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功能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198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推行素质教育。其中,加强美育工作,让学生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审美情操,是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三个方面,针对语文教学与美育内涵的联系,和语文教学中美育特点与美育目标的联系,论述了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功能作用。
  [关键词] 素质教育观 语文教学 多种教学法
  
  一、把握语文教学与美育内涵的联系,突出美育的作用
  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是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基础。美育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语文。我们通常说的“语文”,就是指语言和文字,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也就必然包含着美育任务的完成。
  同时,美育也影响着语文教学,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语文教学不是一种单纯知识性、技巧性的练习,更不是一种单调枯燥的机械性训练,而是具有情感性、意境性、形象性与审美性的一种综合训练。教师就要充分发掘语文课中包含的美的因素,使学生将对美的热爱、追求与对语文的兴趣、爱好,和谐地统一起来,使学生感到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可以获得心理上、精神上一种特殊的愉悦、美感,而乐此不疲,在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之中促成教学相长的动力。
  第一,美育体现在通过语言文字所表现的自然美上。大自然既是人类劳动的对象,也是人类审美的对象,它为文学艺术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写作素材。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散文、诗歌、小说等体裁中有不少关于自然环境的生动描写,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这些自然美,这不仅可以使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性情,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操。
  第二,美育体现在通过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社会美上。社会美又称社会生活美(现实美),它包含两种基本方式:扬美与抑丑,即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歌颂、扶持和对假、恶、丑的揭露、抨击。
  语文教学中,社会美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公德是最突出的表现。古往今来,有多少爱国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英勇斗争,甚至为之献身,他们的爱国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自尊心,以立志振兴中华,投身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第三,体现在艺术美,即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和语言美多个方面。语文知识的艺术美,是上述自然美与社会美在作品中的“立体化”反映。具体表现在作品中有血有肉、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情景交融、绘声绘色的意境,完整有序、主题明确的结构与个性鲜明、准确精妙的语言运用等多个方面。语文教学内容中的艺术美,可以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有序提高对美的鉴赏、分析、判断、思维等综合能力,在“润物细无声”中达成美育的效果。
  二、把握语文教学中美育特点与美育目标的联系,拟订美育目标
  1.根据语文美育内容的广泛性,引导学生广泛联系社会生活,提高审美能力以真正“学会生活”。
  从“自然美”中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繁荣安定的向往与自豪,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与美好人生的追求,提高立身处世的能力与努力进取的意识;从“社会美”中提高对“真善美”、“假丑恶”的辨别能力,逐步确立爱憎感和是非观,以自觉融于现实社会中;从“艺术美”中熏陶学生对美的鉴赏,感染以至有序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高尚情操。
  2.根据语文美育内容的形式多样性,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正确追求以真正“学会做人”。
  语文知识的思想性、知识性与艺术性,从多个角度、多种形式、多种风格来具体表现。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时代、社会所认可与赞同的,什么是有违道德行为操守,与时代社会生活意识背道而驰的等等,都是在语文教学的内容、知识目标中得以体现的方面。因此,真正让学生养成仪态、言行、道德美的素养,提高待人接物与社会交际的能力与技巧,正是素质教育观的重要内容。
  3.根据语文美育内容的情境性特点,启迪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智的联系及作用的认识。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太低,上不了高中的差等生,有的甚至是没参加中考的免试生,只是因为年龄小,硬被家长送到学校来的。因此,大多数有消极情绪,少数更有“得过且过、应付三年”的颓废思想。如何激发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的进取精神,是德育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美育工作不可忽略的内容。语文教学内容中,很多“情由景生、景随情至”的优秀篇章,通过学习,就能让学生认识其中客观哲理与主观情感的关系,有效地启迪学生的审美情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激发其自信、自立、自强的进取精神。
  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必须善于以教学目标为根本,创设氛围、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体验,使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的魅力得以最大的彰显。
  三、有的放矢、言传身教,达成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全方位实施
  1.注重学科知识目标与美育目标的兼顾,注重课内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心理的联系。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目的,是通过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来具体实现的。教师在钻研教材备课的同时,还应该发现课文中所包含的美的因素。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美的体验,还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使德育、智育、美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以“身教”为本,用美的仪表、教态、语言以及责任心,让整个教学过程洋溢美的内涵,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达成美育的目标。
  人常说教师要“为人师表”。一个成功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往往大于他们的父母。为此,美育功能必须从教师本身去体现。健康的仪表、充沛的活力、美好的教态与优雅的语言,循循善诱的耐心与一丝不苟的责任心,高尚的情操与良好师德必定在课堂上、学校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以良好的师德、全面的技能,处处表现美的内涵,是每一位教师,尤其语文教师锲而不舍的发展方向。
  3.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语文教学与美育目标得以全方位实施。
  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朗读法、分析法、讨论法、表达法等。朗读法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只有如此,课文中的语言,情节才能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读者和作者的感悟才能交融在一起,这时美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分析法”、“讨论法”、“表达法”等可以促成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感性的升华,可以充分融合社会生活、思想认识的广阔天地,实现学科知识、美育目标与素质教育的联系与拓展。再者,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用,也可以说是终生学习、提高、应用知识,绝不能局限于语文教学有限的课堂上,必须全方位融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抽取4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讨其临床病例特点及影响生存的因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症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预防腮腺区手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将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口腔科2006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
目的分析探讨微波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将其分为观察组(162例)和对照组(15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微波热凝术治疗,对照
研究了基于随机模糊需求的自由分布报童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Yager法,将模糊的目标函数逆模糊化为实值目标函数,进而寻求模型最优解,同时说明所建模型是对传统的
目的分析讨论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脑梗死进展期不同时段的数值变化规律。方法52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别在24h、72h及2周时,测量梗死灶区域及健侧相应区
目的分析比较高摄取许莫氏结节和椎体转移瘤的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显像特征,提高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准确率。方法高摄取许莫氏
目的探讨分析巨大子宫黏膜下肌瘤应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巨大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先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1个月之后给予经阴道子宫黏膜下肌瘤
为部队服务是军队医院的宗旨和方向。针对我院承担的部队单位多,服务对象特殊,保障任务重,尤其是老干部多的特点,我们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做好为部队服务保障工作,把为军服务