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不言弃
其实,乔乔一直不是个特别幸运的人,与罗琳一样,她早年也是生活困顿。乔乔的家境贫寒,父母离异,为了讨生活,她从14岁开始就做各种各样的兼职工作:洗衣店、酒吧、出租车公司、办公室,都是她曾经生活的世界。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乔乔还是没有放弃学业。她认真完成了皇家霍洛威与贝德福德斯学院的学业,并于1992年获得了伦敦城市大学和《独立报》资助的奖学金。学业完成后,她开始了在《独立报》长达10年之久的记者生涯。
这段生涯对于乔乔来说,好似人生的转折。这10年里,她工作、写作、家庭三头兼顾,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几近疯狂地写了三部无人看好的小说后,终于在第四部的时候获得出版社的认可,并正式走上专业写作的道路。截至目前,乔乔·莫伊斯的12部小说在美版豆瓣,也是以读书风向标著称的Good reads(好阅读)网站上,获得一众好评。在欧美各国的大小书店,乔乔的书无处不在。
2012年,乔乔的书《我就要你好好的》一经出版,便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全球热销500万册,售出40多国版权;紧接着,2013年、2014年,乔乔的两本新作《永不言弃》、《1+1》,再次占据《纽约时报》的显要位置,取得了不输于《我就要你好好的》的销售成绩。在美国,很少能有一个作家能连续3年3本书同时登上《纽约时报》的图书榜。自此,乔乔爆红。
美国读书界的风向标网站Good reads票选乔乔·莫伊斯为2014年度最受欢迎的作家;在德国、挪威、荷兰等国家,乔乔的图书海报贴满了大大小小的书店。
此后不久,《我就要你好好的》《1+1》的电影版权相继被知名电影公司买下。在国外的很多榜单上,能把乔乔的书拉下榜首的,往往只有她自己的新书。
曾经的黯然
在此之前,乔乔·莫伊斯虽然也曾两次获得过英国浪漫小说协会奖(RNA),但总体来说,她就是一个十八线小作者,毫无名气。在接受挪威一家媒体采访时,乔乔坦言,自己曾一度丧失写作的信心。
那个时候,还没有《我就要你好好的》,乔乔已经出版了8本小说,但是没有一本赢得市场的青睐。乔乔始终记得她跟出版社谈自己想写一本关于安乐死的书(也就是后来的《我就要你好好的》)时,对方不信任的表情。“在回家的路上,我迷茫地看着窗外,绝望到了极点。此时,恰好有一群女警从我车前路过,一念闪现:我也许可以成为一名女警官,可是作家是我唯一想从事的职业。不用为钱发愁自然好,但是比这更美好的是,我是一个作者,我创作故事。我已经做过很多荒谬的工作了,家庭主妇,酒吧女侍,出租车公司值班员,等等。但是相信我,作家更好。我爱它。”
笑着回忆起往事,乔乔感激自己没有在看似死胡同的路上停滞不前。
生活之不如意十有八九,若真的放弃了,生活就真的无望了。相反,有希望在,生活就会有更好的可能。
如今已经51岁的乔乔,恰是女人最敏感、最焦虑的阶段:中年危机。她也坦言,自己确实也有这个年龄的焦虑。毕竟活到这个岁数,身上担负有太多复杂的东西。不过她更乐于强调,四五十岁是她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我有自己的马,那是我小时候的梦想。我不为脸上的皱纹焦虑,我过着我梦想的生活。我的生活并没有被突然的成功改变,我们依然住在原来的房子里,我的孩子还上着原来那所学校。如果哪一天成功不再光顾我,我也不会失落。因为我根本没觉得成功有多么了不起。”
“比起成功,生活最让我受益的课题是永不放弃!”
现在的乔乔和丈夫有三个可爱的孩子,生活在一个远离闹市的农场里,他们养马、逗猫,一起去旅行。她忙着写作,忙着改剧本,还玩拳击,丝毫没有中年暮气。大概,希望就是如此神奇,能幻化成让人变得有活力的元气。
独立的生活态度
迄今为止,乔乔已经写了12部作品,其中多数是以女性为主角,每一个看似柔弱的皮囊下都隐匿一颗不言放弃的心。也正因如此,很多媒体都给乔乔贴上女权主义者的标签。
德国《世界报》就此采访乔乔时,乔乔大方承认。她并不觉得女性主义者是什么激进、个性的标签,她认为女性主义者是一种生活态度:独立,乐观,自我和坚持。她说自己在现实中完全是个女汉子,别的女人跟丈夫炫耀新包、新鞋子的时候,她向丈夫炫耀自己的新拖拉机和肌肉。而且,她对时尚的敏感度,远远低于她对故事的。她身边有很多生活不幸却极度有生活勇气的女英雄,她们很平凡,却有着非凡的执着和勇气。把她们写进书里,比写闺蜜、写奢侈品、写三角恋,更让她的小说富有维度,给人力量。
自然,写些爱情小说会让乔乔更有名气,但是她不愿意完全地迎合市場,因为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我的女儿会看我的书。”每写一本书,乔乔都会假设:“如果我的孩子读到我的书,他会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在乔乔看来,与其传递那些空有浪漫却不实际的爱情幻想,倒不如写点有生活气息的。
她要把自己切身感受到的、震撼自己的经历讲成故事,而不是把自己的想象虚构出来。她希望自己的作品传达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而不仅仅是爱情的态度。
于悲喜中给人力量
乔乔·莫伊斯擅长构建精巧的人间故事,塑造倔强的人物,尤其是女性。这个在生活中不那么灵巧的女人,在写小说方面如同脱胎换骨一般,有着让文字生动起来的魔法。她说:“我喜欢那些黑白不那么分明的故事,这样的故事给人更大的思考空间。”因为这一点,乔乔那些以爱情为线索的小说,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爱情以外的东西,比如人性。
在她的小说里,来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戏剧化地相遇,就像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经历摩擦互斥,最终咬合。比如《永不言弃》里售货员苏菲和艺术家爱德华的相遇,小职员丽芙和建筑家大卫的结合;再比如《我就要你好好的》里分别来自两个阶层的露和威尔,一个生活看不到未来,一个已经人之将死。这样的设定给故事以张力,也给读者换位思考的想象空间:“如果我是他,我会怎样选择?”
乔乔希望自己的小说给读者以这样的思考,同时她自己在写作的时候也是带着这样的思考架构自己的文字。在一次采访中,她曾坦言,因为习惯性地设身处地,她经常一边哭,一边写,招来不少旁人的惊呼、错愕。“我写的不只是爱情小说,更是叫人五味杂陈的人间故事。”她说。
爱情归根结底是两个独立之人的化学反应,人之复杂注定了爱情的多重维度。那些放大了浪漫和心动的爱情,固然叫人心驰向往,却未免有些甜得粘牙,缺乏实感和力量。乔乔一路写来,伴随着写作经验的丰富和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拘囿于两个人的小世界,将目光和笔触投射到更广阔也更接地气的日常中。
于平淡却不失回味的生活中,乔乔挖掘人性的多重维度。于悲喜交加中,给人向前一步的力量。编辑/倪萌
其实,乔乔一直不是个特别幸运的人,与罗琳一样,她早年也是生活困顿。乔乔的家境贫寒,父母离异,为了讨生活,她从14岁开始就做各种各样的兼职工作:洗衣店、酒吧、出租车公司、办公室,都是她曾经生活的世界。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乔乔还是没有放弃学业。她认真完成了皇家霍洛威与贝德福德斯学院的学业,并于1992年获得了伦敦城市大学和《独立报》资助的奖学金。学业完成后,她开始了在《独立报》长达10年之久的记者生涯。
这段生涯对于乔乔来说,好似人生的转折。这10年里,她工作、写作、家庭三头兼顾,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几近疯狂地写了三部无人看好的小说后,终于在第四部的时候获得出版社的认可,并正式走上专业写作的道路。截至目前,乔乔·莫伊斯的12部小说在美版豆瓣,也是以读书风向标著称的Good reads(好阅读)网站上,获得一众好评。在欧美各国的大小书店,乔乔的书无处不在。
2012年,乔乔的书《我就要你好好的》一经出版,便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全球热销500万册,售出40多国版权;紧接着,2013年、2014年,乔乔的两本新作《永不言弃》、《1+1》,再次占据《纽约时报》的显要位置,取得了不输于《我就要你好好的》的销售成绩。在美国,很少能有一个作家能连续3年3本书同时登上《纽约时报》的图书榜。自此,乔乔爆红。
美国读书界的风向标网站Good reads票选乔乔·莫伊斯为2014年度最受欢迎的作家;在德国、挪威、荷兰等国家,乔乔的图书海报贴满了大大小小的书店。
此后不久,《我就要你好好的》《1+1》的电影版权相继被知名电影公司买下。在国外的很多榜单上,能把乔乔的书拉下榜首的,往往只有她自己的新书。
曾经的黯然
在此之前,乔乔·莫伊斯虽然也曾两次获得过英国浪漫小说协会奖(RNA),但总体来说,她就是一个十八线小作者,毫无名气。在接受挪威一家媒体采访时,乔乔坦言,自己曾一度丧失写作的信心。
那个时候,还没有《我就要你好好的》,乔乔已经出版了8本小说,但是没有一本赢得市场的青睐。乔乔始终记得她跟出版社谈自己想写一本关于安乐死的书(也就是后来的《我就要你好好的》)时,对方不信任的表情。“在回家的路上,我迷茫地看着窗外,绝望到了极点。此时,恰好有一群女警从我车前路过,一念闪现:我也许可以成为一名女警官,可是作家是我唯一想从事的职业。不用为钱发愁自然好,但是比这更美好的是,我是一个作者,我创作故事。我已经做过很多荒谬的工作了,家庭主妇,酒吧女侍,出租车公司值班员,等等。但是相信我,作家更好。我爱它。”
笑着回忆起往事,乔乔感激自己没有在看似死胡同的路上停滞不前。
生活之不如意十有八九,若真的放弃了,生活就真的无望了。相反,有希望在,生活就会有更好的可能。
如今已经51岁的乔乔,恰是女人最敏感、最焦虑的阶段:中年危机。她也坦言,自己确实也有这个年龄的焦虑。毕竟活到这个岁数,身上担负有太多复杂的东西。不过她更乐于强调,四五十岁是她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我有自己的马,那是我小时候的梦想。我不为脸上的皱纹焦虑,我过着我梦想的生活。我的生活并没有被突然的成功改变,我们依然住在原来的房子里,我的孩子还上着原来那所学校。如果哪一天成功不再光顾我,我也不会失落。因为我根本没觉得成功有多么了不起。”
“比起成功,生活最让我受益的课题是永不放弃!”
现在的乔乔和丈夫有三个可爱的孩子,生活在一个远离闹市的农场里,他们养马、逗猫,一起去旅行。她忙着写作,忙着改剧本,还玩拳击,丝毫没有中年暮气。大概,希望就是如此神奇,能幻化成让人变得有活力的元气。
独立的生活态度
迄今为止,乔乔已经写了12部作品,其中多数是以女性为主角,每一个看似柔弱的皮囊下都隐匿一颗不言放弃的心。也正因如此,很多媒体都给乔乔贴上女权主义者的标签。
德国《世界报》就此采访乔乔时,乔乔大方承认。她并不觉得女性主义者是什么激进、个性的标签,她认为女性主义者是一种生活态度:独立,乐观,自我和坚持。她说自己在现实中完全是个女汉子,别的女人跟丈夫炫耀新包、新鞋子的时候,她向丈夫炫耀自己的新拖拉机和肌肉。而且,她对时尚的敏感度,远远低于她对故事的。她身边有很多生活不幸却极度有生活勇气的女英雄,她们很平凡,却有着非凡的执着和勇气。把她们写进书里,比写闺蜜、写奢侈品、写三角恋,更让她的小说富有维度,给人力量。
自然,写些爱情小说会让乔乔更有名气,但是她不愿意完全地迎合市場,因为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我的女儿会看我的书。”每写一本书,乔乔都会假设:“如果我的孩子读到我的书,他会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在乔乔看来,与其传递那些空有浪漫却不实际的爱情幻想,倒不如写点有生活气息的。
她要把自己切身感受到的、震撼自己的经历讲成故事,而不是把自己的想象虚构出来。她希望自己的作品传达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而不仅仅是爱情的态度。
于悲喜中给人力量
乔乔·莫伊斯擅长构建精巧的人间故事,塑造倔强的人物,尤其是女性。这个在生活中不那么灵巧的女人,在写小说方面如同脱胎换骨一般,有着让文字生动起来的魔法。她说:“我喜欢那些黑白不那么分明的故事,这样的故事给人更大的思考空间。”因为这一点,乔乔那些以爱情为线索的小说,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爱情以外的东西,比如人性。
在她的小说里,来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戏剧化地相遇,就像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经历摩擦互斥,最终咬合。比如《永不言弃》里售货员苏菲和艺术家爱德华的相遇,小职员丽芙和建筑家大卫的结合;再比如《我就要你好好的》里分别来自两个阶层的露和威尔,一个生活看不到未来,一个已经人之将死。这样的设定给故事以张力,也给读者换位思考的想象空间:“如果我是他,我会怎样选择?”
乔乔希望自己的小说给读者以这样的思考,同时她自己在写作的时候也是带着这样的思考架构自己的文字。在一次采访中,她曾坦言,因为习惯性地设身处地,她经常一边哭,一边写,招来不少旁人的惊呼、错愕。“我写的不只是爱情小说,更是叫人五味杂陈的人间故事。”她说。
爱情归根结底是两个独立之人的化学反应,人之复杂注定了爱情的多重维度。那些放大了浪漫和心动的爱情,固然叫人心驰向往,却未免有些甜得粘牙,缺乏实感和力量。乔乔一路写来,伴随着写作经验的丰富和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拘囿于两个人的小世界,将目光和笔触投射到更广阔也更接地气的日常中。
于平淡却不失回味的生活中,乔乔挖掘人性的多重维度。于悲喜交加中,给人向前一步的力量。编辑/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