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土文学是随着社会的变动及随之而来的作家创作实践的变化而不断丰富,乡土文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学,乡土文学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特点鲜明的文学现象,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关键词:乡土文学;特征;内涵
一、乡土文学概念
中国在几千年文明史中形成了稳固的乡土社会。乡土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积淀之所在,抓住乡土也就抓住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与命脉。乡土是我们的物质家园,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文学意义上的乡土,既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形态,也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文化象征与文化信念的组合。乡土文学有其特定的含义,指的是表述人类普遍的乡村情感、以人类觉醒的文化意识和哲学眼光审视特定乡土历史文化的民族文学形态。20 世纪中国文学发展格局中,“乡土文学”(包括“乡土小说”和“乡土散文”,下文不再标注引号)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成为 20 世纪汉语言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领域。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它开创了新文学现实主义感伤文学的先河,首次推动农村和农民题材大量进入现代小说领域,开启了从政治学层面批判“国民性弱点”的文学主题,追求小说的散文化抒情风格,确立起现代小说样式。
二、“乡土文学”的特征
“乡土文学”是随着社会的变动及随之而来的作家创作实践的变化而不断丰富,乡土文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学,乡土文学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特点鲜明的文学现象,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乡土小说”的基本特征:“乡土文学”是一个发展着的流派, 30年代至40年代之后,其发展还出现过多次高潮并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色。30年代以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为代表, 40年代以萧红《呼兰河传》为代表,建国后汪曾祺的小说都属“乡土小说”。其实,这一流派在其出现的最初阶段,就显示出了“乡土小说”的一些基本特征。
首先,最初实践“乡土文学”的作者,并不是始终扎根在乡土的作家,而是流寓北京、上海等都市,受到现代生活和现代文明洗礼的青年。被生活逼迫、驱逐到他乡异地的苦难经历,往往成为他们回顾家乡生活状貌的内在动力。因此,他们的作品都展示了自己最熟悉的那一部分生活;而远离乡土所产生的牵挂与思念,则使得“乡土文学”作家在所描写的故乡生活风貌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凝聚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更增添了作品质朴、真切的乡土之思。
其次,“乡土文学”作家在集中表现农村和农民生活题材的过程中,尤为注重展示某一地区的山川风物和民风民俗,而且往往是不同作家写出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从而呈现出由具有地方色彩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景观交融而成的特点,这也是“乡土文学”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如此,这类小说往往在揭示一定时期乡土生活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学、民俗学等独特的价值。蹇先艾笔下的贵州、许钦文、许杰描写的浙东、台静农笔下的安徽、彭家煌笔下的湖南等。
第三,“乡土文学”不是一般的叙述人物命运,而是把人物命运深深地镶嵌在特定的地方心理和乡土状貌的背景下,来展现其性格和遭遇,使人物和景物在独特的乡土氛围中糅为一体。
第四,“五四”小说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读者欣赏心理的进步,要求着小说艺术上的突破。假如说,在“五四”的高潮时期,读者对小说的思想要求多于对生活形象的要求,因而导致“问题小说”的出现,那么,到了“五四”的退潮时期,读者对表现和发泄自己的苦闷情绪的要求就更为强烈,以郁达夫为代表的部分作家适应了读者的需求,产生了“自叙传抒情”小说,而另一部分作家则不愿意放弃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现实主义传统,因而,他们既不想“吟风弄月”,也不想“唉声叹气”,只有将目光投向各自熟悉的故乡———乡土中国,描写更广阔的社会人生,体味生活在其间的人的命运与性格,及故乡的风土人情,“乡土小说”由此产生。乡土文学的特色简而言之是:回忆、乡愁、风土、写实/抒情,这四点是乡土小说的突出特色。
三、“乡土小说”表現的内涵
乡土文学有其特定的含义,指的是表述人类普遍的乡村情感、以人类觉醒的文化意识和哲学眼光审视特定乡土历史文化的民族文学形态。20 世纪中国文学发展格局中,“乡土文学”(包括“乡土小说”和“乡土散文”,下文不再标注引号)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成为 20 世纪汉语言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领域。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它开创了新文学现实主义感伤文学的先河,首次推动农村和农民题材大量进入现代小说领域,开启了从政治学层面批判“国民性弱点”的文学主题,追求小说的散文化抒情风格,确立起现代小说样式。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与种类,世界乡土文学最早出现于19 世纪二三十年代。整个 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乡土小说已经用“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奠定各国乡土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和最基本要求。“这种基本的风格和要求,虽没有成为世界性的理论经典,但已成为各国乡土小说自觉和不自觉的约定俗成的理论精义,它不能不影响着中国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 20 世纪乡土小说的理论与创作实践。”在外来资源(外国乡土小说及其理论)与本土实践的相互砥砺中,中国乡土文学终于在20 世纪 20 年代初应运而生。提及乡土文学,我们必然要将视角伸向现代文学史上两个重量级人物———周氏兄弟。开乡土小说理论风气之先的是鲁迅的胞弟周作人,他最早提出“乡土文学”主张并对其概念进行了厘定,对乡土文学理论探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周作人对乡土小说概念阖定包括:第一,体现地域特色;第二,体现民风民俗中具有“个性的土之力”;第三,体现人类学意义上的“人”。周作人构建的乡土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大都是世界范围的乡土文学理论基本概念的转译,但其内涵又注入了周氏个人政治的与美学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绘上了周氏文学理论的趣味主义色彩”。茅盾、郑振铎等“五四”新文学运动理论建设者,也竭力鼓吹“为人生”的乡土文学。我们对乡土文学有个大致了解后,还要把它与另一个概念,即“农村题材作品”加以甄别和厘清。“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称谓曾几度置换:二三十年代,人们把以农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命名为乡土小说;到了 40 年代至 70年代,这样的小说却被称为农村题材小说;新时期以来,又被叫作乡土小说。这是 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现象。“它们的形成是话语实践的结果,包含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因而也具备不同的历史形态,但二者之间的界限分野却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如果回到历史现场考辨它们所存在的蜕变和置换关系,则可把握隐藏于背后的意识形态动机”。乡土社会是指以土地为基础,靠血缘关系与传统礼俗来维系的自然村社。这种自然性不可能永远坚守,历史上的政治革命瓦解了它的自然性,使其逐渐演变成为某种目的而结成的社会政治组织,这就是农村。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乡土”是靠自身积淀而成,它是文化层面上的范畴;“农村”则是靠外力所为,是政治意义上的概念。农村题材作品是个行业化、产业化并带有浓郁政治色彩的概念,强调的是作家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必须符合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事件和路线政策。显然,它不属于本论文所探讨的乡土文学范畴。
关键词:乡土文学;特征;内涵
一、乡土文学概念
中国在几千年文明史中形成了稳固的乡土社会。乡土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积淀之所在,抓住乡土也就抓住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与命脉。乡土是我们的物质家园,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文学意义上的乡土,既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形态,也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文化象征与文化信念的组合。乡土文学有其特定的含义,指的是表述人类普遍的乡村情感、以人类觉醒的文化意识和哲学眼光审视特定乡土历史文化的民族文学形态。20 世纪中国文学发展格局中,“乡土文学”(包括“乡土小说”和“乡土散文”,下文不再标注引号)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成为 20 世纪汉语言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领域。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它开创了新文学现实主义感伤文学的先河,首次推动农村和农民题材大量进入现代小说领域,开启了从政治学层面批判“国民性弱点”的文学主题,追求小说的散文化抒情风格,确立起现代小说样式。
二、“乡土文学”的特征
“乡土文学”是随着社会的变动及随之而来的作家创作实践的变化而不断丰富,乡土文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学,乡土文学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特点鲜明的文学现象,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乡土小说”的基本特征:“乡土文学”是一个发展着的流派, 30年代至40年代之后,其发展还出现过多次高潮并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色。30年代以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为代表, 40年代以萧红《呼兰河传》为代表,建国后汪曾祺的小说都属“乡土小说”。其实,这一流派在其出现的最初阶段,就显示出了“乡土小说”的一些基本特征。
首先,最初实践“乡土文学”的作者,并不是始终扎根在乡土的作家,而是流寓北京、上海等都市,受到现代生活和现代文明洗礼的青年。被生活逼迫、驱逐到他乡异地的苦难经历,往往成为他们回顾家乡生活状貌的内在动力。因此,他们的作品都展示了自己最熟悉的那一部分生活;而远离乡土所产生的牵挂与思念,则使得“乡土文学”作家在所描写的故乡生活风貌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凝聚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更增添了作品质朴、真切的乡土之思。
其次,“乡土文学”作家在集中表现农村和农民生活题材的过程中,尤为注重展示某一地区的山川风物和民风民俗,而且往往是不同作家写出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从而呈现出由具有地方色彩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景观交融而成的特点,这也是“乡土文学”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如此,这类小说往往在揭示一定时期乡土生活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学、民俗学等独特的价值。蹇先艾笔下的贵州、许钦文、许杰描写的浙东、台静农笔下的安徽、彭家煌笔下的湖南等。
第三,“乡土文学”不是一般的叙述人物命运,而是把人物命运深深地镶嵌在特定的地方心理和乡土状貌的背景下,来展现其性格和遭遇,使人物和景物在独特的乡土氛围中糅为一体。
第四,“五四”小说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读者欣赏心理的进步,要求着小说艺术上的突破。假如说,在“五四”的高潮时期,读者对小说的思想要求多于对生活形象的要求,因而导致“问题小说”的出现,那么,到了“五四”的退潮时期,读者对表现和发泄自己的苦闷情绪的要求就更为强烈,以郁达夫为代表的部分作家适应了读者的需求,产生了“自叙传抒情”小说,而另一部分作家则不愿意放弃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现实主义传统,因而,他们既不想“吟风弄月”,也不想“唉声叹气”,只有将目光投向各自熟悉的故乡———乡土中国,描写更广阔的社会人生,体味生活在其间的人的命运与性格,及故乡的风土人情,“乡土小说”由此产生。乡土文学的特色简而言之是:回忆、乡愁、风土、写实/抒情,这四点是乡土小说的突出特色。
三、“乡土小说”表現的内涵
乡土文学有其特定的含义,指的是表述人类普遍的乡村情感、以人类觉醒的文化意识和哲学眼光审视特定乡土历史文化的民族文学形态。20 世纪中国文学发展格局中,“乡土文学”(包括“乡土小说”和“乡土散文”,下文不再标注引号)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成为 20 世纪汉语言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领域。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它开创了新文学现实主义感伤文学的先河,首次推动农村和农民题材大量进入现代小说领域,开启了从政治学层面批判“国民性弱点”的文学主题,追求小说的散文化抒情风格,确立起现代小说样式。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与种类,世界乡土文学最早出现于19 世纪二三十年代。整个 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乡土小说已经用“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奠定各国乡土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和最基本要求。“这种基本的风格和要求,虽没有成为世界性的理论经典,但已成为各国乡土小说自觉和不自觉的约定俗成的理论精义,它不能不影响着中国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 20 世纪乡土小说的理论与创作实践。”在外来资源(外国乡土小说及其理论)与本土实践的相互砥砺中,中国乡土文学终于在20 世纪 20 年代初应运而生。提及乡土文学,我们必然要将视角伸向现代文学史上两个重量级人物———周氏兄弟。开乡土小说理论风气之先的是鲁迅的胞弟周作人,他最早提出“乡土文学”主张并对其概念进行了厘定,对乡土文学理论探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周作人对乡土小说概念阖定包括:第一,体现地域特色;第二,体现民风民俗中具有“个性的土之力”;第三,体现人类学意义上的“人”。周作人构建的乡土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大都是世界范围的乡土文学理论基本概念的转译,但其内涵又注入了周氏个人政治的与美学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绘上了周氏文学理论的趣味主义色彩”。茅盾、郑振铎等“五四”新文学运动理论建设者,也竭力鼓吹“为人生”的乡土文学。我们对乡土文学有个大致了解后,还要把它与另一个概念,即“农村题材作品”加以甄别和厘清。“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称谓曾几度置换:二三十年代,人们把以农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命名为乡土小说;到了 40 年代至 70年代,这样的小说却被称为农村题材小说;新时期以来,又被叫作乡土小说。这是 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现象。“它们的形成是话语实践的结果,包含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因而也具备不同的历史形态,但二者之间的界限分野却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如果回到历史现场考辨它们所存在的蜕变和置换关系,则可把握隐藏于背后的意识形态动机”。乡土社会是指以土地为基础,靠血缘关系与传统礼俗来维系的自然村社。这种自然性不可能永远坚守,历史上的政治革命瓦解了它的自然性,使其逐渐演变成为某种目的而结成的社会政治组织,这就是农村。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乡土”是靠自身积淀而成,它是文化层面上的范畴;“农村”则是靠外力所为,是政治意义上的概念。农村题材作品是个行业化、产业化并带有浓郁政治色彩的概念,强调的是作家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必须符合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事件和路线政策。显然,它不属于本论文所探讨的乡土文学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