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扫堂腿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ily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树沟地处燕山深处,滦河岸边。新中国成立初期,柳树沟依山傍水住着百十户人家,沟里的大山中有一只金钱豹。早起的老年人,时常在天快亮时,看到那只金钱豹到河边来喝水。无论是谁遇上它,都会知趣地悄悄躲开。没人招惹它,也没人敢招惹它。金钱豹呢,也从不招猫逗狗地惹是生非。喝完水,它就离开河沿,躲过村庄绕道回山。就这样,村庄里的人畜和大山上的金钱豹,相安无事好些年。不料,在一个大雪封山的冬天,金钱豹找不到吃的,便趁夜进村,咬死了大牛家的大黄狗,拖到山里吃掉了。
  那年,大牛三十刚出头,血气方刚,腰里掖了把斧子,就要进山去找金钱豹算账。他老婆劝了半天不管用,便找来了村主任。不承想,村主任听说这事后,比大牛的兴头还足,两人凑到一块儿嘀咕起进山打豹的事,把个大牛老婆丢在一旁,急得直跺脚。
  再说村里人得知金钱豹吃了大牛家的大黄狗,又听说大牛要进山找金钱豹算账,便都赶了过来,聚到大牛家一探虚实。村主任当着大伙的面,趁热打铁:“眼下这只豹敢进村吃狗,说不定过两天就要进村吃人。要不趁早干掉它,往后村庄里甭想消停。”
  村主任是个少了一根手指的残疾军人,跟乡里的武装部长混得挺铁。他着没膝深的大雪跑到乡里,跟武装部长借来一把步枪,然后带上大牛和一个老猎人,着大雪进了山。有人说,这金钱豹刚吃了一条狗,正在精神头上,该蹭两天,过过火再进山收拾它。可上了年岁的人却说,这事赶早不赶晚,豹子吃了狗,喝了狗血,就如同人喝了酒,要醉一阵子。此时进山,正是机会。
  村主任等三人顺着雪地上的狗血和豹脚印,一直寻到大山深处的一个山洞跟前—这就是金钱豹的窝了。此时,它肯定正在窝里美美地睡着呢。
  大牛没枪,只掖了一把斧子,便去对面山梁上藏着,等金钱豹奔过去时就给轰回来。这在打猎的行当中,叫赶障。村主任和老猎人各自寻好位置隐蔽起来,用枪瞄准洞口。等金钱豹出洞,他们就来个双管齐下,争取一下子解决掉这个祸害。如果这畜生侥幸逃脱,还有赶障的大牛呢。大牛在对面山梁上连堵带截地一轰,金钱豹还得掉头往回跑,这时候再补上一枪,就肯定万无一失了。
  村主任和老猎人猫在那里,眼睛死死地盯着洞口,连口大气都不敢出。可一直挨到日头搭山,金钱豹也没出洞。就在他们准备收枪下山时,山洞里忽然有了动静,只见金钱豹悠然地走出洞来,伸了一个懒腰,警觉地东张西望了一阵儿,便晃晃悠悠地向对面山坡走去。起初见金钱豹走出洞来,村主任和老猎人一阵欣喜,热血直往胸口撞。可随着金钱豹步步逼近,两人就觉得头发一根根了起来,后脊梁直冒凉风。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豹子从身边走了过去,谁也没敢开枪。
  等到金钱豹走远后,两人才长长地出了口气。可还没等彻底缓过神来,就听到对面山梁上传来一声惨叫,随后就见一团东西顺着山坡滚了下来。没多久,就从山下传来了大牛的呼救声。村主任和老猎人往山下一望,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大牛和那只金钱豹抱在一起,正撕扯着满地打滚!村主任和老猎人赶紧把枪都举了起来,可大牛和金钱豹绞成一团,难解难分,两人怕误伤大牛,不敢开枪。最后,老猎人灵机一动,举起枪,对着空中扣动了扳机。
  清脆的枪声在山谷里回荡。村里听到枪响,顿时一片欢呼。可人们等来的不是金钱豹,而是血肉模糊、奄奄一息的大牛。
  几天后,大牛一命呜呼。大牛的老婆哭得死去活来,十三岁的儿子小牛,拼命地哭喊着,要进山找金钱豹报仇。任凭大伙苦苦相劝,他就是油盐不进,几次掖着父亲留下的斧子偷偷进山,都被好心的乡亲追了回来。村里人无不忧心忡忡:要是一个不留神,让这孩子跑进了山,那可咋好呀。
  大牛的老婆更是大伤脑筋,她清楚儿子的秉性,跟他死去的爹一样的脾气,犟劲上来,八头牛也拉不回。最后,她只好和儿子摊牌了:“你要进山找金钱豹报仇,可以。但得先学会报仇的本事。妈做闺女时,曾在你姥爷那里偷学了一门功夫,叫扫堂腿。但你姥爷家教严,不准女孩儿练功,妈只记下了这门功夫的套路,自己不曾练过。今天我就传授给你,等你练就这门功夫,不用说是一只豹,就是打虎也不在话下。”
  小牛一听妈妈要传授他绝技,高兴得一下从地上蹦了起来。他竟然学着说书人讲的拜师学艺,跪在地上给妈妈来了个“三叩九拜”。小牛妈也不推辞,果真拿出师父的架势,先讲了一通练武的规矩,然后让小牛在后院埋下一根碗口粗的栗木练功桩。告诉他:啥时能把这根栗木桩踢折,扫堂腿就算练成了。扫堂腿练成之时,就是你小牛进山报仇之日。
  自此之后,小牛每天五更即起,到后院踢桩练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风雨不误。直到八年后的一个清晨,小牛一脚出去,还没使出十分力气,却一下把栗木桩踢飞了半截。大功告成,兴奋得小牛跑到大街上狂呼乱喊。村里人得知他练成稀世神功,可以给他爹报仇了,不由得也跟着兴奋起来。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当朝霞给山顶抹上一片橘红时,小牛便掖着父亲留下的斧子,孤身一人进了大山。等到日落西山,晚霞镏金的时候,小牛果真扛着那只金钱豹归来了。人们奔走相告,雀跃欢呼。
  晚上,人们聚到大牛家,一为看被小牛打死的金钱豹,二来祝贺小牛终于给爹报了仇,三是感激小牛为大伙除了一害。村里的年轻人一时兴起,非闹着让小牛教他们稀世神功扫堂腿。小牛说,他的功夫是妈妈传授的,妈妈才是扫堂腿的一代宗师。这可了不得了,只见那些年轻人呼啦一下跪倒一片,苦苦央求小牛妈收他们为徒。
  事到如今,小牛妈只好如实相告了:小牛的姥爷根本不会武功,她做闺女时更没有偷学扫堂腿。这都是她为稳住小牛使出的缓兵之计。
  有人问:“如果小牛不是练成了稀世神功,咋能把碗口粗的栗木桩一脚踢折呢?”小牛妈抿嘴一笑:“一截在地里埋了八年的木桩子,谁都能一脚给踢折喽。为啥?朽了呗。”有人到后院找来那半截栗木桩子一看,果真如此。
  可大家还是不死心,继续问道:“就算栗木桩子是朽了,可金钱豹呢,那可是猛兽呀。”小牛妈却不以为然:“天下事,情同一理。金钱豹咋啦?它再凶再狠也有过口的时候。八年时间,连栗木桩子都朽了,它金钱豹还能不老吗?”
  选自《百花》2014.10下
  (段明 图)
其他文献
夫妻倆聊天,老公问:“结婚前你为什么喜欢养狗呢。”  老婆说:“狗又听话又能看门,冬天能暖脚,不顺心的时候还可以踢它两脚解气。”老公奇怪道:“有这么多好处,那你现在怎么不养了?”  老婆笑道:“有了你,就用不着它了。”  选自《故事会》
期刊
兩个男人在菜场讨价还价。  甲:“兄弟,这菜怎么样?卖你五块!”  乙:“五块?哥,你这菜确实不错,不过哪有这么贵的,三块怎么样?”  甲:“兄弟,你一个大男人,怎么为了一两块钱这么计较呢?”  乙:“大哥,你也是大男人啊,为了一两块钱不也在计较吗?”  甲:“我从不出来卖菜,今天出来不就想赚点零花钱嘛。”  乙:“我从不出来买菜,今天出来也是想赚点零花钱的!”  选自《故事会》
期刊
老婆对老公说:“书上说夫妻之间经常互相夸赞,利于婚姻保鲜。老公,你先来夸我。”  老公想了想,说:“我老婆是世界上最漂亮、最温柔、最贤惠的女人!”说完之后,老婆沉醉在甜言蜜语之中。老公提醒她:“轮到你夸我了。”  老婆羞澀地说:“老公,你的总结能力真强!”  选自《绝妙小小说》
期刊
明朝时,有几位僧人打算在山上建一座寺庙,当他们选好地址,准备动工时,发现山高路险,搬运砖瓦十分困难,如果增加工人來做这件事,必将耗费过多的银子。  正当大家犯愁时,有一位僧人忽然笑着说:“别发愁了,只管先去把需要的砖瓦买来,至于如何搬运,我自有妙计。”大家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把砖瓦都堆积在山脚下。  接下来,那位僧人下山来到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大张旗鼓地告诉大家:“我们打算在山上建寺庙,因为我懂得飞
期刊
老李是我的邻居,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不过,老人家精神矍铄,非常健谈。年轻时,老李曾当过国民党的运输兵,开着一辆汽车为国民党运士兵运弹药。  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和老李坐在院中闲聊。不经意间,他向我讲起了他最后一次给国军开车所遇到的几起匪夷所思的事情:  那是1948年,老李20岁左右,在国民党的一个运输连里当司机。当时老李所在的运输连天天在前线运士兵,运伤员,运死人,运弹药、运物资,天天都在打仗,天天
期刊
子冲剑抵子章喉管:“我为你苦练三年,杀父之仇今日了结!”  子章道:“我手无寸铁,这样杀我,岂不坏你江湖名声?可容我回去取兵器与你相对?”  子冲点头。子章进屋,子冲等在院子。  不见子章出来,子冲从门缝看。只见子章正拭一把剪刀。子冲好笑:此等妇人之具,也叫兵器?  听子章说:“娘,伸脚来,趾甲得剪了。”  子冲慌得弄出声响。  子章望门外道:“就来,就来!”  子冲对门里说:“子章,慢慢剪。莫急
期刊
一天,妈妈问儿子,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  儿子说:“我长大了要当飞行员。”  妈妈非常高兴,问:“你为什么要当飞行员呀?”  儿子抬头看看天上的白云說:“因为我要上天去吃那些棉花糖。”  选自《民间故事》
期刊
打完最后一个字,赵小余瞄了一眼电脑上的时间:九点半,公司早没人了。深深吸了口气,空气中一点人气也没有了,只有各处垃圾箱里传来的各种杂味:零食、化妆品、居然还有臭袜子的味道……赵小余的嗅觉从小就比别人灵敏,外号猎犬。可惜,他没有靠鼻子吃上饭,学的广告策划。这年头,这样的大学生遍地都是,工作难找啊!  叹了口气,赵小余关了电脑,拿起外套,一推门,迎面撞上了一个人。赵小余定睛一看,是同事汪易。俩人办公桌
期刊
三年前,在开封府邀月楼外,麻面孙惹上了董尚董大茶壶,被打得鼻口蹿血,差点儿去了鬼门关。  那时,因老家匪患四起,闹得很邪乎,自幼便是孤儿的麻面孙一路流浪到了皇城开封,平素靠给人帮工和乞讨赚一口饭果腹。那日,他正蜷缩在邀月楼对面的墙角打盹,忽然一缕兰花香钻进了鼻孔。麻面孙立马醒了,当他看清来人时,顿时呆住了。  站在他面前的居然是柳焉,邀月楼艳名远播的当红角儿!更让他做梦都难以相信的是,柳焉一把拉着
期刊
金老板在城里开了一家小小的金店。金店虽小,但货也值好几百万。金老板谨慎,又有车,每天打烊,都把货收起来放到轿车的后备厢里带回家去。  这天下午,金老板正坐在柜台后面喝茶,突然,芳芳跑了进来,说他爸爸看望金老板来了。  芳芳的父亲是金老板的老同学,二人关系非常好,已经一年多没见过面了。一听说老同学要来,金老板就打算亲自去火车站迎一下。可今天不巧,雇员小雨家里有事没来。不年不节的,这金店的生意也不是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