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景教学法是指以情感和图像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生动而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培养学生的心理功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指出,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进,思维具有一定程度的活跃性。然而他们仍然无法进行抽象思维,需要依靠特定事物的支持。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教师需要根据其认知发展水平,运用适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语言创设符合认知规律的情境来帮助他们理解科学的概念和原理。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实施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得不偿失”的形式化情境
实际课堂中,存在着教师为了创设情境而去创设情境的现象。课堂表面精彩纷呈,创造的情境引人入胜,但是学生并不能从中去获取真正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导致情境教学形式大于内容,得不偿失,未能有效发挥情境教学实质性作用。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课堂的最后,设计了一个“开火车”的游戏情境。老师戴上卡通的“火车头”头饰假装是“火车头”。游戏规则是:火车“开”到哪,就指定身边的同学对老师手中卡片上的题目进行口算回答,答对了,这位同学就可以拉着老师衣角跟在后面当“车厢”。不一会儿,“火车”越来越长,场面也越来越热闹……这节课表面热闹非凡,所有学生仿佛都动起来,参与到老师设计的游戏中去,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但事实上,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学生只是参与到活动中去,而并未进入到数学情境中去,这堂课并未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
2.“说说而已”的虚假情境
课堂中的教学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不能是教师为了顺应当下授课或者做题要求,随意编造缺乏真实性的虚假情境。比如,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节中有例题提到:旅行团有23人入住酒店,酒店有3人间和2人间两种选择(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该如何入住?而在实际教学中,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我们要组织大家去北京旅游啦。”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老师又说道:“但是我们要事先安排好住宿情况。”紧接着提出练习题:班上37名同学,酒店有3人房和2人房两种选择,那么应该如何安排住宿?问题在同学们积极的配合下很快得到解决。下课教师走出教室后,同学们围过来七嘴八舌的问道:“老师我们真的会去北京吗?什么时候去啊?”老师答道:“这就是为了做题随口说说的!”学生们立即露出不满的神情。教师这一“说说而已”的虚假情境不仅会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还会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产生负面影响。
3.“转弯抹角”的啰嗦情境
教师需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长内对其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合理分配。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在情境导入时,过于啰嗦。例如,有教师在讲《除法的认识》时,设计了这样的故事导入:同学们,我们先讲一个白雪公主的故事:顶着冠军皇冠的白雪公主哼着小曲蹦着跳着回到了自己的宫殿,她最好的朋友们——七个小矮人,紧跟在她的身后。小矮人们说道:“白雪公主,你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白雪公主高兴地对他们说:“我刚刚在全国唱歌比赛中拿到了第一名!”接着白雪公主给他们讲述起了自己的整个参赛过程……小矮人们说道:“你真是太棒了!”他们一起拉着手围成圈,开心地跳了起来。跳了一会后,白雪公主拿出20个甜甜圈和4个盘子来招待小矮人们。那么白雪公主每个盘子应该放几个甜甜圈呢?)这堂课,虽然选取了学生熟悉的动画片白雪公主作為情境引入,但由于情境设计拐弯抹角、过于啰嗦,学生很容易沉浸在老师构造的故事之中天马行空,而忽略老师想要引出的实际数学问题。
二、对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1.情境创设应该反映数学知识的本质
生动活泼的游戏相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思维在具有感染力的游戏中也被带动起来。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去创设情境。创设的情境应靠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得到学生的关注,否则,创设的情境只是在跟风,难以让学生抓住这堂课的重点。因此,教学需要创造性的创设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质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2.情境创设要恰当真实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没有太多辩证是非的能力,他们信赖教师,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在逐步培养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不能随意捏造、“说说而已”。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适合他们的教学情境,选取恰当真实的案例用于课堂之中为课堂服务。
3.情境创设要简明扼要
只要能够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思考,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简明扼要的情境也是好的教学情境。因此在进行情境设计时,教师要积极思考如何创造简明扼要吸引学生眼球的情境。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要能体现数学知识的本质、恰当真实、简明扼要,让情境教学能够发挥其实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ps//wnku.baidu.com/view/d2ea2a316d85ec3a87
c24028915f804d2a168749.html.
[2]王晓明.教育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李磊.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求知导刊,2016,42(6):23.
作者简介
邱凯(1995.08—),女,陕西人,湖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陈引兰(1974.03—),女,湖北罗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与代数学研究。
刘铭(1995.11—),女,甘肃人,湖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
项目基金:2017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370;2017湖北师范大学重点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17011。
一、当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得不偿失”的形式化情境
实际课堂中,存在着教师为了创设情境而去创设情境的现象。课堂表面精彩纷呈,创造的情境引人入胜,但是学生并不能从中去获取真正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导致情境教学形式大于内容,得不偿失,未能有效发挥情境教学实质性作用。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课堂的最后,设计了一个“开火车”的游戏情境。老师戴上卡通的“火车头”头饰假装是“火车头”。游戏规则是:火车“开”到哪,就指定身边的同学对老师手中卡片上的题目进行口算回答,答对了,这位同学就可以拉着老师衣角跟在后面当“车厢”。不一会儿,“火车”越来越长,场面也越来越热闹……这节课表面热闹非凡,所有学生仿佛都动起来,参与到老师设计的游戏中去,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但事实上,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学生只是参与到活动中去,而并未进入到数学情境中去,这堂课并未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
2.“说说而已”的虚假情境
课堂中的教学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不能是教师为了顺应当下授课或者做题要求,随意编造缺乏真实性的虚假情境。比如,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节中有例题提到:旅行团有23人入住酒店,酒店有3人间和2人间两种选择(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该如何入住?而在实际教学中,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我们要组织大家去北京旅游啦。”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老师又说道:“但是我们要事先安排好住宿情况。”紧接着提出练习题:班上37名同学,酒店有3人房和2人房两种选择,那么应该如何安排住宿?问题在同学们积极的配合下很快得到解决。下课教师走出教室后,同学们围过来七嘴八舌的问道:“老师我们真的会去北京吗?什么时候去啊?”老师答道:“这就是为了做题随口说说的!”学生们立即露出不满的神情。教师这一“说说而已”的虚假情境不仅会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还会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产生负面影响。
3.“转弯抹角”的啰嗦情境
教师需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长内对其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合理分配。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在情境导入时,过于啰嗦。例如,有教师在讲《除法的认识》时,设计了这样的故事导入:同学们,我们先讲一个白雪公主的故事:顶着冠军皇冠的白雪公主哼着小曲蹦着跳着回到了自己的宫殿,她最好的朋友们——七个小矮人,紧跟在她的身后。小矮人们说道:“白雪公主,你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白雪公主高兴地对他们说:“我刚刚在全国唱歌比赛中拿到了第一名!”接着白雪公主给他们讲述起了自己的整个参赛过程……小矮人们说道:“你真是太棒了!”他们一起拉着手围成圈,开心地跳了起来。跳了一会后,白雪公主拿出20个甜甜圈和4个盘子来招待小矮人们。那么白雪公主每个盘子应该放几个甜甜圈呢?)这堂课,虽然选取了学生熟悉的动画片白雪公主作為情境引入,但由于情境设计拐弯抹角、过于啰嗦,学生很容易沉浸在老师构造的故事之中天马行空,而忽略老师想要引出的实际数学问题。
二、对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1.情境创设应该反映数学知识的本质
生动活泼的游戏相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思维在具有感染力的游戏中也被带动起来。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去创设情境。创设的情境应靠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得到学生的关注,否则,创设的情境只是在跟风,难以让学生抓住这堂课的重点。因此,教学需要创造性的创设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质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2.情境创设要恰当真实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没有太多辩证是非的能力,他们信赖教师,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在逐步培养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不能随意捏造、“说说而已”。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适合他们的教学情境,选取恰当真实的案例用于课堂之中为课堂服务。
3.情境创设要简明扼要
只要能够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思考,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简明扼要的情境也是好的教学情境。因此在进行情境设计时,教师要积极思考如何创造简明扼要吸引学生眼球的情境。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要能体现数学知识的本质、恰当真实、简明扼要,让情境教学能够发挥其实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ps//wnku.baidu.com/view/d2ea2a316d85ec3a87
c24028915f804d2a168749.html.
[2]王晓明.教育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李磊.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求知导刊,2016,42(6):23.
作者简介
邱凯(1995.08—),女,陕西人,湖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陈引兰(1974.03—),女,湖北罗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与代数学研究。
刘铭(1995.11—),女,甘肃人,湖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
项目基金:2017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370;2017湖北师范大学重点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1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