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育中,朗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需要语文教师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同时培养他们的语感,促使口语表达能力的稳步提升。在素质教育不断改革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只是培养的方式多种多样,所以收获的效果并不显著,以至于出现了很多的弊端。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用科学的方法解决。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00-01
一、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朗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大幅度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朗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增加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但是总体来说,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仍然有很多的教师忽略朗读教学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能力培养中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朗读教学的时间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对朗读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是教育大纲中对朗读能力的教学目标没有做出硬性的规定,这就导致很多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学。大多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的朗读学习或者是在课前进行简单的朗读,这就导致学生朗读的时间比较短,朗读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而且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并不认可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还是采用传统的一言堂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2.朗读的内容单一。老师在开展朗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将朗读教学摆在和其他教学相同的位置上,不能厚此薄彼。老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朗读权利,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自由的进行朗读。而且,老师还要向学生讲解朗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可以清晰的了解朗读能力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老师往往将朗读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忽略了其对教学的重要性,而且,小学老师大多将课本作为朗读的内容,造成了朗读内容的单一。
3.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当前很多老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由于自身朗读知识的缺乏,往往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科學合理的评价。很多老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仅仅采用一些模糊性的言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朗读教学的需求。
二、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方法
想要增加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效果,首先,要增加对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视。想要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成果,就必须要将朗读教学与其他语文内容的教学公平对待,要改变小学语文教师的观念,让他们真正的重视朗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朗读教学能够真正的走入课堂。小学语文课时长为45分钟,老师应该在每节课安排5到10分钟的时间用于朗读,只有朗读时间得到保证,学生才可以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比如,在老师讲解完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与作业进行情感上的交融,帮助学生深化对课文含义的理解。然后,老师应该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优化教学方法,让朗读更加的灵活。
1.注重拼音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汉语拼音的学习是学生识字的基础,同时也影响到学生的朗读。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想要提高朗读能力,需要让学生接受汉语拼音的训练,其中较为困难的部分是声母技巧,关系到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另外在韵母教学的部分,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分属于一个相对困难的知识点,还有些同学对于声母和韵母的差别并不明确。
2.激发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学习
兴趣便是最好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努力践行这一个基本原则,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着学生正确的认识提高朗读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朗读的重要意义,同时还需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
3.不断积累语言,培养朗读语感
针对朗读的训练,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可以通畅顺利的读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还应该关注学生日常的语言积累。如果学生的词汇积累相对匮乏,会影响到朗读的效果,同时掌握的句式也会受到限制,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语言的方法不能只是依靠着理性的分析,还应该重视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
4.通过范读引导,运用模仿入境
其实学生只要接受相对专业的引导,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想要投入感情,还是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在泛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得以熏陶。模仿属于学生的天性,教师的范读便会让学生很快地进人情境,甚至于有一部分学生的摹仿更胜一筹。
5.积极创设情境,带动学生情感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同时也离不开相应情境的创设。朗读教学中,非常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习惯将文字符号变为可观可感的形象,使学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维中,更好的投人富有感染力的场景,让学生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为接下来的感情朗读做好充足的准备。
6.科学引导朗读,采取多样方式
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朗读方式引导着学生实践,可以让学生逐渐建立起阅读信念,并目投人足够的兴趣参与朗谤曹舌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朗读的重要地位,同时摆正读和讲的位置,在课堂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朗读。
7.正确评价朗读,坚定朗读信念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课文是需要勇气的,可能因为学生不同的性格,在朗读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因此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适当的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发展,同时还应该积极鼓励朗读能力存在缺陷的学生,让他们读一些相对简单的课文,使全班学生为他们鼓劲加油。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能力。朗读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细节,若是忽视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则无法塑造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会让整个气氛变得沉闷乏味。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朗读训练的流程设计,精心为学生选择读物,通过合理的规划每一个环节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感受到朗读的快乐和重要意义,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树立正确的朗读意识,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朗读技能和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娟.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退化现象的研究与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0.
[2]毛明月,王玲玲.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00-01
一、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朗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大幅度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朗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增加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但是总体来说,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仍然有很多的教师忽略朗读教学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能力培养中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朗读教学的时间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对朗读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是教育大纲中对朗读能力的教学目标没有做出硬性的规定,这就导致很多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学。大多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的朗读学习或者是在课前进行简单的朗读,这就导致学生朗读的时间比较短,朗读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而且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并不认可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还是采用传统的一言堂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2.朗读的内容单一。老师在开展朗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将朗读教学摆在和其他教学相同的位置上,不能厚此薄彼。老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朗读权利,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自由的进行朗读。而且,老师还要向学生讲解朗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可以清晰的了解朗读能力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老师往往将朗读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忽略了其对教学的重要性,而且,小学老师大多将课本作为朗读的内容,造成了朗读内容的单一。
3.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当前很多老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由于自身朗读知识的缺乏,往往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科學合理的评价。很多老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仅仅采用一些模糊性的言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朗读教学的需求。
二、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方法
想要增加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效果,首先,要增加对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视。想要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成果,就必须要将朗读教学与其他语文内容的教学公平对待,要改变小学语文教师的观念,让他们真正的重视朗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朗读教学能够真正的走入课堂。小学语文课时长为45分钟,老师应该在每节课安排5到10分钟的时间用于朗读,只有朗读时间得到保证,学生才可以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比如,在老师讲解完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与作业进行情感上的交融,帮助学生深化对课文含义的理解。然后,老师应该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优化教学方法,让朗读更加的灵活。
1.注重拼音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汉语拼音的学习是学生识字的基础,同时也影响到学生的朗读。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想要提高朗读能力,需要让学生接受汉语拼音的训练,其中较为困难的部分是声母技巧,关系到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另外在韵母教学的部分,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分属于一个相对困难的知识点,还有些同学对于声母和韵母的差别并不明确。
2.激发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学习
兴趣便是最好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努力践行这一个基本原则,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着学生正确的认识提高朗读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朗读的重要意义,同时还需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
3.不断积累语言,培养朗读语感
针对朗读的训练,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可以通畅顺利的读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还应该关注学生日常的语言积累。如果学生的词汇积累相对匮乏,会影响到朗读的效果,同时掌握的句式也会受到限制,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语言的方法不能只是依靠着理性的分析,还应该重视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
4.通过范读引导,运用模仿入境
其实学生只要接受相对专业的引导,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想要投入感情,还是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在泛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得以熏陶。模仿属于学生的天性,教师的范读便会让学生很快地进人情境,甚至于有一部分学生的摹仿更胜一筹。
5.积极创设情境,带动学生情感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同时也离不开相应情境的创设。朗读教学中,非常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习惯将文字符号变为可观可感的形象,使学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维中,更好的投人富有感染力的场景,让学生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为接下来的感情朗读做好充足的准备。
6.科学引导朗读,采取多样方式
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朗读方式引导着学生实践,可以让学生逐渐建立起阅读信念,并目投人足够的兴趣参与朗谤曹舌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朗读的重要地位,同时摆正读和讲的位置,在课堂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朗读。
7.正确评价朗读,坚定朗读信念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课文是需要勇气的,可能因为学生不同的性格,在朗读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因此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适当的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发展,同时还应该积极鼓励朗读能力存在缺陷的学生,让他们读一些相对简单的课文,使全班学生为他们鼓劲加油。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能力。朗读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细节,若是忽视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则无法塑造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会让整个气氛变得沉闷乏味。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朗读训练的流程设计,精心为学生选择读物,通过合理的规划每一个环节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感受到朗读的快乐和重要意义,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树立正确的朗读意识,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朗读技能和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娟.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退化现象的研究与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0.
[2]毛明月,王玲玲.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