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智育抓不好要出次品,体育抓不好要出废品,美育抓不好要出低档品,而德育抓不好,是要出危险品的”。罗斯福也说:“只教孩子知识,而不培养其心灵,只能给社会培养一堆麻烦。”可见,德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的现实:学校、家庭、社会在德育方面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精力,可德育的效果不尽人意,这是为什么?
一、德育低效状况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环境德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并逐渐全面与世界接轨,汇入世界的潮流。新旧意识、价值观念不停地碰撞,使得这一转型期的道德呈现明显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人无法适从,而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也处于这种影响中,一面是传授前沿的道德观念的冲动,一面是固守传统道德的价值,毫不松懈。这样的道德没有发挥出德育本身应有的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德育工作怎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即便是开展了并有了些成效,又怎能受得住社会各方面的激烈撞碰?网络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可网络带给社会的许许多多负面影响同样是有目共睹的。网上那些垃圾像定时炸弹一样,带走沉湎于其中德任何一个意志薄弱者。道德在悄然中被熔化消失,而新的道德教育在网络疯狂的年代更显得苍白无力。
(二) 学校德育的失误
从我们的国情来看,德育大部分是在学校里完成的,但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第一,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不是人,而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的概念。教育者往往只看到道德律令的绝对性,常常把我们认定的和倡导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原则、观念作为主体和教育的唯一工具,把既定的道德规范、原则、观念的机械执行当作绝对的教学标准,却忽视了人在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的作用。第二,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人”、“圣人”。学校道德教育由于过多地关注了理解性需要而脱离了现实的当下需要,对学生一味地进行虚幻的、理想性的教育,致使本该是很平常的道德教育变成了海市蜃楼式的“高、大、空”的东西,把本来普通的凡夫俗子抬高成了圣人。可这样完善的道德典范与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相差太遥远了。长此以往,造成受教育者的人格分裂,什么美丽动听的“政治口号”、“道德律令”都喊得出来,但在现实生活中又缺乏最基本的文明礼貌和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第三,在道德方法上,把德育处理成一个单向度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以道德的权威者、真理的化身自居,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以“霸权性”的话语统治着师生之间的对话形式和气氛。学生只能“想正确的东西,只能做正确的事情”,即使有机会站起来讲话,讲的也都是教育者让其讲的“套话、官话、大话”。因而整个道德教育者的个人独白,学生则只管听、只能囫囵吞枣地记住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总之,学校的道德教育的这种知识化倾向、理想化倾向、成人化倾向和简单化倾向使学校德育的成果太脆弱,根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三) 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孩子从小受到的熏陶和影响对他的将来产生深刻影响。当今时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父母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德育这一环节,极易造成孩子人性上的缺憾。其次,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存在冲突,让孩子无法适从,无从取舍,例如在校时,老师对学生讲,我们应当孝敬长辈,关爱老人,然后小孩子回家要送点水饺给奶奶吃,做妈妈的脸拉老长说“不给她这老不死的吃!”孩子会很痛苦,到底我该听谁的?谁才是正确的啊?这些现象值得家长深入反思。
二、提高德育效果的对策
以上是对德育低效的原因分析。通过分析原因,我们很可以看出,在社会大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努力配合,力求德育人性化,不断提高德育效果。
从学校方面讲,首先是教育方式的变革。灌输已经很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应该探索回归生活的德育方式,让学生在生活和体验中汲取道德的营养。西梅尔曾指出:“体验不受逻辑悖论的影响。持续的体验自己说明自己,不需要别的解释。”其次是教育内容的扩充。道德内容很广泛,不应局限基本的道德常识中。例如“生命教育”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道德教育,我们的德育应该把“生命”、“感恩”、“责任”、“自强”、“平和”都纳进德育内容,给青少年补上人生这一课。在以人为本原则下,教会学生去爱,爱祖国、爱党、爱人民、爱自己的亲人、朋友、老师,爱自己、爱社会、爱生活,爱他人与自身的生命,爱人类的朋友……第三方面即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当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来看,真正做到老师和学生之间生命的相互观照,情感的相互沟通和人格的相互对话。
从家庭来讲,父母应该跟学校取得一致,让孩子在校学的道德观念在家里得到强化并可以最终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这样还可以弥补学校课堂上德育情境不足的弊端;其次,父母要做好榜样,“知行统一”才能教育好孩子;再次,父母要注意教育方式,不能只强调智育忽视德育,对孩子进行适时适当的道德引导,尽量给孩子留出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去体验道德规范。
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道德教育失败。正视今天的德育效果不理想的现实,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实才是我们分析问题的最终目的。
一、德育低效状况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环境德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并逐渐全面与世界接轨,汇入世界的潮流。新旧意识、价值观念不停地碰撞,使得这一转型期的道德呈现明显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人无法适从,而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也处于这种影响中,一面是传授前沿的道德观念的冲动,一面是固守传统道德的价值,毫不松懈。这样的道德没有发挥出德育本身应有的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德育工作怎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即便是开展了并有了些成效,又怎能受得住社会各方面的激烈撞碰?网络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可网络带给社会的许许多多负面影响同样是有目共睹的。网上那些垃圾像定时炸弹一样,带走沉湎于其中德任何一个意志薄弱者。道德在悄然中被熔化消失,而新的道德教育在网络疯狂的年代更显得苍白无力。
(二) 学校德育的失误
从我们的国情来看,德育大部分是在学校里完成的,但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第一,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不是人,而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的概念。教育者往往只看到道德律令的绝对性,常常把我们认定的和倡导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原则、观念作为主体和教育的唯一工具,把既定的道德规范、原则、观念的机械执行当作绝对的教学标准,却忽视了人在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的作用。第二,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人”、“圣人”。学校道德教育由于过多地关注了理解性需要而脱离了现实的当下需要,对学生一味地进行虚幻的、理想性的教育,致使本该是很平常的道德教育变成了海市蜃楼式的“高、大、空”的东西,把本来普通的凡夫俗子抬高成了圣人。可这样完善的道德典范与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相差太遥远了。长此以往,造成受教育者的人格分裂,什么美丽动听的“政治口号”、“道德律令”都喊得出来,但在现实生活中又缺乏最基本的文明礼貌和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第三,在道德方法上,把德育处理成一个单向度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以道德的权威者、真理的化身自居,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以“霸权性”的话语统治着师生之间的对话形式和气氛。学生只能“想正确的东西,只能做正确的事情”,即使有机会站起来讲话,讲的也都是教育者让其讲的“套话、官话、大话”。因而整个道德教育者的个人独白,学生则只管听、只能囫囵吞枣地记住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总之,学校的道德教育的这种知识化倾向、理想化倾向、成人化倾向和简单化倾向使学校德育的成果太脆弱,根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三) 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孩子从小受到的熏陶和影响对他的将来产生深刻影响。当今时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父母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德育这一环节,极易造成孩子人性上的缺憾。其次,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存在冲突,让孩子无法适从,无从取舍,例如在校时,老师对学生讲,我们应当孝敬长辈,关爱老人,然后小孩子回家要送点水饺给奶奶吃,做妈妈的脸拉老长说“不给她这老不死的吃!”孩子会很痛苦,到底我该听谁的?谁才是正确的啊?这些现象值得家长深入反思。
二、提高德育效果的对策
以上是对德育低效的原因分析。通过分析原因,我们很可以看出,在社会大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努力配合,力求德育人性化,不断提高德育效果。
从学校方面讲,首先是教育方式的变革。灌输已经很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应该探索回归生活的德育方式,让学生在生活和体验中汲取道德的营养。西梅尔曾指出:“体验不受逻辑悖论的影响。持续的体验自己说明自己,不需要别的解释。”其次是教育内容的扩充。道德内容很广泛,不应局限基本的道德常识中。例如“生命教育”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道德教育,我们的德育应该把“生命”、“感恩”、“责任”、“自强”、“平和”都纳进德育内容,给青少年补上人生这一课。在以人为本原则下,教会学生去爱,爱祖国、爱党、爱人民、爱自己的亲人、朋友、老师,爱自己、爱社会、爱生活,爱他人与自身的生命,爱人类的朋友……第三方面即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当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来看,真正做到老师和学生之间生命的相互观照,情感的相互沟通和人格的相互对话。
从家庭来讲,父母应该跟学校取得一致,让孩子在校学的道德观念在家里得到强化并可以最终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这样还可以弥补学校课堂上德育情境不足的弊端;其次,父母要做好榜样,“知行统一”才能教育好孩子;再次,父母要注意教育方式,不能只强调智育忽视德育,对孩子进行适时适当的道德引导,尽量给孩子留出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去体验道德规范。
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道德教育失败。正视今天的德育效果不理想的现实,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实才是我们分析问题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