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昆山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新昆山人”的子女进入了当地初中就读。这样昆山农村初中的形势发生了改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样新形势下,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我对昆山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几点建议:教学情境要源于学生的普遍生活实际;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课堂教学应做到因人而异;作业的布置要考虑个体差异,分层次布置;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 新形势 个体差异 有效课堂
随着昆山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的初中教育形成了新的形势,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大量“新昆山人”的子女进入了当地的公立学校。以前,学生大多来自同一个小学,学习同样版本的教材,而现在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接受的是不同版本的小学学习。基于大多数非昆山户籍的学生中途转学、插班入学、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等多种因素,致使一个班级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下面是我在新形势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怎样做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谈谈几点体验和建议:
一、教学情境要源于生活实际
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情境要结合班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也要顾及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解函数问题的时候,我就不能再用以前乘坐出租车问题来引入了。因为班级中很多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从来没坐过出租车。我尽量从他们都经历过的情景引入,为此,我选择了去商店买文具所付钱数随文具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境引入。由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比较容易理解。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不能一味的为了考试而埋头苦学,让他们真正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这也培养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投人学习,因为求知欲一旦被激发就不愁教学的效率了。
二、课堂教学应做到因人而异
基于家庭环境、经历、学习基础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学生在认识、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新形势下的昆山农村初中教学中更为显著。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这些诸如此类的话:这个学期刚把成绩搞上来,学生又走了,不知下学期又会有怎样的学生分到我班上……。之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看到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甚至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是因为非昆山籍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况且我国数学教材版本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人而异、分层教学。那么作为数学教师该如何做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1.课堂提问要难易适度,关注差异,面向全体
问题的设置是否适当,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非常重要。为此,教师要从学生的个体主观差异出发,提问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将问题设成梯度,分档提问,同学之间相互启发,从而激发智慧的火花。这样会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准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应置大多数学生而不顾,形成“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或只向少数几名学生发问。
2.针对不同的学生要进行差异评价
评价是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差异评价是针对各类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出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同一问题的评价标准也应不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为此,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注重差异性评价,顾及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激情。例如:在班级中我引如了“鼓掌”评价法,当一个学生回答的很精彩或者回答出的问题稍微超过自身的能力时,我就带动大家一起鼓掌。记得在上《多边形的性质》一课时,叫学生举生活中的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有个刚从外地转进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不愿意和同学交往的学生突然站起来,说出了很多生活中例子,大多例子都是昆山本地学生没见到过的。他一说完,我就和大家一起把掌声鼓起来。从这次掌声后,发现他上课认真多了,能回答的问题也能积极举手了,慢慢成绩也上来了,也愿意和同学们交往了。
三、作业布置要考虑个体差异
学生的作业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布置学生的作业是很关键的。如果大家都是一样的作业,当作业都很基础时,就会出现很多成绩好的学生浪费时间做机械运动。当作业较难的时候就会出现大多学生做不出,浪费时间达不到效果。所以分层次布置作业十分关键。
我在教学中作业的布置是这样做的:针对学生的实际,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好的为A组,成绩中等的为B组,成绩较差的为C组。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组成绩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性作业、探索性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業,允许优生不做,中差生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生好、中、差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高性作业,供B组和A组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探索性作业,便于A组同学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尝试到学习的喜悦。 教学中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采用滚动式的方法。在一个月的作业中都能够达到高一级的要求,可以进入到高一组。B组中有学习特别困难的也可以退入到C组。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四、兴趣激发要关注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才能大胆的猜想、讨论、交流,才会在学习上有所创新,有所收获。在新形势下的昆山农村中学如何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很多外来学生转到这边读书,一切都是陌生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能适应。所以我们老师要首要了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家庭背景,真正去关心他们和他们做朋友。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首先从生活上关心学生,每周我都坚持找几个学生谈心,问问近来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其次,我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不带有色眼镜看学生,不因学生成绩好就喜欢,成绩不好就漠视,更不能对学生有本地生和外地生之分。而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更重视这些成绩落后的同学和这些不熟悉环境的插班生。跟他们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学习,多多给予他们鼓励,从而让这部分学生喜欢上数学课,愿意上数学课,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上是我在新形势下昆山农村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形势在改变这要就需要我们老师的教学也要跟着变化,要不断的创新。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时的教学,跟这形势的变化而不断的学习,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如此地潜心钻研,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才能更有效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 新形势 个体差异 有效课堂
随着昆山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的初中教育形成了新的形势,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大量“新昆山人”的子女进入了当地的公立学校。以前,学生大多来自同一个小学,学习同样版本的教材,而现在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接受的是不同版本的小学学习。基于大多数非昆山户籍的学生中途转学、插班入学、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等多种因素,致使一个班级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下面是我在新形势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怎样做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谈谈几点体验和建议:
一、教学情境要源于生活实际
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情境要结合班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也要顾及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解函数问题的时候,我就不能再用以前乘坐出租车问题来引入了。因为班级中很多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从来没坐过出租车。我尽量从他们都经历过的情景引入,为此,我选择了去商店买文具所付钱数随文具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境引入。由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比较容易理解。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不能一味的为了考试而埋头苦学,让他们真正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这也培养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投人学习,因为求知欲一旦被激发就不愁教学的效率了。
二、课堂教学应做到因人而异
基于家庭环境、经历、学习基础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学生在认识、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新形势下的昆山农村初中教学中更为显著。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这些诸如此类的话:这个学期刚把成绩搞上来,学生又走了,不知下学期又会有怎样的学生分到我班上……。之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看到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甚至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是因为非昆山籍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况且我国数学教材版本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人而异、分层教学。那么作为数学教师该如何做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1.课堂提问要难易适度,关注差异,面向全体
问题的设置是否适当,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非常重要。为此,教师要从学生的个体主观差异出发,提问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将问题设成梯度,分档提问,同学之间相互启发,从而激发智慧的火花。这样会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准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应置大多数学生而不顾,形成“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或只向少数几名学生发问。
2.针对不同的学生要进行差异评价
评价是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差异评价是针对各类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出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同一问题的评价标准也应不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为此,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注重差异性评价,顾及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激情。例如:在班级中我引如了“鼓掌”评价法,当一个学生回答的很精彩或者回答出的问题稍微超过自身的能力时,我就带动大家一起鼓掌。记得在上《多边形的性质》一课时,叫学生举生活中的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有个刚从外地转进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不愿意和同学交往的学生突然站起来,说出了很多生活中例子,大多例子都是昆山本地学生没见到过的。他一说完,我就和大家一起把掌声鼓起来。从这次掌声后,发现他上课认真多了,能回答的问题也能积极举手了,慢慢成绩也上来了,也愿意和同学们交往了。
三、作业布置要考虑个体差异
学生的作业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布置学生的作业是很关键的。如果大家都是一样的作业,当作业都很基础时,就会出现很多成绩好的学生浪费时间做机械运动。当作业较难的时候就会出现大多学生做不出,浪费时间达不到效果。所以分层次布置作业十分关键。
我在教学中作业的布置是这样做的:针对学生的实际,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好的为A组,成绩中等的为B组,成绩较差的为C组。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组成绩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性作业、探索性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業,允许优生不做,中差生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生好、中、差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高性作业,供B组和A组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探索性作业,便于A组同学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尝试到学习的喜悦。 教学中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采用滚动式的方法。在一个月的作业中都能够达到高一级的要求,可以进入到高一组。B组中有学习特别困难的也可以退入到C组。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四、兴趣激发要关注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才能大胆的猜想、讨论、交流,才会在学习上有所创新,有所收获。在新形势下的昆山农村中学如何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很多外来学生转到这边读书,一切都是陌生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能适应。所以我们老师要首要了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家庭背景,真正去关心他们和他们做朋友。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首先从生活上关心学生,每周我都坚持找几个学生谈心,问问近来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其次,我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不带有色眼镜看学生,不因学生成绩好就喜欢,成绩不好就漠视,更不能对学生有本地生和外地生之分。而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更重视这些成绩落后的同学和这些不熟悉环境的插班生。跟他们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学习,多多给予他们鼓励,从而让这部分学生喜欢上数学课,愿意上数学课,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上是我在新形势下昆山农村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形势在改变这要就需要我们老师的教学也要跟着变化,要不断的创新。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时的教学,跟这形势的变化而不断的学习,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如此地潜心钻研,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才能更有效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