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工作的不断推广,我校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有效增强体质的认识更加提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广泛参加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校园比赛项目逐渐增多,学生的运动水平也日见上升。同时,运动损伤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为有效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本文就学生在课外锻炼中出现的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试图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利于今后学生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安全地锻炼,快乐地生活、学习。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全校学生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大量收集中国期刊网和图书馆的有关运动损伤的文献,通过对资料阅读,确定论文方向。
2. 问卷调查法。对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运动损伤情况,取得相关数据。
3. 数据资料法。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300份,剔除无效问卷27份,共收回有效问卷份273,回收率为91%,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归类统计。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在调查的 300人中,共有83人次出现不同种类的运动损伤,发生率占调查人数的27.66%。
(一)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参加球类运动损伤的人数最多 70人,其中篮球 39人,足球 22人,排球 9人;其次是田径 14人,毽球 5人,健美操 4人,以此可以看出球类项目特点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二)运动损伤的部位及常见的运动损伤
调查显示,当前学生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容易发生的身体部位中,踝关节的扭伤率最高30例,占损伤人数的36.1%;膝关节扭伤13例,占损伤人数的15.7%;腿部肌肉拉伤6例,占损伤人数的7.2%;擦伤的10例,占12.2%;指、腕关节挫伤的7例,占8.4%;腰部扭伤的4例,占4.8%;肩部肌肉拉伤3例,占3.6%;前小臂骨折1例,占1.2%;眼部损伤的6例,占7.2%;头部损伤造成轻微脑震荡3例,占3.6%。
(三)学生运动损伤产生原因
因为体育活动大多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没有教师指导,运动损伤的预防往往被学生所忽视。课外体育活动期间成为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时间段。造成运动损伤主要由主、客观因素影响。
1. 主观因素:(1)思想因素。调查表明,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活动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有关。不重视预防运动损伤的人,就不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往往思想上大意,盲目或冒失地进行体育锻炼,或情绪急燥、急于求成,忽视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还有就是因“斗气”而引起的,这些思想心理状态,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2)准备活动不适宜。学生在准备活动方面普遍存有明显的问题:比如,不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运动项目的内容结合不好、准备活动距离正式运动的时间过长,等等。
(3)运动技能掌握不好。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一个从泛化到分化到自动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因学生在课上没有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技术动作不熟练,在运动中技术动作不能运用自如,又加之注意力不集中,因而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4)身体素质是一个综合指标,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灵敏等。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学校追求升学率,体育课上的少或有的学校根本就不上,导致学生的体质与运动素质下降,进了大学以后,除了上体育课与早操外,课外活动参加的也不多,在短时间内身体素质不可能得到提高,所以,这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2. 客观因素:(1)场地不平。篮排球场地为多年的水泥地,磨损较严重,有的地方高低不平,特别是篮底下这一部分,学生在打篮球时,由于自我保护能力差,而且动作不规范,故意犯规等,所以造成踝关节、膝关节、腰部扭伤的较多。在足球运动中,由于是沙土水泥场地,自使用以来没有有效的维护和整修,沙石较多,坑洼不平,所以就造成个别学生有扭伤、擦伤、拉伤、眼部受伤以及骨折等现象。
(2)球类项目特点是主要原因。由于举行课外竞赛,学生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抢断球时有直接的身体接触,并且足球的规则规定,身体可以有合理的冲撞,同时学生动作粗野,故意犯规,不按规则进行比赛或锻炼,所以出现伤害的机会也较多,本次调查显示球类项目受伤人数最多:其中篮球39例,占球类损伤人数的46.9%,其次是足球22例,占26.5%。
(3)教师的指导不到位。教师除了在课上认真教授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外,课下的辅导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课外活动未统一安排,教师也未安排进行辅导,所以这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4)不良现象和条件影响。如果在夏天,热日当空,气温过高容易引起中暑;在冬天,寒冷干燥,气温过低,容易引起冻伤或肌肉拉伤、韧带挫伤。晚上锻炼能见度差,影响视力,也容易受伤。南方的梅雨天气,由于地面湿滑,有的学生却在户外进行运动,这也是造成损伤的原因之一。
(四)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体育运动的宗旨是促进健康,运动损伤却有违这一目的,因此,应该把防范运动损伤与促进体育运动提到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预防运动损伤,不光从主观上加以重視,还应从客观条件给以改善和加强。
1. 主观方面:(1)摆正心态。预防为主,锻炼要讲究安全和卫生。在参加体育活动和比赛中,要有安全意识,既要勇敢顽强又要细心谨慎,克服麻痹大意思想。
(2)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如在进行篮球、足球、排球等跑跳动作较多的运动前,应重点活动腿部肌肉和膝、踝关节,增加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使关节活动幅度加大;在练习投掷动作前,应多做些腕、肘、肩、腰、背的活动练习等,使各部分的肌肉都充分活动起来,以适应机体的需要,防止在课外活动与比赛时发生损伤事故。 (3)加强身体素质练习,以提高机体的能力。了解和正确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根据不同项目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易伤部位的功能训练。根据其具体情况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安排一些技术难度比较低的项目进行练习,逐渐增加量与强度来提高的身体素质。
2. 客观方面:(1)加强体育场地器材的检查与维护。体育工作者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对所辖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设备进行及时检查维护,要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项工作,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有力的措施,及时通告学生并进行维修,防患于未然。
(2)加强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学生的运动损伤大多发生在课余时间,而且多是在没有正式组织的情况下造成的。利用课后时间将组织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体育场地器材,更能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的产生。
(3)加强安全和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要注重对自我保护的教育,教会学生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体质、体能,明确运动技巧,掌握好勇敢而不冒失,顽强而不勉强,拼搏而不蛮干的分寸;同时要加强纪律教育与管理,为学生创造和谐文明的活动环境,引导学生注重技术的学习运用,依靠技術来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在运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提高技术、愉悦身心、还能增进友谊、促进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4)要教会学生一定的体育卫生保健方法。体育卫生是人们在体育锻炼中所必须遵循的各项体育要求和措施,是指导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身体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盲目地进行体育锻炼,违反人体解剖生理特点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将会导致发生运动伤病,损害人体健康。
三、结论
导致运动损伤的项目依次是篮球、足球、田径、排球及其它。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腿部、腰部、指、碗关节、肩部、前小臂等部位。
造成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损伤有主、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包括,学生个人思想上不够重视、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技术掌握不好、身体基础素质较差、以及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缺乏;客观方面包括,场地欠佳、教师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指导不到位、学校对这方面管理不全。
责任编辑韦英哲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全校学生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大量收集中国期刊网和图书馆的有关运动损伤的文献,通过对资料阅读,确定论文方向。
2. 问卷调查法。对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运动损伤情况,取得相关数据。
3. 数据资料法。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300份,剔除无效问卷27份,共收回有效问卷份273,回收率为91%,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归类统计。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在调查的 300人中,共有83人次出现不同种类的运动损伤,发生率占调查人数的27.66%。
(一)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参加球类运动损伤的人数最多 70人,其中篮球 39人,足球 22人,排球 9人;其次是田径 14人,毽球 5人,健美操 4人,以此可以看出球类项目特点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二)运动损伤的部位及常见的运动损伤
调查显示,当前学生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容易发生的身体部位中,踝关节的扭伤率最高30例,占损伤人数的36.1%;膝关节扭伤13例,占损伤人数的15.7%;腿部肌肉拉伤6例,占损伤人数的7.2%;擦伤的10例,占12.2%;指、腕关节挫伤的7例,占8.4%;腰部扭伤的4例,占4.8%;肩部肌肉拉伤3例,占3.6%;前小臂骨折1例,占1.2%;眼部损伤的6例,占7.2%;头部损伤造成轻微脑震荡3例,占3.6%。
(三)学生运动损伤产生原因
因为体育活动大多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没有教师指导,运动损伤的预防往往被学生所忽视。课外体育活动期间成为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时间段。造成运动损伤主要由主、客观因素影响。
1. 主观因素:(1)思想因素。调查表明,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活动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有关。不重视预防运动损伤的人,就不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往往思想上大意,盲目或冒失地进行体育锻炼,或情绪急燥、急于求成,忽视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还有就是因“斗气”而引起的,这些思想心理状态,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2)准备活动不适宜。学生在准备活动方面普遍存有明显的问题:比如,不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运动项目的内容结合不好、准备活动距离正式运动的时间过长,等等。
(3)运动技能掌握不好。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一个从泛化到分化到自动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因学生在课上没有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技术动作不熟练,在运动中技术动作不能运用自如,又加之注意力不集中,因而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4)身体素质是一个综合指标,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灵敏等。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学校追求升学率,体育课上的少或有的学校根本就不上,导致学生的体质与运动素质下降,进了大学以后,除了上体育课与早操外,课外活动参加的也不多,在短时间内身体素质不可能得到提高,所以,这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2. 客观因素:(1)场地不平。篮排球场地为多年的水泥地,磨损较严重,有的地方高低不平,特别是篮底下这一部分,学生在打篮球时,由于自我保护能力差,而且动作不规范,故意犯规等,所以造成踝关节、膝关节、腰部扭伤的较多。在足球运动中,由于是沙土水泥场地,自使用以来没有有效的维护和整修,沙石较多,坑洼不平,所以就造成个别学生有扭伤、擦伤、拉伤、眼部受伤以及骨折等现象。
(2)球类项目特点是主要原因。由于举行课外竞赛,学生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抢断球时有直接的身体接触,并且足球的规则规定,身体可以有合理的冲撞,同时学生动作粗野,故意犯规,不按规则进行比赛或锻炼,所以出现伤害的机会也较多,本次调查显示球类项目受伤人数最多:其中篮球39例,占球类损伤人数的46.9%,其次是足球22例,占26.5%。
(3)教师的指导不到位。教师除了在课上认真教授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外,课下的辅导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课外活动未统一安排,教师也未安排进行辅导,所以这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4)不良现象和条件影响。如果在夏天,热日当空,气温过高容易引起中暑;在冬天,寒冷干燥,气温过低,容易引起冻伤或肌肉拉伤、韧带挫伤。晚上锻炼能见度差,影响视力,也容易受伤。南方的梅雨天气,由于地面湿滑,有的学生却在户外进行运动,这也是造成损伤的原因之一。
(四)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体育运动的宗旨是促进健康,运动损伤却有违这一目的,因此,应该把防范运动损伤与促进体育运动提到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预防运动损伤,不光从主观上加以重視,还应从客观条件给以改善和加强。
1. 主观方面:(1)摆正心态。预防为主,锻炼要讲究安全和卫生。在参加体育活动和比赛中,要有安全意识,既要勇敢顽强又要细心谨慎,克服麻痹大意思想。
(2)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如在进行篮球、足球、排球等跑跳动作较多的运动前,应重点活动腿部肌肉和膝、踝关节,增加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使关节活动幅度加大;在练习投掷动作前,应多做些腕、肘、肩、腰、背的活动练习等,使各部分的肌肉都充分活动起来,以适应机体的需要,防止在课外活动与比赛时发生损伤事故。 (3)加强身体素质练习,以提高机体的能力。了解和正确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根据不同项目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易伤部位的功能训练。根据其具体情况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安排一些技术难度比较低的项目进行练习,逐渐增加量与强度来提高的身体素质。
2. 客观方面:(1)加强体育场地器材的检查与维护。体育工作者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对所辖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设备进行及时检查维护,要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项工作,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有力的措施,及时通告学生并进行维修,防患于未然。
(2)加强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学生的运动损伤大多发生在课余时间,而且多是在没有正式组织的情况下造成的。利用课后时间将组织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体育场地器材,更能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的产生。
(3)加强安全和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要注重对自我保护的教育,教会学生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体质、体能,明确运动技巧,掌握好勇敢而不冒失,顽强而不勉强,拼搏而不蛮干的分寸;同时要加强纪律教育与管理,为学生创造和谐文明的活动环境,引导学生注重技术的学习运用,依靠技術来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在运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提高技术、愉悦身心、还能增进友谊、促进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4)要教会学生一定的体育卫生保健方法。体育卫生是人们在体育锻炼中所必须遵循的各项体育要求和措施,是指导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身体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盲目地进行体育锻炼,违反人体解剖生理特点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将会导致发生运动伤病,损害人体健康。
三、结论
导致运动损伤的项目依次是篮球、足球、田径、排球及其它。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腿部、腰部、指、碗关节、肩部、前小臂等部位。
造成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损伤有主、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包括,学生个人思想上不够重视、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技术掌握不好、身体基础素质较差、以及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缺乏;客观方面包括,场地欠佳、教师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指导不到位、学校对这方面管理不全。
责任编辑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