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左胸小切口全动脉化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体会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xwbx45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乳内动脉(LIMA)-桡动脉(RA)全动脉化复合旁路移植血管在微创左胸小切口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评价其效果。

方法

2009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微创左胸小切口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LIMA-RA全动脉化复合旁路移植血管治疗冠心病患者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35~75岁,平均(65.2±7.2)岁。患者均经左胸前侧第4肋间切口,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MIDCAB)术。

结果

患者均顺利应用LIMA-RA全动脉化复合旁路移植血管完成MIDCAB术,无术中中转为正中开胸。平均手术(176.1±14.1) min(158~203 min)。靶血管再血管化数为2支11例,3支25例,4支3例。全组吻合口共109个,其中LIMA-LAD(左前降支)吻合口39个,RA吻合口70个。术后机械通气6~162 h,平均(21.9±27.9) h;术后ICU停留2~14天,平均(2.8±2.1)天;术后住院7~25天,平均(11.2±3.3)天。围手术期无死亡。平均术后随访(27.5±18.0)个月(6~86个月),全组死亡1例,术后2年累积生存率(96.0±3.9)%。全组患者LIMA-LAD吻合口通畅率100%,RA旁路移植血管吻合口阻塞4个(5.7%),术后2年累积RA旁路移植血管通畅率(91.8±4.0)%。

结论

LIMA-RA全动脉化复合旁路移植血管可安全地应用于微创左胸小切口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早、中期治疗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总结并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出现主动脉瓣下隧道样狭窄的形成原因,评价手术疗效,以期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CHD术后出现主动脉瓣下隧道样狭窄并需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男17例,女8例。矫治CHD时的年龄1个月~42岁,中位年龄1岁;矫治左心室流出道狭窄时年龄2岁10个月~48岁,中位年龄5岁8个月。疾病病种包括右心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部分性房室
巨大食管裂孔疝(LH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食管裂孔疝,通常定义为疝入胸腔的胃体积≥正常胃体积的1/3,或食管裂孔直径≥5~6 cm,手术是该病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近年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LRLHH)已经逐步成为治疗LHH的标准手术方式。然而LRLHH仍存在操作复杂,难度大,风险高,具有一定复发率的缺点,且目前尚无统一的手术操作标准。当前LRLHH治疗LHH的主要难点
期刊
目的探讨新生儿婴幼儿期主动脉弓中断(IAA)Ⅰ期矫治的手术经验和随访结果,提示关注后续治疗。方法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单一手术组连续收治38例IAA患儿,男26例,女12例;年龄1天~5个月,中位值11天;体质量1.8~5.8 kg,中位值4.1 kg。解剖学分型:A型24例(63.16%),B型13例(34.21%),C型1例(2.63%)。2例单纯IAA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
期刊
期刊
目的总结Ⅲ型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的外科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4年12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诊治的98例Ⅲ型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患儿(者)的临床资料。男54例,女44例;年龄14天~23.3岁,平均(4.2±4.8)岁;体质量2~67 kg,平均(13.2±10.0) kg。67例行姑息性手术,31例行根治性手术;体外循环下手术85例。结果体外循环48~284 min,
目的建立离体大鼠心脏体外循环模型,探讨不同心脏停搏时间和二甲双胍浓度下,含二甲双胍心脏停搏液是否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活有关。方法取36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心脏,建立离体langendorff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二甲双胍浓度选用50 μmol/L或100 μmol/L,心脏停搏时间选择30 min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