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拍賣中產生的稅費誰承擔?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boy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關於不動產拍賣過程中產生的稅費由誰承擔這個問題,仔細翻看各拍賣網站的拍賣信息,會發現承擔主體不盡相同。
  比如,廣東省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在京東網司法拍賣平台上發佈的一則拍賣公告中向競買人的提示為:「取得相關法律文書後,買受人應及時到相關部門辦理標的物轉移登記過戶手續。過戶手續辦理過程中所涉及的買賣雙方所需承擔的一切稅、費(包括但不限於所得稅、營業稅、土地增值稅、契稅、過戶手續費、印花稅、權證費、水利基金費、出讓金以及房產及土地交易中規定繳納的各種費用)及有可能存在的物業費、水、電、氣等欠費均由買受人自行承擔,辦理二次過戶及未明確繳費義務人的費用也由買受人承擔。」
  再比如,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近日在公拍網上發出的一則公告則表示:「在辦理標的物轉讓登記過程中,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在過戶過程中所發生的由原權利人及買受人承擔的稅收和費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由原權利人和買受人各自負擔,原權利人負擔的部分由買受人在輔助機構的陪同下先行墊付。買受人自墊付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持有效支付憑證至本院申報退款,逾期視為買受人自願負擔。」
  之所以會出現不同的稅費承擔主體,主要源於2016年8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頒佈的《關於人民法院網絡司法拍賣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6]18號),其中第十三條規定:「實施網絡司法拍賣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拍賣公告發佈當日通過網絡司法拍賣平台公示下列信息:……(九)拍賣財產產權轉移可能產生的稅費及承擔方式……」;同時第三十條規定:「因網絡司法拍賣本身形成的稅費,應當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由相應主體承擔;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法律原則和案件實際情況確定稅費承擔的相關主體、數額。」
  實務中,法院通常會根據標的物拍賣後是否足夠償還原不動產權利所有人的債務範圍來決定稅費的承擔主體,因此才會出現有的是由原不動產權利所有人承擔,有的則由買受人承擔。
  眾所周知,不動產權利發生變更時,對於企業性質的轉讓方來說,需繳納的除了按30%~60%的超額累進稅制計算土地增值稅以外,還涉及企業所得稅、印花稅、增值稅等多種稅負,如由買受人承擔,意味著在不動產本身預算之外,往往還需要負擔一筆沉重的稅負。以下為我們針對土地廠房買賣及公司股權轉讓時曾進行過的稅負比較表,表中紅框所列即為不動產直接過戶中轉讓方應繳納的稅負計算(見上圖):
  正因如此,在2020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有代表提出了第8471號建議,並得到了國家稅務總局於2020年10月19日給出的答復,具體見下: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471號建議的答復
  您提出的關於規範完善不動產司法拍賣中稅費征繳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關於取消不動產司法拍賣公告中由買方承擔稅費的轉嫁條款,統一改為「稅費各自承擔」的建議。
  您提出的拍賣不動產的稅費按照規定由「買賣雙方各自負擔」的建議,是一種較為合理的做法。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四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即單位或個人發生經濟行為,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則該單位或個人屬於法定的納稅人,應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各稅種單行法律及暫行條例也對不動產轉讓環節的各項稅費和納稅主體作出了明確規定。
  2016年8月2日公佈、2017年1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網絡司法拍賣若干問題的規定》對財產處置環節的稅費負擔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其中第六條規定,確定拍賣保留價、保證金的數額、稅費負擔等是人民法院應當履行的職責;第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拍賣公告發佈當日通過網絡司法拍賣平臺公示拍賣財產產權轉移可能產生的稅費及承擔方式;第三十條規定,因網絡司法拍賣本身形成的稅費,應當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由相應主體承擔,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法律原則和案件實際情況確定稅費承擔的相關主體、數額。
  我局和最高人民法院贊同您關於稅費承擔方面的建議,最高人民法院將進一步向各級法院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要求各級法院盡最大可能完善拍賣公告內容,充分、全面向買受人披露標的物瑕疵等各方面情況,包括以顯著提示方式明確稅費的種類、稅率、金額等;二是要求各級法院嚴格落實司法解釋關於稅費依法由相應主體承擔的規定,嚴格禁止在拍賣公告中要求買受人概括承擔全部稅費,以提升拍賣實效,更好地維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
  後記: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有國稅局的上述表態,從本文上述列舉的兩個正在拍賣的案例來看,法院顯然仍存在按法釋[2016]18號規定執行的情形,在此只能提醒競拍人在參與競拍時,務必提前閱讀競拍須知,對自己所要承擔的支出有一個非常明確清晰的預算,才不至於超額負擔。
其他文献
外國企業代表處或辦事處,全稱為「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是指依照國務院令第584號《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與該外國企業業務有關的非營利性活動的辦事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  很多人認為,企業繳稅的邏輯是「有收入就繳稅,沒有收入就無需繳稅」, 代表處既然不產生收入,也就沒有所得,沒有所得,當然就不應該繳納任何稅負尤其是所得稅。  應該說,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  
期刊
國民黨自馬英九之後,黨主席已成為內亂之根源,從朱立倫、洪秀柱、吳敦義到江啟臣,幾次選戰結果顯示,國民黨內亂不已,距離民意越來越遠,導致黨主席選舉轉為民意笑談。  時逢江啟臣任期屆滿,主席之爭再起,江為保權位,先是技術性封殺趙少康,再搞神秘民調整垮連勝文,終局之戰演變成江與朱立倫,有實力者如馬英九、韓國瑜、侯友宜等人都在靜觀塵埃落定,令藍營吃瓜群眾憂慮不已。7月改選不論勝敗,江朱二人都不足以率領國民
期刊
Abstract  Colorectal cancer (CRC) is the third-largest cancer in the world and has the second-highest mortality rate, characterized by poor prognosis and high metastasis. The early symptoms of CRC are
期刊
電子遊戲擁有廣泛的受衆基礎。它涉及電子遊戲的開發、運營、銷售等經濟領域,并形成了自己的産業鏈。作爲一種娛樂消費品,隨著網絡經濟日益强大,電子遊戲經濟已是娛樂産業中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  文化娛樂産業是中國大陸新興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2016年大陸國務院《「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將數字創意産業首次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文娛産業已逐漸成爲國家發展的關
期刊
由於台灣鳳梨「介殼蟲」平均檢出率偏高,大陸海關決定自2021年3月1日起暫停輸入,影響約4萬噸鳳梨,占台灣年產量近一成。令人遺憾的是,此一正常農貿事件在台灣電視節目「名嘴」的演繹下,從兩岸關係、新南向政策一路渲染到美、日、澳進口台灣鳳梨表態支持等,一如台灣近年各種社會議題的討論,最終總是任由政治口水模糊焦點,不但無法改善問題,長期更可能影響農民生計。  2019年4、5月間,高雄韓國瑜市長以「貨出
期刊
Running title: Virulent Bacteria in CRC  Corresponding author: Prof. Iradj Sobhani, Email: [email protected]  Abstract  Colorectal carcinoma (CRC) is a common disease with a poor prognosis. CRC re
期刊
最近受邀到杭州的一家知名企業,就有關「如何提升HRBP(人力資源業務合作夥伴,Human Resource Business Partner)成為 Business Advisor」這個主題進行了一場分享。我一直認為HRBP應該要朝向成為業務部門的職務代理人去努力,不要總認為自己不懂專業。專業固然重要,但是光有專業就想要成功,估計也不現實。  隨著外部市場挑戰不斷加大,業務部門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
期刊
Contributions: (I) Conception and design: G.A.; (II) Administrative support: R.Mo.; (III) Provision of study materials or patients: None; (IV) Collection and assembly of data: G.A., A.C., E.V.; (V) Da
期刊
何先生,49歲,建築工程師,長期伏案工作,加之經常奔波工地現場,風雨無阻,漸而久之,身體各部位出現不同程度的酸麻脹痛,以膝關節和足跟底疼痛較明顯,尤其是久坐後突然起身行走時雙膝關節和足底刺痛難忍,不能行走。經醫院X線檢查提示膝關節和足跟下緣骨刺形成,診斷為骨質增生,予消炎鎮痛藥口服後疼痛減輕,停藥後疼痛又出現了,反復幾次後轉中醫看診治療,經中藥薰蒸、熱敷、針刺艾灸等治療後,疼痛明顯減輕,一個療程後
期刊
疫情肆虐下,觀光旅遊及相關產業幾乎是全被打趴在地,毫無辦法可想,什麼專家都依樣束手無策,問題是該不該就地解散?  時代造英雄 也能讓你變狗熊  台北有好幾家五星級酒店,過去全靠國際商務旅客,可以說是天天客滿也不誇張;如今在毫無入境境外旅客的慘況下,每天都掛蛋,本來還樂觀的期待可以跟當年SARS一樣,很快就可以過去,哪知道一年過去了也看不到好轉跡象,究竟還要等多久?  近代人們對於疫情這檔事的舊思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