蜂授粉为主(兼有熊蜂)可以节省大量劳力,授粉效果更好,果形端正,个大。
(24)疏花疏果:由一般疏除改为早疏除,以花定果,按距离法或干周法疏除,使树合理负载,优质、稳产、壮树。
(26)果实套袋:由过去不套袋,改为套袋(纸袋、纸 膜袋、塑料袋)栽培,今后有向无袋栽培方向发展的趋势。
(27)着色管理:由过去不采用着色管理,逐渐改为着色管理(摘叶、转果、铺银膜、喷增红剂等)。
(28)改变果形:由过去不注意改变果形到现在打高桩素,果形剂,使果实拉长,增重,果形美观,如元帅系萼端五棱突出,果形高桩,在红富士系、金冠系苹果上也有应用。
(29)循环经济:由果园单纯施用化肥,缺少有机肥,转为果园自我循环一种草、种绿肥一养家禽一建沼气池一用沼液,沼渣回归果园。
(30)化学促控:由过去单靠修剪调控生长与结果,现增加化控途径(PBO,碧护等),有利于防御霜冻,促进成花和增进品质,并能简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31)病虫害防治:由一般用化学防治改为综合防治一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相结合,减轻环境污染。
(32)防灾减灾:由过去被动受灾,改变为设施防灾:如防雹用的防雹网、防霜冻的烟雾剂、加热器等。防旱用的注水器等。防风用防风网,防水涝用排灌设备等。
(33)机械化:由过去手工操作,逐渐采用机械化设备(起苗机、挖穴机、挖沟机、喷药机、割草机、弥雾机、分级机、装载机、采喷粉机等)。使工作效率成倍提高。
(34)采后处理:果实分级由手工(用分级板)分级向机械流水线(重量分级机,光电分级机等)转变,使商品果均一性大大提高。
(35)包装改进:由简易条筐为主,改为瓦棱纸箱、精包装,小包装。商品性更强。
(36)保鲜剂:由过去用仲丁胺改为1-MCP(乙烯抑制剂),1克药可熏蒸1吨苹果或梨等水果,保鲜效果好,食用安全,贮期延长1个月以上。
(37)贮藏条件:由土法贮藏(地沟,土窑洞等)向节能贮藏(半地下通风库)和现代(冷库、气调库)贮藏发展,贮藏能力达总产量的20%-30%。
(38)冷链运输:由一般火车、汽车、轮船运输,改变为冷链(冷藏车、集装箱冷藏柜等)运输。
(39)市场转移: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40)经营方式:由单家独户向合作社或果农协会转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更能适应市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