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公务员朋友常常自叹,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找不到职业存在感。
世上有四种人:一是没你不行,二是有你更好,三是有你没你都行,四是没你更好。“只有别人觉得‘没你不行’‘有你更好’时,你才会因为‘被需要’而获得存在感。”心理学大师乔纳森说。
可怎样才能找到“被需要”的存在感呢?
2015年4月5日,清明节,敬宗祭祖。
94岁的何赛玉则不是,她带着儿子、孙子、重孙,拜的却是外乡人谷文昌。
60多年前,福建省东山县山口村是远近闻名的“乞丐村”,何赛玉一家每年都会外出要饭,其多位亲人因此而饿死在路上。
“如果没有谷文昌,我家还在要饭。我家没有祖坟,谷公就是我家的祖。”何赛玉红着眼说。
不只何赛玉一家如此——从1987年谷文昌的骨灰迁到东山,“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就在这里相沿成习。
1950年,谷文昌随部队南下,解放了东山,后留在东山,当上了县委书记。
东山老百姓分了地,但没一点高兴劲:“种不出粮食,分地又有什么用?”
一年里,6级以上大风天占了一半;百年间,风沙不断侵袭,7个蔡姓村,被埋得只剩4个。
“十年内全面实现绿化,根本解决风沙灾害。”谷文昌立下誓言。
“这沙灾,连神仙都治不好。”很多人不信。
“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谷文昌声音铿锵有力。
十年摸爬滚打,谷文昌带领全县干部,竟真把“神仙都治不好”的风沙治好了。
“先祭谷公,后祭祖宗”——于是谷文昌获得了这样的存在感。
公务员要想获得“被需要”的存在感,就要像谷文昌一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工作的第一选择,把群众需要的事变成自己喜欢的事去做——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群众有了获得感,你才能因为群众和组织的赞誉而获得存在感。
“把群众需要的事变成自己喜欢的事,这太难了,工作不是我的爱好。”朋友说。
我懂他的意思——我们一生都在做两种事,一种是喜欢做的,一种是需要做的。做喜欢的事我们激情百倍,而对需要做的事常会敷衍了事。
我给朋友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木匠有一天对两个徒弟说,你们进行一场比赛,谁赢了我就把最后的绝技传给他。
比赛的内容,是做1000把一样的椅子。
第一天,他们都做了5把;第二天,他们又都做了5把。第三天,第四天……
终于,大徒弟受不了了。每天不断地重复让他厌烦,最后他放弃了。
二徒弟却坚持了下来,师傅问他为什么能坚持。
二徒弟说:“我每做一把椅子,都会总结一下技巧,于是做下一把椅子时便有所进步。越有进步,我就越来劲,慢慢地,我就把做椅子当成了爱好。”
是的,工作,是可以变成爱好的。
当我们不了解一个领域时,对其难有特别的感觉。但掌握的东西比别人多一点时,就会发现有点想研究这个领域了。当我们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时,就很愿意从事这个领域了。
“面对你需要做的事,先忘了喜欢不喜欢,然后尽力做到最好。当你一次次做得很优秀时,心态就会发生变化。”我对朋友说。
当优秀变成习惯时,你就会喜欢上这个工作。
到了那一天,别人再问“你幸福吗”时,你会回答:“我很幸福。”
我想起乔纳森的另外一句话:“只有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对于他人的意义,他才会觉得幸福。”
对公务员来说,被人民需要,既是存在感,也是最極致的幸福。
世上有四种人:一是没你不行,二是有你更好,三是有你没你都行,四是没你更好。“只有别人觉得‘没你不行’‘有你更好’时,你才会因为‘被需要’而获得存在感。”心理学大师乔纳森说。
可怎样才能找到“被需要”的存在感呢?
2015年4月5日,清明节,敬宗祭祖。
94岁的何赛玉则不是,她带着儿子、孙子、重孙,拜的却是外乡人谷文昌。
60多年前,福建省东山县山口村是远近闻名的“乞丐村”,何赛玉一家每年都会外出要饭,其多位亲人因此而饿死在路上。
“如果没有谷文昌,我家还在要饭。我家没有祖坟,谷公就是我家的祖。”何赛玉红着眼说。
不只何赛玉一家如此——从1987年谷文昌的骨灰迁到东山,“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就在这里相沿成习。
1950年,谷文昌随部队南下,解放了东山,后留在东山,当上了县委书记。
东山老百姓分了地,但没一点高兴劲:“种不出粮食,分地又有什么用?”
一年里,6级以上大风天占了一半;百年间,风沙不断侵袭,7个蔡姓村,被埋得只剩4个。
“十年内全面实现绿化,根本解决风沙灾害。”谷文昌立下誓言。
“这沙灾,连神仙都治不好。”很多人不信。
“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谷文昌声音铿锵有力。
十年摸爬滚打,谷文昌带领全县干部,竟真把“神仙都治不好”的风沙治好了。
“先祭谷公,后祭祖宗”——于是谷文昌获得了这样的存在感。
公务员要想获得“被需要”的存在感,就要像谷文昌一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工作的第一选择,把群众需要的事变成自己喜欢的事去做——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群众有了获得感,你才能因为群众和组织的赞誉而获得存在感。
“把群众需要的事变成自己喜欢的事,这太难了,工作不是我的爱好。”朋友说。
我懂他的意思——我们一生都在做两种事,一种是喜欢做的,一种是需要做的。做喜欢的事我们激情百倍,而对需要做的事常会敷衍了事。
我给朋友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木匠有一天对两个徒弟说,你们进行一场比赛,谁赢了我就把最后的绝技传给他。
比赛的内容,是做1000把一样的椅子。
第一天,他们都做了5把;第二天,他们又都做了5把。第三天,第四天……
终于,大徒弟受不了了。每天不断地重复让他厌烦,最后他放弃了。
二徒弟却坚持了下来,师傅问他为什么能坚持。
二徒弟说:“我每做一把椅子,都会总结一下技巧,于是做下一把椅子时便有所进步。越有进步,我就越来劲,慢慢地,我就把做椅子当成了爱好。”
是的,工作,是可以变成爱好的。
当我们不了解一个领域时,对其难有特别的感觉。但掌握的东西比别人多一点时,就会发现有点想研究这个领域了。当我们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时,就很愿意从事这个领域了。
“面对你需要做的事,先忘了喜欢不喜欢,然后尽力做到最好。当你一次次做得很优秀时,心态就会发生变化。”我对朋友说。
当优秀变成习惯时,你就会喜欢上这个工作。
到了那一天,别人再问“你幸福吗”时,你会回答:“我很幸福。”
我想起乔纳森的另外一句话:“只有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对于他人的意义,他才会觉得幸福。”
对公务员来说,被人民需要,既是存在感,也是最極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