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特征比较及对轨网规划的启示r——以典型团状大都市区为例

来源 :城市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g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案例比较的归纳演绎是城乡规划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但因受制于国内外行政区划和统计口径的巨大差异,大量研究在不同的功能区单元上进行不恰当的比较,致使结论不够科学,甚至误导了规划目标及对策.在此背景下,选择与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较为类似的东京、首尔和巴黎三个大都市区为对象,将大都市区划分为都市密集建设区、中心城区和核心区三个地域单元,在类似的功能单元上进行了相对精准的横向比较,深入比较人口规模、建设用地形态、不同地域人口密度与规模、高等级中心体系空间分布等特征,分析了国内外典型大都市区与中国都市的共性与差异,探讨了中国发展语境下轨网规划应当注意的现实问题,并指出了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式的独特性及其诞生的必然性.
其他文献
基于我国280个地级市2003-2016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从低碳试点政策层面出发,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分析了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政策对城市废气排放量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平均降低了16.3%的二氧化硫废气排放水平.机制分析表明,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存在技术效应和效率升级效应,但对结构效应并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II型大城市和I型大城市,低碳城市建设减排效应显著.对于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外商直接投资水平、高研发投入水平的城市,低碳试点政
将高铁开通视作一项“准实验”,利用2003-2017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高铁开通可以显著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对内生性问题进行控制后,该研究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研究表明,高铁开通显著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得到验证,在东部地区,高铁开通未能显著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在非省会城市,高铁开通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作用得到验证,在省会城市,高铁开通未能显著提升经济发
基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视角,构建了中国2003-2016年27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存在U型效应,即新型城镇化水平较低时,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利于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而当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一定水平时,新型城镇化的创新驱动效应才逐渐释放.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创新产出的影响在东部城市、非省会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三线城市以及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更为显
街道空间不仅维系城市交通畅通,对人的活动也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提出,街道空间研究趋增.为厘清其研究进展,使用CiteSpace对6593篇国内外研究文献展开可视化图谱解析,并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频次与中介中心性等解析研究重点领域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外研究领域中“社会”与“空间”热点分异化,而“以人为本”是共同演进趋势;当前国内研究呈现出理念与对象方法进展不对称的特征.据此提出全局性拓展研究内容、多角度探索技术发展、多层级完善街道空间等建议.
绿色原则为自组织城市更新中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提供了私法基础,但也存在合理性与合法性不足的问题.城市是由复杂因素组合而成的有机综合体,纯粹的物质更新与技术手段难以满足城市主体的多元需求,推进法治是贯彻绿色原则、实现公共利益、保障个人权利的需要.因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实体与程序规范并重、物质与精神激励兼顾、权利与责任内容统一,促进自组织视域下绿色城市更新中效率与多元利益的平衡.
分析了轨交站点地区出行行为与空间环境的适配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路径高效性、换乘便捷性、空间可达性与环境舒适性四个维度的适配性评价框架.以武汉市12个居住型轨交站点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提取19项关键性评价指标,构建了出轨交站点地区出行行为与空间环境适配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其中“路径高效性”和“换乘便捷性”指标共占12项,高密度高连接的路网和便捷的换乘设施是支撑轨道交通出行的必要条件;“空间可达性”占2项,空间利用的高混合度对轨道交通出行具有促进作用;“环境舒适性
世界级城市群及其中心城市在国际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枢纽作用,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交通联系密切程度是其枢纽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以世界级机场群对世界级城市群的支撑性作用为理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世界级城市群及其中心城市的枢纽能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全球四个典型城市群中的机场群及其国际航空网络拓扑结构为例,分别从枢纽国际化水平、枢纽运营规模、国际网络通达性和城市群枢纽的结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实证对比分析,验证了其城市群及其中心城市的枢纽能级水平.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运用制度供求、交易成本、外部性等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制度—空间”作用分析框架.通过对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实地调研,提出了影响武汉都市区制造业空间演化的五大重要制度类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制度类型对武汉制造业企业区位选址、产业组织结构与空间布局模式等领域产生的影响作用及其空间效应,揭示了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机制.最后,基于“企业—产业—空间”维度,提出了未来大城市制造业空间发展的制度创新建议.
共识的演化和形成是城市更新过程中化解社会风险和矛盾冲突的必经路径.如果缺乏有效的共识形成机制,不仅城市更新进程受到制约,更易导致社会冲突,影响社会稳定.在对一个“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博弈和演化的过程进行追踪的基础上,分析了博弈主体之间规避风险、协商民主、策略行动、共识达成的演进逻辑.村企合作模式和嵌入式治理结构突破了传统改造模式中单一主体主导的局限性,改变了社区主体之间接触的频次和频率,提供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同一场域中开展积极对话的可能,使得利益相关者能够以不同形式充分参与到公共决策过程之中,从而搭建了
近年来,城镇化研究的主体逐渐从个人扩大到家庭,着眼于个人作为家庭角色如何参与城镇化过程,内容沿家庭城镇化主体、家庭城镇化动力以及家庭城镇化实现形式三个主要方向展开.主体部分以家庭为基本单元探究城乡家庭如何通过家庭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推进家庭整体城镇化;动力部分根据家庭城镇化本身的阶段划分可分为分离迁居阶段动力和家庭聚合阶段动力,由经济动力、土地制度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构成;实现形式主要指代际支持下的渐进城镇化模式在宏观和微观上的空间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