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发病情况
2006年12月下旬,某奶牛场从外地一次性购入育成母牛500头。奶牛进场入舍后第6天起,部分牛舍的奶牛开始出现散发病例,发病年龄在膘情差的小育成牛之间。病牛精神沉郁,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粪便稀薄而带血,进而消瘦贫血,发病头数由少增多,而且相继死亡4头。该牛购入时期,正值严冬季节,长途疲劳运输,又改变了环境,而且发病奶牛的牛舍又不保温(舍内温度零下15℃),属没完工工程,换气孔裸露,饮水槽水处于结冻状态。奶牛严重饮水不足,饲草为铡短(3厘米左右)的干玉米秸秆、柔软的稻草,精饲料质量差,饲喂数量又不足,营养价值低下。
2、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喜卧,食欲减退后废绝,粪便稀薄混有血液。约3~4天后体温升至40~41℃,瘤胃蠕动和反刍停止,仍排混有血液稀便,粪中还有纤维性薄膜,并有恶臭。末期粪呈黑色,几乎全是血液,此时体温下降至35~36℃,病牛因极度贫血和衰竭而死亡。
有记载,有的病牛在发病3~5天逐渐好转,但仍继续下痢和贫血,病程可达数月之久,最终死亡。
3、剖检变化
肠系膜淋巴肿大,肠道黏膜下层乃至肌层肿胀增厚,呈弥漫性出血,特别是直肠有大面积的出血性炎症和溃疡。
4、实验室检查及诊断要点
取病牛粪便和直肠刮取物镜检发现球虫卵囊。本病按一般规律多发生于春、夏、秋三季,尤其是多雨年份,放牧于低温牧场时更易发生,转入舍饲后的冬季,也有发生,所以应当引起奶牛场管理者及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2岁以下的育成牛、犊牛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以血便、恶臭为特征,剖检时直肠有特殊的出血性炎症和溃疡,特别是镜检奶牛粪便、直肠刮取物发现大量球虫卵囊而确诊。
5、类症鉴别
在诊断此病时,要注意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轮状病毒病、肠炎病等进行区别。
5.1大肠杆菌病类似处是体温高达40℃,腹泻,粪便中带有血液,有臭味。不同处是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10日龄以内的犊牛(球虫病在1月龄以上2岁以内);肠型病例,病初粪便如粥样,黄色,后呈水样,灰白色,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凝血块及泡沫,有酸败气味。后期常有腹痛,用蹄踢腹壁和并发肺炎、关节炎。
5.2沙门氏菌病类似处是体温升高达40℃~41℃,腹泻,粪便中混有血液,病犊消瘦。不同处是急性病例常在3~5天内死亡,多数病例出现症状后5~7天死亡,病死率最高达50%。随着病期延长,腕关节和跗关节可能肿大,有时有支气管炎和肺炎症状,甚至有的犊牛的耳尖、尾尖和四肢球节以下干性坏疽。
5.3轮状病毒病类似处是腹泻,有时附有血液,精神沉郁,初期体温一般正常。不同处是以15~90日龄的犊牛发病较多,多流行于3~4月份,突然发生,迅速传播。前驱期症状不明显。粪便水样,如喷射状排出,黄绿色,病久才含血液,病死率较低。粪中无卵囊。
5.4肠炎类似处是体温高达40℃左右,腹泻,粪便中含有血液,肛门、尾根有粪污,食欲减少或废绝。不同处是眼结膜充血,无流行性。
6、治疗
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1克/千克体重口服,每日1次;糖盐水1000~2000毫升,10%安那咖20毫升,14%烟酸诺氟沙星0.05毫升/千克,1次性静脉注入,每天2次,连注3~5天。
磺胺脒、复方敌菌净,两药交叉使用,口服。为防止一种药物反复使用而造成球虫卵产生不同类的抗球虫药物,并且量要足,疗程要够,以达到治疗目的。
根据病牛的情况,要采用对症治疗,还要精心护理,在饲喂上要补充营养,饲料搭配要合理。经过上述方法治疗,病牛约经1~2周后治愈。本次发病牛共计298头,除其中4头因体质极弱导致死亡外,其余全部康复。
7、预防措施
由于潮湿环境利于球虫卵的发育和生存,勿在沼泽潮湿处饮水或放牧,舍内要冬暖夏凉,要通风和保证舍内干燥,舍内每周要消毒1次或2次。
饲草、饮水要洁净,精料搭配要合理。尤其在冬季,牛床垫料要及时清理,以免虫卵污染。
此次发生奶牛球虫病的原因是由上述诸多应激性因素而诱发。因此对长年舍饲的奶牛,冬季要求牛舍干燥、保温(5~10℃),不饮带冰碴的水,夏季通风,饲草饲料搭配要多样化,营养价值要全面,特别从异地长途购入的奶牛,运输前及入舍后前10天左右,除加强常规化饲养管理外,还要在饮水中或饲料中添加抗应激性的药物。除此要保证合理的牛群饲养密度才能有效地预防牛球虫病的发生。一旦发生了球虫病,应立即采取隔离、治疗,消毒的综合性措施,做到不误诊,防治要对症有效,控制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
王力江艳波(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二龙山农场164131)
2006年12月下旬,某奶牛场从外地一次性购入育成母牛500头。奶牛进场入舍后第6天起,部分牛舍的奶牛开始出现散发病例,发病年龄在膘情差的小育成牛之间。病牛精神沉郁,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粪便稀薄而带血,进而消瘦贫血,发病头数由少增多,而且相继死亡4头。该牛购入时期,正值严冬季节,长途疲劳运输,又改变了环境,而且发病奶牛的牛舍又不保温(舍内温度零下15℃),属没完工工程,换气孔裸露,饮水槽水处于结冻状态。奶牛严重饮水不足,饲草为铡短(3厘米左右)的干玉米秸秆、柔软的稻草,精饲料质量差,饲喂数量又不足,营养价值低下。
2、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喜卧,食欲减退后废绝,粪便稀薄混有血液。约3~4天后体温升至40~41℃,瘤胃蠕动和反刍停止,仍排混有血液稀便,粪中还有纤维性薄膜,并有恶臭。末期粪呈黑色,几乎全是血液,此时体温下降至35~36℃,病牛因极度贫血和衰竭而死亡。
有记载,有的病牛在发病3~5天逐渐好转,但仍继续下痢和贫血,病程可达数月之久,最终死亡。
3、剖检变化
肠系膜淋巴肿大,肠道黏膜下层乃至肌层肿胀增厚,呈弥漫性出血,特别是直肠有大面积的出血性炎症和溃疡。
4、实验室检查及诊断要点
取病牛粪便和直肠刮取物镜检发现球虫卵囊。本病按一般规律多发生于春、夏、秋三季,尤其是多雨年份,放牧于低温牧场时更易发生,转入舍饲后的冬季,也有发生,所以应当引起奶牛场管理者及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2岁以下的育成牛、犊牛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以血便、恶臭为特征,剖检时直肠有特殊的出血性炎症和溃疡,特别是镜检奶牛粪便、直肠刮取物发现大量球虫卵囊而确诊。
5、类症鉴别
在诊断此病时,要注意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轮状病毒病、肠炎病等进行区别。
5.1大肠杆菌病类似处是体温高达40℃,腹泻,粪便中带有血液,有臭味。不同处是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10日龄以内的犊牛(球虫病在1月龄以上2岁以内);肠型病例,病初粪便如粥样,黄色,后呈水样,灰白色,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凝血块及泡沫,有酸败气味。后期常有腹痛,用蹄踢腹壁和并发肺炎、关节炎。
5.2沙门氏菌病类似处是体温升高达40℃~41℃,腹泻,粪便中混有血液,病犊消瘦。不同处是急性病例常在3~5天内死亡,多数病例出现症状后5~7天死亡,病死率最高达50%。随着病期延长,腕关节和跗关节可能肿大,有时有支气管炎和肺炎症状,甚至有的犊牛的耳尖、尾尖和四肢球节以下干性坏疽。
5.3轮状病毒病类似处是腹泻,有时附有血液,精神沉郁,初期体温一般正常。不同处是以15~90日龄的犊牛发病较多,多流行于3~4月份,突然发生,迅速传播。前驱期症状不明显。粪便水样,如喷射状排出,黄绿色,病久才含血液,病死率较低。粪中无卵囊。
5.4肠炎类似处是体温高达40℃左右,腹泻,粪便中含有血液,肛门、尾根有粪污,食欲减少或废绝。不同处是眼结膜充血,无流行性。
6、治疗
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1克/千克体重口服,每日1次;糖盐水1000~2000毫升,10%安那咖20毫升,14%烟酸诺氟沙星0.05毫升/千克,1次性静脉注入,每天2次,连注3~5天。
磺胺脒、复方敌菌净,两药交叉使用,口服。为防止一种药物反复使用而造成球虫卵产生不同类的抗球虫药物,并且量要足,疗程要够,以达到治疗目的。
根据病牛的情况,要采用对症治疗,还要精心护理,在饲喂上要补充营养,饲料搭配要合理。经过上述方法治疗,病牛约经1~2周后治愈。本次发病牛共计298头,除其中4头因体质极弱导致死亡外,其余全部康复。
7、预防措施
由于潮湿环境利于球虫卵的发育和生存,勿在沼泽潮湿处饮水或放牧,舍内要冬暖夏凉,要通风和保证舍内干燥,舍内每周要消毒1次或2次。
饲草、饮水要洁净,精料搭配要合理。尤其在冬季,牛床垫料要及时清理,以免虫卵污染。
此次发生奶牛球虫病的原因是由上述诸多应激性因素而诱发。因此对长年舍饲的奶牛,冬季要求牛舍干燥、保温(5~10℃),不饮带冰碴的水,夏季通风,饲草饲料搭配要多样化,营养价值要全面,特别从异地长途购入的奶牛,运输前及入舍后前10天左右,除加强常规化饲养管理外,还要在饮水中或饲料中添加抗应激性的药物。除此要保证合理的牛群饲养密度才能有效地预防牛球虫病的发生。一旦发生了球虫病,应立即采取隔离、治疗,消毒的综合性措施,做到不误诊,防治要对症有效,控制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
王力江艳波(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二龙山农场16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